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加星标,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点击音频可直接收听!
北京地名故事,说到海淀,不能不提中关村。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把中关村当成了海淀的代名词。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因此,就有了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这样的地名来历说法。那事实上真是这样吗?说出来也许您会觉得惊讶,有文章介绍,中关村地名的来历,竟然有七种说法。
中关村地名由来的七种说法
历史上,中关村位于海淀区东南部,东南部临近保福寺,西南部临近海淀镇,东北部临近三才堂,西北部临近成府。关于“中关村”这一地名的由来,曾有不少学者追根溯源,但说法不一,争议很大,多以传闻为佐证,缺少翔实的史料记载。综合起来看,目前“中关村”这一地名的来历主要有7种说法。
▍第一种:“中湾”成村 谐音成名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湾村”演化而来。湾是海湾、河湾、港湾的湾。说中关村最早叫“中湾”,据说过去这里曾是永定河故道,有旱河流过。当地人称“中湾”,形成村落后,被称为“中湾村”,以后河道逐步消失,人们便把“中湾村”谐音成了“中关村”。
▍第二种:中官茶庄 演变“中关”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官村”演化而来,其中第二个官,是官员、官僚的官。据传明朝的时候,一个很有权势的太监攒了一大笔钱,便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开了个茶庄,起名“中官茶庄”,“中”字乃是“内”的意思,过去指宫中的太监为“内官”。
▍第三种:居官为屯 方便上朝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居官屯”演变而来。相传畅春园、清漪园(颐和园)和圆明园建成后,皇帝和皇后都非常喜欢那里的景致,一年中有近一半儿的时间都住在里面,召见群臣和处理朝政。因这里离城里较远,大臣们怕早晨赶不过来,于是就在离清漪园和圆明园都不远的村子里租住民房过夜,人称“居官屯”。
▍第四种说法:太监义地 供奉祖师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官坟”演化而来。据传清代的时候有一位总管大太监,在这里购置了几十亩地,打算以后作为养老和葬身之地。没过几年他就出宫住到这里,以后陆续来了不少年老的太监,于是这里被称为“太监营房”,还建有一座太监祖师庙,里面供奉着太监的祖师刚秉。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故称此地为“中官屯”。
此外,就是刚刚说过的,据说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于是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据几位在中关村居住过的老人证实,这一带过去确实有许多太监的墓地,但是否被称过“中官坟”,没见到过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一带也确实被称为“中官”,他们曾亲眼看见过一些墙上和门框上写着“中官”二字,并以“中官屯”作为这一地区的称谓。那这里,我所说的中官的官,还是官员的官。
▍第五种说法:蓝旗汛防 据守中关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中关屯”演变而来。据说清代雍正年间,在蓝旗营控制的辖区海淀镇设置五关,东关在五道庙,西关在苏州街,南关在石板路,北关在成府,蓝旗营汛防居中,所设之关被称为“中关”,此关扼住西南通向东北的要道。
▍第六种说法:慈禧祝寿 搭建“城关”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城关村”演变而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京城搭了许多大戏台,连唱数日,以示祝寿。在海淀镇东北面也一连搭了三座大戏楼,因高达两丈多,故称小城关。
▍第七种说法:关帝小庙 因钟得名
这种说法,是说中关村由“钟关村”演变而来。这第二个中是钟表、铜钟、大钟寺的那个钟。有人考证,历史上中关村的位置大致在今天中关村北侧的北大中关园一带。早年间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由于太小,也没有个名字。
中关村是哪年有的“出生证”?
1936年出版的《北平市域图》中还没有中关村的地名
但是,当有关部门选择“中官屯”为中国科学院院址时,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觉得“中官”二字不好,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提议改名为“中关村”,得到有关方面的同意,从此这个地方的正式名称从“中官屯”改为中关村流传至今。据1953年迁人中关村的老人们回忆,当时这里就已经叫中关村了。
中关村特楼
那时的中关村还是一片种着小麦和白薯的农田,1955年随父母住进“特楼”的柳怀祖当时是一名高中生,在他印象中,那时中关村很是荒凉,荒草长得比小孩子还高,南边还有很多坟地,而“保福寺”的的确确是座庙宇,后改成小学,正殿和偏殿都用做了教室。
相比之下,三座“特楼”条件好多了,13、15号楼呈“L”形如两翼般东西而立,中间的14号楼呈“一”字形,楼前是座圆形的小花园,外面一圈是冬青,里面种着各种花草。一梯两户的屋子很宽敞,条件最好的14楼还铺着木地板。
两弹一星元勋,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钱老一家在14楼201室住了四年左右。钱学森儿子钱永刚先生回忆说,那时他们刚回国不久,早晨吃早饭时桌上摆着冒着热气的牛奶,妈妈让他和妹妹喝,他俩却不敢喝,因为在美国牛奶是凉的,不加热,桌上的牛奶在两个孩子眼中不像是“真”牛奶。他俩用英语交流着,被在一旁懂英文的朱兆祥叔叔听到,引来大人们一阵大笑。那时爸爸工作特别忙,经常一出差很长时间,连妈妈也不知他去了哪里,有时几个月看不到人,回家时又常常穿着厚厚的大皮袄大皮靴,“活像我在画册上看过的爱斯基摩人”。
参考资料:
《北京古镇图志 海淀》张宝章编著
《海淀古镇风物志略》 王珍明主编
《海淀区地名志》
《北京百科全书 海淀卷》
《海淀历史文化研究》
《海淀文史选编》
《老北京的传说大全集》马燕晖编著
《当代北京中关村史话》 柯小卫著
FM1039:周一至周日
早6:00-6:30
徐徐道来话北京
扫描关注 线下活动早知道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本节目图文音频所有权利归属于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