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数据分析的数据思维模式(一)
前几天,有人问:如何判断哪是维度,哪是度量。因为总是说零售数据的世界就是维度+度量+输出。虽然可能有无数种解释。我只想说下简单点、通俗点、个人理解的维度的两个特点:
一是属性比较固定不变的东西(比如部门、员工工号、门店、商品类别等等);
一是能用五个手指头数出来的东西(比如年份,一年12个月、365天,都能数出来,专业点的说法叫“穷举”),在数据模型里,维度所在的列表叫维度列表。反之,则指度量,通常把度量所在的表称为事实列表(也叫记录表)。当然想要更好的了解,可以搜索相关资料。
其实,这里不是想解释这个关于维度、度量的问题,而是想起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数据思维。想着,这可以做成一个系列(容易系统化)。
“坦白地讲,如果没有数据思维,即使拥有再多数据,都不能说:做数据。所以,”数据分析的核心之一其实是要拥有数据思维”,最终能使数据落地。
因此,对业务的了解,以及基于业务的逻辑思维永远要大于数据分析本身。
1、数据思维
“量化”的思路
简单的说,数据思维的核心是利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前提是要深度了解需求,了解真正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有时候可能是先有了某个结论,再需要数据分析来验证,而有时候,是从数据分析中发现某些问题,并求得问题的解决方法……。这将决定使用的方法与思路。比如,前面我们几次提到的“量化”的方法(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所谓“量化”的方法,就是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分解为可衡量、可评估、可对比的度量。一旦度量有了非常明确的“量化”定义,那么,不管是财务、人事、还是门店或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可量化”,从而通过数据决策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比如,我们总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思考一下:超市经营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核心。在我的另一篇《不忘初心》里提到过超市经营的核心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5jlCI_gpZCB_WBMwpy3LxQ 。当然,你理解超市的经营核心是:获得持续的利润,那么,就数据思维而言,目的就是能将所有分析最后都“量化”到利润(或毛利),即与你的目的挂钩。
现实中,往往是懂业务需求的不懂分析,懂分析的不一定懂业务需求。 因此,再好的数据思维,首先也要知道它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才是量化分析!好的数据思维过程,是一个既考虑业务需求同时又能运用分析实现需求的过程。
利用“量化”解决实际问题
IBM前总裁郭士纳有一句名言:下属不会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他们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事情 ?这句话比较抽象,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数据思维将它“量化”出来。
首先,依据之前维度+度量的思路。这句话涉及的业务可能有:监督检查、绩效考核、以及相关流程等;可能的维度:领导、员工、门店…..;对应的度量就是“事情”,我们还是直接尝试着与[销售]这个KPI指标关联上,即将这句话里的“事情”转换成业务条件、维度下的结果指标值—销售。 这样,至少可以理解出它大致的意思:销售额首先是监督和检查出来的,其次才是分析出来的。
然后,我们参考与此关联的度量的一些参考依据,例如某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2%的销售是在第一次接洽后完成;3%的销售是在第一次跟踪后完成;5%的销售是在第二次跟踪后完成;10%的销售是在第三次跟踪后完成;80%的销售是在第4至11次跟踪后完成!
这告诉我们:大致的目的(结论)成立:监督和检查很有必要!既然监督和检查很重要,具体的实践如何?有没有成功的案例?自己如何做?
比如,一些连锁超市设置有专门区域销售跟进团队(比如营销部);有些领导喜欢通过开会、查阅每日各类销售报表来追踪销售;当然,还可以在企业里建立一套“”动态销售跟踪系统”,驱动业务实现销售的最大化......。
2、数据思维从哪里来?
数据思维需要一些“天马行空”
数据思维“从哪里来”此类的问题,其实非常难回答,它甚至需要一些“天马行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接受不要 “胡思乱想 ”的淳淳教诲, 但数据思维一开始是需要一些胡思乱想、甚至做做“白日梦”的。为了勉强的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我整理了某个分析工作的过程。可能由于当时思路的需要,会附上一些网上传播的浏览过的图例。思维太难于表述,内容可能有点混乱。
当时为了某个分析系统需要,希望理顺一下顾客需求与销售的关系。由于是出于策划人的某些习惯,一开始是杂乱而无目的,可能只是想找找感觉(不是头脑风暴)。
我会想:面对这个需求,该从何下手?因为有时候一个需要,它可能泛指任何需求(就像网络里的某个节点,它的需求并不是孤立的),而所谓的“从哪里下手”便是一个基础门槛。工作中,随时都会有一个需求任务需要完成,这时候,从哪里下手?就决定了你将从哪些方面来获得思维。有时候,还会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
我先是把大致的想法告诉几个要好的朋友,如是,都噼里啪啦跟我狂讲一通,对方好兴致,我也直点头。可问题是:如何思考接收到的需求?
再搜索一些相关的东西看看吧。偶然间,找到一本《用户体验要素》,我其实是没看懂多少,大致的浏览了一下,其中的一个”5层10要素“图,给出了书中某个问题的最精致的答案。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却突然感觉它“很炸”。忍不住把图附上来。
看不懂这个图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才能创造出如此精致的图(至少,仅仅数据思维还不够吧)?当然,那个标示着从“抽象”到“具体”的双向箭头,不就是我们前面聊到的“将抽象的东西进行量化的思维”过程吗?只不过这个“5层10要素”是已经构建完的思维,即找到了实践的最佳映射。
这个“5层10要素”图启发我,类似从抽象到具体的这个“要素”,其实就可以是包含超市数据分析的KPI度量,这不是问题。而且, 度量还可以进行各种“对比”( 同比、环比、计划对比、参考标准对比、平均值对比、移动平均对比...... ),即便如此,始终只是10要素(或更多要素),而没有层,更何况是5层!
