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傅园慧练长跑,就很离谱

逼傅园慧练长跑,就很离谱_第1张图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为你写一个故事
ID:raistlin2017
1,破纪录却连决赛都进不了,为什么?
昨天的微博热搜,体育新闻少有地占据了头条。
#傅园慧预赛第一无缘决赛#

青岛进行的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傅园慧以59秒48的成绩排名预赛第一。

本来满心期待、好好准备决赛了,但还是无情被拒。

很诧异吧。怎么预赛第一还不能进最后的决赛?

事后发现她犯规了?
不是。
原因是体能测试未达标,她就不能去参加决赛。
根据竞赛规程,预赛前16名运动员根据体能得分排序,体能竞赛排名前8名的运动员进入决赛。
也就是说,就算拿了预赛第1名,如果体能测试排在第11位,依然没资格进决赛。
而这就是傅园慧的情况。

而所谓的体能测试的项目,包括30米冲刺、引体向上、卧推、深蹲、3000米跑等10个项目。

实打实的陆地运动。
所以游泳项目进决赛的关键在于——谁在陆地上跑得快、耐力好、力气大。
标准的合理性暂且不表,形式的奇葩性也是难得见。
傅园慧不是孤例。

余贺新参加男子50米自由泳预赛,预赛成绩是21秒79,排第一。

你知道这个成绩有多好吗?
打破了宁泽涛保持七年的全国纪录,达到了明年东京奥运A标的22秒01,距亚洲纪录只差了0.12秒。
这个奥运A标的意思是,基本锁定参加奥运会资格了。

但是余贺新体能测试排第9,也无缘决赛,和傅园慧一样。

王简嘉禾则直接打破了亚洲纪录——女子1500米自由泳预赛中,她游出了15分45秒59佳绩。
结果体测排名第11,无缘决赛。
她又在女子自由泳800米斩获第一。

又因体测成绩不达标,排第10位,仍无缘决赛。

于静瑶在女子200米蛙泳预赛,拿了第一,也因为体测成绩差,无缘决赛。
也许更多的事例将会出现。
这届全国游泳冠军赛,本意是为参加东京奥运会提前准备的比赛,选拔更有实力的选手。
可是截止昨晚,已有五位预赛第一却被淘汰的选手了。
在山呼海啸的质疑中,中国泳协主席周继红坚持继续推行这个规定,还说了话: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增加体能测试是为了弥补中国运动员的短板,这一竞赛改革的方向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她并不只是说了这些。她解释:
余贺新的成绩很好,但是并不能保证他稳进奥运会决赛;
于静瑶和傅园慧的成绩很好,但是和世界水平相比都有较大距离。

我来翻译翻译,什么叫“很好”,什么叫“但是”?
① 他们预赛第一,但是体测不过关,不过关就是不过关,按规定他们就不能上。
② 他们这个成绩也没有怎么好,反正也可能拿不了世界奖牌。
差不多相当于,你体育成绩不好,你只是考了211,没考到985。

结果你211的大学都不让你去读了,因为你体育不达标。
你很生气,你很无奈,但什么改变都做不了。

2,只有游泳运动员这样吗?
不是的。
游泳运动员所遇到的,其他运动员在之前就已经遭受过了。
不久前的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5个人进入决赛(正常是8个)。
一边是,体能测试被淘汰的运动员太多,所以最后仅剩5人。
一边是,资格赛排名最后一位的小运动员却因为体能测试过关而进入决赛。

央视解说面对从未经历过的诡异画面,冷笑一番。

2020年全国女排锦标赛的名次也是根据体能测试成绩和比赛成绩确定的。

一支球队获得最终的冠军但体能成绩垫底,可能都没资格站到领奖台上去。
不久前的田径全锦赛上,女子跳远比赛中,跳出6米48的郭思佳获得金牌。
而跳的更远许小令和陆敏佳(分别跳出了6米63和6米50)因为体测不过关,连拿亚军季军的资格都没有。

还是田径全锦赛,女子400米预赛中王春雨拿到第二,体测却排第9,无缘决赛。
男子100米预赛,黄永炼跑了第三,可由于体测分不高,同样被淘汰出局。
女子100米栏预赛,邓雪琳第一名,但却因为体能分太低无缘决赛。
这些能参加预赛的实属不易。
更有里约奥运会三级跳季军董斌、2017年18岁以下世锦赛女子跳远冠军龚璐颖、男子100米全运会季军徐海洋、曾经全锦赛百米冠军杨洋等,因体能成绩差而未能参赛。
他们可是连在预赛听枪的资格都没有。
田径全锦赛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情况,惹起众议。但当时的质疑并没有被正视。
这不,一周后就殃及到傅园慧这波游泳健将身上。
众怒连着众怒,争议搁置争议,唯有政策持续。
最诡谲的是,这套体能测试甚至被用到了象棋运动员身上。

