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性格里,隐藏着读过的书

你的性格里,隐藏着读过的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双11”完美收官,全球购物狂欢节,可以说是八方捷报频传。剁手党买得酣畅淋漓,商家出货如鱼得水。就连物流订单,也宣告了中国快递一天达到10亿的新时代。

人民日报时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双11”的消费盛况,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内需潜力。其实,世界200多个国家,都在购物狂欢中。

小妹得手了琳琅满目的喜爱之品,看到我的订货单上全是书单,她不屑地来一句:“读那么多书能记住吗?”被称作潜伏的剁手党,我们只是狠狠地囤了一批书。

其实,好多人有这样的疑问: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1.

早在400年前,英国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弗西斯.培根就发现,读书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性格。培根在《谈读书》里讲到了读书的意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名言流传已久。多年来它是否具有科学道理?

最近,加拿大的两位心理学家发现,读书对人的性格有持久的影响,它对我们自身的改造力度,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所以,培根的观点是很有科学道理。

加拿大的两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请两组志愿者阅读同一本小说,随机地抽到安东·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带小狗的女人》,这本书重点讲述了一对婚外恋人,他们多变的行为和复杂的心理变化。

两个版本的书,一种是原著的译本,另一种是包含几个关键情节的缩写本,分别发给两组的读者阅读。通过问卷的方式,测试两组人员在阅读前后,应对各种社交互动时的心理变化。

然后,对其行为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对新经验的开放性、随和性和自觉性这5个方面,进行性格评估,观察读书前后的性格变化。

测试的结果是,两组志愿者在阅读小说前后,他们的个性特征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细微变化,其中,阅读完整故事的那一组人员的变化更为明显。

实验的结果表明,读书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人的性格。

你的性格里,隐藏着读过的书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

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加拿大科学家认为:性格和人的经历有关。

这之前德国和美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从统计学的角度证实,人自身的经历对性格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一研究小组用了4年的时间,抽样调查了1.5万多名德国人,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面。全面研究了他们在就业、结婚、生子和退休等,这些重要的人生经历对他们性格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人的性格通常要到30岁趋于稳定,70岁后又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重要的人生经历,对人的性格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具体的影响是在刚参加工作时,年轻人做事普遍会变得认真、稳健,会改变以前一些懒散、毛糙的行为风格;

但在退休后,在细致、认真方面的性格又会有所懈怠。

在结婚后,趋于传统的人们一般选择用熟悉的方式,而不是接受新的经验,他们的兴趣范围基本在变窄;

但如果发生了离婚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很多男性会变得喜欢去接受新经验。

读书也是经历,它是人生的一种间接经历。当你在阅读时,大脑会随之进入书籍内容的模拟体验状态。

这虽然不同于直接生活经历带来的体验,但也会在人的记忆里留下痕迹,因此就会对性格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结果就是培根所说的“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读书效应。

所以说,读书真的能改变性格,是间接经历在改变我们。


3.

不仅如此,当你在阅读的时候,对作品中感兴趣的人物模仿过,而这模仿也会造成你性格的改变。

表姐告诉了我她的亲身体验:10多点年前,当她读到毕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书中说:“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其实,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允诺。表姐开始喜欢阅读毕淑敏的作品,越深入阅读越喜欢毕淑敏,更是被她的成长经历所撼动。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她在37岁时开始专业写作。专注在文学路上几年后,她的作品已经获得中国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在辉煌的成绩面前,从没停止学习、追求上进,在年近40岁时,她攻下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硕士,在46岁时又获得了北师大的心理学硕士的学位。

特别让表姐佩服的是年过六旬的毕淑敏,在2013年依然乘坐上“非洲之傲”列车,游遍了非洲大地。在2015年闭关创作旅行札记,一年后出版了《非洲三万里》。

在这趟旅行中,毕淑敏路过幸福也路过痛苦,路过生命中的温暖和眼泪,也会路过无尽的无奈与孤独。

徘徊过许多路途,耗费几多心力,不过是为了成为真正的自己。她遵从内心成而出发,与我们分享一场诗一般的旅行。

你的性格里,隐藏着读过的书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

表姐喜欢毕淑敏的文字,逐渐喜欢她的性格,一直想成为她那样朴实理性而坚韧向上的人。

我很重要,也是表姐的心灵对生命的允诺。表姐36岁注册了造价工程执业资格,近40岁的时又取得了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

随着对毕淑敏的喜爱,她给自己定了更高的目标,要成为真正的自己不必分年龄。在47岁时她勇敢地去攻读了理工大学的工程管理,取得了硕士学位。

业余时间,喜欢文字的她,在的模仿毕淑敏的温暖风格,写得随笔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开始尝试更接近她的偶像,希望能在文学方面也有所进展。

于是在2017年11月,50岁的她加入了有书写作训练营,开始了正规地练笔。

一年的坚持和积累,写作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文章陆续登上了有书共读的平台。如今天,她的提笔人生也渐入佳境。

随着对毕淑敏的喜爱和深入了解,表姐还模仿着像毕淑敏一样,有着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和宠辱不惊、气定神闲的性格,从毕淑敏的作品中揣摩她的心理,并贯穿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不久前,我遇到了久未谋面的表姐,都觉得她完全变了一个人,原先骄横跋扈、心高气傲的表姐不见了。

今天,她已经成为了有书智库的领读达人,是一个用真诚的文字书写美好与感动的人,一个温暖的人,她喜欢微笑并伸展快乐。

5.

日本著名心理医生森田正马研究证实,硬性模仿会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这种方式对有恐惧症的人非常有效,比如让患者假笑,装作很快乐,这个动作持续一阵子,人真的会快乐起来了。

同样的道理,要使自己变成某种人,只有你坚持模仿这个人的态度,慢慢地就能心想事成。

美国有学者通过调查证实,经常模仿士官的士兵,有不少人后来真的被提升成为士官。

阅读好的作品,就像心灵和智者的对话,书中有的观点能给到你醍醐灌顶的启发,有的人物你会与之产生共鸣,有的优秀品格正是你所缺失的。

阅读时你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欣赏的人物,最终甚至可能真地变成“那样式的人物”。

你的性格里,隐藏着读过的书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6.

毕飞宇讲述在他曾阅读着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度过高考落榜的低谷期,在克里斯朵夫的激励下,喜欢文学的他,最终走上了文学之路。

胡歌遭遇车祸之后,面部受到很大的创伤。他说容貌难以修复,就让思想来填满他的灵魂。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以书为伴,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和涅槃。

性格也由冲动、稚气的“李逍遥”蜕变成气质清雅的“梅长苏”。真正帮到他的是读书。阅读,让他有了更完美的性格。

有个同事的孩子多年患有抽动症,在孩子10岁的那年遇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这位专家推荐给孩子一个缓解的方法,去读一些宽容、善良、幽默、轻松的书籍。

两个多月后,孩子的症状得到良好的改善。性格也随之有发生变化,变得不再自私了,发脾气也少了。

由此看来,人们要想弥补自己性格中的某些不足,只需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优秀书籍来阅读,就有可能真的如愿以偿。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愿你多读喜欢的好书,努力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性格里,隐藏着读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