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尊重(深度好文)

最顶级的尊重(深度好文)_第1张图片 文| 国馆 来源: 国馆(ID: guoguan5000) 勿以身贵而贱人。


知乎上有人问:“有修养的人,是什么样的?”


最高赞的答案是:“脸上和心里都刻着‘尊重’二字。”


上至长辈亲友,下至晚辈儿女,他都以尊重的态度去与之相处,从不抬高自己,从不贬低别人。


人的一生总会与太多人相知相遇,没必要将彼此之间的存在分个你高我低。


相反,与别人相处得出优越感的人,大可称之为愚昧。


做人,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优秀的人更懂尊重别人


大学士纪晓岚曾经去五台山游玩。


走进庙里,方丈打量了他一番,见他仪态一般,便说:“坐”,又叫一声“茶”,意为以随便的茶水招待。


得知来的是京城客人后,方丈恭敬站起,立马领纪入内厅,改口为:“请坐,泡茶。”


再经过一番细谈才得知来的是礼部尚书纪晓岚时,方丈谦卑地领纪晓岚入禅房,尴尬地赔笑道:“请上座,泡好茶。”


纪晓岚临走时,方丈拿出纸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禅院。


只见纪晓岚和颜悦色,挥毫书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方丈见此,羞愧不已。


有句话说:别人尊重你,并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别人很优秀。”


这对很多人也许是一记当头棒喝,但回过头一想,也确实如此。


当一个人与陌生人接触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抬高自己,并享受他人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模样。


而优秀的人,是不会这样想的。


最顶级的尊重(深度好文)_第2张图片

做人最忌讳的,是太有身份感


很多人在乎自己是否体面,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别人面前抬得起头,或者想彰显自己的身份感。
因此,这类人与他人交往时,习惯用身份来比较。
身份高的,奴颜婢膝;身份低的,狗眼看人。
1966年的邢台地震,周恩来总理赶赴震区。
一户农民家里的老大娘倒了一碗水给总理喝,但碗上沾满玉米面,显得很不干净。
随行医生正欲制止,被总理以目示退。
随后周总理接过碗,一饮而尽。这一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的身份有多高,而在于他能够始终如一地待人谦逊。
那些自以为的尊贵,其实不值得尊重。
诸葛亮曾说:“勿以身贵而贱人。”
一个将身份拿来说事的人,一开始他就输了。
最顶级的尊重(深度好文)_第3张图片

真正的尊重,是一种修养


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说:“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
鲁迅先生一次于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
吃鱼圆时,客人无不赞叹新鲜可口,唯有海婴说:“鱼圆是酸的!”
母亲听了,立马责备孩子胡说乱闹,不守规矩。
见到一旁被责备后闷闷不乐的儿子,鲁迅便把儿子咬过的鱼圆拿来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
人总是习惯陷入强烈的自我肯定的状态里,固执己见。
真正的尊重并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对人的认可与理解,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最顶级的尊重(深度好文)_第4张图片

对人恭敬,就是庄严自己


人这一辈子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凡最终胜出的勇者,往往身上都有种和善的气质。
最起码当你接触他时,你并不会觉得尴尬,气氛始终温和。
这是一种的气场,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人格魅力。
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他比谁都清楚,对人恭敬其实是庄严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做人切记,勿以身贵而贱人。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这样回你微信消息的人,最值得深交 致自己,这段话永不过期 我欣赏女人这样活着 在变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

作者:国馆,用文化温暖人心,让好书滋养心灵,以好物点缀生活。每天8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顶级的尊重(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