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鞋制的演变,脱鞋又有什么讲究呢?

古代的鞋有屦、履、舄、鏎、屐、鞮等名称。鞋履二字都出现得较晚。履即屦,分别用草、麻、皮制成,战国以前,“皆言屦,不言履”。直到战国之后,屦才通称为履。

舄为双底鞋,以革为底,以木为重底,类似于今天的胶底鞋,可以走湿泥地而不透水。不过,鞋面多用绸缎制成。

古代鞋制的演变,脱鞋又有什么讲究呢?_第1张图片

诸履之中,舄是最为尊贵的,它是专用于同朝服、祭服相配的。周天子的舄分三种颜色:白、黑、赤。赤舄最为尊贵,因为“赤者盛阳之色,表阳明之义”。

皇后的舄也有三种颜色:赤、青、元。其中以元色最为尊贵,因为“元者正阴之色,表幽音之义”。

所以,在礼节最隆重的场合,天子穿赤舄,皇后穿元舄。


古代鞋制的演变,脱鞋又有什么讲究呢?_第2张图片


依此类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人,应该穿什么鞋,均有一整套严格的穿鞋规矩。

不脱鞋袜入堂拜见尊者,是非常失礼的举止。

周代凡登堂入室,都必须把鞋子脱在户外。这不仅同古人席地而坐有关,而且与礼节有关。大臣见君主,不但要脱鞋,而且还要脱袜。

古人对鞋履的重视程度远在今人之上。秦代以前就有装饰鞋履之风尚,在皇室贵族那里甚至达到了十分奢侈的地步。


古代鞋制的演变,脱鞋又有什么讲究呢?_第3张图片

历代穿丝鞋的都是有钱人,朝廷甚至专门设有“丝鞋局”这样的机构,供应皇室贵族的丝鞋。

魏晋南北朝时,贵族所穿鞋子在质料上十分讲究,有“丝履”、“锦履”和“皮履”。

另外,还有一种贵族妇人所穿的“尘香履”,以薄玉花为装饰,鞋内放有龙脑等香料,故称“尘香”。

唐代文德皇后的一双鞋竟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为饰,并缀有珠玉。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鞋制的演变,脱鞋又有什么讲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