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38 | 分治算法:归并排序的巧用

文章目录

      • 如何理解分治算法?
      • 分治算法应用举例分析
      • 分治思想在海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如何理解分治算法?

分治算法(divide and conquer)的核心思想就是四个字,分而治之 ,将原问题划分成 n 个规模较小,并且结构与原问题相似的子问题,递归地解决这些子问题,再合并其结果,就得到原问题的解。

这个定义看起来类似递归的定义。关于分治和递归的区别,排序的时候讲过,分治算法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思想,递归是一种编程技巧。实际上,分治算法一般都比较适合用递归来实现。分治算法的递归实现中,每一层递归都会涉及这样三个操作:

  • 分解:将原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子问题;
  • 解决:递归地求解各个子问题,若子问题足够小,则直接求解
  • 合并:将子问题的结果合并成原问题。

分治算法能解决的问题,一般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 原问题与分解的小问题具有相同模式
  • 原问题分解的子问题可以独立求解,子问题之间没有相关性,这一点是分治算法跟动态规划的明显区别;
  • 具有分解终止条件,当问题足够小时,可以直接求解;
  • 可以将子问题合并成原问题,合并操作的复杂度不能太高,否则就起不到减小算法总体复杂度的效果了。

分治算法应用举例分析

理解分治算法的原理并不难,但是要想灵活应用并不容易。所以,接下来,我会带你用分治算法解决讲排序的时候涉及的一个问题,加深你对分治算法的理解。

还记得排序算法里的数据的有序度、逆序度的概念吗?我们用有序度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有序程度,用逆序度表示一组数据的无序程度

假设有 n 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那完全有序的数据的有序度就是 n(n-1)/2,逆序度等于 0;相反,倒序排列的数据的有序度就是 0,逆序度是 n(n-1)/2。除了这两种极端情况外,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有序对或者逆序对的个数,来表示数据的有序度或逆序度

数据结构与算法:38 | 分治算法:归并排序的巧用_第1张图片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编程求出一组数据的有序对个数或者逆序对个数呢?因为有序对个数和逆序对个数的求解方式是类似的(逆序度 = 满有序度 - 有序度),所以你可以只思考逆序对个数的求解方法。

最笨的方法是,拿每个数字跟它后面的数字比较,看有几个比它小的。两层for循环,时间复杂度是 O(n^2)。那有没有更加高效的处理方法呢?

我们用分治算法来试试。套用分治的思想来求数组 A 的逆序对个数。可以将数组分成前后两半 A1 和 A2,分别计算 A1 和 A2 的逆序对个数 K1 和 K2,然后再计算 A1 与 A2 之间的逆序对个数 K3。那数组 A 的逆序对个数就等于 K1+K2+K3。

前面讲过,使用分治算法一个要求是,子问题合并的代价不能太大,否则就起不了降低时间复杂度的效果。那回到这个问题,如何快速计算出两个子问题 A1 与 A2 之间的逆序对个数呢?

这里就要借助归并排序算法了。你可以先试着想想,如何借助归并排序算法来解决呢?

归并排序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将两个有序的小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的数组。实际上,在合并过程中,就可以计算这两个小数组的逆序对个数。每次合并操作,都计算一次逆序对个数,把这些计算出来的逆序对个数求和,就是这个数组的逆序对个数

数据结构与算法:38 | 分治算法:归并排序的巧用_第2张图片

把这个过程翻译成了代码:

private int num = 0; // 全局变量或者成员变量

public int count(int[] a, int n) {
    num = 0;
    mergeSortCounting(a, 0, n-1);
    return num;
}

private void mergeSortCounting(int[] a, int p, int r) {
    if (p >= r) return;
    int q = (p+r)/2;
    mergeSortCounting(a, p, q);
    mergeSortCounting(a, q+1, r);
    merge(a, p, q, r);
}

private void merge(int[] a, int p, int q, int r) {
    int i = p, j = q+1, k = 0;
    int[] tmp = new int[r-p+1];
    while (i<=q && j<=r) {
        if (a[i] <= a[j]) 
            tmp[k++] = a[i++];
        else {
            num += (q-i+1); // 统计p-q之间,比a[j]大的元素个数
            tmp[k++] = a[j++];
        }
    }
    while (i <= q)// 处理剩下的
        tmp[k++] = a[i++];
    while (j <= r) // 处理剩下的
        tmp[k++] = a[j++];
    for (i = 0; i <= r-p; ++i) // 从tmp拷贝回a
        a[p+i] = tmp[i];
}

这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可以借助归并排序算法来解决,不夸张地说,如果之前没接触过,绝大部分人都想不到。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可以借助归并排序算法来解决,那你就应该要想到如何改造归并排序,来求解这个问题了,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就很棒了。

具体例子看这个:

剑指 Offer 51. 数组中的逆序对 - 力扣(LeetCode)
LeetCode第 327 题:区间和的个数(C++)_qq_32523711的博客-CSDN博客
LeetCode第 493 题:翻转对(C++)_qq_32523711的博客-CSDN博客
LeetCode第 315 题:计算右侧小于当前元素的个数(C++)_qq_32523711的博客

分治思想在海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分治算法思想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不仅限于指导编程和算法设计。还经常用在海量数据处理的场景中。我们前面讲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大部分都是基于内存存储和单机处理。但是,如果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没法一次性放到内存中,这个时候,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就无法工作了。

比如,给 10GB 的订单文件按照金额排序这样一个需求,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排序问题,但是因为数据量大,有 10GB,而我们的机器的内存可能只有 2、3GB 这样子,无法一次性加载到内存,也就无法通过单纯地使用快排、归并等基础算法来解决了。

要解决这种数据量大到内存装不下的问题,就可以利用分治的思想。可以将海量的数据集合根据某种方法,划分为几个小的数据集合,每个小的数据集合单独加载到内存来解决,然后再将小数据集合合并成大数据集合。实际上,利用这种分治的处理思路,不仅仅能克服内存的限制,还能利用多线程或者多机处理,加快处理的速度。

比如刚刚举的那个例子,给 10GB 的订单排序,我们就可以先扫描一遍订单,根据订单的金额,将 10GB 的文件划分为几个金额区间。比如订单金额为 1 到 100 元的放到一个小文件,101 到 200 之间的放到另一个文件,以此类推。这样每个小文件都可以单独加载到内存排序,最后将这些有序的小文件合并,就是最终有序的 10GB 订单数据了。

如果订单数据存储在类似 GFS 这样的分布式系统上,当 10GB 的订单被划分成多个小文件的时候,每个文件可以并行加载到多台机器上处理,最后再将结果合并在一起,这样并行处理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不过,这里有一个点要注意,就是数据的存储与计算所在的机器是同一个或者在网络中靠的很近(比如一个局域网内,数据存取速度很快),否则就会因为数据访问的速度,导致整个处理过程不但不会变快,反而有可能变慢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