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1张图片

《我和我的家乡》剧照


当大家第一次看到《我和我的家乡》这个片名,估计没人能想到它会被拍成喜剧。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2张图片


单元故事拼盘、大牌明星云集,剧情中还涉及到了中国天眼、乡村教育——长的就是一张“主旋律”的脸。


但没有人会二话不说把它跟“煽情尴尬、空喊口号”之类的名词挂在一起。


毕竟“家乡”,就是个能让人心头一软的词。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3张图片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是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大事件中的小人物;


这一次导演们似乎将镜头投向了更个体化、更“微不足道”之处。


没有沉甸甸的责任,没有撕心裂肺的牺牲,有的只有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个体对“家乡”的情绪。


这种情感,有时候是充满矛盾的。


比如《回乡之路》单元中,闫妮所饰演的女企业家出生于陕北地区贫瘠的毛乌素沙漠。


从小受够了贫穷的苦,努力想要逃离;但等靠着高考走出乡村,又时刻想着回来。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4张图片
直到她坐在老师墓前,一句”我来看你了“,才戳破她心中思乡之情的出处——那是对改变家乡的期盼。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5张图片
这种情感,有时候又是不计回报的。
在另一个单元故事《最后一课》中,望溪村的村民要为曾在这里支教10年,如今却患有阿兹海默症的乡村教师 复制出他离开前上的最后一堂课。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6张图片


村民们为了重现当年艰苦的教学环境,干了无数蠢事:给屋顶开天窗、人工“降雨”、人造闪电等等。



而他们之所以愿意为这小小的“愿望”而各出奇招,也正是因为这位教师曾经用自己的付出,为他们的家乡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你看,这电影里的主角都是普通人,故事情节乍一看也都是鸡毛蒜皮。
但其中细腻的情感,却能让人在爆笑之余,觉得被戳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或许是这部所谓的“主旋律电影”带来的另一个惊喜: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是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大事件中的小人物;


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告诉每一个普通人,你珍惜的那片土地那群人,也值得被看到。


01

记录家乡的镜头,

是有温度的


在大多数人心中,“家乡”这个词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还意味着一幅幅生动的、令人怀念的生活图景。
它可能是一盘家常菜、一条常常走过的街道,或者是一种熟悉的生活方式。
这或许也是让那个地方永远都与众不同的原因—— 就算是再不起眼的城市,从家乡人的眼中看过去,也永远带着一层有温度的滤镜。
《我和我的家乡》5个导演团队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围绕着“家乡”主题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电影之外,主创人员谈到自己的家乡时,同样充满着饱满的情绪温度。


担任电影总策划的张一白谈及“早上吃小面,中午吃豆花儿,晚上吃火锅”的重庆刚刚遭遇的那场洪水,眼中满是疼惜;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7张图片
而《回乡之路》单元的导演之一俞白眉,对家乡西安的印象更是生动有趣——一回去“整个人像气球一样吹起来”,因为吃的太好了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8张图片
生动的细节、饱满的情怀,这是每个人有关“家乡”的回忆永恒的底色。
然而让人伤感的是, 家乡”的生动形象似乎正在部分人的记忆中渐渐褪色或变得陌生;
过年回家,发现以前常去的小店不知道什么时候倒闭了;而曾经最爱去的那片草地,如今盖起了房子。
选择了远方,似乎注定会与那个一年只回去一两次的地方渐行渐远。

于是对于很多身在异乡的人来说,了解家乡的方式,由生活本身,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媒介手段;


有网友就曾经分享,自己每次想家的时候,都会打开抖音看看家乡同城。


那些发布短视频的用户可能都想不到,那些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居然成为了游子思乡之情的重要出口。
毕竟这些视频虽然并不是个个制作精美,但最朴素的日常和最地道的乡音,天然让他们 拥有了“为家乡代言”的底气。
就像一位东北网友,每次刷到来自黑龙江绥化的“农村小飞阳”,就感觉“仿佛回老家了”。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9张图片


在他的视频里,一会儿是大舅为了庆祝买车请大家吃螃蟹,一会儿是家里的几个姨凑在院子里一边唠嗑一边给鸡拔毛;


前段时间东三省遭遇台风,一家人忙着抢收向日葵、赶集卖瓜子,但也不忘跟路上碰见的亲戚邻居扯几句闲篇。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10张图片


至于长辈们之间每月一次的轮流请客,更是整个家族都需要认真对待的大事——单单是“吃什么”就要商量好几天。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11张图片


这样的亲戚应酬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劳心又劳力,但对于经历过类似场面的当地人却亲切得不得了。


正像一条评论所说:“只有生活在东北农村,才能明白这种亲戚之间的热热闹闹有多么让人怀念。”


比人际氛围更让人感到亲切的,则是家乡菜。


专门做潮汕家常菜的博主“大芸家美食记”,最近成为了不少在外工作的潮汕人的“精神食粮”。


猪肚焖酸菜,将猪肚倒上红薯粉反复抓洗三次,用高压锅焖熟后切断加入姜丝、酸菜一起翻炒;



鱼仔汤,金钱鱼仔洗净下锅煎上30秒,然后加开水煮到汤变奶白,加入盐和九层塔调味。



没有花哨的滤镜色调,也没有复杂的运镜手法,就足以看哭一批在外工作读书的潮汕人。


如果说旁人看到的只是“好吃的潮汕菜”,那么潮汕人看见的就是令人怀念的乡音、特别会做菜的妈妈,和以前经常去的菜市场。


只有家乡人能展现一个地方最戳人的细节,也只有家乡人才能真正理解它。

这或许也算是当代人与家乡的另一种联结方式——

留在家乡的人成为充满情感的“记录者”;


而对于身在异乡的人来说,就像是家乡被存进了手机里,被揣在了口袋里。


02
留住家乡“被遗忘的角落”

到底是什么构成了人们心中“家乡”这个概念?


