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0005F]读书与心智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不够还得有个对谈者相伴,才更有意思。十月七号晚上,与友人谈读书,线上直播,三百观众相伴,四小时畅谈,不亦乐乎!

Part1:读书的载体

散发出最浓郁的知识芬芳和铭刻下最隽永的历史选择的,却是纸张书籍上的文字,我们把这种最美好的形态称作植物的记忆。

Q:电子书如此方便,还有读纸质书的必要吗?

我有意成为藏书者。我相信印刷书会越来越昂贵,阅读纸质书会越来越精英化。未来除了隐藏在微信群、行业网络这类隐知识之外,绝大多数人的资讯来源会越来越依赖微信、微博这类。如果你像我一样藏书数万,就占据了一个独特信息源。所谓信息不对称与智力不对称。

Q:读纸质书与电子书对记忆有何区别?

大脑偏爱纸质书。这是一篇近期文献: http://t.cn/RynJP3b 。作者整理了一些科学证据。简而言之,对于好书、需要深度研读的,最好以纸质书为主;电子书在元认知、记忆回放、深度理解、工作记忆加工、注意力持续时间上弱于纸质书。

人们阅读电子书时几乎不进行元认知加工,更倾向于快速搜索、快速扫描与关键词查找。这样一来,对深度阅读很不利。另一组研究发现,给3-5岁孩子读纸质书时,家长常常会将故事与孩子生活联系,而爸爸妈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电子书时,电子书的特征反而干扰了家长讲故事,使得三岁左右的孩子连故事大意都记不住。参见:http://t.cn/8kU2mcS

阅读电子书可以类比于通过微博、推特获取学术资讯,都是在海量信息时代降维知识。原来几千字的论文,140字说清楚;原来要阅读一两周的书,现在下载后,一会儿就快速扫描完。可以看做「自私的觅母」自我进化的必然结果。但,长期只进行知识树广度搜索,不进行深度搜索,觅母会哭泣。

人是承载基因的机器;文化是承载觅母的载体。 这是进化论带来的思维变革。觅母如同基因一样,驱动自我进化有三个指标,保真度、多产性与长寿性。在保真度与长寿性上导致必然诞生电子书;但在多产性上,则给纸质书留下了较大空间。我相信电子书的进化速度会足够快,期待更符合认知科学规律的新一代电子书诞生。

Part2:读书的选择

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分布不均等。信息不再饥渴,只是已经过载。学如逆水行舟,但信息汪洋,怎能独木舟?因此,你需要用信任来过滤信息,站在时间源头,看潺潺溪流,肆意大海。

Q:如何甄别坏书?

一句话总结:作者是否有诚意。

一些没有诚意的书,看标题就可以识别出来。比如每本心理学畅销书都喜欢用「新科学」这个名字。「幸福的新科学」、「意志力的新科学」、「行动的新科学」,这类著作多数是没有诚意的。有些坏书,则较难识别出来。这类书的特点是,作者刻意迎合读者偏好,曲解事实,哗众取宠,故事胜过证据。比如《异类》,到底还是诚意不足。

Q:读书如会友,你是怎么选择哪些书要读,哪些书不读?

时人读书,喜欢追新。却不知读书追新,是将知识根基建立在空中阁楼之上。如果将知识理解为大海,在任何一个世纪,都存在一些优先级别更高的学科,是为「元学科」。潺潺溪流,肆意大海,更多学科由此生发。某种意义上,「元学科」是学科的学科;知识的知识;方法的方法;技能的技能。

在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五大「元学科」分别是网络科学、认知&神经&心理科学、编程、数学与诗歌。这五大元学科,有着三大共同特点:

其一,有一个足够简单的规则,能够描述事物的次序与组成;其二,这个足够简单的规则,能够以小容大,兼容无穷大的差异化;其三,它能投射到尽可能多的世界。

仁者如水,有一杯水,有一溪水,有一江水,圣人便是大海水。同样,如果说可用之书只包含十篇论文左右的知识密度,是细枝末节;杰作与神作则是生发新思潮的源头。十年光阴,我将冷读过的代表21世纪人类智慧巅峰与知识源头的「五大元学科」经典著作,汇编成册,是为《开智正典》。豆列请点:开智正典:科学洗脑百本经典导读

因此,我有「五不买原则」。不买经管读物不买心身灵著作不买国内专家著述不买专业新书不买一本书。最好的历史学家始终是以偏见取胜。我有我的偏见,现在坦白从宽。

读偏五大元学科的著作;不读那些经管读物心身灵著作国内专家著作专业新书。这就是我的选书原则。在专业领域,以阅读一手论文为主。我曾经很长时间每天将自己阅读论文的心得发在微博或豆瓣上。有几位phd学习我这个方法,建议各位可以试试看,微博不关注任何人,只发自己每天看的论文心得。

:元学科为什么重要?

