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湖南郴州。
两个简陋的竹棚里,一个排球教练,带着十几个高壮的姑娘,每天都在“玩命”:
深蹲,一天两百个,发球,一练就是一万个…
早上10点练到凌晨12点,有时加练到凌晨1点,大年三十也不放过…
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练球。
她们就是,日后令世界排坛闻风丧胆的:中国女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那时的中国,在体育竞技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除了兵乓球,中国在“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上,完全没有姓名。
甚至有外国人说:中国人只是打小球厉害,在大球项目中,要走向世界,不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女排训练场的墙上,有一句标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但中国,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身高比不过俄罗斯,弹跳力不过巴西,基本功比不过日本...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死磕。
当时的口号是: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
这一天,球队里来了个专家。
专家拿出一张照片,愁容满面地对教练说:听说美国已经开始用计算机指导排球训练了,咱们队员的各项数据,他们都了如指掌,当然也包括您…
教练说:能不能给我们也整一个计算机?
专家回答:中国还没有这个条件…
沉思了一会儿,教练走到排球网前,把网加高了15厘米:我们这么干,计算机能计算出来吗?继续练!
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档期从今年年初改到9月25日,足足推迟了8个月。
可能是观众等得太久了,更可能是,中国女排这个全民偶像太有号召力,上映二天票房就过了亿。
胡歌、赵薇、王源、易烊千玺等知名演员纷纷在微博为它打call,“巩俐神还原郎平”、“朱婷演技”、“张常宁转球”等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电影目前豆瓣评分7.3,乌鸦个人感觉偏低,可以在7.5分以上。
巩俐,在片中神还原了女排灵魂人物:郎平。
其实早在去年,巩俐就因为一些视频片段、几张照片上过热搜。
当时,在女排赛场上,她站在赛场边上,观察着郎平的一言一行,时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其实陈可辛导演找巩俐出演时,从未提过模仿的要求,他说:我告诉她,其实你不用演,你那个倔强的样子,站在那儿就很像郎平了。
可巩俐不答应。
她拿到剧本后,排球就没离过手。她还参加女排的封闭训练,球队里每个位置都跟着打了一圈,了解每个位置的训练要求。
有人对她说:你进错行了,你太适合打排球了!球感真好!
不仅造型神似,巩俐还抓住了郎平的许多特征。
比如,郎平拿笔习惯用大拇指夹住,有点近似于握的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她有一个习惯性的收肩动作,欢呼的时候经常高举双臂,微后仰…
这些特征,都被巩俐完全掌握了。
当她第一天走进片场,女排姑娘们都惊呆了,大呼“太像了”,从此喊她“郎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人惊喜的是,片中一众素人演员,都表现出色,毫不出戏。
开拍前一年,剧组就已经在物色演员了,他们先是找来身高一米八以上的演员,教她们打球,但拍出来,感觉完全不对…
陈可辛导演当机立断:必须得找“真的”。
12名老女排演员,从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海选出来,她们中有前国家队、省队队员、大学校队球员。
在开拍前,她们要历经为期半年的淘汰和表演训练。
新女排中,朱婷、丁霞、张常宁、惠若琪等人就是自己演自己。
她们有时候还会要求改台词,陈可辛导演也会同意,改成她们舒服的说话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郎平的女儿白浪,出演青年郎平。
女儿演妈妈,外形上就有先天优势,而且白浪从14岁开始就练排球,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主攻。
但光是这些远远不够,白浪在出演前接受了表演和台词的专业训练,为了更接近郎平年轻时偏瘦的体型,她还在一个月内减重30斤。
因为要在片中打出母亲经典的斜线球,她不断回放母亲当年的比赛录像,观察她所有的面部表情、动作、赢球的庆祝方式…
白浪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表演赢得了网上一片赞誉:我说上哪儿找了一个这么像的演员,还以为是专业演员…
真实,是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感受。
除了在角色上猛下功夫,影片中的很多情节也因为有据可考,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电影中,老女排大年三十被加练,一个人没完成任务,所有人都要留下来,直到她完成任务才能休息…这确有其事。
教练一边吼叫,一边用排球猛砸队员,也是真的。
这是当时女排姑娘最怕的训练:极限防守,即不断向你扔出变化多端的球,训练反应速度。
球高密度地砸来,你前扑接下一个球,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另一个球又向你砸来...
