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

唐朝崩溃的同时,亚欧经济体系随之瓦解,河西走廊-西域这条丝绸之路已经被地方势力分割占据,草原丝绸之路则被契丹人控制,并依托这条国际交通线逐步壮大。南面,淮南十四州成为经济活力最强的地方,杨行密家族和南唐统治者有足够的财富招募中原和塞外的各族雇佣兵自卫,因此由藩镇组成的中原五代已经陷入重重困境,指日待亡……

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_第1张图片
扬州是晚唐以后最重要的贸易节点之一

诡异的历史漩涡

沙陀人和各族军阀自从灭了后梁之后就似乎堕入了怪圈,他们没有能力建立起良好的治理体系,甚至也不能做到基本的内政稳定。起初,沙陀人还能与回鹘人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但随着吐蕃、党项、吐谷浑、军阀等等势力在河西走廊的分割拉锯,陆上交通线已经破坏殆尽。最明显的衰亡征兆是军事体系的紊乱。沙陀人塑造的封建军事体系本来是整个中原最有竞争力的力量,但在灭梁后不久即被分割成地方军和中央军两套体系。地方军里仍然是沙陀人为主的河东屯戍军实力最强,屡次发动政变,其他藩镇则处于末流角色。

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_第2张图片
五代十国示意图

郭威是中央军的枢秘使(参谋总长),在王室与地方军的角逐中,他第一次采用了“合法掠夺”的方式激励那些非主流藩镇将士洗劫都城(950年),清洗掉了以沙陀人为主的蕃人势力。沙陀人的传统地方力量“河东屯戍军”随即在晋阳(太原)建立北汉国。郭威在五代藩镇中属于混得非常好的汉人,他有冯道的智慧、也有朱温的狡猾、还有沙陀人的勇武。

不仅如此,郭威还在乱世多年以后第一次以帝王身份祭祀孔庙,开始行仁政,废除“民蕃之别”(种族歧视),同时号召天下人抵御契丹和沙陀侵略者。一个新生的中原国家似乎已经隐约在望了。柴荣是夺位前那场大洗劫的实际指挥者,在义父郭威的框架下,他最大限度的凝聚了中原已经接近枯竭的社会力量。

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_第3张图片
郭威

高平之战是民族主义动员

郭威的成就在沙陀人和契丹人看来,无疑就像当年的朱温再世。朱温曾经不可思议的消灭了藩镇的头号劲旅魏博军秦宗权。郭威父子从非主流藩镇和平民中选拔了大量士兵,用民族主义武装起来,爆发出回光返照似的璀璨光芒。短短两三年内,契丹人和沙陀人在社会舆论中已经是全体中原人的公敌、乱世制造者、屠夫悍匪以及凶残的侵略者。高平之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命运之战,弱势族群射出的复仇之箭。不得不说,这种动员方式虽然不道德,但却很有效。

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_第4张图片
柴荣

沙陀人过于迫切的复仇心理和长期以来的骄傲自大,是输掉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虽然对契丹人和沙陀人来说这场战役稀松平常,根本不重要,但对中原汉人来说却是挽回气运之战。此战后,柴荣获得了晚唐以来数百年的空前声望,他借势清洗了军中70多个可疑军官,基本做到了号令统一。

接轨海上丝绸之路

柴荣早年是个商人学徒,曾在江汉平原一带做生意。他对淮南十四州的经济活力自然早有耳闻。高平之战暂时打破了中原疲弱自卫的格局,柴荣可以在防守北方的同时对南方用兵。956-958年三年之间,柴荣征伐淮南三次,最大目标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江北枢纽城市扬州。

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_第5张图片
淮南十四州

淮南十四州在杨行密的经略下,采取一种雇佣兵防卫模式。在海上贸易财富支持下,雇佣中原和北地的尚战军阀在边境防守,这个模式曾经抵挡住了朱温,也令沙陀人不敢染指。当然,这也得益于契丹在草原上的坐大,只要中原军阀力攻淮南,就会被契丹抄了后路。

但淮南人对中原军阀的恐惧已经持续百年,传说柴荣部将武守琦最后胜利来到城下时,扬州军民已经将全城烧掉,变成一片废墟。从各种传说来看,海洋丝绸之路的人民对这位中原军阀的观感颇为复杂,有时候觉得他是友好的商人,有时候觉得他和朱温之流是一丘之貉。

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_第6张图片
杨行密

火烧晋阳

柴荣的形象确然复杂,尤其是他有过种种劣迹,导致其立国思路被普遍质疑。五代乱世之后已经不是征伐的时代了,军国主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赵匡胤就不同了,他非常清晰地将立国思路定位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对待契丹人的态度非常务实,只求地缘安全。在南方十国看来,柴荣更接近朱温,赵匡胤兄弟更接近杨行密。

有了整个南方十国,占据海上丝绸之路后,中国已经完成艰难转型。这个时候,沙陀军阀的北汉国就彻底被历史抛弃了。大辽尽得草原丝路之利,中国尽得海上丝路之利,西夏占据沙漠丝路,夹在中间的北汉已经完全失去了竞争力。甚至契丹也不是太需要这个缓冲角色。

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_第7张图片
赵光义灭北汉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破晋阳,颁布《禁毁晋阳城诏》:太原本维藩镇,盖以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使奸臣贼子违天抗命,因其悖逆,诖误军民,今既荡平,议须更改,当令众庶,永保安宁。

这是一个历史句号。整个晚唐至宋的大变局,背后是陆上国际经济体系的崩溃和海洋丝绸之路的崛起。异常强悍的河东军阀在契丹人掌握草原、中原人掌握海洋、西夏人控制河西的情形下,已经走投无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缘政治史散记:郭威柴荣父子的皇汉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