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在一家外企担任质量主管,日常工作是负责处理客户投诉、策划过程和成品控制、解决产线质量问题,以及在转移项目中进行对接。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对于前三项,小A几乎是得心应手。可每当遇到来自德国总部的新项目,各种问题就层出不穷:一次通过率低,成品需要反复测试,检讨责任时商讨不出有效解决方案。于是小A就想:凡事有章可循,既然是做项目,那就从项目管理的定义开始着手。想得透彻,就能走得长远。
1. 什么是项目管理?
通俗地讲,项目管理是一套系统的做事方法。这套方法的目的是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把事做好。普遍接受的项目成功的标准有这三重约束:范围、成本、时间。此外,项目还要符合质量要求并使干系人满意。
小A在进入公司的第二年,加入了一个项目团队——为一家制造大型客机的客户提供用于尾翼和起落架的线束控制系统,并被派到德国总部学习。首次出国,小A自然比较兴奋,甚至还买了德语会话书和词典自学了起来,想着到了德国可以更加亲近地与他们交流。
德方这边进行接洽的有项目经理、质量经理等,对于近十人的团队,他们安排好了每天的培训任务,并且也经常来现场与中国团队进行沟通。大家也都是首次出国,因此格外认真,按照德国工作时间从早晨6:00,一直到国内通常的下班时间下午5:30。而且回到旅舍还要开会回想工作、交流心得,每周再写一篇报告交给在国内的项目经理。一切看来都是顺理成章。可是,就在项目培训第三周,德国的质量经理召开了一个会议,宣布该转移项目因故取消,会立即安排中方人员回国。
进行顺利的项目,为什么会取消呢?当时小A怎么也想不明白。事后,经多方了解,他才得知:德国总部刚刚通过样品承认,还处在试生产阶段,这是从竞争对手——一家法国企业抢到的少量订单。总部的负责人经过评估,认为该项目很快会进入量产,因此要求中国工厂尽快安排转移,通过较低的人力成本进一步扩大和对手的竞争优势。而试生产就意味着还未站稳脚跟,此时采取快进,必然承担极大风险。
失败的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错误:应该采取某种行动,却没有采取;
第二类错误:不应该采取某种行动,却采取了;
第三类错误:选择了错误的问题,采取了正确(或错误)的行动;
第四类错误:选择了正确的问题,采取了错误的行动。
在产品刚刚通过设计确认,就策划转移至更低人力成本的工厂,应该说,选择的方向没有问题,但时机未把握恰当。策划可以先期进行,但转移实施可以安排在试生产通过后再开始。
2. “三边”工程
成功的项目都有一套方法论。而方法论来自于失败和恐惧,是诸多项目实施的先驱们痛定思痛的结果。领先一步叫先进,领先三步就是先烈。大抵先烈们在做事情时,是没有方法论的,只能靠试错,所以大都失败,成为永垂不朽。
过了几年,小A所在事业部接到了一个项目——为业内知名的服务器厂商提供应用于5G通讯的线束。经过多年的新产品转移,已经有了一套流程:项目计划书、转移时间表、岗位负责人、设备清单、工艺描述等。而且有德国工程师来中国工厂进行现场指导。可是,第一周的样品做完,良率仅有不到20%,远低于在德国打样时良率。但样品交付不能延迟,于是就投入了数倍的材料和工时。
此时,根据不合格品的初步分析,就有中方技术人员私下抱怨起德国的设计缺陷,以及原材料性能不佳;而德国工程师也有指出中文作业人员未按他们要求,和电缆材料未保护到位。
凭心而论,中方虽说有设计部门,但必须遵照德国的设计。如果有比他们更好的想法,按照设计更改流程,层层审批下来,也耗时不少。而且,源于日耳曼民族与生俱来的自信与骄傲,也不会轻易接受中方的意见。
经过双方多次开会探讨,德国工程师承认所采用的原电缆存在缺陷,以及一道特殊工序的工装要做改进,中方人员也重新培训所有相关岗位的员工。此后每次试制,中方人员都会在这道特殊工序中,投入较多的时间来调整。成品一次合格率也逐渐提升。
边设计:项目开始时,项目经理和团队不清楚目标,凭感觉来做。“摸着石头过河”成了一种习惯。在以上这个案例中,原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了成品的通过率。
边实施:实施过程就像傻子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后把人都糊到面团里了。光有工艺描述还不够,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几乎是给工程师来阅读的。发现问题了,就在里面不断添加注意事项。
边修改:情况变了,随需应变。改来改去改成样子谁也不知道。一道关键工序,条件所限,中方不得不多次调整为手工作业,而相关风险未经书面评估。
经历过这两个不算太成功的项目,小A明白了两个道理:
1. 项目管理就是“用正确的人按照正确的方法将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其中必须要学会的,就是正确的方法。
2. 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是常态。要让变更可控,同时进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