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之痛:空巢的你,将如何老去?!

养老之痛:空巢的你,将如何老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早上陪罹患重疾的岳母去检验科检查,不经意听到医院病房里传来一阵阵喧哗声,原来住院部的女护士正在呵斥一对年迈的夫妇。看着躺在病床上满脸无助、行动不便的妻子,以及服侍在旁但行动迟缓,而且有点耳背的丈夫,无端地联想着自己的未来:我们将如何老去?!

其实我打心底里不愿意去医院,在医院的病房里,赤裸裸的人性常常会让你怀疑人生。但随着自己年岁渐长,特别是家中老人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你却不得不面对现实,越来越成为医院的常客。

说实话,家中老人未患重病时,我对自己的养老从未担忧过。但这几年在医院陪伴老人的经历,让我对如何老去越来越感到迷茫,甚至恐惧!

01

毫无尊严的空巢老人

记得有一阵子,在医院的病房里住进来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听说家里条件很好,但儿女都在国外,年老体弱的丈夫不仅申请高价住进了特护单人病房,还专门聘请了一位“一对一”护理的护工。

但他们在病房里的遭遇让人心寒。住院部在楼上,要作检查得下楼,说是医院有规定,非得家属陪同不可,护工仅出力而已,颤颤巍巍的老人忙前跑后,却总跟不上节奏,一路被护工骂“老不死”。

老人在病床上吃饭稍有不慎,将汤水弄在床单上,求女护工换一床,却遭到呵斥,说是每周换一次床单,不能特殊。老人因耳朵背了些,女护士要求每天挂水前点名确认得回答,说是规定,老人回答不及时,也让恶言恶语地凶一顿。

据说老人请过几个护工,工钱都是几家三甲医院里最高的,但无一例外地对没有子女在身边的老人,都是冷脸厉色、凶言恶语,因为知道没有人会为他们撑腰,久而久之,老人家也就习惯了忍气吞声。住医院如此,其实在养老院里同样如此,他们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有能耐,让你儿子(女儿)带着去享福啊!”。

前段时间有则新闻刷暴朋友圈:77岁的老父亲遭男护工疯狂掌掴,短短3个半小时,老人被打了57次!!儿女通过监控看到这一幕,哭到心碎……

大连市的张先生,其父77岁,曾患脑梗,常年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张家姐弟三人因平时工作太忙,不能亲自陪伴照顾父亲,便花钱雇来护工到家里照顾老人,用这种”花钱雇人”的方式对老人尽孝。

张家姐弟一直认为,岳某24小时照顾老人很辛苦,所以对护工”岳大哥”非常感激。除了工资之外,张家姐姐总是额外再给他红包。

据张先生介绍,他自己抽啥烟就给岳某买啥烟,给他买衣服买鞋,岳某回老家也都是自己给花钱订票,把护工岳某当成自家大哥。

直到今年的清明节,家人发现了异样:平时热情的岳某,突然表现得有些不自然。意识到不对劲,张家人翻看了监控视频,让他们不敢相信的是,在3个半小时内,恶狼般的男护工疯狂掌掴老人57次!

张先生哭道:“我做儿子其实挺失败的,花钱让爹挨打……”

是啊,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空巢老人在不少机构和护工眼里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很多老人因处处受到打击,而自己也无能为力,只能忍气吞声,毫无尊严。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买不来孝心,也买不到尊严。

因此在国内,老人生病,往往会把全家人绑架,子女们不得不把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花费在老人看病的各种事情上。怪不得常有人说:家中无病人,就是最大的幸福!

确实,想想这几年为了家中老人生病住院,花钱的事就不要说了。单单跑转院、跑报销、跑床位,找专家、熬汤药、淘补品,除了自己的家人,谁愿意如此亲力亲为,靠七老八十的老人自己,或者雇个外人,既是钱再多,哪有这样的精力?或肯花这样的心思?更何况医院的各种检查、手术,都规定需要家属陪同,可以想象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该是何等的艰难。细思极恐!

