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



*文章转载自 生活榜Life

导语:“我们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句话出现在各大媒体版面上的次数或许仅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娱乐至死》这本由尼尔波兹曼初版于1985年的代表作,谷歌学术显示它已经被引用或多近六千次。而在这众多的引用当中,被大肆批判和调侃的对象,必然少不了综艺。


众多讨论中,它可以是庸俗娱乐化的产物,是无尽消遣的兴奋催化剂,还是能寄托上观众所期待的一种载体。总之有一点显而易见,人们关注它也更爱挑剔它。



我们为什么这么爱看综艺?

1983年2月12日,中国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这开创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重大变革。“个人”、“娱乐”开始代替“集体”、“理想”充斥在人们的私人空间。从《曲苑杂坛》、《正大综艺》到《快乐大本营》、《幸运52》,几乎每档节目的热线电话在其播出结束后都还响个不停,大人小孩总会抓紧那广告的几十秒中飞速往返厕所与客厅之间,在熟悉的音乐开场中迎来美好的时间。可以说,我们对于综艺热爱和期待的开始是纯粹的,快乐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是最初综艺火爆的原因,如今,更先进的更多样化的综艺表达形式被呈上人们的文化餐桌。

这一次,大众对其潜在的要求更多,想获取的东西也更多。


社会与家庭角色的再思考

据腾讯数据调查,从学历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最高的节目类型是脱口秀节目,占比为46%。其次为真人秀节目。这或许意味着这两类热门综艺的文化内核需要有更高的层次,跟上时代的发展,因为观众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对于自身角色的思考也更深入了。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张图片

数据来源:骨朵数据、爱奇艺指数、腾讯指数


其中,能让人们重新定义传统家庭与社会角色的节目很受欢迎。

“一切过往,皆是序章。”“直挂云帆,乘风破浪。”这两句给《乘风破浪的姐姐》定性的节目开场白让很多女性观众们追上了“浪姐”。最初,在这档颠覆女性30岁传统定义的综艺里,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再思考正发酵着:它让更多人看到女性的日常生活不是像《甄嬛传》里那样勾心斗角,一心凭尔虞我诈的手段获取地位,在“浪姐”里,女性是可以帮助女性的,正如万茜组集体帮助歌舞实力都吊车尾的海陆一样,这种女性的力量让很多观众感慨和动容;它也展现了女性不被传统所了解的另一方面:从容不迫,淡定而且有气势的一面。姐姐们在初舞台上敢于因为麦没调好直接打断录制几分钟而不是默默承担此类后果。她们在深夜录制加班加点里也不吝提出食物照顾的要求,勇于放飞自我的休息。女性的不拘和成熟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让人感叹:噢,原来她们的这一面也这么值得人期待。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2张图片


“浪姐”满足了女性对多种人生角色扮演的渴望。生存疲惫的年轻社畜们,在生活中或许没有再多尝试更多角色的机会,但是“浪姐”们丰富迥异的个性魅力,舞台热血追梦的征程,让众多观众们有了极强的代入式体验,仿佛自己也尝试了女团这样一种心动的角色。其他的诸如《爱做家务的男人》让更多人老公们开始思考家务是不是需要共同承担;《我家那小子&闺女》让人重新认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婆婆与妈妈》则为婆媳关系揭开了新篇章。

《心动的offer》则是一部职场菜鸟真实写照的连续剧,虽然各个实习生们的学历和经历令人自嘲“分母”,但是那一副各自静坐等待hr到来的尴尬局面让人一下子就回忆起自己初入职场的青涩呆萌瞬间。这档节目绝不是精英们是怎么“升级打怪”的情景剧,相反,其中各类经典场面让人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思考。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3张图片


你是不是曾经也被上级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的错漏,像博学多才如李浩源工作复盘时也被带教律师金勋提醒不要在当事人自己讲完事实之前替其回应和作答,学会倾听才是更好的沟通。你会不会一直默默准备等待抓住一个职场的高光时刻,就像节目初期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的薛俊杰终于在第四期的刑事案件中发挥了自己侦察学的所长那样。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4张图片


你会不会也曾受制于自己的性格,失去抑或是搞砸了很多机会,但最终开始学会接纳和发挥自己性格的长处,就像安静保守的梅桢并没有一昧争取发言,而是稳打稳扎做好文书工作,以英语主场展示自己;就像“虎妞“郭旭,不畏惧于过去“快人快语”带来的笑话,开始学会用真诚和幽默大方的言语来降低当事人的心理防线,提高案子的推进效率。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5张图片


有太多“会不会”与“是不是”叩着职场人的心房,《心动的offer》既让每一位观众回忆起职场青涩期的笑与泪,也让每一位在职场打拼的人开始找回曾经那份打拼的热血与动力。

