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湛若水(1466—1560),号甘泉,明代大儒,官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他大半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所建书院遍布半个中国,弟子近四千人。湛若水把自己的学术称为心学,他希望人们以周公、孔子等圣人为榜样,不忘初心,知行并进,做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明代嘉靖年间,心学成为天下学子追捧的学问。
同一天空
湛若水7岁那年,由于父亲结下仇家,其母陈氏带他逃难到惠州。有一天,湛若水闷闷不乐,常看着天空发呆,陈氏看在眼里,于是关切地问:“你在想什么呀?”
“阿娘,我在看云,我和朋友们常常看云,大家来说这朵云像什么、那朵云像什么,我好挂念他们啊。”湛若水说。陈氏一阵心酸,却微笑着说:“你看这里的天空,与家里看到的一样吗?”湛若水点头回答“是一样”。陈氏摸着儿子的头说:“我们和你阿爹、阿爷、朋友们都在同一个天空下,所以呢,我们在这个天空下挂念他们,他们也会在这个天空下挂念我们,无论去到那里,大家其实都在同一个天空下。你去到哪里也开心点,不然挂念你的人会和你一起不开心的哦。这里的小朋友都想和你玩,你们可以一起玩、一起读书啊,阿爹和你的朋友仔一定都想知道你在这里有什么新朋友、有趣的事呢。”湛若水说:“嗯,阿娘,回家以后我一定讲好多有趣的事给他们听。”
两年后,湛若水的父亲去世,幸好陈氏是个坚强贤惠、持家有道的女性,她一直努力改善家庭环境,希望儿子能入学读书。度过几年放牛的时光后,14岁的湛若水才正式上学。
三遇纯阳
湛若水在河涌边放牛,有个从罗浮山来帮人拜斗的道士走过。原来,旧时沙贝村和罗浮山有船来往,半天可到达,因此罗浮山的道士常来沙贝村帮人拜斗赚些钱。所谓拜斗,就是拜北斗星和南斗星,道教认为北斗星君掌消灾解厄,南斗星君掌延寿施福,礼拜它们能够为人消灾解厄、祈福延寿。
罗浮山道士见湛若水精灵可爱,就上前对湛若水说:“小孩,想不想到罗浮山玩啊?”湛若水知道这是从罗浮山来帮人拜斗的道士,他和朋友们有时还会模仿道士拜斗的动作来玩乐。湛若水说:“罗浮山有什么好玩?我才不去呢。”道士于是把罗浮山中的山中花草、石室、洞天、峰峦、瀑布、飞泉、宫观寺院讲给湛若水听,又说山上有仙人、仙姑。道士说得动听,吸引了不少人。湛若水听着有些不耐烦,打断了道士的话:“罗浮山的天空和这里不一样吗?”道士不解地说:“当然一样。”湛若水说:“一样,也就是没什么特别。你又说得罗浮山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在山上做神仙呢,来我村干啥?”众人听了笑着散去,湛若水也牵牛回家了。
这件事后来被好事者编成了“三部尚书不拜相,三遇纯阳不升仙”的故事,那个罗浮山道士被说成是八仙中的吕洞宾。故事中,吕洞宾见湛若水有仙骨因而想点化他,不过湛若水没有“出世”的仙缘,日后却成为“入世”的“大儒”。世间事,偶然中往往预示着一些必然的东西,湛若水与罗浮山道士的对话可能只是偶然,然而湛若水与罗浮山却有不解之缘。若干年之后,他多次登上罗浮山,游览、题字,还在罗浮山居住、办学。
善心送鱼
湛若水少年时,生活比较艰苦,于是经常与朋友去摸鱼虾做菜。某天,湛若水和朋友们在河边的石山下发现一个泉眼,泉里有一群五彩斑烂的小鱼随水游动,人们把闪光游动的鱼叫淡鰡鱼。有人拿来网兜和水桶,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鱼兜到水桶里。
当大家要各自把鱼带回家,湛若水对朋友们说:“不如我们把鱼送给王阿婆,她生病了,让她吃鲜鱼补补身体。”大家同意湛若水的建议,一齐把鱼送到无儿无女的王阿婆家里。自此,大家经常给她送鱼。王阿婆吃了淡鰡鱼,病逐渐好。
后来,有一个贪心的财主也去捞淡鰡鱼吃,病却没有好转。财主恼羞成怒让人用锄头把泉眼凿开,想把淡鰡鱼全部弄死。神奇的是,淡鰡鱼一下子全钻到泥里去,从此躲在泥巴里,还失去原来的光彩而变成泥土般的颜色。
倒退入屋
