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须叶
摘要: 文学,是个很宽泛的词。有人说文学很真实,也有人说文学很虚伪。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四个方面的探讨。分别是:文学是什么及文学态度?文学有没有用?文学该不该生活化?当代文学是否已经变质及网络文学算不算文学?
关键词:文学 文学态度 文学无用论 文学生活化 文学变质
正文:
文学的规范解释是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题材,是文字重要的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然而这只是所谓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范解释。文学之所以宽泛,就在于它的不可定性,最是捉摸不透的往往最引人入胜。
有人说,文学是一种思想,或深邃或尖锐或厚重的思想;文学有时是一种情感,或爱怜或幽怨或欣喜或悲怆的情感;文学有时是一段故事,诉说着悲欢离合,演绎着人生艰辛坎坷的故事。文学有时是一种生活,一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真真切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对这段话,我不能更认同了。文学就该用文学的语言去定义,它或真实或虚伪,皆由个人而定。
那么文学到底该如何去定义,单就我的知识水平而言,我没办法去下结论。但是,在我心中,文学是美的。简单的一个美字就能代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即使,我看到的文字描写或许痛苦或许肮脏或许劣迹斑斑,但它依然是美的。就像在一棵枯木眼中,水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美的。我向往它,它便美。同样的,若是有人厌恶它,它便丑陋起来。当代社会,文学渐渐变得高高在上起来,如果有人聊天不是八卦散心而是谈论文学,便大多不被理解甚至耻笑。也有的借用文学来显示自己的文化水平,真正文学内在却并不关注。延伸开来,单就文艺这个词,也渐渐有了贬义,文艺本是文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外在体现,心里装着文学,便不自觉地向往,向往之便有意模仿。诗意的生活,便是文艺。那么看低这些的能叫厌恶文学吗?我认为,是的。对有关文学词汇有抵触情绪甚至中伤它,便是厌恶了,不用怀疑。但是,我要说的大多数人的文学态度,不是向往,也不是厌恶,而恰恰是漠视。就是那种我看见了,我走过去了。
文学漠视现象很常见,借用一段话来表达十分形象:“文学之于社会生活,就如同蛋糕上的樱桃,仅仅是点缀而已。”这便是漠视了,我看见它的好,我认同它的好,但我不想触碰。韩东的《有关大雁塔》里说:“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文学便犹如这大雁塔,多数人走马观花,不解其意。深知不解其意,却无动于衷。这种文学漠视,其实更让人寒心。
就像木心《文学回忆录》里说的“文学的最高和最低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这仅仅是个人的癖好,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情,是人的自觉。”文学存在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学有助于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古希腊就有很多“认识自己”的箴言话语,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神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而著名的“斯芬克斯”之问也彰显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认识自我呢?最好的途径便是通过文学。文学作品中是历代人成败得失的经验集合,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总有相似之处。人往往深陷泥潭而不自知,但当看到别人深陷泥潭时却能联想到自己,这便是文学的魅力。
二、文学有助于提升自我,提高境界
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知识或者能力水平,也不是智商情商等,更重要的是境界。同样的人,站在同样的地方,看到的会不一样。便如同你站在海边,你会感叹海的辽阔天的深沉,海子会感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王维会感叹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么如何提升境界呢?最通俗直白的语言便是多读书,感受文学。掌握了低层次的文学再进向中层次的文学,之后再迈入高层次的文学,境界是养的,需要积年累月的养分供给,而文学,便是那养分。
三、文学是种精神
1984年卡尔维诺在哈佛大学演讲中说文学应有轻逸、速度、精确、鲜明、多样、连贯的价值。文学有没有用,具体看衡量的标准,它与科学相比,的确用处不大,但文学最大的用处确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文学是一种可以唤醒人丢失已久的激情的精神,它无色无形无味,却实实在在影响人的心灵。它可以将“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赋予禅意,也可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看出情意。有人说,爱文学的人大多孤独,其实并不是他们孤独,只是他们感染了这种精神,遗世独立罢了。
孤独的人分两种,一种真孤独,一种假孤独。真孤独的人心太空,假孤独的人心太满。而假孤独却是清高的,他们学了文学,颇有才华,便不屑与常人为伍。这种做法,我不太赞同。孔子有才却不清高,而大授于人。并不是说有了才气便高人一等。文学理应生活化,生活中的文学才亘古流传。同样的,文学生活化并不是指文学俗化,俗气和生活,是两种完全同的概念。
那么当代文学,我认为大多变质,变得俗气化,要俗成什么样呢?得不接触文学的人也能理解,这样就免了一层层去提升境界,唾手可得。就拿现在的诗来说,随口胡诌几句便能成诗,只要分行成意,谁又能说那不是诗呢?不能。在纸质书流失的今天,网络文学开始发酵,参差不齐却热度不下,那么能说它不叫文学吗?不能。常常能听人调侃一句“欺负我文化少”,玩笑话,说话者也并不是文化多低,但把文化少摆在了理所当然的地步,文化少就该不懂,文化少做错就理所当然。当然,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学。那能说是文学的锅吗?不能。
现今文学之现状其实堪忧,这不得不承认。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把控自我,貌似就够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