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为尊者讳,写这个故事时,我需要给他另取一个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头也想不出比「吴益军子」更为尊贵的名字了。怎么办?那就借他用用呗。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故事吧。
连载中,第十篇;上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⑨]一个心理师为发条朋友圈,挖空了心思……
1.
一大早,啃了一块面包,喝了两口清水,我就奔国家图书馆去了。图书馆,不远的,骑自行车就能到,省了钱,还顺便活动了一下酸软疲乏的身体。
说正经的,我去图书馆不完全是为发朋友圈,还有想过要找几本书来读读的。
找什么书呢?其实,我也没想好。我就是回到北京之后,有些犹豫了:作为一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真的要找别的心理师来治我的病吗?我想再等等、再看看,或许还有别的机会呢……机会在哪呢?或许就在哪本书里面,我盘算着。
我算过了,找心理师看病的钱要是省下来,够我买好多书;还真有点舍不得。
说到买书,我的习惯是,先去书店或图书馆看,看到好的,就丢一边,直接网上下单,买回来读。说实话,我信不过别人写的书评,我得自己判断。
我这么做,也不完全是为了省钱,主要是害怕买到不合适的书,处置起来会很尴尬——读吧,又不想读;扔吧,又不好扔;不管不问吧,又做不到,心里老有疙瘩。那尴尬劲儿,就如同旧时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个不称心的媳妇回来。
还有呢,说要发朋友圈的,你想呀,在国家图书馆发朋友圈是多么的有腔调?
…………
都到了,先不忙着拍照、发朋友圈,还是去兜兜转转,看看有什么好书要紧。
不太巧的是,心理学书架上的书,像点样子的,我都读过了。这倒也不是我读书读得多么多么快,主要是书架上的书更新的实在实在慢。更新快的也有,但都是心灵鸡汤类的,我有点反胃,得忌口。
不过也奇怪,心灵鸡汤类的书,怎么挤到心理学书架上来了?这有些过分了。
…………
没我要的书,也不急着回,我就跑去光顾文史哲类的书籍了:我想找一本正儿八经的《金瓶梅》看看,温故而知新,可是没找到;我想找一本正儿八经的《色情史》读读,温故而知新,但被借走了;最后,找到一本正儿八经的《北京史》……
那就读它了,说不定我这灾难深重的生活,能在这本史书中找到一些共鸣呢。
问题是,一本书,那么厚,怎么读?我就像大家看合影照,首先找自己一样,从离我比较近的时代——大清王朝——读起。
2.
书上说,英、法侵略者贼心不死,在1860年的八九月间,再一次攻占天津,直扑北京。
一路上,侵略者耀武扬威,无恶不作,到了北京,弹药都没剩下多少了。那他们还能干嘛呢?他们一边等天津方面的补给,一边在北京城外搞破坏。朝阳、东直两城门外百数十个村庄,都遭殃了;接着,他们绕到安定门外纵火焚烧,德胜门外也被搞得狼藉一片;没过几天,他们去了海淀以北的圆明园……
这么大的园子,这么多的珍宝,怎么抢、抢什么、抢多少?英、法侵略者的头头们,举行了一次分赃谈判。不给面子的是,他们的士兵和军官等不及要扮强盗。
强盗们也是不简单,找来那么多的大口袋,拼命地往里面塞东西。就跟电影里面演的一样,他们塞着塞着,就都红了眼、迷了心,自己人也能吵起来、打起来!
抢劫之后,圆明园内的珍宝文物几乎荡然无存,然而,这帮与人类文明为敌的强盗们还意犹未尽。没过多久,想必是弹药补给都到位了,大批的英国强盗,明火执仗地遍烧圆明园里的殿宇,以及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上的宫殿楼阁;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浓烟蔽日,北京城内都能望见烟尘,闻到松木气味。
不必说,强盗们这样在北京城横行骚扰,也一定会受到北京人民的英勇还击。
相传,圆明园附近谢庄的农民们,在猎户冯三保的带领下,击退了前来骚扰的英国强盗一百多人。受创之后,强盗们不甘心,便又纠集了五六百人,带着大炮企图报复。冯三保的女儿冯婉贞领着村中的青年,埋伏在村外的树林里,在强盗们走近时突然出击,挥刀击杀一百多人,其余的都狼狈地逃命去了。
当然了,这样的胜利虽然能提气,但改变不了国家的命运。清政府接受了强盗们的无理要求,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包括赔款、割地、开口岸……
看到这,我就想,赔款、割地、开口岸……满清政府怎么就一点也不心疼呢?
