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影不搞笑,开始走心!
电影中小人物的四大特征。
再次膜拜任素汐的演技。
哪里能看影院
首播时间2020-9-17
疫情之后这两个月的影院,说娱乐也不娱乐,说走心,好像也不走心。
毕竟,想兼顾娱乐和走心,太难。
疫情后,大家看起来都需要娱乐解压,但实际上更需要的,或许是走心。
那今天,咱们就聊聊这部走心片——
《通往春天的列车》
看片名,有温馨和希望的味道。
不过,电影讲的,是希望之前。
那些来自生活的意外,以及由此而来的愤怒、憋屈与迷茫。
因为都是任素汐主演,也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悲喜,倒是很难不让人想起18年那部大火的《无名之辈》。
比如就会想起下面这段对话:
“你说,为啥子会有桥?”
“因为路,走到头了。”
而《通往春天的列车》讲的,正是人生这一段,“路到头了,但桥还没修好”的灰色阶段。
单是这一点,就足够吸睛。
毕竟,我们的人生,一个接一个的灰色阶段,或许才是常态。
01
这半年的心路
聊电影前,先聊这半年的电影媒体人。
过去这大半年,心理上的确是经历了一段过山车式的起伏。
一开始,是震惊。
1月20号影院关门,准备了许久的春节档就此腰斩,所有计划都要推倒重来,但短暂的震惊之后,根本来不及去想未来,只想着,先把当下度过去。
再后来,是愤怒。
影院迟迟不开门,你会觉得,是电影行业被特别针对了,凭什么呢?电影招谁惹谁了?
除了发声,只能压着火气干等。
再后来,是迷茫下的改变。
每天都有新的传闻,你能做的,唯有力所能及的改变,努力适应那个没有院线电影的日子。
虽说一直在尝试,但迷茫也是实打实的。
最终,则是一切归于平静。
当电影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一段灰色的日子过去,其实没有多少兴奋,更多的,反而是对过往生活的审视与总结。
那感觉就像是,经历过糟糕后才明白:
这世界有太多你完全无法掌控的东西,你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这大概,就是大时代下,一个小人物的日常写照吧。
这部《通往春天的列车》中的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也是如此。
电影讲述的,同样是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个普通人应对生活变化的心理波动,同样是关于小人物在生活压力之下的苦辣悲喜。
这些变化也好,压力也罢,多数时候,其实都难说有多严重,以旁观者视角看,甚至可能会觉得,不算什么,太常见了。
是啊,电影里发生在东北小城这对年轻夫妇身上的事儿,其实真的不算什么,但电影好就好在:
它渐渐地让你从一个围观的旁观者,成了那个感同身受的亲历者。
02
我们都是小人物
说说电影故事。
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个典型的东北小城,经济下行,死气沉沉。
30出头的大川是机械厂的工人,一天被领导通知,自己即将被买断工龄,合计有四万块钱的补偿款。
谁知意外比下岗来得更快,一天晚上,大川被保安误当做小偷抓获,结果下岗变成了开除,四万块也打了水漂。
老实巴交的大川,一夜之间,惨上加惨。
我们都是小人物,谁的生活里,不会遇到点糟心事儿。
而定义小人物的,从不是他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之后,他做了什么。
电影讲的,就是意外发生后,大川小两口的反应与变化。
应该说,从大川身上,能够看到中国式小人物的很多典型特质。
首先,是小人物的妥协。
观众都喜欢看小人物逆袭、或者小人物抗争的励志故事。为什么喜欢?因为,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太少了啊。
或许,妥协,才是小人物最真实的底色之一。
大川被冤枉,有气没处撒。还要妻子带着他来找厂长求情,人情世故的那些,大川全然不会,一切都需要妻子来帮他打点。
可妻子就算能说会道,也只能看人脸色。
厂长发话了,我也不相信是大川干的,但现在没有证据。
于是,厂长给支了个招儿:大川你就去厂里守着吧,你要自己能抓到小偷,补偿金还能补给你。
即便这建议看起来毫无人情味,大川和妻子,也只有唯唯诺诺地接受。
生活中,小人物面对的,往往不是残酷,而是冷漠。
没有谁存心就要坑你,但也的确没有谁试图把你放在心上。
这就是小人物要面对的现实:
除了妥协,只有靠自己。