在《安珀志》中,泽拉兹尼用曼妙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精彩故事。一位名字叫科温的男子,突然有一天,遭遇车祸,从一场梦境中醒来。他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地球人。而是来自一个叫做安珀的国度。安珀是唯一的实体,包括地球在内的无数世界,都是它的投影。只有像科温这样的安珀王族,才能穿越在不同世界中。作者泽拉兹尼向所有好奇的人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究竟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类似于安珀这样的国度?是否地球与无数星球一样,仅仅是安珀的一个投影?怎样才能成为类似安珀九王子科温那样的人,能够快速穿梭在不同的影子世界之中?如何找到回归安珀的路?

真实世界与现实世界最大的区别——真实世界以简洁规则运作,这些规则具备数学美。而现实世界是一个多系统多节奏多周期的世界,同一个「现实世界」的不同人,会感知到不一样的「现实世界」。如果说现实世界充满噪音,那么,真实世界则只为规则而生。每个时代,都会有接近真实世界的人。这样的人,我将其称之为解锁者。离真实世界越近的人,往往会掌握一部分理解世界真相的秘密武器。正如西蒙所言:「One of the first rules of science is if somebody delivers a secret weapon to you, you better use it.」这样的武器,在古代,是巫术;是易经、论语与道德经这样的元典;到了今天,则成了五大元学科。

未来不仅已经到来,而是从古至今始终存在。只是,每个时代都会封锁未来。同样的思想,会在不同时代涌现;同样的行动,会在不同时代涌现。历史不会重复,但常常押韵。或者是因为整个进化树尚未爬到那里;或者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封锁太厉害了,难以浮出水面。

所谓解锁者,就是拥有能够突破一个时代的封锁能力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解锁者?找到回归安珀的路?

我倚在船首,点燃一根香烟。
应该很快就能看见安珀了。
我知道影子里的道路,也知道该怎么到达安珀。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对于科温来说,是试图利用他的家族姐妹兄弟,带他回家。同样,所有故事都是人类真实生活的投射与隐喻。所有科幻不是科幻,而是未来在某个时刻即将发生的事实。在今天,带我们回家的,解锁未来的,就是元学科。

Q:如何甄别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

《经验的疆界》这本书将寻求智慧的人分为三类。在寻找智慧的路上,存在不同路径。

  • 一类是笛卡尔信徒,这一类人崇尚科学,擅长分析。他们喜欢一板一眼地演绎,追求简练但普适性强的理论。他们主要来自科学领域,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经济学等。
  • 一类是讲故事的人,这一类人强调故事、暗喻与阐释意义,虽然经常以偏概全,但是也同样喜欢对人类状况刨根问底。他们尤其喜欢雕琢语言的细微之处,从中挖掘出意义。他们主要偷师文史哲、人类学与宗教等。
  • 第三类人是适应者,这一类人强调历史的复杂,试图通过对人如何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复杂生态圈的分析来加深对智慧的理解。他们将人、动物、技术、各类组织、整个社会都看做是适应的产物。他们的历史观是,认为历史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具备多重均衡,智慧可以非随机增长。

    同样,区分一手信息与二手信息也可以沿着这三个维度去区分:「最小模型」、「最小故事」、「最小行动」。我建构的模型是否能像相对论那样,抽象级别足够高,无法分解,是谓「最小模型」。对于最小模型,主要看其抽象级别,视野开阔程度,是否足够高屋建瓴。可以借助google学术的h指数某个学科领域中的Top100科学家来快速掌握本领域中的已有模型,然后基于种种已经存在的模型,最终挖掘出本学科最高级别的「最小模型」。

    对于最小故事,则看其影响人类社会的程度,能否作为故事广为流传。比如在今天,是否在TED全球大会讲过故事,侧面反映科学家实力。当然,最好的「最小故事」来自历史上的人物传记。故事与模型不同,故事不像模型一样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也不追求对世间万物的理解是否正确;而是注重是否激发了某种反因果、惊喜的情绪等。 当我们还是猴子时,那些在猴群中传播的那些行为,比如相互挠痒痒。是这样的行为最终将人类从猴子串接为猴群。当人类语言诞生,相互挠痒痒的这类社会互助行为变为故事与八卦,将人类社会组织在一起,跨越动物的局限,最终从村庄到城市。学习不仅需要模型,更需要故事,所以芒格说过:

    我本人是个传记书迷。我觉得你要是想让人们认识有用的伟大概念,最好是将这些概念和提出它们的伟人的生活和个性联系起来。我想你要是能够和亚当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经济学肯定可以学得更好。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好玩,但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方法比简单地给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无论模型还是故事,都是他人见解。串联理论到实践,生发自己的行动,就需要「行动」。如果说认知科学致力于挖掘人类抽象级别最高的模型,解开大脑与意识之谜:「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人类学、叙事学、文艺学、诗学、修辞学致力于讲述最动听的人类故事;那么,行动科学致力于串接人类,如何从理论到实践。

