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东野圭吾便立即想到他的各种名作,其中以《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以及《解忧杂货铺》最为经典。然而东野圭吾还是没有让人失望,最新出版的《风雪追击》同样是一本佳作。
《风雪追击》与《嫌疑人X的献身》很相似,都是一上来你便能猜到结局。然而与《嫌疑人X的献身》不同的是《风雪追击》对人物的塑造更加细腻。
整个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男孩前些日子帮一个老头养狗,后来因为狗被车撞了,老头一怒之下便将他赶走。后来男孩去滑雪场滑雪,却恰巧在那天,老头被杀了。警方就怀疑是男孩杀了老头,而男孩那天恰巧在滑雪场帮一个女孩拍了照,于是便和好朋友踏上了寻找女孩的路。
整个故事很完整,不管是男孩为何会被警方怀疑,警方又为何会出动两个刑警去抓捕男孩而不出动大量警力,男孩如何躲避警方追查,两个刑警又为何会放过男孩等等一系列起因、发展、转折、高潮和结尾都配合得很好。尤其是最后男孩找到女孩的一刻,写得尤为精彩。这么精彩的片段我当然不会剧透,这个还是留给你们看好了。
当然,仅仅说一遍故事梗概和结构并没有什么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一部好的作品,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往往不至于故事本身,如果仅仅写一个故事,完全没有必要去描写场景、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当时的想法。
若是仅仅只想写一个故事,其实短短几段话就能写得很清楚,作者是没必要去花大篇幅去写的。当然,那种快餐文学除外。并不是我鄙视快餐文学,而是快餐文学真的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时间,因为它只希望读者能在很快的时间里消化掉它的故事并且能在故事中得到快感就够了。
言归正传,《风雪追击》之所以会让故事进行下去,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警方提出的:既然所有证据都指向男主,那男主就必定是罪犯。
这个逻辑是说得通的,就像你家里的柜子有什么,只有你家里人知道,而且柜子的密码也只有你和你老爸知道。突然有一天你老爸的钱不见了,柜子完好无损,你爸一定会觉得是你偷了钱。
任何第三方在不清楚当事人做过什么的情况下,便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推理,这一点错也没有。然而,问题在于,当事人往往并不是真正的当事人。
这也就是第二个问题,男主并不是这起杀人事件的当事人。
世间最让人郁闷的事情就在于此,你没做过的事,别人说你做了,并且还举了各种证据,你是不是有口难辩,而这又是不是让你最难受的地方。东野圭吾很好的给我们展现了这一点。
然后,为了证明没有参与,男主踏上了证明自己的旅程。而我们常常也是这样,为了证明自己做过或没做过某事,我们常常要被迫做一些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情。人生最无奈也是最有趣的事情也许就在于此了吧。
而在这过程中,警方也出现了内部为了争功而发起的斗争,男主一时间竟然成为了他们为求上位的牺牲品。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刘德华主演的《五亿探长雷洛传》里,警方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破案率指标,随意抓人来充数的情景。
当然也不能说警方有错,毕竟所有证据已经指向男主犯罪了,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抓犯人是正确的,就算只是为了权力之争,却也没有伤害到其他人。可这也就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推理的前提条件错了,接下来的一切推理就是错的。
还是掏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来说,前提条件“男人都有胡子”,提出的论点是“我有胡子”,结论是
“我是男人”。这样来看,推断是合理的,因为前提条件的“男人有胡子”是对的。可一旦前提条件变成“女人有胸”,提出的论点是“我有胸”,结论是“我是女人”。这样的结论就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前提条件错了,因为不管是男人女人都是有胸的。
回到这本书中的警方上,警方认为所有证据都指向男主,所以男主是罪犯。可他隐含的前提条件是男主真的接触了这些证据,接下来的推理才有可能成立,但男主并没有接触这些证据,所以男主是罪犯的这一条是不能成立的。
可我们不也往往犯这样的错误吗?一旦认定谁做了什么事,便会找出指向他的所有证据,可事实也往往并非我们想的那样。
最后,若是凶手没有自首,男主也许有可能洗脱罪名,也有可能蹲冤狱。这些更是人的无奈。
常常说,自由可贵,可我们的自由却常常掌握在别人的手上。
《风雪追击》不仅仅是本推理小说,更是一部人性的小说,也许它吸引你的是它的故事,但它吸引我的却是它对人性的解读。
虽然没有《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这么精彩,但也算得上是值得读的一本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