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5

听老师在微课的分享,对老师的用心很佩服。没有面对面,却可以在看了我们每一位伙伴的文字表述后,给出那么多的回馈!

看了每位学友的分享,再结合老师的反馈,能看到许多自身的问题。

“在读书的时候,去感受我们小时候在家庭中,父母是如何对待我们的”

说到毒性教条,我也是在劫难逃。

听话、老实、勤快、学习好……才是好孩子。

小时候,有一次我把喜欢的小勺掉水池里。后来有一天,爸爸把水池的水放干,我欣喜地一把捞起我心爱的小勺。

我不知怎的,爸爸很生气地骂我自私。我很惊愕,也很伤心。

我觉得我不该只顾自己,我应该先去帮爸爸捞其他东西。

所以我一直视自私为恶魔,不敢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干脆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如今我看到,其实是父亲想要成为自私的人,而他不得不为了弟弟妹妹放弃上学——他常这样和我们说。

现在觉得,我当时的行为之所以触怒父亲,是因为我没顾及到父亲的感受。他只是披着成人外衣的“小孩”。他也想自私,可他是不懂得要照顾自己内在小孩的“父亲”!

而今,我也为人妻为人母,我庆幸可以学习如何照顾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规则无非是维护自身的感受,很多时候,一昧的讲规则,却忽略了最初的感受。

当我很诚恳地和对方说出需要和感受时,对方会乐意维护我的感受,而遵守所谓的规则。

感受到的是爱的流动,而非羞辱、贬损。

假如爸爸和我说“艳萍,你帮我把这个拿过去,好吗?”我会很高兴地去做,并且觉得我是被需要的。

而被骂“自私”,我真的很受伤!

我读了18年的书,是个典型的“书呆子”,习惯了咬文嚼字,不知不觉就掉进研究语言文字的泥淖。

这一次读《家庭会伤人》,我只是一遍遍读第一章,有空就读(我喜欢朗读),不去研究意思,不去为如何写心得焦虑(我相信自己可以写出来),不去管纷飞的妄念。

写心得时,抓过那读书时一闪而过的念头,跟着感觉。慢慢梳理下来,发现很多是相通的。

我想这就是戒定慧吧!“不着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

真心佩服老师,您的功力不简单!

感恩老师和各位学友,大家辛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