湛若水11岁时,父亲去世,陈氏母兼父职教导儿子,在母亲的影响下,家庭的不幸反而使湛若水养成坚毅不屈的性格。陈氏一心想湛若水上学读书,直到湛若水14岁,家里的环境稍好了,就让儿子到村中石岭上的湛家私塾读书。后来,因为湛若水的关系,人们把石岭称为“读书岗”。
某天,放假不用上学的湛若水在街玩时遇到父亲的仇家。湛若水被围殴,好不容易逃脱,但是仇家穷追不舍,湛若水见不能回家,就调头往西洲村跑去,想逃到外祖父家里。在逃跑过程中,湛若水踩到石灰,于是心生一计,倒退着入外祖父家。那些仇家问陈家的人湛若水去哪儿了,陈家的人指着地上的脚印说:“刚来过,又走了。”
拒跪抚台
湛若水在广州度过了十二年寒窗,期间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一次,抚台来学校视察,教官让学生在校门外跪迎。当时湛若水已经22岁的,他想起有一次下着雨,有官员来学校视察,官员有随从打伞,却要学生淋着雨排队迎接,有同学还因此而生病,心中一阵激愤。
湛若水拒绝跪拜,并向老师说出理由:“校门之外不是学校生员欢迎抚台的场所,还是先请老师迎接抚台大人进校吧。”教官当然知道学生是对的,既然学生说出来,作为老师也要豪气一回,自己在校门外迎接抚台,学生们在校内等候。年轻的湛若水已经表现出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品格。
拜师白沙
湛若水会试落第,因而希望找名师指点自己。当时,广东最有名气的大儒是江门的陈献章,湛若水于是到江门拜师。
陈献章看到湛若水记挂着科举,于是对他说:“你不能完全放下举业,始终难以有所成就。”湛若水大悟,便把参加会试的准考证拿出来烧毁,表明自己一心求学。一段时间后,陈献章越来越欣赏湛若水,当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时,陈献章更决定把江门学派托付给湛若水。湛若水也把陈献章当做父亲那样尊敬,陈献章去世后,湛若水为之服丧三年。在这三年间,湛若水静心思考,完善了自己的心学思想。
受老师的影响,湛若水本来无心仕途,不过由于母亲劝谕他要他参加科举考试,于是湛若水在1504年赴南京国子监学习,以准备第二年的大考。南京国子监祭酒是陈献章的好友章懋,他看到湛若水的文章后非常惊讶,认为湛若水就像当年的陈献章一样出色,因而之后常称湛若水为“老友”。第二年,学士张东白看到湛若水的试卷,感叹说:“真儒复出了!”
改名若水
湛若水最初名“露”,中了举人之后,他回家祭祖时发现自己和沙贝湛氏始祖同名,犯了祖讳。27岁的湛若水想到,始祖定居沙贝这样的好地方,造福子孙,我也要规划、走好的自己的人生路,于是改名为把“露”字的“路”删去,改名为“雨”。
1505年,39岁的湛若水中进士,正式进入官场。他本来想效法老师陈白沙,以教书育人为终身事业,不过母亲陈氏劝导他,大丈夫应该出来干一翻事业,一来学问应该在实践中运用和提高,二来要向世人证明白沙的学问能够经世致用,三来出来做官不一定影响讲学,可能还会对讲学用帮助。
人生,有了新的路向。湛若水想,水有多种形态,雨、露、蒸汽、冰雪虽然形态各异不过本质都是水,人也要如水一样,不忘初心且因时制宜。在北京翰林院任职的某天,湛若水不再叫湛雨,正式定为为“若水”。
定交阳明
湛若水热心讲学,即使在官场亦然。当时,京城中有一个叫王守仁的官员也热心讲学。仿佛命中注定,两人一见定交。首次会面后,湛若水对别人说:“若水泛观四方,未曾见过这样的人物。”王守仁对别人说:“我求友于天下,三十年来未曾见过这样的人物。”
王守仁虽然天资过人,不过当时他的学问没有湛若水高,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学术宗旨,所以以湛若水为学习的榜样。王守仁当时已经对程朱理学提出质疑,在湛若水处了解到的白沙心学、甘泉心学,特别是自得、随处体认天理等思想,让他耳目一新。湛若水和王守仁相约共倡圣学,他们公开论学,一时名震京师。
南雍祭酒
1524年,湛若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能担任国子监祭酒说明湛若水的真儒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学问被朝廷肯定。对于这个官职,湛若水不仅意外,也高兴。做官的同时可以名正言顺地讲学,对湛若水来说,自然是一举两得。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南京,人要体认的天理都只有一个。
