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之,笑之,八大山人

南昌一位明末清初的画家~八大山人(1626—1705)能被现代人所知,多半是看了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青云谱随想”,该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开篇便直言:“在我到过的省会中,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

随之介绍了青云谱道观和画家八大山人,通篇好一番议论。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1张图片

对于出生本土的南昌人,虽说不太懂绘画和书法,但从小耳濡目染,知道本地有位历史上出了名的画家,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屡屡前来朝拜。那时交通不便,骑着自行车得花1个多小时吧。只记得八大山人的画相当的桀骜不驯,尤其是眼神非常孤傲独特。就像这幅(真迹)~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2张图片

今天是正月十五,正好有时间,我们开着车过来,完成这个假期的博物馆(艺术馆)之旅的收官之站点,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

这么多年了,虽说来过这里许多次,但是这次是带着“课题”,效果不同,以前一般是泛泛而看,这次是精细的看。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3张图片
真迹馆

真迹馆里,“戒备森严”,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仔细观赏。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老树枯枝、残山剩水,给人冷寂悲伤之感,独具一格,融儒释道文化精髓于一体。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4张图片

荷花图,寥寥数笔,根茎上的枯笔,浓淡有致的荷叶,衬着几朵白色的荷花,大概隐喻了“出淤泥而不染”吧。这幅尺幅较大,是最爱!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5张图片

八大山人的书法,善用淡墨秃笔,圆浑醇厚,黄宾虹认为他的“书法第一,画第二”,说明其书法造诣之高深。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6张图片

仔细看看八大山人的签名,有时像“哭之”,有时像“笑之”,分别表达了他写字时的心境。

百度一下——

南昌青云谱,前身是一座道院,相传2500多年前,周灵王之子在此开基炼丹。

西汉为“梅仙祠”;东晋始有道教净明派,建“太极观”;唐为“太乙观”;宋为“天宁观”;至清初定为“青云谱”。此后三百年,道院几经兴废,解放初已是庭院荒芜,残破不堪。195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陈列八大山人书画作品。

2006年,青云谱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7张图片
背景是八大山人真迹馆侧面

八大山人(1626—1705),是明末清初画家,本名“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6子朱权的九世孙。

八大山人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其擅长花鸟画。笔简意赅,形神兼备,旨在意象。

三百年来,八大山人饮誉画坛,清代“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若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

1985年,八大山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哭之,笑之,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