我们现在愈是为父母长辈的老去竭尽全力,也就越为自己的老去忧心忡忡!

02

我们将如何老去?

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一方面孩子少了,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的孩子也越来越优秀。而优秀的孩子长大后多会远行,这导致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里的空巢老人,据统计已超过30%以上。

另外据报告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当时的人口学者预测,“老化现象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出现”。但事实上,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年化社会,并且来势凶猛。美国要花75年(1956~2031)时间,而我国只有23年(2010~2033),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9%增至20%。

老年人数量多也意味着老年病患者多。上一辈人大都子女多些,可以轮流照看生病住院的长辈,而到了我们这一代,仅有的一颗种子,哪能承受得了父母生病陪床的工作,父母正在老去,而父母若再有长寿的父母,那他们更是无能为力了。一方的父母有病,孩子们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还要工作,家里的孩子还要照看,未来我们如何养老,注定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

报刊媒介上说得娓娓动听,说居家养老的模式,是“体现出中国人对家的眷恋与坚守,记者调查发现,在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仍然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养老方式。”事实上却是:国内缺少让人放心的养老机构!

尤其部分养老院及护工对空巢老人缺失人文关怀,甚至虐待或歧视。逼得国内的老人们只能蜷缩在家里,才觉得最有安全感。也让社会上很多人始终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是一种极其不孝的行为。

可是我们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爱人去世后,长期一个人独居,脑梗猝死家中一个礼拜,尸体发臭了才发现,同样让人沉重的心情久久不能释怀。

我们将如何老去?什么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会有解吗?

去年8月23日,有网友发帖称,南京一高校的退休副教授和老伴在家中暑身亡,几天后才被人发现。

这样的消息,现在并不少见。此次再次映入眼帘引人关注,是因为两个老人有一位是“副教授”,死亡原因是节约而“没装空调”。是的,一位知识分子,“年轻的时候还是蛮优秀的”,也就这么孤独的离去了,陪伴他一起走的,还有他的老伴。

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几天后,才有业主反映,“住在隔壁的老两口有多日未见出门,而且其家中散发出异味。”

撇开老人平时如何节约导致舍不得装空调不谈,撇开副教授的老伴有点痴呆不谈,我们还得重新聚焦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社会。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那是远古的近邻吗?曾经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几日不见就很想念的邻里关系,如今都去哪里了呢?居住在商品房里的你,知道邻居姓什么叫什么吗?

城市里的老人,居住在老小区的老人,彼此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经常聚在一起买菜、打牌、跳广场舞,彼此也有个照应。但也有一些老人,平日里并不与人来往,如果一直独居,很可能出现“副教授”的状况。

更多的中年人,即将迈入老年行列的人,平时最多也就电梯里打个招呼,对方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一旦退休,又会如何生活(生存)?

孩子们都会长大,长大后多会远行,他们对老人的关心,也仅限于电话问候以及逢年过节时的团聚。以前,我们批判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人情冷漠,典型的症状就是“老人死去多时无人发觉”。如今,我们也在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

是物质化的追求,淡漠了世间的人情?还是不安全的现状,让我们陷于过度自我保护?亦或是相互提防的心态,让彼此封闭了沟通的心灵?

我们正在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温情、彼此关爱、信任、互助……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网络上满眼丰乳肥臀、满眼花边新闻、满眼的奇闻怪事,都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疯狂状态,哪管角落里孤苦伶仃、进入自生自灭状态的老人?

某一天,我们都将老去。那一天,我们又希望如何老去?离开这个世界时,果真身边空无一人?哪怕一个人,也听听我们对世界的最后眷恋?

细数我们年轻时的光辉业绩,未必比当下的年轻人逊色。只不过,我们老了,需要有人关心关爱的时候,社会和年轻人已经没有力量了。

不仅南京,不仅江苏,整个中国,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曾经奉献过一生,每个老人,并不希望走得如此悄无声息。可是,我们那时的呼喊,谁来听?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如何才能保持住自己最起码的尊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老之痛:空巢的你,将如何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