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加星标,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点击音频可直接收听!

北京地名故事,说到海淀,不能不提中关村。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把中关村当成了海淀的代名词。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因此,就有了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这样的地名来历说法。那事实上真是这样吗?说出来也许您会觉得惊讶,有文章介绍,中关村地名的来历,竟然有七种说法。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1张图片





中关村地名由来的七种说法





中关村作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然成为“高新科技园区”的代名词。


历史上,中关村位于海淀区东南部,东南部临近保福寺,西南部临近海淀镇,东北部临近三才堂,西北部临近成府。关于“中关村”这一地名的由来,曾有不少学者追根溯源,但说法不一,争议很大,多以传闻为佐证,缺少翔实的史料记载。综合起来看,目前“中关村”这一地名的来历主要有7种说法。


第一种:“中湾”成村 谐音成名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湾村”演化而来。湾是海湾、河湾、港湾的湾。说中关村最早叫“中湾”,据说过去这里曾是永定河故道,有旱河流过。当地人称“中湾”,形成村落后,被称为“中湾村”,以后河道逐步消失,人们便把“中湾村”谐音成了“中关村”。


第二种:中官茶庄 演变“中关”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官村”演化而来,其中第二个官,是官员、官僚的官。据传明朝的时候,一个很有权势的太监攒了一大笔钱,便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开了个茶庄,起名“中官茶庄”,“中”字乃是“内”的意思,过去指宫中的太监为“内官”。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2张图片


清宣统年间在编制《京师全图》时,因“中官”二字意喻太监,不太好听,故改为“中关”,并在后面加上“村”字,“中关村”这个地名就出现了。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3张图片


第三种:居官为屯 方便上朝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居官屯”演变而来。相传畅春园、清漪园(颐和园)和圆明园建成后,皇帝和皇后都非常喜欢那里的景致,一年中有近一半儿的时间都住在里面,召见群臣和处理朝政。因这里离城里较远,大臣们怕早晨赶不过来,于是就在离清漪园和圆明园都不远的村子里租住民房过夜,人称“居官屯”。


后来英法联军烧了清漪园和圆明园,大臣们就不在这里租住了,但“居官屯”这个名字却流传下来,以后被谐音,叫成了“中关村”。


第四种说法:太监义地 供奉祖师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官坟”演化而来。据传清代的时候有一位总管大太监,在这里购置了几十亩地,打算以后作为养老和葬身之地。没过几年他就出宫住到这里,以后陆续来了不少年老的太监,于是这里被称为“太监营房”,还建有一座太监祖师庙,里面供奉着太监的祖师刚秉。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故称此地为“中官屯”。


后来有太监死了,就埋在附近,逐渐得名“中官坟”。以后死了的太监都往这里埋,时间长了,这一带就成了“太监义地”。形成村落后称“中官坟”,后因人们忌讳“坟”字而讹为“中官村”。


此外,就是刚刚说过的,据说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于是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据几位在中关村居住过的老人证实,这一带过去确实有许多太监的墓地,但是否被称过“中官坟”,没见到过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一带也确实被称为“中官”,他们曾亲眼看见过一些墙上和门框上写着“中官”二字,并以“中官屯”作为这一地区的称谓。那这里,我所说的中官的官,还是官员的官。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4张图片


第五种说法:蓝旗汛防 据守中关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关屯”演变而来。据说清代雍正年间,在蓝旗营控制的辖区海淀镇设置五关,东关在五道庙,西关在苏州街,南关在石板路,北关在成府,蓝旗营汛防居中,所设之关被称为“中关”,此关扼住西南通向东北的要道。


以后中关一带形成村落,被称为“中关屯”,后被改称为“中关村”。但历史上是否有“中关”,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已无据可考。


第六种说法:慈禧祝寿 搭建“城关”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城关村”演变而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京城搭了许多大戏台,连唱数日,以示祝寿。在海淀镇东北面也一连搭了三座大戏楼,因高达两丈多,故称小城关。


