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想待在美国

这是一个萦绕在很多“美漂”人心中的话题,也是我跟老妈旷日持久的战争的起源。

我猜原因大概是我们两人的见识皆有片面。

---

我的家乡在山东的一个沿海城市,不大,以宜居著称,算是个旅游城市。我的妈妈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一生离开这里的次数并不多,基本上是为了探望出差的老爸,或者送我去上学。

她离开中国的次数更是很少,只有之前与我同去了一趟霓虹国旅行。

对她来说,对美国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别人的描述,与公众号上的文章。她眼中的美国,是一个没有污染,食物安全,物价低廉,人人心思纯直,法律也很公正的地方。

而与之对应的天朝,则污染严重,环境脏乱,物价房价难以忍受,职场处处勾心斗角,政府公信力更是不堪。

也怨不得她总认为美国的月亮更圆一些,说什么也想让我一辈子留在这里。

---

我出生长大在相同的城市,不同的是读大学时我去了帝都,恰逢污染严重的几年,有时出门都要戴口罩。拿着爹娘的钱也去了不少地方旅游,吃过各种小吃,也见识过祖国的大好河山(这里要十分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自己花钱的时候都很节省,让我出去旅游却从没犹豫过)。后来我来了美帝读书,因为是热门专业,所以工作并不难找,收入也还算体面。

看起来我去过的地方比妈妈多了那么一丢丢,但实际上片面之处更加明显:出国之前,我从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过。

除去不甚自由的初高中阶段。我在国内经历的,大概是人生中最自由最美好的一段时间。我不用为收入发愁,吃住都有保障,身边的人都是跟我一样的学生,空闲时间都用来吃吃喝喝追剧玩游戏,天气好的时候就去天坛公园吸吸氧,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去新中关逛街买衣服。

我从未在国内工作过,从未在国内租过房子,几乎没跟同学老师朋友之外的人交流过。我不知道国内房东和房客是怎样的关系,不知道老板跟下属是怎样的关系,更不知道在国内工作压力如何生活质量如何。

我只知道国内有豆浆油条当,有随处可见的小吃跟奶茶,有便宜的粥铺热闹的大排档,还有永远不缺的宵夜摊子,当然最重要的,有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那些能跟我干坐着扯皮一整个下午的小伙伴们。

这大概,也是为何我每次看到国内同学聚会都格外羡慕,为何我一心觉得国内更加美好。

---

有件事情我记得格外清楚。那是五年前的七月中,我和我的队友们在成都参加比赛,连续熬夜几个礼拜加上坐了三十六个小时硬座的我们都已经到了极限,最终答辩结束连午饭都没顾上吃就回到宾馆睡觉了。等到大家都被饥饿叫醒的时候已然是凌晨一点半,作为大部分时间标准作息从不泡夜店不在校外过夜的我们着实担心了一把,但想想至少还有711不会让我们饿死,于是也就拉帮结伙地出了门。

然而事实证明,我们太多虑了。

几乎所有的饭店都还灯火通明,大排档依旧坐满了人,烤鱼冒菜啤酒应有尽有,米饭更是不用付钱随便吃。整个成都的街道上,热气腾腾地冒着的,全是烟火气。

我很难形容那一刻的感觉,硬要说的话,大概就是“踏实”了吧。

而在这里,我甚至无法在天黑之后闲晃,那种强烈的不安,来自对不同肤色人们敌意的假设,是来自对枪支自由的恐惧,更源于归属感缺失而带来的深刻的无所适从。

我所习惯的生活方式,那种刻在血液和呼吸之间的熟悉,在这个国度里无迹可寻。

---

好脏,好乱,好快活。

好山,好水,好寂寞。

---

我跟妈妈说,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妈说,你跟孩子的前途最重要。

我说,妈你别逗了,我婚都没结呢,哪来的孩子。再说,你闺女多大志向你不知道吗,要什么前途啊,有饭吃就行了。

我妈说,那你的孩子也应该接受好的教育。

我说,我觉得我受的教育没啥不好啊?我也没比别人少了啥啊?

我妈不理我了,这种类似的争论我们大概进行了一千次,每次都不欢而散,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她不明白我为何总要跟她抬杠。

---

在这一点上,我跟妈妈可能永远不能互相理解。

而到目前为止,我也并没有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

都说父母经历的更多,看得更远。

但哪个孩子,没有撞过几次南墙呢。

#千字日更 第二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不想待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