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这几年随着“致青春”话题的火热,“别人家的孩子”也成了一同火热的词条。我们回首当年,在那些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分数和名次决定一切的日子里,总是会被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虐的体无完肤。但细想想,如果真的要给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分类,其实也是有层级的。一般听话的、乖的也就是个青铜级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些特别能苦读、特别能考试的,充其量也只能是个铂金水平,咱们完全可以一边吸溜着炸酱面,一边听老妈在旁边苦口婆心,一边在心里冷笑“就那个呆货啊”。但还有很少的一部分“别人家的孩子”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活在老妈的唠叨里,而是活在我们的心理阴影里,他们不需要大人强调,就已经完全碾压了我们的神经甚至自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煮熟的鸭子”,但内心却早已对他们献上了自己的膝盖骨……
是的,他们就是王者级别的“别人家的孩子”,留给我们童年和青春无数阴影面积的大神。这些人最大特点已经不是学习成绩好这么简单,即使他们不一定每次都能得第一,但他们身上的那种王者气息,却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从知识构成角度,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识面特别广,好像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从个人素质角度,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多才多艺”,应试考试只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有的音乐特别好,有的体育特别棒,爱好特别广泛,极个别的还特别漂亮、特别帅……总之,从整体印象角度,他们最大的特点是“特有气质”,你会发现与年龄相符的青春活力在他们身上更加明显,同时,一种超越平庸的温文尔雅和格局广阔又正在他们身上蠢蠢欲动,那是我们心中永远不会忘却的“别人家的孩子”。
“进击”是我们当年甚至当下的“主题词”,我们要考上211/985,我们要好工作,我们要好老婆,我们要升职加薪,我们要诗和远方。所以,当李永乐的《十分钟智商运动》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其实内心是不屑的。即使这位李老师是当下网络科普界炙手可热的博主之一,即使他是北大双学士,清华硕士,人大附中物理竞赛教练,华罗庚金杯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也没用。因为,“智商”这个词儿是多年来早已在我们内心被鄙视成渣的概念,那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了一些人生之后,我们早已不再相信“智商”这个东西,在物欲横流的“小时代”还能有什么用,别说是“智商运动”,就是“智商运动会”也拿眼前的苟且没辙。
李老师的《十分钟智商运动》仿佛根本没有听到我们的“心声”,反倒热火朝天地一路势如破竹。“有趣的数学”、“奇妙的物理”和“身边的科学”三个部分支撑起整本书的内容,介绍的知识面非常广,从最普通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到最不普通的“四维空间是什么样的”,从最接地气的“电饭锅可以用来烧水吗”,到最不接地气的“如何制作原子弹”……我们在读李老师这位当年学霸的书的同时,脑海中总是不由会浮现出很多儿时的回忆,比如班上那位“别人家的孩子”又在班花面前侃侃而谈了,我们在后排和几个死党不停地挤眉弄眼、愤愤不平。所以,即使这本书的内容再丰富多彩,李老师你讲述得再诙谐有趣,我管你“特斯拉和爱迪生谁更厉害”,我管你“量子是个什么玩意儿”,我管你“雨中走路淋雨多,还是跑步淋雨多”,总之,在内心深处,我们依然是抵触的。
然而,如果平心静气地反观自己,回望来时的路,不得不承认,这种抵触早已和当年班花的故事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其实是在骨子里将《十分钟智商运动》这种崇尚通识教育的书籍,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某种诗和远方,与我们自己进行了割裂。我们一路走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未尝到过通识教育的滋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最“广博”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别人家的孩子”被作为“高分低能”的典型“游街示众”,“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仿佛洗脑神曲将无数人的认知完全摧毁。在人性不必点破的淡淡的小阴暗的推波助澜下,人们更愿意去传扬不学无术反而小三无数的暴发户,去吹捧门门挂科却人脉满分的高衙内,更愿意去狠狠转播当年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后来如何因为不会“社会那一套”而泯然甚至惨然众人矣……
