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

KNN分类算法思想

①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T={Xi=(x1, x2,..., xn, Yi}, i=1,2,...,m. 利用训练集训练KNN模型。
②对于新的输入样例,在前面训练集训练的模型中找到与该样例距离最邻近的k个实例
③根据这k个实例对应的类别,求类别最多的作为此输入样例的类别。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_第1张图片
KNN绿色圆圈的分类示意图.k=3,则最邻近训练样本的类别最多的是红色三角形;k=5,则最多类别为蓝色正方形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_第2张图片
image.png

算法的描述
1)计算测试数据与各个训练数据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的递增关系进行排序;
3)选取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测试数据的预测分类。

分类决策规则

分类误差最小即经验风险最小,所以多数表决规则等价于经验风险最小化。

距离空间度量

  • 1. 欧氏距离,最常见的两点之间或多点之间的距离表示法,又称之为欧几里得度量,它定义于欧几里得空间中,如点 x = (x1,...,xn) 和 y = (y1,...,yn) 之间的距离为:
    image

    (1)二维平面上两点a(x1,y1)与b(x2,y2)间的欧氏距离:
    image

    (2)三维空间两点a(x1,y1,z1)与b(x2,y2,z2)间的欧氏距离:
    image

    (3)两个n维向量a(x11,x12,…,x1n)与 b(x21,x22,…,x2n)间的欧氏距离:
    image

    也可以用表示成向量运算的形式:
    image

K值选择

K值一般不大于20的奇数,奇数可以防止出现两个类别相同的情况

模型训练

构造平衡kd树算法:
①确定分裂规则:计算所有数据各个维度上的方差,选择方差最大的维度作为首先分裂的节点。
②确定分裂节点:在第①阶段得到的方差最大的维度中数据中位数那个样本作为分裂节点。
③确定左右子树:大于中位数的样本作为右子树样本子空间,小于中位数的样本作为左子树的样本子空间。
④迭代计算子树:循环①②③步骤,直到叶子节点。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_第3张图片
构造平衡kd树的流程示意图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_第4张图片
构造K-D树的伪代码

每个非叶节点可以想象为一个分割超平面,用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将空间分为两个部分,这样递归的从根节点不停的划分,直到没有 Data Set 实例为止

随着树的深度增加,循环的选取坐标轴,作为分割超平面的法向量。
对于3-d tree来说,根节点选取x轴,根节点的孩子选取y轴,根节点的孙子选取z轴,根节点的曾孙子选取x轴,这样循环下去。

最邻近搜索算法

已构造好kd树,即训练好了KNN模型,输入一个样例,该如何分类呢?

①在kd树中找到包含目标点x的叶节点,即在已经划分好的样本空间中找到包含x实例的样本子空间
②把此节点当作临时“当前最邻近点”
③递归向上回溯,在每个节点执行以下操作:
(a)如果该结点保存的实例点比当前最近点距离目标点更近,则更新“当前最近点”,也就是说以该实例点为“当前最近点”。
(b)当前最近点一定存在于该结点一个子结点对应的区域,检查子结点的父结点的另一子结点对应的区域是否有更近的点。具体做法是,检查另一子结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以目标点位球心,以目标点与“当前最近点”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或超球体相交:

  1. 如果相交,可能在另一个子结点对应的区域内存在距目标点更近的点,移动到另一个子结点,接着,继续递归地进行最近邻搜索;
  2. 如果不相交,向上回溯。

④当回退到根结点时,搜索结束,最后的“当前最近点”即为x 的最近邻点。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_第5张图片
最邻近搜索算法

KD树的插入

KD树是一个二叉搜索树,所以插入的原理是差不多,只不过比较大小不是根据一维数据,而是根据K维的值来实现。

KD树的删除

KD树的删除也与二叉搜索树差不多,分四种情况,父节点是祖父的左节点还是右节点,被删除的节点是否有左右子节点

KNN的优缺点

①kd树更适用于训练实例数远大于空间维数时的k近邻搜索

KNN的改进——KD树近邻搜索算法的BBF改进算法

原因:“回退到根结点时,搜索结束”,每个最近邻点的查询比较都要回退到根结点而结束搜索,这导致了许多不必要回溯访问和需要比较的结点,这些多余的时间损耗在高维度数据查找的时候,搜索效率将变得相当之低下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_第6张图片
BBF改进KD树搜索算法

代码[3][4]: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class KNN:
    def createDataset(self):
        group = 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 = ['A','A','B','B']
        return group,labels

    def KnnClassify(self,testX,trainX,labels,K):
        [N,M]=trainX.shape
    
    #calcul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testX and other training samples
        difference = tile(testX,(N,1)) - trainX # tile for array and repeat for matrix in Python, == repmat in Matlab
        difference = difference ** 2 # take pow(difference,2)
        distance = difference.sum(1)  #行向量分别相加,从而得到新的一个行向量
        distance = distance ** 0.5
        sortdiffidx = distance.argsort()  #argsort()根据元素的值从大到小对元素进行排序,返回下标
    
    # find the k nearest neighbours
        vote = {} #create the dictionary
        for i in range(K):
            ith_label = labels[sortdiffidx[i]];
            vote[ith_label] = vote.get(ith_label,0)+1 #get(ith_label,0) : if dictionary 'vote' exist key 'ith_label', return vote[ith_label]; else return 0
        sortedvote = sorted(vote.iteritems(),key = lambda x:x[1], reverse = True)
        # 'key = lambda x: x[1]' can be substituted by operator.itemgetter(1)
        return sortedvote[0][0]

k = KNN() #create KNN object
group,labels = k.createDataset()
cls = k.KnnClassify([0,0],group,labels,3)
print cls

运行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文件路径...")
import KNN
from numpy import *
dataSet,labels = KNN.createDataSet()
input = array([1.1,0.3])
K = 3
output = KNN.classify(input,dataSet,labels,K)
print("测试数据为:",input,"分类结果为:",output)

过程:


image.png

[1] 从K近邻算法、距离度量谈到KD树、SIFT+BBF算法 (非常经典,讲解的非常详细,值得参考)

[2] K NEAREST NEIGHBOR 算法(全部是关于KNN的应用题型,可以用来理解KNN的实际应用,有助于理解算法的使用)

[3] 机器学习算法-K最近邻从原理到实现 (代码实现)

[4] 机器学习(一)——K-近邻(KNN)算法 (代码实现比较多,可以多参考实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