让焦虑飞一会儿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形容“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的过程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在充满阶层固化、贫富差距、婚恋危机等问题的社会生活下,人们对竞争和对抗感到厌倦,这种情绪同样也投射到电视节目中,对以激烈、竞争和对抗为主题的“快综艺”感到厌倦,产生视觉疲劳,“慢审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流行,社会文化和价值审美从膨胀走向内敛,呈现出一种新的电视景观。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6张图片


“慢综艺”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应运而生,离开竞争激烈的都市,在自由悠闲的地方生活。节目的初衷使其与那些节奏快、竞争强、斗智斗勇的真人秀的节目画风截然相反:人们自然地开启了度假模式,镜头所到之处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意蕴的人文景观,和谐美好,给人放松、愉悦之感,祛除了被“快综艺”刷屏的视觉疲劳感。《向往的生活》这档最初“三个男人一口锅”的节目正越来越受观众的欢迎。在《向往的生活》里,没有复杂易爆的嘉宾关系,没有炒cp的蹭热度,只有近乎亲人关系的成员们,只有每一个都被赋予名字的动物朋友们,它细节处的温情打动了很多观众。慢综艺就可以只是聊天、做饭、干农活。聚餐时分的谈话更是“慢”的精髓。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7张图片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8张图片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9张图片


纠结于留不住的朋友,迷茫于人生中孤独的自己,这样看似需要多么高深解答的困境,就这样在黄老师和何老师的娓娓道来里豁然开朗了。

同样,刚刚在爱奇艺平台收官的国内首档生活方式体验类微纪录片《远方小隐》也在一次次自由的旅途中将生活、自我、职业的感悟带给大家。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0张图片


《远方小隐》由小隐生活倡导者费勇作为发起人,与演员张晓龙、羽毛球世界冠军鲍春来一起,并邀请了演员王丽坤、于小伟等嘉宾。三位常驻嘉宾费勇、张晓龙、鲍春来的属性既分别代表了文化、艺术、体育三个不同纬度,展现不同身份、职业对生活不一样的理解与感悟。而作为“行走的力量”活动发起人的费勇,更是参与了节目前期的策划讨论,提供了自己的思路与见解,切中了当下大众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疲惫麻木以及对生活新方式迫切需求的深层内核。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1张图片


以“自驾游”的形式体验一场探寻生活真谛、解答内心疑惑、寻找快乐密码的自我革新之旅。节目放弃了常规的拍摄套路,摄制组采用了微纪录片的形式,输出高品质内容,将嘉宾的真实表现和远方的瑰丽风景通过镜头传达给受众。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远方小隐》的目的除了展现滇藏线上的奇伟风景,更重要的是将当地村落居民小隐于野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传达给观众。节目一共6期分为六个主题——距离、给予、包容、呼吸、改变、微笑,每一期主题都是一份重新感悟快乐的能力,帮助受众重新审视原本的生活方式,发现原来生活中被忽略的快乐。

这样的慢综艺,带给观众的不止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上的放松。

是“挑剔”还是大众文化的更高追求

爱制造矛盾的综艺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写,“在电视节目中,是不会说‘让我想一想’,就把全部的思考过程都拍下来的,过多思考和空白冗长,会减缓节目的节奏,观众也会觉得乏味,因此电视节目必须密集、娱乐化。”

前面刚说到“慢综艺”的好,但是很多综艺都会面临慢不下来的困境,这是市场和节目组的对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必须向更多的可讨论性和影响力低头。而刻意的矛盾制造似乎也成了一档有热度的节目的必行之道。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2张图片


《客栈3》一改前两季慢节奏,推出客栈合伙人竞争模式,六位明星嘉宾成为合伙人每期通过考核及分数排名,最终角逐出一位终极合伙人,成为下一季刘涛的搭档,共同经营客栈。这让前两期刘涛、王珂各地开体验式客栈的悠闲情景不复存在,节目中的嘉宾们不仅要忙着揽客,更要卖红酒和一系列溢价严重的周边旅游服务,每日考核,《亲爱的客栈》真的成为了上级对下级的“伪职场”。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3张图片


除此之外,《客栈3》接档今年“爱挑矛盾”的顶流《中餐厅3》,自然传承了其魔鬼剪辑,试图制造嘉宾的冲突画面。例如节目中就制造张翰与吴磊之间的“恶意”竞争,关系不和谐,企图重蹈《中餐厅3》的“明学冲突”名场面。如今,前有“挑事”综艺鼻祖《花儿与少年2》,后有《中餐厅3》高热度,或许越来越多的综艺人们认为只要能够制造嘉宾矛盾,就能够成功抓人眼球,引入流量。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4张图片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5张图片


