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剧照
当大家第一次看到《我和我的家乡》这个片名,估计没人能想到它会被拍成喜剧。
单元故事拼盘、大牌明星云集,剧情中还涉及到了中国天眼、乡村教育——长的就是一张“主旋律”的脸。
但没有人会二话不说把它跟“煽情尴尬、空喊口号”之类的名词挂在一起。
毕竟“家乡”,就是个能让人心头一软的词。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是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大事件中的小人物;
这一次导演们似乎将镜头投向了更个体化、更“微不足道”之处。
没有沉甸甸的责任,没有撕心裂肺的牺牲,有的只有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个体对“家乡”的情绪。
这种情感,有时候是充满矛盾的。
比如《回乡之路》单元中,闫妮所饰演的女企业家出生于陕北地区贫瘠的毛乌素沙漠。
村民们为了重现当年艰苦的教学环境,干了无数蠢事:给屋顶开天窗、人工“降雨”、人造闪电等等。
而他们之所以愿意为这小小的“愿望”而各出奇招,也正是因为这位教师曾经用自己的付出,为他们的家乡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这或许是这部所谓的“主旋律电影”带来的另一个惊喜: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是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大事件中的小人物;
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告诉每一个普通人,你珍惜的那片土地那群人,也值得被看到。
记录家乡的镜头,
是有温度的
电影之外,主创人员谈到自己的家乡时,同样充满着饱满的情绪温度。
担任电影总策划的张一白谈及“早上吃小面,中午吃豆花儿,晚上吃火锅”的重庆刚刚遭遇的那场洪水,眼中满是疼惜;
于是对于很多身在异乡的人来说,了解家乡的方式,由生活本身,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媒介手段;
有网友就曾经分享,自己每次想家的时候,都会打开抖音看看家乡同城。
在他的视频里,一会儿是大舅为了庆祝买车请大家吃螃蟹,一会儿是家里的几个姨凑在院子里一边唠嗑一边给鸡拔毛;
前段时间东三省遭遇台风,一家人忙着抢收向日葵、赶集卖瓜子,但也不忘跟路上碰见的亲戚邻居扯几句闲篇。
至于长辈们之间每月一次的轮流请客,更是整个家族都需要认真对待的大事——单单是“吃什么”就要商量好几天。
这样的亲戚应酬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劳心又劳力,但对于经历过类似场面的当地人却亲切得不得了。
正像一条评论所说:“只有生活在东北农村,才能明白这种亲戚之间的热热闹闹有多么让人怀念。”
比人际氛围更让人感到亲切的,则是家乡菜。
专门做潮汕家常菜的博主“大芸家美食记”,最近成为了不少在外工作的潮汕人的“精神食粮”。
猪肚焖酸菜,将猪肚倒上红薯粉反复抓洗三次,用高压锅焖熟后切断加入姜丝、酸菜一起翻炒;
鱼仔汤,金钱鱼仔洗净下锅煎上30秒,然后加开水煮到汤变奶白,加入盐和九层塔调味。
没有花哨的滤镜色调,也没有复杂的运镜手法,就足以看哭一批在外工作读书的潮汕人。
如果说旁人看到的只是“好吃的潮汕菜”,那么潮汕人看见的就是令人怀念的乡音、特别会做菜的妈妈,和以前经常去的菜市场。
只有家乡人能展现一个地方最戳人的细节,也只有家乡人才能真正理解它。
这或许也算是当代人与家乡的另一种联结方式——
留在家乡的人成为充满情感的“记录者”;
而对于身在异乡的人来说,就像是家乡被存进了手机里,被揣在了口袋里。
到底是什么构成了人们心中“家乡”这个概念?
恰恰就是那些不足为外人道,但却总能瞬间让你感觉“想回家”的微小细节。
就像某位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厦门姑娘,只是因为刷抖音时看见了厦门一个卖“咸酸甜”的摊位,第二天就请假买了飞机票回家。
所谓的“咸酸甜”,不过是厦门的一种古早小吃:用薄饼包上香菜、萝卜酸、花生等馅料。
论口味可能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偏偏别的地方就是吃不到。
我们无从得知她的具体感受和经历,或许她已经连续加了好几天班,或许在上一个节假日中她也没有机会回家。
只是在那个清晨,抖音上的那有关家乡路边早点的视频,成了勾起相思的最后稻草。
看到记忆深处的事物重现,是非常美妙的一种体会。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它就像是心中的“锚”,连着的是对家乡具像化的回忆。
那位分享“咸酸甜”的博主,本来是一位门户网站美食频道主编。
而她辞职改作美食号的原因,就是以自己土生土长厦门人的身份,探寻那些即将被人们所忘记的厦门传统小吃。
另一位在内蒙古经营牧场的青年,则会在工作之余用自己的镜头对准那些不再被重视的草原风俗。
他拍过驯服马匹的青年,也拍过穿着蒙古袍、跟随鼓点手舞足蹈的小朋友。
在他看来,只有留住这些正在渐渐被遗忘的场景,家乡才依然是那个记忆中熟悉的家乡。
毕竟,想把记忆中的家乡留住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更多人看到它、记得它。
至于云南人对菌类的执着,恐怕更甚于广东人对吃鸡的迷恋吧。
新疆喀纳斯的小伙志鹏,单靠在抖音上出镜介绍新疆,已经拥有了无数真情实感的粉丝。
当他认真介绍新疆独特的日出日落,很多人第一次对中国的幅员辽阔有了实感;
正是他们充满温情的视角感染了所有人,也打破了他人对家乡的偏见,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每一个地方的真实魅力。
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
有坚持在抖音上为家乡创作歌曲的福建音乐人、用当地方言编出顺口溜的河南姑娘、想把爷爷奶奶的布鞋手艺发扬光大的沐阳小伙……
在这些个性迥异的家乡故事与洞察中,不同地区的刻板印象被打破——
当然,在真情实感的分享面前,最走心的依然是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
无论是已经出走多年还是从未离开,似乎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无可动摇的眷恋。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网上每次出现相关的讨论和分享,都能唤起年轻人极大的参与热情。
选择在“远方”奋斗的人会讲述自己离开家乡的经历和感受;
留在家乡的人则会兴致勃勃地分享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特色美食。
在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分享中,地域与文化间独特的化学反应,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家乡对每个个体的意义。
我们是平凡的,我们长大那个小城可能也没那么特别。
是与儿时伙伴趟过水的小河,放学后总去光顾的小店,爸妈常做的家常菜,让它变得独一无二;
是能准确的说出城区里哪一家理发店师傅的手艺最好,哪一回自己和小伙伴因为爽约而吵架,中学里哪一位老师曾经肯定了成绩落后的自己,让它变得真实可感。
这或许也是每一个人不论身在何处,提起家乡都会心中一暖的原因——
家乡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在很多时候,它就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