    《改变》一书是行动科学源头著作,作者尝试将数学群论与人类行为结合,最终诞生了一个神奇的学科:行动科学。去年拜访译者辅仁大学社科院院长夏林清老师,提及《改变》为行动科学启蒙之作,夏老师非常认同。行动科学是为数不多,接中国文化地气的西方学科,与阳明心学相通。听夏老师讲《改变》背后故事,有种历史即视感。《改变》一书经我大力推荐,大陆读者甚多。夏老师年龄较大,不怎么用大陆的社交媒体网络,调出豆瓣读者书评给她看,她非常好奇,嘱咐一定整理给她。同时蒙夏老师馈赠新作《斗室星空》,文笔幽雅,生命故事动人。夏老师气质极好,难得佩服与夸人,夏老师得夸。

    另外,我推荐过的《教聪明人学习》是行动科学创始人克里斯阿吉里斯经典之作。行动科学将仍然在系统内的改变称之为「第一序改变」;将跳出系统之外的改变称之为「第二序改变」。比如老师越是关心问题少年,问题就越多;而老师有意忽视学生,反而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这就是行动科学的「第二序改变」带来的神奇效应。

    因此,你可以沿着这三个维度,去区分一手信息、二手信息,

  • 是一手的模型与否?抽象级别是否足够高?
  • 是一手的故事与否?是否制作了某个广为流传的新故事内核?
  • 是一手的行动与否?是否提供了某种新型「第二序改变」?

    Q:读认知科学系列书籍可以和历史结合起来吗?

    认知科学一直不存在很好看的历史著作。我常常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科学列为一类。在心理科学领域,心理史学类著作,如《心理学的故事》写得非常精彩,是心理系学生必读。但是认知科学与之相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系本科教育中是最不受欢迎的学科。因为数理程度高,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大且枯燥。如果非要挑出好看的认知科学历史著作,我推荐《心智探奇》(英文名 How the Mind Works)。

    然而,抛开认知科学谈历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最优秀的史学家无不是人性高手,都写过于如何规避认知偏差的著作。如台湾史学家王汎森老师的著作《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就是此类。

    大脑爱走捷径,这是来自进化的漏洞。为了规避此漏洞,你可以进行跨越大时间尺度的阅读,如阅读帝国衰亡史、银河兴亡历史这类故事,大进化周期与大时间周期对撞会带来更多鲜活证据,反复重现一些模式。这样的著作可以推荐:

  • 别看货币战争了,金融史读弗格森:http://t.cn/8Dsz9fT
  • 偶像休谟的《英国史》系列:http://t.cn/zj7d3Vc
  • 《美国种族简史》:http://t.cn/Shi9UO
  • 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http://t.cn/8DszTwW
  • 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http://book.douban.com/series/10524 
  • 钱穆的《国史大纲》:http://t.cn/8Dsz8YM 
  • 卡约里的数学物理学史:http://t.cn/8Dszerg

    当然,还有我的至爱:《银河英雄传说》:http://book.douban.com/series/1190 与《基地》系列:http://t.cn/aFF9wv 

    Q:请问基地为什么在开智正典书单上?

    基地最特殊的地方是,阿西莫夫创造了新的隐喻。人类社会大体可以用博尔赫斯的图书馆隐喻来形容。对于博尔赫斯来说,他回归「真实世界」的道路是图书馆——大概天堂的样子,或许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吧。

    为什么图书馆的隐喻如此重要?因为它的规则非常简单,每本书安放书架上,每个书架的尺寸甚至都可以硬性规定。然而,这样的简单,可以构造出一个最迷人、最复杂、最无穷的世界。

    你在没有罗盘指引,没有方向的路上,只是在一个简单的规则构成的复杂世界上,要找到自己的路。除了随机秩序,这个世界就没有任何秩序;如何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进行有序探索?

    这是每个试图探索「真实世界」的「解锁者」,终其一生,始终面临,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使用艺术这样的形式来探索真实世界的旅客,甚至会用生命来作为代价。终其一生,无法回答,我们该如何面对世界,如何面对艺术?当这种思维,越来越纠缠,越来越无法排解的时候,那就冲向火车——这是1989年三月海子做的事情。当没有人能够理解,那么,就在一个大海,终了一生——这是毛姆描述的高更故事原型。还有梵高,还有更多….