你再聪明,棋下得再好,跑得慢就没法在赛场上跟人博弈。
这种脑力运动却通过体测决定冠军取舍,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
但这就是门槛,体能好,才能进行竞技体育。
不止这些,还有击剑等比赛,都用这套体测方法,把很多健将拒之门外。

不管你天赋多高,状态多好,水平多高。
只要你体能好,你才是运动员,才是冠军。
结果便是,多种项目可能无法由最强之人夺冠。

3,为什么会有这一套标准?
这一切都源于体育总局“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他们坚信体能好了,东京奥运会成绩会更好。

里面强调“不达标者不得参加奥运选拔。”——你就算主业再好,体能这个副业不过关,你就去不了东京奥运会。

结果便是国家队队员们必须通过统一的体能测试标准,不达标的运动员会被扣工资奖金。最严重的,是可能无法参加东京奥运会。

强调体能是好的,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当然也没问题。

但也应该根据不同项目,用相对弹性的标准循序渐进不是吗?

如果把这套标准变成硬要求,变成各项目的生死符,就有点不把体育训练当科学了。
这就好比美团王兴,硬要说中国男足最大的硬伤是体能,说男足的体能还不如清华普通男生:

纵使中国男足再不讨人喜,他这番言论还是惹了众怒,被多人吐槽。
因为很多人都明白:
现代体育运动是一门科学,即使每一个小项都需要对应的专业训练,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为什么这些体测标准不合理?
不同项目强调的能力不同,肌肉类型千差万别,发力方式各有千秋,可谓术业有专攻。
用手的篮球,用脚的足球,水面的自由泳,高台的跳水……
被用一套标准去测试不同的肌肉,测试不同的运动习惯,真的合理吗?
就说傅园慧这些游泳健将,关节灵活度至关重要,尤其是踝关节,直接影响了打腿效率。
为此平时一直要压脚,踝关节、韧带拉松压软。
这和田径运动员的硬劲截然不同。这样的脚踝可能不太适合3000米长跑。


不光游泳健将不适合,短跑高手也不适合。
短跑运动员以力量和爆发力训练为主,3000米属于慢速的有氧运动,太多长跑会把好不容易养成的快肌变成慢肌,白白浪费了爆发力。
比如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之前表示自己3000米的成绩是13分38秒,自嘲普通高中生水平。

面对质疑,他解释道:

3000米和50米对肌肉要求完全不同,过多训练长跑反而可能会影响短跑成绩。


同属跑步的不同项目,甚至都有如此大的差别,真的应该用3000米跑去要求游泳运动员吗?

可能不合理吧。
不只是脚踝。

游泳运动员追求卧推,往往也是弊大于利。
超强的澳大利亚游泳队的一大传统,就是尽可能减少上肢推拉训练,增加上肢拉力的边缘收益。
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追求左右侧肢体稳定均衡,这是在抹杀他们惯用手击球的优势。
凡此总总,各种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要求各有不同,肌肉类型千差万别。
要知道运动员的运动和我们平时强身健体不同,运动员是非常专注于一项的专业人才,应该是最讲究成绩说话的。
现在不在他们的专项成绩上说话,反而在其他一些项目上做文章,甚至把体测的重要程度放置在专业技能前面。
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有点太不把现代体育当科学了?

5,运动员,偏科又何妨?
郑渊洁在《舒克贝塔德国游》写过一个童话故事。
胶水的爸爸是某体校校长,他开了个会:
“让田径班的学生改学跳水,让武术班的学生改学棋类,让游泳班的学生改学武术,让跳水班的学生改学足球……”
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
不管各班班主任的反对,强推执行。
结果当然是各种荒唐事。
武术班学生下棋没多久就互相干架;田径班学生上十米跳台都不敢上;调水班学生玩不好足球……
这个故事的道理很简单:
培养人才的方法是扬长避短,扼杀人才的方法是取长补短。
虽说是童话,又直指现实。

有一个段子说,如果当时只有1米5不到的梅西站在我国的选拔标准前,可能市队都进不去。

然而不可否认,梅西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耀眼的足球天才之一。
两次预赛好成绩,却被拒在决赛门外的王简嘉禾无奈地感叹:
“就像跑步运动员不可能水里游得特别好,同样的道理,游泳运动员不可能陆上所有项目都擅长。“
更快,更高,更强——从来不是说一个人都得做到,
而是一个人选择最合适领域发挥自己的或快、或高、或强。
最后,还是那句话。

也许体育总局这套逻辑有自己的道理在里面。

但正如澎湃新闻所说。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还希望总局的领导们能拿出让人信服的道理,这样大家才会心服口服,才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外行领导内行的拍脑袋决策。



逼傅园慧练长跑,就很离谱_第2张图片 新闻|故事|留学生

排版|鱼仔

逼傅园慧练长跑,就很离谱_第3张图片

逼傅园慧练长跑,就很离谱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逼傅园慧练长跑,就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