其次,是小人物的狡黠。
说是狡黠,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生存智慧。这方面,我们中国人或许最有发言权。
而更重要的是:
电影选择了让大川这样一个笨拙又单纯的小人物去呈现生存智慧,于是,他的每一次失败,更加放大了那种小人物的无奈与辛酸。
多数大川这样的小人物,显然没有什么大智慧,有的,无非就是讨碗饭吃的小聪明。
比如,大川假扮成残疾人,去开三轮摩。结果没开两天,就被人举报。
电影的很多时候,你会觉得大川这个人物好窝囊,甚至还有点软弱。
但越往后看,越看到更多小人物的共性。
他的窝囊,来自于他的不自信。而他的不自信,则多来自于他的出身。
这些,大家一定都感同身受。
接着,是小人物的坚持。
妥协和辛酸,或许是小人物的底色,但小人物,也有属于自己的光彩。
这坚持或许在外人看来,是不划算的,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但坚持这个动作本身,就定义了小人物。
以多数人的想法,被冤枉而损失了四万块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认个倒霉,重新开始就是了。
但大川没有,他坚持,也坚信,自己一定会抓到小偷。
有句很鸡汤的话:生活,你总得有点坚持。
大人物的坚持,往往最后成为某个传奇或佳话;而小人物的坚持,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和信念。
于是我们会看到,妥协与坚持,看似矛盾地存在于这个小人物身上。
违和吗?一点也不。
因为,这就是生活。
最后,是小人物的善良。
在我看来,这才是小人物最重要的那个特质。
在这个戾气十足的时代,我们每天都看到太多来自网络世界无底线、无差别的暴力。
善良,早已成为时代的稀缺品。
尤其,很多恶的逻辑是,不能我一个人惨,大家要和我一起惨。
所以,电影最后,大川善良一面展现的那个瞬间,才最最动人。
总之,我们这些小人物啊,每天都在为了生存而奔波着。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大川,我们都在试图活下去,我们都在试图过得更好。
03
一切,会好起来吗?
讲述小人物的悲喜,向来是国产电影的一大重头。
只是,疫情之后,还没出现这样的作品——恰恰,这个时候,我们或许也最需要这样的作品。
《通往春天的列车》,选取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偶然事件作为引子,事无巨细地展现了当下小人物的日常。
这四万块钱,或许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也不过是一个一笑而过的回忆,但借这个事件,看到的却是鲜活的中国小人物众生相。
除了大川,电影也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众小人物群像。
即将临盆的妻子,因为生活的困窘,常常给丈夫脸色看,但在父母和外人面前,她又是最挺大川的那一个。
两口子,有什么问题关起门来解决。出了门,就要一致对外。
义气满满的发小,不管你现在混得如何,只要一句话,永远站在你背后支持到底。
生活中,谁又没有几个这样的好兄弟、铁哥们儿。
保守挑剔的岳父,和不靠谱的妻弟,代表了中国式家庭的烦恼与羁绊。
假仁假义的厂长秘书,贼喊捉贼的保安,不乏人性的小偷,包括一言不合就开打的路人,则最大程度呈现了小人物的复杂。
这些小人物组合在一起:
既是经济下行的现实东北,更是某个角度的当下中国。
每一个为生存奔波的小人物,当然都心存希望。
就像这片名,谁都希望自己坐上的,是一辆通往春天的列车。
电影最后留下的,有期冀,也有苦笑。
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有苦有甜,有悲有喜,以及,有点念想,有个盼头。
除了小人物的悲喜,又一次看到任素汐,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这几年,她出演了一个又一个小人物。
有命苦的(《驴得水》),有性格不那么讨喜的(《银河补习班》),有渺小又伟大的(《我和我的祖国》),有透着满满人生智慧的(《无名之辈》),有闪着女性光辉的(《半个喜剧》)。
这一次,还是小人物。
举手投足,都是生活。
回到开头。
娱乐和走心,你会选哪个?
既然娱乐得不尽如人意,不妨,就走心得彻彻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