其北城关在圆明园南门的成府村外,南城关在今天的海淀黄庄附近,中城关在南北两个城关之间,也就是现在的中关村一带。后来人们就把搭建中城关的地方称为“城关村”,又因是中城关,也称“中关村”。


第七种说法:关帝小庙 因钟得名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钟关村”演变而来。这第二个中是钟表、铜钟、大钟寺的那个钟。有人考证,历史上中关村的位置大致在今天中关村北侧的北大中关园一带。早年间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由于太小,也没有个名字。


后因村里有一座小关帝庙,庙前有一口古钟,于是村里的人将此庙称为“钟关儿庙”,日子一长,这小村子就被称为“钟关儿”,有时也叫“钟关村”。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太土气,便谐音为“中关村”。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5张图片





中关村是哪年有的“出生证”?






在1913年出版的北京地图----“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是首次刊登带有“中关”两字地名的地图。就是关心的关的这个中关的地名。但是,人们还是把这块地方称为“中官屯”,对外正式的地址名称仍为“中官屯”。

1936年出版的《北平市域图》中还没有中关村的地名


中关村这一代至少在清代时期就已经很是繁华,因为中关村附近的道路当年可是官道,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皇家龙凤车车辇从城里前往圆明园和清漪园,也就是后来的颐和园,都要途经海甸与中关村一带的“御道”。有人考证,区别于其他地方用黄土铺成的“通衢驰道”,专供皇家仪仗使用的“御道”是一条由人工铺设的石板路。


民国初年,也就是公元1912年时,从大钟寺与海甸镇之间,大部分是农田和稀疏的村落,人们走夜路时需提着灯笼。从西直门出城到西山、颐和园要走很长的路,人们进出一趟城很辛苦,可以乘驴车,后来通了公共汽车,不论对于前往西山、颐和园的游客,还是往来清华、燕京校园的师生都方便了很多。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6张图片


现代作家梁实秋对这一条路,曾经这样出彩的记述:出西直门走上一条漫长的马路,沿途有几处步兵统领衙门的“堆子”,清道夫一铲一铲的在道上洒黄土,一勺一勺的在道上泼清水,路的两旁是铺石的路专给套马的大敞车走的。最不能忘的是路边的官柳,是真正的垂杨柳,好几丈高的丫杈古木,在春天一片鹅黄,真是柳眼挑金,更动人的时节是在秋后,柳丝飘拂在人的脸上,一阵阵蝉噪,夕阳古道,情景幽艳。我初上这条大道,离开温暖的家,走向一个新的环境,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7张图片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旧北平的地图上,保福寺所在18保,划归北平市“郊六区’管辖。有一份资料显示,1949年前, 中关村只是一个自然村,70户, 276口人,以经营农业为主,坟地占土地面积约30%。北平和平解放后,保甲制被废除,18保改称保福寺村。1952年海淀区建制成立,保福寺村改称保福寺乡。如今的中关村就是在当年保福寺乡所辖区域不断扩大、发展而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将清华以南、海淀以东、京绥路以西地段数千亩土地划为中国科学院作为建院基地。有人说,当初中国科学院之所以选择中关村,其中考虑的理由有三:一是这里位于“燕大东南,清华以南”,可以充分利用高等学府在教学资源和人才等方面资源;二是北京市有关方面将西北区域规划为高等院校集中的文教区;三是这一带大多为农田,人口不多,建设施工较容易。


但是,当有关部门选择“中官屯”为中国科学院院址时,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觉得“中官”二字不好,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提议改名为“中关村”,得到有关方面的同意,从此这个地方的正式名称从“中官屯”改为中关村流传至今。据1953年迁人中关村的老人们回忆,当时这里就已经叫中关村了。