表面上看,这貌似是一种纯粹的实用主义“结果论”,但如果深挖这背后的东西,我们会发现那其实是交织着社会转型期焦虑的教育迷茫和自我迷失。从最浅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十分钟智商运动》是一本很不错的通识教育辅导读物,体现着通识教育甚至自由教育的精神。“通识教育”在19世纪由美国教育界首先提出,曾被译成“通才教育”或“普通教育”,这种教育不愿意培养专家,而是要培养知识广博、高素质、人格追求完满并且全面发展的通才。而“自由教育”在近代教育中出现的年代更加久远,其内容包括音乐、天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等,核心和通识教育是相容的,讲究的是心智的解放,目的也更加高远,要寻求生命中的最美、最纯和最善良的品质,以培养具有自身良好素质的人为教学宗旨。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进一步反观前面我们提到的内心抵触,也许在各种类似“酸葡萄”的小心结之外,最重要的是,早已“致青春”很久的我们,确实经历了很多现实的无奈,我们在内心最深处感觉李老师说的那些知识“没什么用”。而这个以“有用”和“没用”作为获取知识标准的体系,并非从来就有,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最早讲究的其实算是一种“通识教育”——“君子六艺”象征的就是一种对各类知识和技能的崇敬和向往。实用主义的知识获取偏见,是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渐激烈和科学自身分类的逐渐细化,呈现出一种逐渐加强的趋势的。19世纪中叶以后,人类科学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轨道,人类文明的发展超越了以往数万年的总和。很多人认为近代科学的发展,让人类终于打破了过往漫长的反智压抑,得以再次徜徉于古希腊黄金时代般的知识殿堂。但人类自身素质提升的事实却是:时代出现了转向。如果简单概括的话,这种转向就是“诗意的科学”开始向“实用的科技”蜕变。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天才”层出不穷,“通才”却几乎没有再次出现。在这之前,“通才”是一种知识分子普遍向往的境界,也是当时科学和文化交相辉映的繁花。比如歌德,我们大多只知道其作为文学家的荣光,却很少人知道他对于科学的着迷——尤其是地球形成问题和植物学,歌德的岩石样本收藏超过18000件,同时还在耶拿大学创建了一个专供研究的植物园。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歌德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收集这些岩石样本,搞这么多植物研究,这实在是“不务正业”,白白荒废了很多本应“进击”赚稿费吸粉的“奋斗时光”。所以,在这样的眼光下,《十分钟智商运动》中的那些科学知识即使再有趣,很多人也会在内心深处隐隐地去质疑甚至嘲讽。智商再高又如何?除非你能成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否则也等于个零。
但是,如果我们扪心自问,这个“等于零”到底指的是什么?很多人或许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当然也会有人理直气壮、毫不犹豫地说:反正离不开发财和出人头地。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按照发财和出人头地这个标准来看,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真的是因为我们手里满是汗渍的成功学才光耀万丈的么?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特别吃得开才彪炳史册的么?又或者只是因为他们的智商特别高才惊艳世界的么?我们只看到《十分钟智商运动》中的“智商”二字,却不一定明白这并不是一个智商的话题,这种“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智商运动,背后实际上是眼界的开阔,更是人生格局和情怀的温养。也许,这才是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真正成为人类精神世界旗帜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单凭文学就能一劳永逸的歌德,会对地质学和植物学痴迷的原因,因为这本身超越功利,是一个有着“通才”气质的卓越之人,本就应该具备的一种气质。