那么事实上,果真如此吗?当然不,《客栈3》的新模式让其在豆瓣赢得了3.9的低分。观众们不想看太多的伪矛盾和新焦虑,一档综艺的好坏,大家已经用脚投了票。


你相信吗?我不相信

谈到综艺真实度这件事必须提曾经的“国综之光”《极限挑战》。2015年,《极限挑战》第一季播出,孙红雷、黄渤、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组成节目固定阵容“极限男人帮”。然而“男人帮”在第二集就翻了车,孙红雷为了节目效果抢张艺兴装金条的箱子,张艺兴气得在地铁上落泪,被观众批评“玩不起”。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6张图片


这一段名场面的真实感让无数观众垂直进坑,想起自己在生活中以小白身份被欺骗的曾经。可也就是这样一段渊源,让团队中年龄差最大的两人积累了浓厚的兄弟情。第二季第一期,张艺兴在广播电台找到孙红雷时两人紧密相拥,此后红雷哥也一直坚持不再欺骗弟弟。

真实的团队感情发展配上毫无剧本的游戏环节:当节目组真的炸了几位嘉宾开了一天的车时,当黄磊是可以为了完成任务连续开十几个小时车从昆明到丽江时;当王迅顶着太阳和恐高,登上百米高空去擦拭大厦的每一片玻璃窗时;当黄渤当送货员送烂了的香蕉被收货的刻薄阿姨大骂时。

观众会相信,他们看到的,就是真实,而回应给真实的,就是那极有黏性的收视率和鹤立鸡群般的综艺评分。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7张图片

根据腾讯数据调查,在用户看过的同档综艺节目中,42.1%的用户表示最多追过2到3季,其次有32.2%的用户表示追过4-5季。追过6季及以上的仅有11.1%。由此可以推断,进入以季划分的综艺时代,大多数优质综艺节目的生命力维持在3到5年。而综N代《极挑》也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一次,失去了“真实这一块”金字招牌的它正逐渐没落。在节目制作上,它不真诚。《极挑》又开始了照搬韩综,抄的是在国内有大量粉丝的《新西游记》,引起观众的反感。同时各个节目环节之间毫无意义关联,嘉宾的反映也颇为刻意,比如为了欺负新嘉宾而欺负,却完全没有生出真实的情感火花。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8张图片

数据来源:骨朵数据、爱奇艺指数、腾讯指数

“不真实的它”或许会逐渐离开观众的屏幕。

选秀节目的真实性也常常被挑上热搜。

时隔两年,团体选秀节目仍旧可以占据热搜,但值得注意的是,充斥在讨论间的除了逐渐淡去的梦想、励志,更多的是话题、剧本和资本。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仅靠观众短信投票就能出道的草根明星了。在出租屋里吼唱出《春天里》的旭日阳刚,头上围着毛巾的阿宝,穿着绿色军大衣的朱之文,地铁里弹唱着《天使的翅膀》的西单女孩。那些一夜成名的传奇故事,因为规则的变化和观众所怀疑的各类后台操作而成为从前的光。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19张图片

在几个极热的选秀节目成团夜之后,“夺人梦想”“皇族”这些词总会上热搜,它们代表着观众自己调查实际统计打投榜后的质疑、愤怒和悲伤,代表着似乎有人被资本选择,而平凡逐梦的女孩退出了舞台。而针对做票和压票,节目组对此的回应是,制作方会对异常投票进行清除,但怎么清,清哪些票,制作方却始终给不出一个具体答案,而各公司在面对制定游戏规则的平台时也显得束手无策。

节目中给出了由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执行商定程序,营造出一种票数有第三方监督、公平公开的假象。但实际上商定程序并非审计服务,不提供鉴证结论,无法对票数进行鉴证。

不难推测,选秀们最终也会因难以信任在观众心里褪去热度。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阿多诺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大众文化已经丧失了文化的真正本质,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

面对此类情境,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再是做旁观者和被灌输者,因为综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上升不到价值观这类影响层次上,但我们坚信在娱乐放松之外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和观众们相互吸引,对于这种共鸣的需求让观众们更“挑剔”,希望给节目的低收视率和豆瓣评分能让综艺人们明白他们真正想要什么,这样的别样指引更可以看作是一种大众对于自身文化的高追求,毕竟,大众文化本就该由大众自己去创造。

数据【1腾讯:2020综艺营销趋势洞察

数据【2】收视中国:2018年综艺节目收视分析

数据【3】极光大数据:20185月网络综艺观众研究报告


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_第2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是一部综艺而已,我们为什么这么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