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宇多田
头图选自动物也很多的《西游记》
阿里有很多可以自我造血的动物,但达摩院却是个最大的例外。
这个三年前曾被马云放狠话“会比集团多活两年”的科学家俱乐部,在过了曝光过度的早期宣传阶段后,注定要进入漫长且沉默的扫地僧模式。
毕竟只要一涉及到“基础研究”,出成果可衡量的时间维度都是按照“年”和“十年”来计算的。甚至阿里内部戏称,达摩院的工作是按照“初级难熬”,“中级难熬”和“长期难熬”来划分的。
譬如,AI技术相关的实验室如果算是“初级难熬”,那么攻坚难度达到Boss级别的,当然是“10年可能都熬不出头”的量子计算实验室。
所以在过去这三年里,我们每有机会跟达摩院的科学家聊天,都一定会开个玩笑:
“阿里到底怎么给您定KPI?”
事实上,阿里并非不在乎如何让这群科学家把手上的代码输送到庞大的业务前线去。相反,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跟大学校园具备相同属性,让科学家们活在自己设立的象牙塔里。
从手机淘宝上受到普遍好评的“拍立淘”,再到2018年收购中天微半导体之后“平头哥”的横空出世,达摩院已逐渐改变了那个刚成立时设定的“与现有研发体系保持独立,专注于中长期技术研发”的隐居模式。
现在的扫地僧们,除了做研究,还要肩负着帮助阿里饲养、驯化和孵化动物的责任。
这次云栖大会,继平头哥之后,达摩院“生”出了第二个亟需赚钱回血的动物——一头驴。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峰发布了这款机器
菜鸟的兄弟,是头驴
小蛮驴。除了名字非常不具备科技气质,其代表的应用场景从词义上就呼之欲出——既然是帮人类驮货物,那必然与物流有关。
实际上,这个类似于“自动驾驶物流小车”的产品,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因为在三年前,菜鸟ET实验室也曾推出过一个类似的物种。所以你应该能猜到,新产品背后是阿里达摩院与菜鸟经历的新一轮架构调整——
达摩院旗下自动驾驶实验室与菜鸟此前的无人物流车研发部门进行了整合,后者从菜鸟体系剥离后完全并入前者,组成了一个大约300人的新团队,而名字,叫做“小蛮驴”。
一方面,自动驾驶实验室在三年前成立的目标便是探寻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相关技术的商业化方向,而菜鸟ET实验室则是专门负责研发自动驾驶物流车,两者方向存在一定的重合性。
据消息人士向虎嗅透露,集团从避免重复造车和精简业务方向等层面进行了综合考量,最终决定在几个月内让两个部门完成了合并。在今年5月,运行在川大江安小区的自动驾驶物流小车上其实还贴着“菜鸟ET实验室”的字样。
自动驾驶实验室的科学家王刚博士,成为了这个团队的新负责人。他在接受虎嗅独家专访时解释,“小蛮驴”这个品牌将成为继平头哥之后,第二家从达摩院孵化出的技术企业。而菜鸟,则成为小蛮驴机器人公司最大的客户之一。
的确,从商业落地角度看,鉴于菜鸟驿站在很多地区的推广模式已较为成熟,自动驾驶物流小车作为菜鸟驿站的“标配”被推广到各种封闭园区的难度,要比单打独斗找甲方爸爸洽谈合作的难度小很多。
这是阿里典型的一种商业策略,即通过自身建立的末端零售生态打配合战。
在一个被淘宝、天猫、饿了么、菜鸟、高德地图等相关企业填满的零售生态里,小蛮驴将成为这个生态的一小部分硬件元素——搭建出针对各个场景适用的机器,再将这些产品对接各个具体的业务单元。这样一来,也有了实现量产化,进而回本的可能性。
“达摩院烧钱是常态,但有了企业身份后,不得不自我造血,而相对轻松的突围方法就是借助现有业务去做配套和业务延伸。”
王刚告诉虎嗅,现在很多大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都设立了菜鸟驿站,而自动驾驶配送小车也借此“机会”被纳入了菜鸟的服务设计流程,两者嵌入的都是同一种机柜系统和支付宝付费系统。
“机器的日常维护的一部分成本可以节省,因为菜鸟驿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分担一部分日常清洁任务。”
此外,就像寄快递按每单付费一样,物流小车也设立了同样的付费模式。有川大江安校区的学生告诉虎嗅,使用物流小车只有第一次才是免费的,后面再用就要扫码付费。
从技术角度来看,相比城市道路的无人车场景,在理论上,封闭园区内自动驾驶对安全性和速度要求的大幅降低,让商业化的可行性随之提高。当然,场景复杂度各有不同,乘用车、卡车与无人配送车需要处理的问题难度不能相提并论。
“这个场景里面没有车道线,对交通参与者没有明确约束,自行车、滑板还有摩托车都在学校里穿行。所以我们面临的环境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
小蛮驴技术负责人陈俊波在接受虎嗅专访时指出,既然是送快递,“投递效率”的重要性其实要高于单纯对货物安全性的诉求,这就提高了对物流车反应速度的要求。
他们在开始测试时,发现机器人经常会被“冻住”,因为它觉得这个环境复杂性太高,做出任何动作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所以就会定在原地。
“在大学开学季,各种行李、包裹都会随意摆在地上,还会有施工场景,可能就随意挖了一个坑,没有明显安全标志,这都会存在一些识别精准度的难题。所以从学校大门,开到几公里开外的宿舍区,我们就要给物流车开发综合性的,可跨越多样化障碍的能力。”
在开学季,这样的摊位比比皆是
根据虎嗅对四川大学学生收集的反馈,有不少人的确在近期经常看到蓝色的自动驾驶物流小车停靠在自己的宿舍楼门口,也的确有人从中取出了包裹。
一位用过物流小车的男生告诉我们,因为之前一直用菜鸟驿站,所以才尝试了一次无人配送车。“我上午在打游戏不想去门口取才用的物流车,的确在规定时间里送到了楼下。”
从成本角度来看,根据虎嗅得到的信息,两年前菜鸟ET实验室推出的无人物流小车成本大约为20万左右,而最新的机器成本虽然阿里并没有透露,但王刚表示会有大幅降低。
有意思的是,不仅仅是菜鸟驿站的生态给小蛮驴提供了更多销售渠道,在杭州的这几天,我发现有不少中高端小区的楼盘也打出了“达摩院”与“黑科技”的概念,而小区里配置的无人配送小车,便是房地产商给出的“力证”之一。
一位熟悉杭州房地产的人告诉虎嗅,就像漫威电影的周边通常会大卖一样,达摩院与科学家的贡献,已经超出了他们本身的业务:
“达摩院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基研机构了,它的品牌和影响力,其实在慢慢成为一种软文化渗透到其他很多行业中,变成了一种强有力营销手段。”
是噱头,还是真需求?