湛若水曾在南京国子监学习,知道学子们的苦处和南京国子监的陈腐、陋习,于是在任期间努力为国子监带来新气象。他教导学生也不局限于课堂,他常会带学生出来游览南京的名胜古迹,一边讲历史故事一边教导学生,一时间,南京国子监生气蓬勃。湛若水告诉学生,学习不仅是为了考科举,还是为了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科举和道德这两个事业是合一的。
狸猫有爱
湛若水在南京任礼部尚书时,因为府邸比较大又多老鼠,于是养了两只猫,一只黄狸猫、一只狮子猫,都是雌性。
黄狸猫生了三只猫仔,都是毛未长齐就死去。不久之后,狮子猫生了四只猫仔,黄狸猫竟然也给四只狮子猫仔喂奶,视狮子猫仔如己出。狮子猫外出求食,黄狸猫就帮它照看猫仔,后来一只狮子猫仔死了,黄狸猫伤心地发出悲鸣。剩下的三只狮子猫仔,也当黄狸猫为自己母亲一样。
湛若水感叹说:“人为万物之灵长,猫只是畜生,两者相距十万八千里。然而,有些人对于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也有妒忌、谋害、让他们挨饿的坏心肠。失去慈爱之心,反而不如畜生,只能叫人面兽心。猫的慈爱之心、恻隐之心,其实就是上天的好生之德,能够让人感悟的爱心啊”
医治心疾
湛若水有一个同僚叫做张殷,张殷以患病为理由提出辞官。在送别的聚会中,张殷说自己买了数千卷书回去看,因为不仅身体有疾病,心理也有疾病,希望在经典中寻找治疗心理疾病的“药方”。在场中有人认为,只是埋头看书,可以导致心理更加压抑;又有人认为,张殷是受到事情繁多困扰,而且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
湛若水对张殷说:“大家讲的都各有道理。心病还须心药医,经典不必急着看,我们先到大自然中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开阔和神奇。” 张殷说:“先生的话,如清风使我清醒。”
湛若水喜欢出游,喜欢在山水间讲学,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把审美、学问、道德融汇成自然流露的快乐境界,这无疑是湛若水获得高寿的重要原因。
巧讽权贵
广州市增城区内,曾有一祠堂挂着一幅牌匾,上边写着“達(达)尊堂”三个大字,落款为“湛甘泉题”。牌匾确实为湛若水所题,字当然也是豪放洒脱、气度非凡。不过,细心观看,你会发现“達”字中间的“羊”字分明少了一横,而“尊”字上面“酋”字,却明显多了一横。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祠堂主人不识字却攀风附雅,因为与皇帝有亲戚关系,获委任主管国子监门卫。为了光宗耀祖,他在家乡增城建筑了一座大祠堂。祠堂落成,他想拟一个堂号,并书写成匾。皇帝知道湛若水也是增城人,于是手谕让湛若水去办。湛若水想了一想,写下“達尊堂”三个大字。
大祠堂揭幕那一天,祠堂主人宴请众多的文人墨客、乡绅父老。席间。有细心的人看出破绽,只是没有说破。湛若水故意在“尊”字和“達”分别多写和少写了一横,意思是:尊有余而达不足。这是对攀风附雅的祠堂主人一个绝妙讽刺。
致仕讲学
继南京国子监祭酒后,湛若水历任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直到75岁才致仕。之后,湛若水在全国各地广办书院,同时也一定建造白沙祠纪念恩师。他无处不授徒、也无日不讲学直到95岁高龄。湛若水的讲学很受欢迎,从青年学子到白须老人都有,据记载,湛若水超过八十岁的学生最多时有五人。曾经还有一名102岁的老人来求学,湛若水对这位老人给以贵宾相待,又常让这位长者上座,自己下座。
湛若水经常自己掏钱,在书院附近买田地,让穷苦学生读书之余下田劳动,收成用来做学生的伙食,这种做法既照顾了学生,也合乎儒家的耕读传统。学生萧大巡为表示对老师的尊敬,送五十两给湛若水建牌坊,湛若水推辞说牌坊已有,不宜重作,又不可虚受,建议把建牌坊钱买谷置仓,造福一方百姓。萧大巡感叹老师道德高尚,于是按湛若水说的去办。
