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研究“情侣送礼”,不务正业?



文 | 吴亚琦
七夕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篇研究“情侣送礼”的博士学位论文十分应景地火了。
这篇论文是丛博士两年前的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是《情侣关系中礼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对礼物收送体验的影响研究》,总计121页,估算约20万字。作者丛博士称,论文弥补了该领域研究中的三个空白点,是 “唯一一篇研究送礼人形象冲突给亲密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的论文。
博士论文研究“情侣送礼”,不务正业?_第1张图片
该研究对1012对(450+562)未婚情侣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人们普遍采取的“投其所好”的送礼策略并不是最好的送礼策略。作者认为该文可以指导送礼人的送礼策略和收礼人的收礼策略,甚至对礼物商家制定营销策略也具有启发意义。
不少网友不理解为何要用一篇2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去研究这样一个课题,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但值得一提的是, 礼物研究确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的重要命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
事实上,这样“另辟蹊径”的论文选题并不少见,比如之前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男生追女生数学模型、“云吸猫”、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等课题研究,都曾引发热议。
博士论文研究“情侣送礼”,不务正业?_第2张图片
这些论文选题角度新颖,思路清奇,乍一看与印象中论文本该严肃的画风截然不同,不少人会先入为主地质疑和否定相应的研究。但是, 评价一篇论文优劣的标准,不能只是判断它的主题是否符合人们预想中的“高大上”。 宏观的、庞大的题目下的文章可能只是夸夸其谈的空架子,小众的、另类的方向也并非没有挖掘的价值和应用到实际的可能。
因此, 不能完全通过选题的大或小、专或偏来评判论文的好坏,作者的学术态度是否严肃端正,以及论文是否言之有物,才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所在。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多元化的选题和研究在反映变化和启发社会方面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样需要明确是,如果文章只靠标题取巧,论述浅薄也是没有意义的。
论文和论述的专业度并非体现在复杂晦涩的学术语言上 ,如果文章内容只是简单的道理分析和现象描述,没有实际的研究做支撑,只靠学术语言包装,为了学术而学术,内容一样是空泛和缺乏价值的。试想,文章中大篇幅的讨论看似深奥,实则空无一物,甚至结论可以用常识一言概之,如此,论文质量也就难免会遭受公众的质疑和评议了。

可见, 选题可以标新立异,但任何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是严谨的科研态度、深入的观察和专业化的论证。 研究主题可以包容、多元,但研究内容却不能背离科学、严肃的本质。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 微信视频号 ↓↓↓

考上清华社区奖20万,羡慕吗?

蹭网的屋顶男孩,666分!

33名博士被清退,竟是因为“失联”?

玩摇滚的小学,火了

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荒唐



文字:吴亚琦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责编:王远方 编辑:吴亚琦 张永群 邢妍妍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士论文研究“情侣送礼”,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