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聪明”的大多数

不做“聪明”的大多数_第1张图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好报写作群坚持了三周,二美老师发福利,请来了牛人老师师北宸先生给我们线上指导答疑了一个小时,结果在北宸老师娓娓道来的60分钟,啪啪丢来好几包干货。聪明如你,赶紧收好了。

1000字的输出需要100,000字的输入积累。

这个比例乍一看还蛮吓人的,其实不然呢,这两者之间绝不是可以划等号的。意思说这100,000字的积累是一个基础吧。没有一定的量的积累,你想要正常输出,恐怕是不行的。像我每天东看看,西看看,貌似看了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没有用的,谈不上什么积累,只是浪费时间,因为要写的时候,依然是硬要“憋”的,所以互联网上很多东西并不值得一看,时间有限,还是象老师说的,找到最有价值的,公认是优秀的文章,或者优秀的媒体(杂志),找到你自己在行的,喜欢的,踏踏实实认真地读,也可以读名著,读一些国外(国际)的优秀作品,这样假以时日会成为有用的积累,对于写作而言,才是一个真正的基础。

笔记:好东西是聪明人花笨功夫打磨出来的。

通常我读一本书,读完也就算了,稍微隔一段时间就开始慢慢遗忘,再后来甚至记不得片言只语,那么就像是白读了。而且随着越读越多,越读越杂,遗忘也像有加速度一样,刚读的文章可能几天就忘了,这样怎么能算是真正的积累呢?怎么能帮助写作呢?所以做笔记就非常必须了。如果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对写作会非常有益,因为做笔记是也是一种思考,是建立知识储备。我们常常感觉写文章憋不出来好难受,就是积累不够,思考不够,没有办法化成合适的文字和段落表达出来。老师说,像李敖这样的大家尚且如此看重笔记,何况我们普通想学写作的人呢。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聪明人都不愿花笨功夫。从今天起,读好的书,做好笔记。

写什么?

前几天二美老师发出了一张战书:两天48小时,完成10篇至少1000字的文章。我刚看到时,热血沸腾,几分钟后,就冷下来了。为什么呢?我没有主题。肚里没货,硬憋伤身。我非常佩服参加挑战的群友,记得我们组有一位群友在收下战贴之时,已经有了八九个明确的主题了,也就是说厨师在规定时间内要烧好十个菜,那么下厨前要把食材全部准备好了才行。这是功夫。北宸老师说,因为我们平时看书积累还不够,再说也没有笔记的帮助,再加上观察不到位,所以不容易有好的话题。平时要注意收集话题,记下来先冷藏几天,觉得好,有东西可写就用,这就是打腹稿,先把要写的,想写的都准备好,这个也许会花不少时间,但却是必须的。腹稿打完整,感觉就有东西写了,这样就不会硬“憋”啦。

方法:翻译、写书评、求反馈

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去锻炼自己写作能力,可以先翻译,因为翻译能提高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有些优秀的杂志里的文章我们通过翻译可以学习模仿他的结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等。熟练了,能够也被你运用了,那么你就真正学到了,成了自己的东西。再好的文章,学了以后不能变为自己可用的,仍然是没有学成。老师还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安替成功的例子,又励志又实用,就看我们去不去做。

除了翻译,还可以写书评,这也兼具了看书及做笔记的功能,非常实用,也除去了没有东西可写的烦恼。最后老师建议我们的文章无论好坏都要设法让别人读,无论读者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无论什么反馈,对自己都是一种帮助和鼓励,这点和二美老师想得一样。我把每天的作业发到朋友圈就是受了老师的启发,的确是有鼓励的作用。

写作的路还很长,学习也一样。愿我们这批写友通过这段时间的历练,都能取得进步。

痛,并快乐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做“聪明”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