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七说:
转眼已经是2019年了,今年你对于自己的理财做出规划了吗?
一直以来,买房都是不少人共同的难题,然而来自Echo的这篇文章,可能是普通人都适用的一套实用方案。送给想买房的各位,希望能为你们下定决心鼓足勇气。
我,一个来自三线城市的普通人,目前坐标魔都,来沪7年。其中沪漂6年,目前购房定居1年多。
漂泊的岁月回头想想确实充满心酸:住过厨房改造的群租房,也住过煤气泄漏的老公房,和叨叨又神经质的房东共居过,当然也和性格各异的同年人合租过。
房子虽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老破小、坐北朝北、小生物猖獗。
嗯,这是一段阴冷潮湿又充满画面感的日子。
当时的财务状况,总体而言是薪资小幅稳步增长,能覆盖房租涨幅,生活水平也小幅稳步提升。
我个人不喜欢超前消费,消费主义思潮也淹没不了我,所以无贷款。
典型的无车无房无存款三无好青年,内心空虚迷茫,但又无可奈何,身像浮萍到处漂泊,心也没有扎根处。
租房漂泊的几年,眼看着上海的一居室房租从1400涨到了4000,也眼睁睁看着房价翻了三番四番,当时觉得可能这辈子都无望在上海买房了。
后来遇到了现在的先生,重燃买房的念头,咬咬牙终于在上海远郊买了套二手动迁房。首付是双方父母帮衬+结婚礼金+两人存款。
先来说说我在买房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
1.心态纠结,拉长了选购时间。
前期评估上海房价太高想回老家置业,等以后有条件了再回上海购房。
后期打听到上海即将出台认房认购举措,也就是说如果我在老家买了房,那么再在上海购房的首付将提高到50%,如果是购买非普通自住房首付将提高到70%。
所以在老家看了一段时间房之后,我们还是决定重新转战上海。不过也因此在中间浪费了好几个月时间,期间房价也涨了不少。
2.政策变化。
在看房的过程中,由于政策变化,首付比例从30%上涨到了35%,要拿出的首付金额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3.资金不足,可挑选余地少。
地段近的地铁房单价高,地段偏远的单价虽低但是小户型的少,总价也不便宜。几乎看遍了上海所有的区还是一筹莫展,买不起!
我们一开始的选房策略是先看房,再看是否能筹出首付的金额,后来发现这条路完全行不通。
于是变成了先定总价,然后只看这个价位内的房子。转变思路后,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
其实就是看菜下碟,不在自己承受之外的地方浪费时间。刚需房只要价格、户型能接受就ok了,其他条件在我看来统统不重要,先上车了再谈其他。
最后很顺利的在上海远郊购置了套87平的房子,南北通透户型佳。虽然开车上下班油费是一大开销,但是油费相比较房价我觉得还是划算的。
虽然通勤时间要1个多小时,但是和上海平均通勤时间就要约1小时相比,其实也多不了几分钟,毕竟是自己的房子,也觉得值得了。
接下来就谈谈我的买房心得:
1.明确目标,减少纠结。
我就是在老家和上海之间摇摆不定之间,损失了很多时间,也因此吃了房价持续上涨的亏。
原先在老家已经看中楼盘且付了订金,再转回上海置业。期间的人力、精力、财力都耗费不少。
所以,如果你真打算买房,一定要坚定决心,减少纠结浪费的时间成本。
2.控制欲望,买你买得起的房子。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家都说上海的房价太高买不起,其实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不是买不起,而是你看上的买不起,你买得起的看不上。
我们总是想要太多,要离地铁近、要自带学区、要好的户型,总是觉得不想妥协,看不上就不出手。
就好比女孩子买包,相信很多人也是看得上的包买不起,买的起的包都看不上,如此纠结。
但其实,我们应该先审视自己的财务能力再去满足自己的心愿,眼高手低最终往往镜花水月。
如果你是土著或者土豪置换房产,那另当别论。如果你是外来人口在上海第一次购房,家庭条件一般,那请问哪来的勇气挑剔呢?
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退就是进,进就是退。别人爷爷辈就在本地有资产了,你是现在才挤进来分一点资源,起跑线就差了几辈了,那么先退一步在边缘地区为你的后代尽早占得一席资源,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3.政策又变动了?别慌!
凡事都有双面性,要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一个新的政策出来并非就是完全打击刚需的。
虽然我们在看房中首付从30%提升到了35%,增加了首付压力,但是市场遇冷也带来了比较好的看房环境。中介能比较客气地带你看更多房子,你也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
4.充分利用家庭资产,这也是优化家庭财产配置!
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6个钱包理论”,但是能借助父母的帮助未尝不可。父母的钱躺银行也不过年利率1.5%的收益,但是拿来资助你买房是为你在上海占得资源,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外地户籍在上海购房需要满足社保缴纳63个月里累计缴纳60个月这一要求。
我比较幸运的是满足了连续缴纳60个月的条件,这得益于自己的不任性。虽然中间换过几次工作,但都是无缝衔接,1个月都没落下。
年轻时总有任性的念头,也看了太多潇洒裸辞的文章,还好最终都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这竟然为我日后买房资提供了入场券!
看到身边很多朋友,资金到位、收入流水证明到位、信用到位,最后都死在了连续缴纳60个月社保的规定上,不免唏嘘。
在重新缴纳累计社保年限的这段日子里,谁不是一边担心房价再度上涨,一边又无可奈何呢,你的心里压力其实也是购房成本。
所以说,年轻的人啊,你现在的任性,可能将来还是要买单的,在任性之前最好先想好自己能不能承受相应的成本。
本文转载自:简七读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