    可以说,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是沿着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洞穴故事,铺陈而开。那些洞穴中看见光芒的人,会灼伤自己的眼睛,然而向死而生之后却是见到真正的光芒。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如是说:

    若身处洞穴,使自己的灵魂得以转而向上,看见智慧及真理之光。

    若离开洞穴,哲学家同样不可以只耽溺在真理之光中,他们还要重回洞穴中引领束缚在洞穴中的人离开洞穴,远离无知。

    基地同样是洞穴,是人类最后的温床。那是一个将两万年动荡,缩减为千年动荡的洞穴。图书馆隐喻、安珀隐喻,均是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的变式。但是这些变式都是在同一个层面进行衍变。而基地最特殊的地方是他在千年银河尺度上,以人类古典思想源头的「洞穴隐喻」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新的双重镜像隐喻:代表物质与科技的第一基地;代表心灵与精神的第二基地。

    这是人类社会的大大进步。基地注定将在未来的银河尺度不断传播。当我们人类社会有一天迈入宇宙尺度,那时我们会更加感谢与传颂基地这样的模因创作。

    Q:请问消遣性阅读是作为主题阅读外的一种调剂吗?

    是的。唯有人文之作,读的才是邂逅与散漫;读的才是情绪与感动,以唤醒文本与良知自觉。与非虚构阅读不一样。我几乎很少跳读。我即将出版的《心智七讲》也会赠送我出版的诗集。我一直认为诗歌是从不确定中表达复杂的最佳载体。所以将其列为五大元学科。任何诗歌之外的载体,比如科学论文或app。都不足以承载诗歌那么大的复杂度。诗歌的复杂度远远超出一切人工智能能够达到的高度,但是表现出来的形式又足够简洁。

    一个App可能生命周期是五年或者十年,而那些美丽的诗句,千年后,依然能击中那些敏感的心灵。试举一例。我的文章中有一句「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此句出自辛弃疾,原文是: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这是我最喜欢的稼轩诗词。因为与我长时间的安静读书心境吻合。我们简单翻译一下,

    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影子照在溪里。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风光这么美丽,使我兴奋,我禁不住高声歌唱,但是有谁来和我呢?只有空旷的山谷,发出清音来和我。这个声音,不像鬼也不像仙,原来是从桃花水里发出来的一曲歌声。

    Part3:读书的科学

    学习六律。

    Q:有哪些最新的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阅读?

    当一位冒险者踏上解救公主或者击败恶龙的道路,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南辕北辙。学习者的学习也存在类似风险,终其一生,学习者面临的陷阱与风险可能远远超过所有其他事情。比如你在市面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学习方法的图书销售,当你拿到这些图书的时候,不禁要问,它们真的理解学习本质吗?它们真的有用吗?

    市面上几乎99%的学习类读物都是错误的。那么,有哪些最新的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清源正本?认知科学近些年有不少重大发现,其中值得介绍的是「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与「必要难度」理论。人类记忆存在广泛且普遍的元认知错觉,会误将「记住了」当做「学会了」。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认知科学的新发现改善学习。简而言之,

    一方面,在输入端,善用「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使用一些与生存相关的词汇来作为联想词汇,改造多米尼克记忆术。什么是「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我们的大脑生活在石器时代,这个来自进化心理学的隐喻人人不陌生。目前人们熟知的进化心理学研究,多集中在男女择偶行为上。然而,人类在早期狩猎采集时期习得的模式同样会影响我们的记忆与学习。记忆的生存优势是例子之一。研究证据表明,我们更容易记忆增进繁殖的事件记忆。比如,草原与城市,发现草原上的记忆更好。有的研究者质疑该理论,结果使用草原、沙漠与城市三种情景,仍然发现对草原的记忆更好。更具体而言,包括五类:生存相关、航行、繁殖、社会交换与亲属。

    另一方面,在输出端需要增加难度,这就是「必要难度」理论。如果我们将人的大脑粗陋地比喻为一块硬盘。假设你的每次记忆,都是往这块硬盘中写入内容。我们可以近似地将人的记忆想象成无限容量,但是这些硬盘上的资讯会相互竞争。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与提取。近些年来,认知科学研究区分了人们记忆竞争时的两种不同类型:

  • 存储优势(storage strength
  • 提取优势(retrieval strength

    以前,人们常识以为,记得越快,就是学习效果越好。简而言之,存储越容易,提取就会越快。但是近些年,最新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具体而言,认知科学家证实了以下常见必要难度现象的普遍存在:

  • 地点的必要难度:换个地点背单词,创造情景尤其是地点的不一致;
  • 时间的必要难度:放慢学习速度。工作记忆学到的内容,人们很快会忘掉,所以速度越快没什么好处,反而长时记忆更重要,所以不要在课堂上写笔记,而是六个小时后写笔记;
  • 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长时记忆才是真正的学习,其中最优的间隔次序是5-10%,可以使用anki等间隔效应软件;
  • 交错学习的必要难度:学习不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学习,而是在情境中反复交织、多个主题学习;
  • 提取的必要难度:可以利用生成效应与测试效应。生成效应的利用就是换成自己的口吻来重复知识点;对测试效应的利用就是记住,测试不仅是评估,更是记忆本身!

