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接下来这段文字时,我又温习了第九章。唯美、凄婉、清丽的文字,就像岛村见到驹子时想象她的脚趾弯也是干净的,我的总结性的观感是《雪国》如同冬天里没有结冰的溪水潺潺流淌,岸边布满浅浅的雪,美的如此细致,然而又觉得过于清冷,以至于这番景色上方的天空也是令人陶醉、久久站在一旁不可自拔的呼吸,待走时凉飕飕的。朋友送了很久的《千只鹤》一直没看,之前只在高中发的课外读物上读过《伊豆的舞女》,大体也忘得不明所以了。《雪国》给我很多代入感,然而我又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存在,从头到尾看着这个很“日本”的悲情和清淡在“雪国”里缓慢上演。脑袋放空然后再放进“雪国”这两个字,首先想到叶子的腼腆和精致,驹子陪完酒醉红的双颊,踉跄着走到岛村房里,用娇嫩的声音唱着歌。说起岛村总有些不愿多想,即便是这样还是想起两个来,一个是岛村不动声色的经过驹子家门前,向山上去,另一个则是村子起火时驹子和岛村去往火场路上,走在铁轨上岛村那一脸冰色。
大致情节:中年舞蹈评论家岛村坐火车三次来到北国的一个村子,和一个艺伎驹子和偶然相遇的女子叶子产生一段情感纠缠,第十章叶子在火灾中坠楼身亡,岛村与驹子的爱情走到了尽头。(我不知道使用哪个词汇来形容他俩的感情,所以用爱情)
用如今眼光看岛村时,如若加几个标签倒也简单,懦弱算一个,玩弄女性算一个,玩弄女性可以用三个词概括:不接受、不主动、不拒绝,大体符合现代渣男的特征。可如此评判他有些误解,不管如何小说是以岛村的眼睛来描绘“雪国”的。岛村生活富足,他喜爱艺术,对一花一木,山和雪都怀有一种怜爱,并从中看出可赞叹处,禁不住的拥抱着对自然之美的感动,他对美有着无限的渴求,对精神世界热衷、呵护,比起肉体的欢愉,他更渴望精神的相合。他敏感、感觉细腻,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很自我,把世界分为真实和想象两部分。岛村太清醒了,清醒到使他缺乏激情,他容不下模糊的东西,甚至于类似于晕一样让人急促的爱情,他爱上一件事物总是那么热度短暂,一如对不同舞蹈的研究。他觉得驹子写日记是徒劳的,驹子的爱情也是徒劳的,驹子的种种工作也是徒劳的,岛村在悲观中觉得驹子格外可怜。岛村的爱从看不到滚烫炽烈的部分,但我又不能把他评价为无欲者,他爱的是火车窗里映出的幻景,比如窗户里映出的叶子,他在人生无意义中消沉,流转于例如对一株花的感伤之中。岛村说:我想清清白白的和你做个朋友,才不向你求欢呢!却又觉得欺骗了她感到惭愧,人固然爱好精神拥有标准,终有生命本能趋势着你去做一些违背你标准的事情,岛村到底是压抑的,可能是习惯了,习惯了就成了脚底的茧子,剥掉会疼的。虽然一次次被驹子打动却做不到专注。
(吹牛B吹不下去了)(再吹一会)
我觉得叶子在岛村眼中美的接近圆满,从最初的朦胧感觉,就像微小的星,在《雪国》中反复出现的“银河”中兀自发亮,直到叶子死于火灾,死亡升华了美,也升华了忧伤。我想起了一个关于川端的传闻,也貌似是《伊豆的舞女》中的情节,俯身蹲在草丛中听虫鸣的美丽举动。美是带有距离感的,或者说是长久的美,朦朦胧胧、不可多得,却又裹挟着忧伤,我喜欢说像月光打在心上冰凉凉的。与岛村相比驹子当然是可供褒扬的,她热情、不藏匿自己的爱意,向岛村展示自己的日记。我并不是为岛村辩解,如若你问我感觉哪个人物更像作者,我也不知道,可能三者都有他的影子。
我想象的驹子形象:一片雪
我想象的叶子形象:一颗星星
待岛村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小说结尾)
结尾彩蛋(两种,本人不持态度)
@1,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场无法胜利的战斗,那就不停的战斗下去,保有战斗的愉悦感,也不失为一种对生命的安放。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场徒劳的悲剧,那就怒放,演到绚烂。
@2,堕落,堕到深渊里去,到深渊里看看,可能也能看到黑暗里开出难以捉摸的花来,令人快慰。
&1人生难免有很多模糊,接受这些模糊,在模糊中求得一片安慰,没必要一切都揭开来看。
&2人是一种复杂奇妙的动物,多元、破碎、细腻、不安分,如若你厌恶所有支撑人群的秩序,那就坠落,坠出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