写诗卖屋
湛若水告老还乡后,曾在当时的增城县县城高挂街买了一间房屋。邻居是一位姓汤的文士,湛若水经常与他谈论诗文。
不久,湛若水四出讲学,觉得房屋长期空着,不如赠给汤先生。转念一想,湛若水认为“赠”字有施恩于人的意思,不过说“卖”吧,以自己的身份,写卖屋契又不太妥当。此时,隔壁传来朗朗读书声,触发湛若水灵感,他提起毛笔写成一首卖屋诗:卖与汤郎知有意,隔墙通了即书帷。传说,湛若水还把这句诗写成条幅,在屋里挂了很久。
师生六皓
湛若水的书院越来越有名,就连长者也来慕名前来求学。如吴藤川到天关书院求学时已经七十七岁,湛若水赠诗、送竹手杖勉励。不久,又有八十二岁的黎养真、八十一岁的黄慎斋前来求学。当时,人们把这三位来求学的长者称为“天关三皓”。湛若水为此写了一首《三皓诗》: 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 八十头颅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
后来,还有一名一百零二岁的简先生来求学,湛若水给以贵宾相待,又常让这位长者上座,自己下座。据记载,湛若水超过八十岁的学生最多时有五人,于是又有“师生六皓”的佳话。求学的长者自然不是想去考科举,那么湛若水的讲学何以能吸引他们呢?湛若水的名气固然有影响,不过主要还是在以道德治国的时代,儒家的道德伦理在人们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加之心学对生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感悟,能够给人以精神寄托。
求学者众,天关书院已经不能容纳来广州求学的学子,湛若水于是在广州白云山兴建白云书院。白云书院由白云寺改建而成,白云寺最初是供奉道家神仙,学者工渐逵深有感触,觉得变为书院最为正道,于是题写“白云三变”匾额挂于书院中,留下佳话。
放生雀鸟
退休后,湛若水致力于教书育人,深受人们的爱戴。他的书院通常建于山中,如南樵山、罗浮山等,希望学生们多感受大自然的灵气。
某天,有个以打猎为生的山民给书院送来两只斑鸠一类的雀鸟,希望给湛老师补补身子。这两只鸟的叫声虽然不同,却都有些似人声。湛若水不忍心煮之吃,就让人用一个笼子把它们养起来。
两只鸟每天早晚都会啼叫一阵子,仿佛是诉说着往昔在山中自由飞翔的时光。其中一只鸟的叫声是“咕咕咕”,似人声“苦苦苦”,仿佛在诉说被困笼中的痛苦;另一只鸟的叫声是“鞠鞠姑姑”,似人声“谷谷高高”,仿佛在诉说山谷之高。
湛若水回想起自己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他遇到追求高官厚禄的同僚,也遇到追求圣贤之道的朋友;有来自朝堂上的弹劾,也有来自各地的弟子。始终没有改变的,是弘扬圣学的理学,是教书育人的心愿,是于山水间涵养身心的志趣。
他感叹地说:“这两只鸟哀伤啊!一只痛苦于被困笼中,然而有人还不如鸟,不知道被名利所困也是一种痛苦;一只羡慕在山谷的快乐,然而有人还不如鸟,不知道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安全和危险互相依附,苦与乐并不是确定的,人的心态很重要。现在,我要顺应雀鸟的天性,把它们放回山中。”
荔枝妙对
广东民间流传着“荔枝对菱角”的妙对,相关故事经常被粤语说书人讲到。
话说,湛若水退休回乡后,看到四望岗荔枝丹果累累,而这些荔枝是自己带回的种子所种的,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出上联“荔枝枝枝枝映水”,并写好挂在尚书府门前让大家对下联。
湛若水承诺,期限前有人对出下联,即送荔枝十箩。一时间,四方文人都前来应对。 期限前一日,家人给湛若水拿来一封信,里面写着“菱角角角角朝天”。湛若水连声叫好,看落款是举人胡庭兰。湛若水立即命人把这副对联写成红帖,连同荔枝让人送到胡庭兰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