    Q:除此之外,认知科学还有哪些有意思的新进展?

    除了「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与「必要难度」理论,认知科学还有大量未被人熟知的发现,我在即将出版的新书《心智七讲》中,将其总结为学习六律:

    学习六律1:不要假设问题不可分析。

    注解:一旦假设问题不可分析,就会忽视掉大量发现隐藏模式的机会。

    学习六律2:不要假设别人跟你不一样。

    注解:不要用人格差异来作为逃避学习的理由,比如,他就是比我聪明,我怎么学得会;他跟我不是一样的人,我怎么可能做得到。用人格差异来逃避,是杀伤力非常强的理由。一旦养成习惯,基本会将该模式复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容易获得脑残一生。

    学习六律3:不要忽视别人花费大时间周期与大量金钱获得的知识。

    注解:不少人总是习惯第一次听到某个科学理论或者认知科学新进展的时候,迫切地用自己既往的知识结构去生搬硬套,结果忽视了真正可以学习到的知识点。

    学习六律4:记忆外部化会催生记忆外部化。

    注解:不要假设自己真的能听懂或者读懂。抓住一切机会,自言自语,将想到的写下来——从大脑工作记忆内存切换到外部载体。在执行记忆外部化的过程,会催生新的知识产出。对写作的写作,会催生写作;对学习的学习,会催生新的学习需求;对创业的创业,会催生新的项目想法。但记忆外部化存储空间,可以一键搜索而非分类整理。

    学习六律5:大脑的自我欺骗功能强于你的想象。

    注解:这是认知科学近年来最大的突破。学习者容易产生学会的错觉,举个例子,一般人都习惯当场写笔记。但是,当场写笔记的时候,是在工作记忆区域进程工作,此时输入很容易,未来提取就非常困难。反之,可以在六个小时后写笔记,略有难度的输入,未来提取记忆就更容易。

    学习六律6:对思考的思考离知识真相更近。

    注解:可以对任何知识点进行二阶、三阶操作,那么会离元问题更近,更容易获得更高的知识抽象层级。比如,对思考的思考,对认知的认知,对战拖的战拖,对学习的学习,对记忆的记忆。

    Q:读书很多时候最让人欣喜的时候就是得知自己原来的某个想法或知识是错的,你最近有过这样的欣喜片刻吗?

    这是个不好的问题。人类大脑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绝大多数人,几乎很少是因为得知自己原来的某个想法或知识是错的而感到欣喜。与之相反,多数正常人类读书最爽的时候是,呀,那本书说过的知识,我怎么在这本书也看到了,我竟然搞懂了!

    总之,人类是习惯自我验证的动物;而非自我挑错的动物

    Q:很多人喜欢看书时画思维导图,这个符合认知科学原理吗?

    有用但低效。认知科学家研究了类似思维导图的方法:概念图。结果发现,概念图法非常低效。120名被试中有101(84%)被试的测试成绩均为提取练习优于概念图。非常有意思的是,人类的元认知错觉又欺骗了多数学习者。75%的学习者认为,概念图学习方法优于其他方法。实际效果差,但人人偏偏以为「概念图」方法学习高效。

    这是一个极其经典的认知科学研究,所以发了顶级期刊Science。这个研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证明了,我们与其在输入端,反复浪费时间,比如从小习得的学习迷思:精读课本,反而不如在输出端浪费时间。

    Part4:读书的技术

    如果你想成为理性的思想者,必须培养出跨越常规学科疆域的头脑。

    Q:坊间有很多速读的传说,那样读书可靠吗?速读跟跳读差异在哪里?

    速读的确有效。

    我曾去培训班上过快速阅读训练课程,可以在二十分钟内读完《战争与和平》,而且还是俄文。

    作家伍迪·艾伦曾经这样讽刺过速读。速读与跳读最大的区别是,速读不追求语义理解。而跳读是一种利用人类大脑的自动补全能力的信息抽样。

    Q: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正文上,但往往一本书最精华的地方在于其注释和参考书目。你是怎么阅读注释和参考书目的?

    我是平克粉丝,虽然平克的书不少是语言学内容,涉及到英语的精妙之处,很难翻译,大陆不普及。我的写作习惯受平克等影响较大,他写作严谨,文笔优美,想象瑰丽,同时又追求深入浅出,点到为止,很多言论回味无穷。这类写作可以理解为科学写作,而非科普写作。科学写作探索未知,科普写作传播已知。平克很多早年著作甚至可以用来反思今天的认知科学进展。他这样的作家可以排在一流作家与超一流作家之间,需要精读。所以他的 the sense of style 一书万万不可当作一般科普著作来快速阅读。

    因此,建议大家阅读 the sense of style 一书时,尽量参照平克反复征引的文献,再重读正文,收获会更大。我精读这类著作时,会做一个工作,将作者征引的文献按学科,年代,引用频次分类。这个精读技巧对我个人帮助较大,尤其是阅读一些较难阅读的读物。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

    以上是一个简单示范。其中,红色是2010年之后文献;蓝色是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类文献;黄色是重要文献,对平克启发较大的思想源头。这样对文献分类后,通过Google学术对不了解的文献快速过一下,再回头对照前面正文,就更容易了解作者言外之意。

    Q:你读过的东西都能记住吗?你是怎么写读书笔记的?

