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复习笔记
一、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定义
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名师点拨】现代汉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区别、普通话的三个标准都是各校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对此考生务必要准确记忆。
2.属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具体包括:
(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结构系统;
(2)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
(3)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思维功能);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形式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1)口语
口语是指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2)书面语
书面语是指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
(1)含义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指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与口语,推动着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2)与“文艺作品的语言”的关系
①联系
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艺术文学表达手段的总体。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②区别
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得多。
(3)与书面语的关系
①联系
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在书面语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对语言进行加工,并把它的成果定型和保存下来。
②区别
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并且,文学语言不局限于书面语。
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例如,科学报告、新闻广播、口头声明、答记者问、优秀文艺作品朗诵、戏剧和电影的台词、相声和说书,等等。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民族共同语
(1)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基础方言的形成,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这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
(2)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①民族共同语以部分方言为基础;
②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
2.汉民族共同语
(1)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演变
①最早形成于先秦时代,称为雅言;
②汉代称通语,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③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决定称汉民族共同语为普通话,并确定了三项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北京话占有重要地位。原因主要有:
①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
②白话文学作品更多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并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③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言的标准音。
(三)现代汉语方言
1.性质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只通行于一定地域的局部使用的语言。
2.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2)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3.分区
(1)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2)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可以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甚至再分“方言小片”,直到一个个地点(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称为“地点方言”。
(3)七大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
①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a.华北—东北方言;b.西北方言;c.西南方言;d.江淮方言。
②吴方言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吴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2%。
③湘方言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以长沙话为代表。湘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2%。湘方言的内部还存在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差别。
现代汉语 分享:
https://pan.baidu.com/s/1n71LV_w28hjyu9T9ak3sJg
提取码:2t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