恰恰就是那些不足为外人道,但却总能瞬间让你感觉“想回家”的微小细节。


就像某位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厦门姑娘,只是因为刷抖音时看见了厦门一个卖“咸酸甜”的摊位,第二天就请假买了飞机票回家。



所谓的“咸酸甜”,不过是厦门的一种古早小吃:用薄饼包上香菜、萝卜酸、花生等馅料。


论口味可能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偏偏别的地方就是吃不到。


我们无从得知她的具体感受和经历,或许她已经连续加了好几天班,或许在上一个节假日中她也没有机会回家。


只是在那个清晨,抖音上的那有关家乡路边早点的视频,成了勾起相思的最后稻草。


看到记忆深处的事物重现,是非常美妙的一种体会。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像是心中的“锚”,连着的是对家乡具像化的回忆。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种回忆的意义,很多人也在试图用镜头对准它们。


那位分享“咸酸甜”的博主,本来是一位门户网站美食频道主编。


而她辞职改作美食号的原因,就是以自己土生土长厦门人的身份,探寻那些即将被人们所忘记的厦门传统小吃。


另一位在内蒙古经营牧场的青年,则会在工作之余用自己的镜头对准那些不再被重视的草原风俗


他拍过驯服马匹的青年,也拍过穿着蒙古袍、跟随鼓点手舞足蹈的小朋友。



在他看来,只有留住这些正在渐渐被遗忘的场景,家乡才依然是那个记忆中熟悉的家乡。


更有名的则是一心推广侗族大歌,来自贵州盖宝村的“村姑阿香”,不仅做到了“留住记忆”,更试图“传播文化”。
有时候会演示传统的侗寨盘发法;
更多时候则是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用传统的对臼打谷子。


毕竟,想把记忆中的家乡留住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更多人看到它、记得它。


厦门、内蒙古、贵州……在无数人的演绎下,他们的家乡不再是一个个单调的地理名词,而是变成了立体而鲜活的沉浸式影像。

镜头中呈现的不仅是一匹马、一片美景、一种食物, 更是 对当地独特的文化和气质进行立体化表达,是地域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天津人的“喜剧气质”,是即使在生活中遇到坎坷,也能当“包袱”抖出来的苦中作乐;
而青岛人对“哈啤酒”的热衷,可能也代表着心情不好时,朋友无声的安慰;

至于云南人对菌类的执着,恐怕更甚于广东人对吃鸡的迷恋吧。


所谓的“地域特色”,旁人看到的只是表象, 只有在那里生活过,才能准确传达出它背后的分量。
而正是这些用尽全力记录、分享的人,不仅留住了家乡的样子,也为这些风俗文化赋予了更具活力的内涵。
03 地域刻板印象, 被“彼此了解”打破
如果说,那些来自普通人对家乡的记录和解读,对于在外工作求学的家乡人来说可以引起共鸣、留住回忆;

那么对于他们家乡之外的人来说,则有着另一层意义——了解。
此前,贵州的形象在大众的心中往往是“没什么存在感”;
而村姑阿香不仅普及了“侗族大歌”这一家乡的独特艺术形式,更让无数人了解到了当地人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_第12张图片

新疆喀纳斯的小伙志鹏,单靠在抖音上出镜介绍新疆,已经拥有了无数真情实感的粉丝。


当他认真介绍新疆独特的日出日落,很多人第一次对中国的幅员辽阔有了实感;



而当他科普喀纳斯的海拔时,也消除了很多人对于“只有身体强壮的年轻人才能去新疆旅游”的误解。


正是他们充满温情的视角感染了所有人,也打破了他人对家乡的偏见,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每一个地方的真实魅力。


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


有坚持在抖音上为家乡创作歌曲的福建音乐人、用当地方言编出顺口溜的河南姑娘、想把爷爷奶奶的布鞋手艺发扬光大的沐阳小伙……


在这些个性迥异的家乡故事与洞察中,不同地区的刻板印象被打破——


一个个充满着温情的地域形象,正逐渐在主流视野中呈现,并渐渐联结。


当然,在真情实感的分享面前,最走心的依然是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


无论是已经出走多年还是从未离开,似乎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无可动摇的眷恋。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网上每次出现相关的讨论和分享,都能唤起年轻人极大的参与热情。


选择在“远方”奋斗的人会讲述自己离开家乡的经历和感受;


留在家乡的人则会兴致勃勃地分享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特色美食。


在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分享中,地域与文化间独特的化学反应,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家乡对每个个体的意义。


我们是平凡的,我们长大那个小城可能也没那么特别。


是与儿时伙伴趟过水的小河,放学后总去光顾的小店,爸妈常做的家常菜,让它变得独一无二;


是能准确的说出城区里哪一家理发店师傅的手艺最好,哪一回自己和小伙伴因为爽约而吵架,中学里哪一位老师曾经肯定了成绩落后的自己,让它变得真实可感。


这或许也是每一个人不论身在何处,提起家乡都会心中一暖的原因——


家乡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在很多时候,它就是生活本身。




·END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 设为星标 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 “Vista看天下” ,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
第三步:点击 “设为星标”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为你的家乡点个“在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未觉得这题材“神”,直到他们拿起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