    一般拥有相当可观藏书量的人,当他们家来客人的时候,那些人一走进门就例行公事地说:「哟!好多书啊!请问你都读过了吗?」最初我还以为,典型不读书的文盲才会问这种问题,此种人家里照例只有两排书,包括五本平装本简易世界名著和分期付款购买的儿童大百科全书。但经验告诉我,很多我们以为还有点文化水准的人也会说这种话!他们仍旧认为,书架不过是个装「已读」文本的储物架,图书馆在他们心目中可谓是个仓库。

    艾柯的这段话是藏书人回答这类问题的最佳答案。艾柯的书也是强烈推荐,如《昨日之岛》与《艾柯谈文学》。这个回答出自艾柯的《带着鲑鱼去旅行》一书。至于写读书笔记。我推崇zoterozotero适合作为家庭藏书管理系统。每看一本新书,都可以这么登记到zotero中。

    下载zotero浏览器插件,直接点击右上角zotero图标,就可以保存90%以上的图书与论文,然后再将这本书的笔记,写在相应条目后面。

    更多技巧,可以去参考我的Zotero系列文章,尤其是电子文献管理攻略这篇。

    Q:抽样阅读不会造成读不懂吗?

    不会。不要低估大脑自动脑补能力。另外,有网络科学研究者做过有意思的研究。对于一个网络,我们究竟要抽样多少节点能够获得整个网络的多数信息?答案出乎人意料。仅仅需要10%节点即可。

    跳读是比按次序阅读更难的事情。你读得更略微吃力一些。习惯之后,就太容易猜出来了。并且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多数难书,你采取正常阅读次序,几乎很难读懂。

    Q:你说主题阅读是快速进入一个新学科最好的办法,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吗?

    学习任意一个学科都可以掌握一个「最小知识原则」。问自己三个问题:

    知识的源头

    源头落花每流出,亦有波澜。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一个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它的源头是从哪来的?以认知语言学举例,认知语言学它最早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诞生?认知语言学它是因为什么样的背景诞生的,有什么样的东西在支撑它这一门学科的成立?因此,此时大家不要去看它现在的教材,而是要看它最原始的那一本著作。认知语言学是莱考夫1980年写的那一本《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我们大体会明白认知语言学是因为「范畴与范畴化」而诞生。

    核心话语体系

    第二个问题咱们要明白,某个学科它因为某个原因诞生了,那么它必然是有自己的一套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话语体系。比如认知语言学,它跟「认知修辞学」与「认知心理学」就是不一样的思路。那么它的侧重点是什么?仍以认知语言学为例,我们大体会明白,它关心「基本层次隐喻」作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

    二级推演体系

    任何一个学科,只要它产生了一个只属于该学科的特殊话语体系,那么,这个话语体系会延伸到下一个层面,推演出二级话语体系。咱们就要明白认知语言学的这个二级结论是什么。这就是「象似性原则」与「经济原则」相互冲突,导致人类心智与语言的一些有趣之处。比如我们的语言习惯一定是有生命的大于没有生命的;人类先于动物;阳性大于阴性。比如咱们只会说美女与野兽,而不会说野兽与美女;只会说夫唱妇随、男耕女织,而不会说女耕男织。

    这就是学习任何一个学科要掌握的三个最小知识。我将其称之为学习任意一个学科的「最小知识原则」。如果你掌握了某个学科的三个最小知识,你就容易理解该学科的全局,不至于被它枝节带歪路。但是,功夫在诗外,任意一个学科都存在「知识的诅咒」。此时,我们需要跳到掌握任何一个学科的第四个问题:

    其他学科它是怎么看待这个学科的大问题。

    仍然以认知语言学举例,此时,我们就关心的是社会心理学如何看隐喻,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的「自我归类论」与「社会认同论」解决的问题。

    Q:为什么书读薄一点好?

    在主题学习时,我们挑选了该领域数十本著作,那么冷读哪本呢?一个小技巧是同等情况下,读薄一点的那本。流传更广的书必然是更薄的书,因为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是能偷懒就偷懒,不该偷懒的时候还要偷懒。我们尝试对比儒家经典《论语》与《孟子》。《孟子》共38125字,全文十一篇,从2877字到6524字不等。反之,《论语》的总字数为15900字,全文二十篇,从370字到1340字不等。

    对比两本经典,各自信息组块划分与结构,一目了然。所以中国古代大儒一向有个说法,冷读《论语》,坐得了十年冷板凳,反复阅读、再三回味;热读《孟子》,大块朵颐,痛快淋漓。

    Part5:读书的生活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与你无关,过客而已。与其让外界纷扰填满自己的时间,不如真正浪费自己的生命。如果按邓巴数字,给出个具体答案,7人而已。

    Q:听说你每年买书金额过十万,你真的把读书当作是投资?

