妈妈,我不想练琴了

妈妈,我不想练琴了_第1张图片

“啪”,重重的一声摔门声,我又一次夺门而出,平静自己翻腾的心情。

熟悉的场景,家人已经见怪不怪了。都知道,这是我陪女儿在练琴。

女儿今年十岁了。从五岁开始练小提琴,至今已经五年多了。和每一个琴童的妈妈一样,一提练琴,立刻秒变“后妈”。让她把练习曲多拉几遍,一脸的不情愿,觉得枯燥无趣。让她练曲子,拉两遍,就说会了。再强调一下声音是否好听,强弱是否突出,感情是否丰富,那张小脸立刻拉得老长,磨磨蹭蹭,说多了,她就不耐烦地回顶一句:“哎呀,知道。”再说她态度不好,就坐着不动,脸上写着大大的“我不想练”四个大字。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演着。

枯燥、乏味、重复、单一,要练手,要练耳……确实,练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小提琴。不像钢琴一样,坐在凳子上,按下键就可以有声音发出来。小提琴需要你用左手去按弦,找不准位置自然音不准。需要在没有标记的琴把上去记住每个音的位置,需要从1把换到5、6、7把,甚至更高。同时,你还要用右手去上下拉弓,每个音的拍子就靠你拉得快慢来控制。对于一个5岁就开始练琴的孩子来说,确实比拼乐高要难度大太多。

我至今还记得,女儿刚开始练琴第一周的时候,只练右手,要求把弓走直。看着她每天拉来拉去,始终走不成直线,我终于忍不住吼了她。我记得就是那时开始,她的练琴之路就是充满着训斥声、争吵声、哭声,还有偶尔的挨打声。当然,还是有一些少许的笑声和一些循循善诱的教导声。总的说来,就是她不愿意,我也不愿意。她觉得心烦,我觉得心累。但不论她再不情愿,我也从来没有放弃的想法。

练琴很艰苦,其实我是感同身受的。但我的坚持,也同样是因为我的感同身受。

虽然我小时候没有练过琴,但是在我十岁那年,开始接受了羽毛球的训练。虽然不是专业队的训练,但是属于业余体校的性质。每天早上6点出操一小时,锻炼体能。每天放学直接去球场练习2小时,然后才能回家吃饭,写作业。寒暑假就更不用说了,一日三练,如果有比赛,更是要加练。这样的日子我坚持了3年,无论严寒或酷暑。那时,最希望的事就是下雨。因为下雨就可以不用早上起来锻炼了。苦不苦,当然苦。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锻炼,运动一小时再去上课,早上的第一节课困得要命,经常眼睛都睁不开。晚上8点回到家,又累又饿,还要写作业。但即使这样,我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依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初中,因为要上晚自习才中断了训练。但这么多年,我依然保持着打球的习惯,一直没有中断过。虽然当年我的年纪不大,但是我一直很清楚凡事一定要坚持,坚持才能胜利。

一、人的一生,总得有个特长,这是增加了一份生活的底气

很多琴童的家长心里都很清楚,对于一个低龄的儿童来说,兴趣导向的练琴都不会坚持很久,除非是少数的确实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孩子。可能孩子的开头是为了兴趣,是为了好玩,但是在一年以后,甚至在半年以后,随着难度加大,没有人会愿意不停地去重复着似乎总也练不好的音符,想放弃,是正常的。

这时,孩子的坚持,取决于父母的坚持。如果想让孩子有个能够突出的特长,这里,我强调的是特长,而不是爱好。特长是要在爱好的基础上去更加精进。更像我们所说的一门手艺。在现在这个练琴普及率快100%的社会,会弹琴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可是能够突出的,能够坚持的,却很少。现在的很多孩子爱好广泛,视野也很开阔,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特长应该还是能做到的。当然不一定是文体特长,也可以是字写得漂亮,或者文章写得好,甚至很会聊天,都可以成为特长。

蔡康永曾经说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当你多了一个特长,多了一门手艺,就能够不被生活所迫,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多一份生活的底气,多一份生活的选择。

二、多种尝试,可以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特长

莫扎特只有一个,我们的孩子终究是平凡的居多。所有特长,大多是靠后天的培养。身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试错。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放大。孩子更多的是根据本能的喜恶去选择爱好,可家长除了尊重孩子的意愿外,更多的需要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去找寻最适合他们的特长。

三、过程,可以让孩子收获更多珍贵的精神品质

每一个学习的过程都是痛苦的,这世上没有快乐学习。每一个厉害的人背后,都是死磕自己的痛苦。所以,对于孩子,我们同样也要告诉他们,坚持,是世上最美的品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需要去抹煞他们玩耍的权利,但是要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5、6岁的孩子,可能一个拥抱,几句好听的话,一块好吃的糖果,甚至一次严厉地教训都能让他们去克服困难。但十几岁的孩子可能更多的需要讲道理,帮他们分析厉害得失,建立他们内心的意志力,才能去对抗一个个未知的困难。

身为父母,需要的是最大的爱心和耐心,去陪伴孩子,去激励孩子。同时,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也很努力,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碰到的困难。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坚持的惊喜,就藏在你以后的路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我不想练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