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

【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_第1张图片

这是一部本不会成为小说的作品,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本是将它写成演讲稿,她受邀在纽纳姆女子学院手戈廷女子学院做关于女性与小说的演讲。

【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_第2张图片

一天,她正在思考着,想着想着就走到了高校的草坪上,而此时警卫赶来说,对不起女士,您不能踏上草坪,只有男人可以。女生只能在石板路上行走。

伍尔夫没说什么,又踱向了大学图书馆,又一次,她被拦住了,理由依然是女性无权进入图书馆,必须有男教授陪伴才行。


伍尔夫想了想,决定把演讲稿写成小说形式,而故事主人公--

居然是莎士比亚的妹妹!

小说中,莎士比亚的妹妹与她的哥哥一样热爱文学,热爱戏剧,她也想要追求自己的写作事业,但家人想要她结婚嫁人,但选择这条路也就意味着生育,家务等等接踵而至,世俗将使她疲惫不堪,与理想渐行渐远,然而不结婚,就要面临父亲的毒打。

于是妹妹选择了离家出走,她来到一家剧院,人们对她很好奇,因为她离家出走,因为她没有结婚-这个时代女性应该做的。

剧院还是收留了她,但后来她意外怀孕了,书中用了一句平淡却细思极恐的话描写道:


“一个落单的女孩,和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在一起,不被强暴,是不可能的。”


最后女孩被埋在了伦敦的一个地方,现今那是一个嘈杂的市中心。。。

一、

这部作品的题目有何意义呢?

小说中曾这样说到:

“一个女人要写小说,她必须有钱,有一个她自己的房间……”

据当时的标准,女性想要独立写作,就必须要有一间屋子,与五百英镑年薪,否则理想便无从谈起,与追求彻底绝缘,甚至如作品中血淋淋所展示的--被社会抛弃,沦为玩物。

世道人心,奈何如此,薄红颜,轻巾帼。

【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_第3张图片


即使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也是在拥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才写出了《简·爱》《呼啸山庄》等等作品,奥斯汀女士才写出了《傲慢与偏见》,那个时代的女性作家都是如此。

这都是源于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仇视,对女性的符号化标签化的结果,女性,本是天真活泼,自由烂漫,拥有不差于男性的特质,女性可以没有滔滔雄辩的口才,但可以有针工女红的秀手,女性可以没有男性的刚强,却自有其柔美含蓄。

作者想说的便是:不是每一位热爱艺术的女性,都必须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才能实现梦想,女性应当和男子一样,站在光明里挥洒艺术之美!

二、

而此部作品的另一面,为我们首次展示了同人文的价值

同人文,指的是借用了现实某些人物形象,进行二次创作后形成的作品,借以表达想要的内涵,就比如《一间自己的房子》,借莎士比亚妹妹之名,辛辣地控诉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欺压,毫无保留地宣扬了女孩理想追求的自由,乃至男女平权的思想。

【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_第4张图片

这部作品,来形容当下的xzf举报与反xz事件,再贴切不过了,同人文,何没有它的价值与意义,看那千古绝剧《牡丹亭》,是淫词艳曲也?看那原四大名著之一的《金瓶梅》,是黄文也?

【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_第5张图片


取材原有的人物,化用原有的情节,不过是同人文的“幌子”,是拉进认同感,亲切感的工具!而其丰富深沉的内涵追求与艺术别无二致。

外在与形式是承载内核表达的工具,我们理应看到那真正的宝藏,而非那一捻珍宝上的灰土。

【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_第6张图片

艺术不死,创作无价。尊重各人理想,无论男女分别,不应该以生理区别看低心灵的崇高。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情节,人物等等从来不是判断价值的直接标准,看到作者希望从文字组合中表达的精神情感与人生哲理,才是正视作品应有的做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客文案】痛诉女性悲剧的同人之光--《一间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