    实际购书金额应该每年都会超过十万。因为大约2008年开始,个人没有经济压力了。又没有太多嗜好,所以钱都花在藏书与添置数码产品上了。

    读书我从来不觉得算投资。读书很多时候是不求回报的,追求的是沉浸。此时此刻的享受。如果非要抽象地将时间采用「金钱」隐喻,那么某种意义上,读书勉强算投资。

    但是我一直反对「金钱」隐喻,写作课上讲过。太多事情不是「金钱」隐喻,人类的认知结构更是「空间」隐喻,我们擅长男左女右你上我下,但不擅长斤斤计较。比如现在风险投资界习惯采用「战争」、「金钱」隐喻,但是我建议放弃此类隐喻,采取「旅途」、「森林」与「溪流」类隐喻

    Q:你能描述一下你一天的读书生活吗?

    我的生活方式是典型的「多相睡眠法」,搭配使用几个心智hack技巧。比如,我在办公室读书后,不会马上写笔记。而是忙其它事情若干小时不等,忙完后,当天或者次日回到家里,小睡一阵,然后醒来后,开始写笔记。这个技巧搭配使用了三个心智hack

  • 必要难度理论:时间的必要难度理论,不要当场写笔记;
  • 地点的必要难度理论:不在办公室写笔记,而是换个地点写笔记;
  • 睡醒后写笔记:睡眠有助长时记忆。

    多数人或许只知道睡眠有助记忆这一点而已,但很少能像我这样,连环使用三个技巧。这样导致我的长时记忆特好,读书效率也较高。因此,为了配合使用我这样的读书生活方式,我每天大约小睡次数会有3-5次,多的时候7次。今年工作特别忙,大约只有每天1-2次了。我在家里几个卧室与书房都安装了遮光布。这样能极快速度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睡眠不好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个简单的办法记录一生。第一步,从工作到生活,尽可能选择第三方api稳定的服务,如创作在Github上,跑步用 Nike+ 等量化自我产品;第二步,创建个隐私推特,只用作记录;第三步,注册itfff或类似服务账号,授权一切你所使用的api服务。短短几月,你就有一个庞大的人生数据索引。

    Github 伟大的地方是,它可以记录人们的学习与创作轨迹了。我的创作自从2011年以来,几乎都托管在Github。因此,分析我的时间,可以调用 Github  commit 数据,更清晰地感知。比如,这是我2011年某月的 commit 的频率与分布。

    每周提交次数:

    每天提交行数:

    使用的开源包叫做:gitstat,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Q:假如真的把读书当成投资,如何才能做一个精明的投资人?

    拿投资界的经典老读物《聪明的投资者》举例。这是巴菲特很推崇的一本书。

    《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阐述的是一种投资的智慧而非技巧。格雷厄姆对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对模式化操作的贬低;对透彻分析,本金安全与适当回报的追求,构成了投资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格雷厄姆对模式化操作的反感背后,孕育着一种新的投资模式。即,在足够短的时间,在一个新的模式偏好诞生之后,用最快速度跟进,然后用最快速度套利跑出。

  • 一流投资者,无模式,无招胜有招,已经真正明白格雷厄姆对模式化操作的反感的真意;
  • 二流投资者,创立模式,并不沉溺模式,在市场试图压制之前,可套利跑出;
  • 三流投资者:创立模式,但因模式而死,多半死在自身性格;
  • 四流投资者:不创立模式,但理解模式的核心指标、关键节点,善用比自己高明者的模式,因为均利者众、获利小,少数知足者乐,多数人高看自己,死在向上途中;
  • 末流投资者:市场对于他们杂乱无序,偏偏自以为大局在心中,既不学习模式也不更新关于模式的知识结构,在错误的模式中渐渐落水,或者被模式的力量压制,事后付出多倍努力重返原点。

    在二流投资者中,还存在一类近一流的投资者。虽然自身并不创立模式,但是总是对各类模式极其敏感,并能以最快速度套利跑出。「利用各类新模式」成为这类投资者的模式。同样,我们将此书类比到人类的学习与记忆上,也是类似的。我们可以发现类似中国王国维老先生的读书三境界的类似说法。大体上,学习知识会经历几个阶段:

  • 1)对领域的偏好: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
  • 2)对模式的偏好:牛人辈出,吓得自己以介绍牛人为荣;
  • 3)对共鸣的偏好:有了一定独立思想,渴望人群的响应。
  • 4)对时间的偏好:开始触摸到真理的存在,并愿意放弃一些外在,甘于平淡。

    我习惯将第四类人称之为「解锁者」。这类人不能太多,太多,人类就会灭亡。但是这类人是保证人类社会多样化以及最后的守护者。总有少数人,做的是那些「解锁者」,追求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这也是我的命运。

    Q:你读书很多,写作也不少,还经营那么多公司,哪来的时间?