有资料显示,至1959年7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宿舍区居住户为1971户、7572人。由于办理迁转户口和办理粮油关系、结婚登记等手续要到相距较远的大钟寺,十分不便,科学院向海淀区提出在中关村设立办事处、派出所。海淀区经过研究,决定先设立居民工作站,全称为“东升人民公社中关村工作站”,后将蓝旗营、三才堂两村计666户、2802人划入中关村,属东升乡大众四大队管辖;同时成立了派出所。1961 年中关村街道正式成立。从此,中关村有了“出生证”,也正是成为了一个地名。





中关村特楼





中关村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我们不应忘记这里曾经住过很多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很多人都住在被称为“特楼”的中关村13、14、15号里。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8张图片


就像万花丛中的一株小草,“科源社区”完全被淹没在喧嚣的闹市中,特别是其中三栋楼号为中关村13号、14号、15号的灰砖小楼。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名为“特楼”的建筑里,先后住过新中国科学界的数位巨擘。除了人们熟悉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和钱三强、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童第周外,还有气象学家赵九章、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赵忠尧、中国实验原子物理的奠基人王淦昌、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甚至包括语言学界“一代宗师”吕叔湘和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家顾准等人。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9张图片


在中关村13、14、15号楼中,曾经居住过60多位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曾几何时,他们的名字如日月般光辉,他们的成就如星辰般闪耀。有人称,这三座楼可称得上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端所在,是我国尖端高新技术科学的发祥地。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师们的背影早已远去,楼里大多为出租户所居住。敲开门或拉住楼前散步的老者,问林镕是谁、邓叔群是谁、戴芳澜是谁,反应都是摇摇头。


中关村13、14、15号楼,每栋3层,总共48户。住户包括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32人,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9人。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8位曾经居住在这里。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10张图片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选址中关村,作为科研发展基地,除建设一批科研大楼做相关研究所使用外,还配套建设了数十栋住宅楼,作为科研人员起居之用。其中,在原中关村大道(即现北四环半地下隧道段)北侧,中关村西一街以西,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东区域,建起一批高研楼供高级研究人员居住,当中以13、14、15号楼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以安置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在国内自然和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居住,被人称做“特楼”。


那时的中关村还是一片种着小麦和白薯的农田,1955年随父母住进“特楼”的柳怀祖当时是一名高中生,在他印象中,那时中关村很是荒凉,荒草长得比小孩子还高,南边还有很多坟地,而“保福寺”的的确确是座庙宇,后改成小学,正殿和偏殿都用做了教室。


相比之下,三座“特楼”条件好多了,13、15号楼呈“L”形如两翼般东西而立,中间的14号楼呈“一”字形,楼前是座圆形的小花园,外面一圈是冬青,里面种着各种花草。一梯两户的屋子很宽敞,条件最好的14楼还铺着木地板。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11张图片


两弹一星元勋,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钱老一家在14楼201室住了四年左右。钱学森儿子钱永刚先生回忆说,那时他们刚回国不久,早晨吃早饭时桌上摆着冒着热气的牛奶,妈妈让他和妹妹喝,他俩却不敢喝,因为在美国牛奶是凉的,不加热,桌上的牛奶在两个孩子眼中不像是“真”牛奶。他俩用英语交流着,被在一旁懂英文的朱兆祥叔叔听到,引来大人们一阵大笑。那时爸爸工作特别忙,经常一出差很长时间,连妈妈也不知他去了哪里,有时几个月看不到人,回家时又常常穿着厚厚的大皮袄大皮靴,“活像我在画册上看过的爱斯基摩人”。


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_第12张图片

参考资料:

《北京古镇图志 海淀》张宝章编著

《海淀古镇风物志略》 王珍明主编

《海淀区地名志》

《北京百科全书 海淀卷》

《海淀历史文化研究》

《海淀文史选编》

《老北京的传说大全集》马燕晖编著

《当代北京中关村史话》 柯小卫著




FM1039:周一至周日

早6:00-6:30

徐徐道来话北京

[email protected]

扫描关注 线下活动早知道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本节目图文音频所有权利归属于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关村的地名由来居然有七种?︱您知道中关村的三座“特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