那时候,姑娘们手上、腿上伤口满布,缠满了绷带。
一场训练下来,每个人都觉得身上痛到不行,但又说不清到底哪里疼。
当时,郴州刚建成的竹棚训练馆,地板没有磨光滑,都是木刺。
每天的训练,女孩们都离不开在地上翻滚和摩擦...
每次训练完,地板上的木刺,全扎进她们的肉里...
当时,女孩们回到宿舍,啥都不做,就是互相拔刺,一拔就是半小时...
为了超越对手,她们要做出比对手多出几倍的翻滚训练,那种木刺扎进肉里的疼痛,简直不可想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80年代说远不远,但要重现当时的场景,又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做得像不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得不说,剧组真的很用心,就连很多一闪而过的镜头,也毫不马虎:
80年代的长安街上,人们骑着自行车,如潮水一般;电影院门口,是巨幅的《庐山恋》海报;北京机场的候机厅里,卖的是速溶咖啡…
很多人一度以为,这些是资料画面…
电影一共拍了三场激动人心的赛事:1981年女排世界杯对战日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之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对战巴西。
每场比赛的关键球,都是按照当时的比赛1:1还原,有那么一瞬间,你分不清是在看电影,还是看实况转播。
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中日对战那一场。一听到解说,很多观众就泪奔了:太有心了,竟然是宋世雄老师!
年轻人可能不太知道,这位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是那个年代的国民全能解说员,他解说亚运会、奥运会,解说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体操…
声音如此有辨识度,能跟他媲美的,大概只有赵忠祥老师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场外,人们聚在一起,盯着一部黑白电视看转播。其实后排啥也看不到,赢球的消息,得前面的人一个一个传过来。
当中国女排打败了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很多人举着国旗跑到大街上,又哭又叫…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突然理解了,那场比赛对中国的意义。
那时候的中国,羸弱、贫穷、毫无自信、缺乏存在感...
一个国家,所受的最大屈辱,不是被针锋相对,而是别人觉得你不值一提。
但这群勇敢而坚强的姑娘,用耀眼的成绩,向全世界发出宣告:我们中国人,行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表面上看,这是中国女排的夺冠,但骨子里,它是一个民族遭受挫折,然后抗争,不屈奋进,最终崛起的故事。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并没有停留在燃、歌颂胜利的层面…
正如陈可辛导演在采访中说的:大家总说女排是集体主义,但这里也有个人英雄,有具体的人的故事…其实不管拍什么,归根结底是拍情感,拍人的故事。
比赛固然让人热血沸腾,但比赛之外的那些小细节,更让人触动。
比如,片中会特意安排这样的镜头:老一代女排在出征前,去四联美发店烫头发;在训练完后,跟父母团聚吃年夜饭…
是啊,我们那么关注比赛,似乎已经忘记了,运动员身份之外,她们还是年轻爱美的女孩子,一个个那么漂亮,她们也是人家的女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比如,郎平在美国时,一次将车停在了残疾人车位上,一个老外上来指责她,于是她掏出了残疾证明。
我们只看到了赛场上的英姿飒爽,却没有意识到,多年超大负荷的训练对人的伤害…
据说,郎平脖子之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光是膝关节手术就做过7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比如,郎平回国成为女排教练,面对女排队伍实力下滑的局面,有人建议恢复80年代的训练模式,抓作风,收手机。
郎平回了一句: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
魔鬼训练出来的她,选择放弃这条路。她培养队员,讲求科学专业,讲战略战术。她让姑娘们休息、谈恋爱。
她说:排球是你们的职业,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你们要做优秀的运动员,更要做优秀的人。
她问得最多的是:你喜欢排球吗?
过去的女排需要背负沉重的包袱,而现在的女排有选择的权利,可以大胆做自己。
她说: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
这也是乌鸦最喜欢的地方:电影在试图阐述体育精神的转变,而在当代,体育精神首先是热爱,也更应尊重个体。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战胜巴西,我非常喜欢赢得最后一球时的处理:
一切都安静了,没有了掌声和欢呼…
仿佛在说,抛开那些外在的光环和荣耀吧,姑娘们内心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郎平说:我们那么在意输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的价值。
也许直到那一天,中国女排,才可以成为中国女排本身。
《夺冠》影院热映中
乌鸦推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