钱伟长先生曾直言我国大学教育的弊端:“那种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严、各种专业分工过细、互不通气的孤立状态必须打破……现在大学里有两大缺点,一是太死,二是太专。”如果我们对于“智商运动”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了解一些猎奇的科学知识,甚至还在用实用主义的蜂刺去撇嘴冷笑,那么我们将再次错失一个宝贵的机会。那是一个让我们从精神上脱离长久以来诸多苦闷的机会,更是“通识教育”留给世人真正的财富。当然,这种精神上的扩容并不一定非得要正襟危坐,《十分钟智商运动》延续了李永乐一直以来的风格——和当下的热点联系得很紧密,追求一种轻松时尚的乐趣。比如,最近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映,人们对大刘老师《三体》的热情更加高涨。《三体》中“二向箔”这种“降维打击”,给无数读者带来极为震撼的阅读体验,《十分钟智商运动》因此专门从科学角度讲述了四维空间,也就是欧式高维空间。
对于这样宏大且不易理解问题的探讨,在《十分钟智商运动》并不少见。李永乐的知识面是极广的,除了从解析几何等数学角度进行了介绍,这个知识点最出彩的是结尾处引用的埃德温•阿伯特的小说《平面国》。在这个故事中,生活在一张纸一样的二维世界的生命,他们看待三维世界的我们就像看待神一样的存在,因为我们可以在不打破(二维的)保险箱的情况下把东西取走,能看到所有二维世界看来被挡在墙背后的东西,能够轻易毁灭他们的世界。除了四维空间,《十分钟智商运动》还介绍了天体之间的距离、量子力学等不少“远离现实”的科学知识。掩卷而思,让人不由感慨,难道歌德仅仅是因为文学上的天才而成为文学大师的么?梅贻琦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不仅仅是“专家”,更应是“大家”,而“大家”往往是在“通识教育”的孕养中产生的。
这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需要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我们了解四维空间、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等深奥的知识,并不是为了去完全理解,而是为了去尽力感知。这其实和《三体》给人的观感极为相似,一旦人了解到更高文明的存在,或者意识到宇宙的无尽及人类自身渺小,世俗的各种眼光和羁绊也就不算什么了,甚至自己肉体的疲累和存在也都不算什么了——因为我们意识到了除了眼前的苟且,除了诗和远方,我们更有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值得一提的是,《十分钟智商运动》同时还不忘尽力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身边的科学。比如,雨中走路淋雨多,还是跑步淋雨多,陀螺为什么不会倒下,手机触屏又是什么原理,炎热的夏天为什么总感觉马路上有水……这其中其实含带着一种微观的观察,特别是那种对生活满满的兴趣,全书也是在默默提醒我们,在关注“头顶星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成为一个热爱现实生活的人,这是一种人文的情怀。
也就是说,在这场“智商运动”背后,是对“通识教育”理念的一种呼唤,代表着当下我们所面临的一种“进击的轮回”。“通识教育”从培养精英、培养大师、培养通才的遥远处一路走来,历经荆棘。人类的物质世界在加速发展,认知环境在不断改变,生存竞争在不断恶化,“通识教育”曾经在很长时间被打倒在地。书院气息厚重的“通识教育”,不但被宣布“脱离群众”,也被强调“立竿见影”的专识教育袭击,更被无数貌似“符合现实”的实用主义者、反智主义者、功利主义者、拜金主义者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也许其中就有“别人家的孩子”所带来的人性中固有的嫉妒和怨恨——所以,在我们的口口相传中,“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必须没有好结果和好归宿。
这是人性,无可厚非,只是我们不应让自己因此错失完善自己的可能。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别人家的孩子”最后到底怎么了:那些王者级的“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活得都很好。这并不是说他们权倾朝野,也不是说他们富可敌国,而是说他们在那种“通识教育”的温养下,成年后有着更高的认知格局和更广的人生襟怀,而且,他们好像一直对生活充满着兴趣,一直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所以,即便是从最功利的“进击”角度,“通识教育”也正在回归并证明着王道就在此岸。“进击的轮回”不可逆转,当“专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扩招已然普及,个人整体的素养必然成为决定结局的砝码。更进一步说,时代必然向前发展,人类必然进一步觉醒,必然会认识到一个生命的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必然会意识到一种教育的进步到底需要些什么。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对知识的态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代表着我们对价值观等一系列本源问题的认知,而这将直接决定我们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