    究其原因,其一是我毕业十来年,从不加入任何圈子。 每年只参加少数聚会。三十来岁的人,身处创作高峰期。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对抗、去妥协、去委曲求全。做好自己就不错了。在三四十来岁的年纪,多数人已经放弃了理想,你的理想主义就是你最大的竞争优势。正如我的数万藏书是我不加入圈子的底气。

    其二是远离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越来越流行,你渐渐发现,在自己的记忆中,收藏了太多噪音。越来越多不相干的人等,强行注入。简单的Mark、缺乏背景信息的交流,成为时尚。你试图享受高质量、具备知识趣味与新鲜感的对话,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成为奢望。各类社会化过滤器在鼓励你更多、更快获取输入,你却失去了输出的兴致。社交媒体按照时间线排序,使得你每天都被最新出现的信息抓住,你习惯将昨天的新信息、今天的新信息按照同等重要程度处理;但不少时候,高质量信息时间半衰周期更长,所以必须远离社交媒体。

    其三是做那只帮别人挠痒痒的猴子。 人类是孤独的猴子,但是这只猴子喜欢让别人帮自己挠痒痒。从猴子到猴群,你需要社会连接。但怎样与别人社交,个中大有学问。读书人需要与读书人在一起;创作者需要与创作者在一起。然而,如果你跟一个人第一次见面是通过大会认识的,你的大脑会自我欺骗,认为已经完全认识这个人了。 而我跟多数好友的第一次见面都是非大会认识,线下一对一几个小时深度沟通认识的。这样导致对一个人了解更全面。同时在社交生活中,我常常主动帮别人,这样十年累计,使得安静的读书生活,依然结识了一批君子之交。甚至水到渠成地形成一个开智社群。因为有信任,所以大大降低了我与别人的交易成本。

    其四是生活简单化。 人生苦短。简化对物质与冗余信息的追求;扩大自我创作的产出。比如我从不做饭,宁愿十一期间吃了四天方便面;再如买衣服只去一个固定品牌商;又如十五年如一日,居住在公司附近,走路上班;晚上从不参加应酬饭局。

    总之,人生目标不同,有趣且时间不朽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复杂,美丽的知识,比什么都更能击中我。

    Part6:读书与创作

    人类之创作,多半是出于创造力、好奇心、新鲜感,以及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信奉——我肯定可以做出伟大的作品,当然,还有信仰,或者追求真理或者追求美感。

    Q:阅读强调的是知识的输入,但诚如叔本华所说,假如只有输入的话,看的书再多,也会变呆子。你怎么处理输入输出的平衡?

    随着兴趣走,唯一的注意事项是,尽量少看别人!少看别人!少看别人!

    士者必须有傲气。尽量不要在文章中提及任何同时代的人。这是我写作坚持多年的原则。要尽量习得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能力。如果你与人交流,常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之感。很可能过去十年,你读的好书没超过100本。写读书笔记,百千万,区分开不同类型的人。

    创造力某种程度是从idea噪声中分辨出信号的能力。所以,不少诺贝尔奖得主都鼓励少看文献。说到读书与创作,所有事实里面,有两点在历史上会反复重演:

  • 其一,一个时代的神作数量是非常稀罕的,读了和没读,人生大不一样;
  • 其二,青年创作者会普遍低估自己做出重大创新的可能。

    这两点背后就是,好书与好的创作都会被淹没,以致自己也区分不出了。因此,冷读热读一定要区分开,如果你将垃圾文献与精读文献混在一起,会让你看轻它的突破与重大意义。

    如果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要轻易推崇所谓的大牛。要更靠近一手源头知识,如元学科。这样才可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被太多噪音迷惑。正如Paul Graham所言:

    如果你想要清晰地思考,就必须远离人群。但是走得越远,你的处境就会越困难,收到的阻力也会越大。因为你没有迎合社会习俗,而是一步步地与它背道而驰。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远保持质疑,问自己,什么话是我不能说的?为什么?

    小结

    最便宜的自我修炼是阅读;最容易产生心流体验的娱乐是写作。富人用钱买心流,超一流作家用心流买青史留名。读一本书的最好方法是开始读一本书;写一本书的最好方法是开始写一本书。开始亲近并努力成为那些解锁者吧!

    但愿你的旅程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愿各位遇见更多有趣的人与事,读更多有趣的书,开智又开心!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ary/p/No00005F.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No00005F]读书与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