“末端物流配送”这一赛道,从三年前就靠着阿里菜鸟、美团、京东的无人配送小车的一波又一波信息攻势,成为资本口中“自动驾驶落地最快的场景之一”。
但镜头由远拉近,你会发现这里面存在不少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成也速度,败也速度。
这类小车的速度通常是10~20km/h,虽然速度降低对保证行人安全和系统的实时性都是“巨大利好”,但是当速度降低到一个底线,那么对送货效率就有一定折损。
有在川大使用过无人配送车的学生告诉虎嗅,小车空间挺大可以放不少大包裹,但如果不是特别难拿的包裹,她不会选择无人车。因为”速度太慢,自己走快一点儿就能赶上这辆车”。
其次,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其付费模式还需要企业做进一步规划。第二次就要付超过1块钱,让很多学生党觉得没有太大必要用无人车来取包裹,特别是对于喜欢逛电商,包裹特别多且分散的妹子来说,开销其实并不小。
有人甚至开玩笑说:“骑单车都不舍得买月卡,更不用说还要每次为几公里付快递配送费”。
因此综上两个原因,目前真正频繁使用配送小车的学生其实并不多。
针对虎嗅得到的学生反馈,小蛮驴团队解释为“目前川大是物流车配送付费模式的一次试水,会在不久后取消付费,实行完全免费制”。
“除了川大,我们在其他大学和小区的试运营全都是免费的。实际上小蛮驴也没有确定最终的商业模式,所有赚钱的事情都还在探索。”
川大的无人物流配送车视频
第三,大学校园和高档小区的宽敞和地面平坦度,是无人车畅通运行的基本前提。对于很多有高低门槛,路面凹凸不平,且道路狭窄、空间不大的很多旧小区来说,无人配送场景的复制空间有限。
第四,拿四川大学江安小区来说,有两万多学生住在江安。假如费用、配送效率等条件都可的前提下,一辆可装载18件包裹的小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超过一定数量,或许就会对校园交通和小区承载力提出新的要求。
多辆小车之间如何配合才能将时间成本降到最低,同时又尽可能最大化每辆车的负载(超过18件会不会让包裹更容易被弄混?),是小蛮驴团队未来需要向饿了么调度系统团队要请教的事情。
双十一期间,川大江安校区取快递盛况
从图中左下角画红圈的两处就能看清自动驾驶小车的行动路线,小车需要规划好16栋宿舍楼。
川大江安小区平面图
第五,小蛮驴曾向虎嗅保证“量产能力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未来在更多小区和校园进行模式复制,甚至跳出菜鸟,向更多物流企业提供相同的产品,就会对流程设计、售后技术支持团队和销售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菜鸟是我们的客户,但也不代表说我们的东西就进行内部自我消化了。我们还是要开拓更多其他产业里的客户,包括怎么去推我们的机器人平台。既要卖硬件,也要输出技术。” 王刚的想法有点类似于阿里云的技术中台模式。
但是,在末端物流配送市场,自动驾驶技术能力的输出效果从来都不是由技术决定的。
虽然关乎“人口老龄化与10亿包裹规模的矛盾性”总是被技术专家们在各种场合被不断提出,但现阶段,对无人配送看起来有强需求的大企业其实少之又少。一方面是成本到底能节省多少仍然不明确,另一方面是,毕竟往车里塞包裹,还是需要人的。
其实,物流企业与外卖平台更需要的是快递小哥与自动驾驶的“人机配合”模式,而这又是另一个难度堪比登天的综合问题了。
小蛮驴,的确比城区道路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可行性更高,但能否做到足够大的销售规模,以及能够获得可观的回报,就是一群科学家与工程师离开达摩院后的新征程了。
我是虎嗅科技组的傅博,关注自动驾驶、半导体以及工业制造,欢迎聊天爆料(微信:fudabo001,加微信请务必备注身份)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超3017元权益,仅需888元,全年畅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