直到我往前读,读到明朝末年,才略略明白一点——原来,这些是他们早年间强抢来的。
3.
清廷圈占房屋和土地,是从清军进入北京后的第二天开始的。
这一天,多尔衮强迫内城汉人在三天内迁到外城或其他地方去(内城要划为八旗驻地),只有一部分离八旗兵营较远的住户、菜农、小商贩……还留在那儿。不过,那些未迁走的汉人,后来同外城许多住户一样,都遭到了满洲贵族新的劫掠。
满洲贵族及其爪牙在城内圈占房屋和土地时,是极其蛮横的。据说,当时,有个名叫张立的菜农,他不但被光禄寺派来的人强占了菜园和房屋,就连家里的柴堆、粪堆、蜂窝、铁锅、井板、狗……都让他们给抄走了,还被毒打一顿,才算完。
他们在城内就这样凶暴了,那到了城外,好的了?好不了的。
不难想象,当满洲贵族及其爪牙,奉皇帝或户部的命令,去各村跑马圈地时,村民听到外面圈地的锣鼓声、犬马声、呼喝声,会是怎样的惊惶万状,泣不成声。
圈定之后,等待农民的是,被驱逐出村。这哪里还有日子过?
虽说清廷指拨了土地给他们耕种,但问题是,一则路程遥远,缺乏迁移费用;二则指拨的土地尽是一些「碱薄屯地」和荒地,农民到那儿还不能立刻安家立命。
结果就是,许多老弱病残离村不远便倒在路旁,成了饿殍;精壮的农民也就揭竿而起了。
…………
这样看来,在清朝初年,北京人民的命运也没好到哪里去。大清要亡,也是命中注定了。
那么,再往前,比如元代,北京人民的命运有没有好一点呢?
4.
十三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一举统一了蒙古草原诸部,号成吉思汗,随即南向侵金。
为防备蒙古军,卫绍王(金朝第七位皇帝)出榜招贤,任命一个名叫王守信的骗子加巫师为行军都统。王守信组成一支头戴缁巾、身穿黄袍、手持腊牌及牛头响环的「鬼兵」。这种「鬼兵」当然不能用来退敌了,却天天出城杀戮百姓以邀功。
这样胡搞,城郊百姓的日子怎么过?据说,田园荒芜,蓬蒿丛生,村舍为墟,狐兔出没。
据花剌子模派往成吉思汗处的使团报导,在他们来到中都——那时候的北京叫中都——时,战争虽然结束了,但破坏的痕迹到处可见,城门处就横卧着大堆的枯骨;还听说,城陷时,有六万(?)名女孩为免落入蒙古军之手,都跳城自尽了。
幸存的中都居民,在孤城久困之后,什么食物也没有,为活命,城中出现人相食的惨象。
在投附蒙古的汉人将军王檝的请求下,蒙古统治者允许军士拿出粮食来,解决饥饿威胁。
王檝又建议去卢沟桥,十中取一,讨要军士所掠的耕牛发还农民,使部分农民得以复业。
当时,都城的庙学毁于兵火,王檝取旧枢密院地址重兴庙学,春秋时节率诸生行释菜礼,还取旧歧阳石鼓列于庑下。士大夫都称赞这是儒道重兴、弦歌再起的盛事。
其实,这个时候,中都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重开庙学,不过是粉饰,难以维持的。
…………
我越往下读就越失望,只得往前翻——翻到辽、宋、金时代。
5.