这时候,虽然找到一点“共鸣”,但它对于我则是“曲高和寡”。顺便百度一下曲高和寡的意思:
有时候,“天马行空”能帮助我们“登高望远”一下,开阔一下思路。万一就此有了思路呢?
回到思维“目的”
还是回到: “顾客需求与销售”的目的上来。一开始,我们必须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这里是顾客需求。 顾客需求,有人将它称为:顾客择店效用。显然,这是一个用于理论及研究假设的抽象概念,它往往指顾客的主观感受。
虽然,顾客购物效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抽象),从而很难衡量。但是,它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并在这些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则会形成顾客的购物效用。比如,如果我们将顾客效用分解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顾客从购物中获得的价值;
第二部分,是顾客从购物中付出的成本。
那么,很显然,顾客效用问题已转化为财务计算来表示;获得的价值减去付出的成本。基于这两个部分,进一步分析两点:
第一、对于每个顾客、每一次的购物情形而言,他选择到哪一家零售超市购物,依据的就是该顾客从这家零售超市里所获得的效用大小;
第二、对于每个顾客,在每次购物行为中感知的总效用,又可以分解为变动效用和固定效用两方面。
一方面,固定效用不会随着不同的购物过程而变化,也和每次的购物数量与消费额无关(是基于与该超市的综合“关系粘性”)。
另一方面,变动效用会随着不同的购物过程而变化。而变动效用又与影响它的一些因素直接相关,虽然暂时还不清楚这些因数有哪些,以及它们各自对效用产生的影响大小。但是,但是,它会体现在顾客每次购物的过程结果里:比如顾客购买的商品数量、商品组合、金额的不同以及购物的频率等。这不就是CRM客户系统(比如购物篮分析)的内容?不好意思,我们不是在聊这个主题,打住。其实还是曾说过的一句话:用行为数据来分析数据行为结果。
如果专门进行此类“顾客购物效用”研究,当然是可以使用表1 - 表3所在的类似分析。附网上查阅到的三个图(只提供抬头部分)
表一:购物效用的驱动因数表:
表2,顾客的感知因子分析:
表3:就某一个感知因子(购物环境)分析表:
前面三个图,估计要炸晕一大堆人,更包括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特别是最后那个图,我表示很懵瘪,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才想起,很久前,看过一家专业分析公司所做的《消费者购物选择的原因》分析结论图后,我做过的一个类似分析图,下图里[占比(前)]列是原参考值,[占比(后)]列是后做的结论(得找找当时的思维,也不重要了)。
这个图应该比前面的几个高大上的图显得更“亲民”一些吧 ?请原谅我又一次将问题转化了,我总是喜欢将复杂的问题尽量趋向于自己能驾驭的方向(请理解我水平不够的无奈)。
这个图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结论:购物方便性一直占比较高、变化不大,而商品质量一项上升最大。结论是:请重点关注超市的便利性与商品的质量。比如我们关注:商品质量,这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姑且称为商品管理好了。
其实,早些年提出的“品类管理”就是商品管理的范畴。而“品类管理”一下子又说不清楚。这“山路十八弯”的从抽象到具体……。已经很晕的感觉了!
直接上一个具体化一点的“商品化计划”好了(这是我的原创图,引用请注明出处或需本人同意)。妥妥的又一次转化!我们所有关于商品的分析都可以在这个图中找到它对应的量化内容(仅供参考)。
有了上图,面对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以及琳琅满目的菜品,相当于我们终于已确认好今天的烹饪目标:吃麻辣火锅!接下来相对简单了,准备相关的食材(做麻辣火锅而不是烧烤):回到你的业务数据模型架构里,做个简单的相关流程与度量指标梳理,提取需要的关联对象,组成对应于“麻辣火锅”的数据模型。
之后,终于回到我们熟悉的维度+度量的思考。就看你用同样的食材,能做出怎样的“麻辣火锅”了。
这里提示一下,最好先不要太纠结于具体的维度组合。当然,你可能还记得我在前面的一篇文档里所说的:https://mp.weixin.qq.com/s/I1_VDMfif8Z24dgL-dj-0Q 的数据模型三部曲,简单回顾一下三部曲:构建一个数据分析模型,即建立分析框架(统一的、一次性、最小颗粒维度架构)。
(1)根据业务流程、了解业务、以及业务想要什么(目标),准备与此有关的数据;
(2)将需要的数据导入到PowerQurey里处理;
(3)将数据加载为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建模及数据输出)。使用多种维度,进行总体的、细分的、多维的分析,当发现问题时,能够使用这些维度的组合找到影响原因。这一切都基于你有多了解业务:
3、数据思维到哪里去?
有了数据思维,知道了目标--“如何烹调”,即如何做麻辣火锅。稍微举几个吃法:这通常就是所谓的数据输出(透视表、各类报表、仪表盘、共享等)
第一类输出的结果:单一述求的报表类。
(1)根据年度商品客流、客单、连带率的对比,了解部门商品的变化。
(2)分析一下某个类别商品的动销情况:
第二类输出的结果:多维度关联述求的报表类(如决策树类)。
(3)如果要了解每个类别对销售的贡献度(通常的交叉比率)的关键指标变化,如图:
(4)又或者想分解销售度量。以发现影响销售的关键因数之间的变化。如图:
评价门店运营好坏的指标非常多。根据需要,这次是真的“天马行空”了。
4、后记
不知道前面的文字,有没有把你弄晕?
感谢你的收看,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