公元936年,后晋的石敬瑭卖身契丹,仗着契丹的势力,代后唐称帝。作为献媚和酬谢,他称契丹主为父皇帝,并把包括今河北与山西两省北部的燕、云十六州之地割让给契丹。
契丹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地后,国内的政治组织和经济状况都有了重大变化。
当时,契丹还是以渔猎和畜牧为主的奴隶社会,而燕云地区则是农业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契丹统治者,既无法立即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以改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又不能用本民族的那套方式,强加管理并改变燕、云地区;这个问题很棘手。
他们想了个办法——在国家行政组织上推行所谓的「胡汉分治」(「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瞧,那时候,他们就制定出了「一国两制」这样了不起的国策。
不过,辽代的汉人,在纳税、刑法、入仕等方面的待遇,较之契丹人,都是极不平等的。
…………
到了辽的末年,女真族在东北崛起。女真对辽的严重威胁,让北宋统治者认为有机可乘。
宋徽宗派人与女真取得联系,订立「海上之盟」,议定两国合兵攻辽,以长城为界,彼此用兵不得过关;事成,则以燕、云十六州之地归还宋朝。
说完,金人兴师攻辽,势如破竹。北宋听到消息后,才匆忙起兵,以应金师。
宋要金按照约定交还燕、云十六州,金拿宋出兵太晚来说事,认为原先的约定不能算数。
几经交涉,宋人答应了金人的一堆无理要求,还主动提议,凡是幽燕境内家财在一百五十万贯以上的富实大户,可以尽数由金俘虏迁徙到关外去。
就这样,金人在彻底破坏了燕京——那时候的北京叫燕京——的城壁楼橹要塞工程后,便席卷了所有的财货,并驱迫富室三万余户往北去了,因而造成「民庶寺院,一扫而空」,「城市坵墟,狐狸穴处」的景象。宋人所得,不过一座空城而已。
…………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过几年,金卷土重来,灭了北宋,占领华北,实行落后残暴的统治,恣意掠取金帛、子女和田地,大量签发壮丁为军;又把许多人降为奴隶,甚至把他们驱往鞑靼和西夏,换取战马。
此外,他们还推行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政策,强制人民薙头辫发,禁止汉服。
…………
估计有感于这番惨象,元人施惠才有了「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的戏文。
默念着戏文,我把目光转向秦汉至五代时期的北京了;那时候的北京叫蓟城。
6.
蓟城,尽管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城市基址在从战国到辽代的一千多年中没有变动过。
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他是蓟城附近的涿县人)的《水经注》以及其他文献,我们可以推断蓟城城址在现在北京城的西南部,蓟城的大部分与现在北京外城的西北部相重合。
与之不同的是,蓟城地区的政治形势变幻无常,蓟城居民的民族成分也部分地发生变化。
在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这里居民的主体仍然是汉族人民,但内迁的乌桓、鲜卑人民却也不少。当慕容儁以蓟城为都时,就曾把前燕文武官员、兵士以及鲜卑人民迁到蓟城居住。
除此之外,在中原混战时期,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流民自发地向蓟城方向迁移。
当然,也有向外流动的人口。比如说,陆续入居蓟城地区的鲜卑慕容部人民,除了已与本地原有居民完全融合了的以外,绝大部分被北魏征服者强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去了。
在魏晋十六国北朝的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时期中,蓟城仿佛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巨大熔炉。
站在这个大熔炉跟前,我看到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也看到了催人泪下的妻离子散……
难道就没有一个像样的时代吗?就像读小说着急读故事的结局一样,我眼望远古的北京。
7.
大约五十万年前,北京房山周口店地区,就有人类在那里劳作、生息、繁衍,这就是举世周知的「北京人」。
书上说,在北京人的时代,北京地区的地形基本和现在一样,但气候比现在湿润温暖,动物种类也比现在多。
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北面、西面和西南面是大大小小的山丘,山丘上密布朴树、紫荆之类的丛林,丛林中有虎、豹、狼、熊、野猪、梅花鹿、大猕猴……
龙骨山的东麓,有一条宽阔的河,河的近旁有水草丛生的沼泽,水牛、水獭、河狸、水龟……时常在那出没。
沼泽地带的东南面是平原,平原上有丰美的草地,也有干旱的沙地。
草地上,一年四季都有成群的野马、野牛、野羊在那里奔驰追逐。秋末冬初,扁角肿骨鹿也从远方来凑热闹。
在干旱多沙的地方,有悠闲的驼群,也有常常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
在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北京人的祖祖辈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样洪荒的世界里。
…………
一路比较过来,我觉得北京人的生活是我做梦都渴望能过上的生活。
8.
不过,若真让我带上《金瓶梅》和《色情史》,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穿越到远古时代,在房山的深山老林里和北京人一起生活,我就有点为难了!
要知道,那时候,在那儿,没有网络,拍了美照,发不了朋友圈呀!
连载中,第十篇;下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⑪]一个心理师当初来北京求学,如今回北京求医,为的都是做一个好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