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茜
渡鸦区块链专栏记者
在区块链的井喷年,许多区块链创业公司在做的是如何将技术落地转变为市场应用,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个项目,关注的则是开发平台本身。
北京信和云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成立。李远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对企业管理更感兴趣的他毕业后选择报送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继续深造。
随着比特币的持续火热,背后的技术——区块链逐渐浮出水面,受到一些技术极客的关注,信和云在2014年投入进来,高度看好区块链未来的趋势,组织了10余人的研发团队开启了区块链研究之路,埋头一干就是2年,做成了国内最安全稳定的数字资产底层和首个自主产权的智能合约平台。2016年区块链概念异军突起,信和云也学成出山,于是在9月份开始筹备对外进行区块链商用推广。
信合云 CEO李远
为什么要做开发平台?这与区块链行业的不成熟有关。2016年的区块链行业,被评价为“雷声大,雨点小”,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除了区块链技术本身目前还不够成熟,法律法规监管环境尚不清晰,各行各业也对区块链缺乏深入了解外,区块链从业门槛高、人数少,也是短时间内难以产生创新可行的落地应用的主要原因。
李远说道,“区块链火起来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有一些扎扎实实做技术的公司,但大部分是在炒概念。以我们团队的经验来说,吃透区块链技术至少需要半年,做技术创新至少需要1年,加上区块链的未来目前并不明确,让程序员来投入他们心里会发怵,但没有程序员的投入这个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既然我们做了那么久的研究,就想着搭建一个平台,来降低普通程序员做分布式开发的入行门槛。这本身也是促进区块链行业的成熟和发展。”
据李远介绍,信和云现在主要有两大块业务,第一块是智能合约平台的搭建与运营,该平台于3月15日开放了不删档公测。第二块是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涉及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电子发票、区块链交易所、全网征信、物联网等等,在应用落地方向进行开拓,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一些营收。
信合云联合创始人 徐伟
国内自主开发,以太坊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李远称,现有市面上采用的比较广泛的智能合约平台,一个是以太坊,它是第一个提出智能合约概念并且在POW公链上做实践的组织,在智能合约领域的认可度最高;第二个是IBM的Hyperledger,用接口规范的方式实现智能合约,提供更好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很高的不确定性,和智能合约最初的概念有所区别。
而信和云智能合约平台则是完全由国内人员自主原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平台。平台架构与以太坊接近,与底层高度嵌入。其搭建在高度优化后的比特股框架上——比特股是一个在共识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大幅拓展的开源区块链框架,在中国应用很广。
(点击图片 查看大图更清晰喔)
李远称,比特币和以太坊是POW的共识机制,其运行模式是所有人去争夺记账权,好处是公信力强;坏处是所有人都需要疯狂计算,资源耗费较大,效率极其低下,“这种共识机制更适合原教旨主义的区块链理想模型”。
而比特股对此的改进是采用了DPOS的共识机制,这种机制更像是议会制下的“授权机制”,大家投票产生议会成员,在议会成员中根据一定规则打乱顺序,按顺序出块,减少了大家抢夺上链的过程,效率更高。“这种共识机制和现实中组织形式很像,通过议员数目的调节,能够达到与POW一样的公信力,能够适应公链和联盟链等不同要求,相对以太坊来说更适合行业应用的开发。”
更灵活的共识协议带来的是是TPS数值的增高。据了解,信和云平台现在底层链的交易性能达到了1000TPS(每秒交易笔数)。“这是我们很大的优势”。
信和云运营总监 张震涛
但与此同时,李远也承认,相对于以太坊目前广泛的影响力,信和云所主导的智能合约技术框架还有很多追赶的空间。他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战略层面,以太坊已经建立了开发者社区,具有较大的开发者基础,同时也面临协调的问题;而信和云的平台目前是由公司来进行主导开发的,在反馈效率上有优势,便于应对突发风险,但需要逐步建立开发者社区和公信力基础。
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李远称在平台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会逐渐将代码开源,打造成社区生态。其次另一个挑战是运营时间的积累,李远认为以太坊虽然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毕竟经历了2年多的考验,问题也在不断修复;而信和云虽然经历过充分的自测和内测,但公测刚刚起步,可能也会暴露一些问题。“我们的策略是不删档的,开发程序、积累代币等操作都会统一迁移到真实环境,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风险就是义务,如果有人盗取大量代币,这个锅我们是要背下来的。”
将底层可视化的开发环境、简化的GLUA语言
独立开发区块链应用,需要从底层编写代码,构筑底层构架;掌握多种软硬件开发能力,有一定的密码学研究也是必要条件。这样的限制导致了精通传统业务及区块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极度匮乏。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目前只靠少量的技术人员探索,自然进展缓慢。
信和云平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来提供更简便易上手的开发环境。
首先是提供全套的集成开发工具,以及配套的区块链智能合约浏览器等工具和服务,允许用户查阅智能合约的数据、调用、交易等,对底层进行了封装,让开发者无须考虑应用的分布式和底层展示的难度。同时提供了可视化开发、编译、运行环境,主界面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件列表区、编辑区、信息输出区等几个主要部分,以此来提高开发效率。
平台采用的GLUA开发语言也是一大特点,据李远介绍,GLUA实际上是LUA语言的变种,LUA语言是游戏开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脚本语言,语法较为简单,使用灵活,易于掌握。信和云平台再次在基础上做了改进与封装,生产出GLUA,使得它即具有LUA语言的特征,又能满足于智能合约的编写。“一个程序员看了语法之后2天就能上手,熟练的运用它进行编写。”
(点击图片 查看大图更清晰喔)
同时平台内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例如“沙箱”机制。相信玩过《我的世界》这款游戏的玩家对“沙箱”二字并不陌生。所谓“沙箱”,(亦称“沙盒”,英文名sandbox),顾名思义,可以看做是一种容器,里面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通过“沙箱”可以给开发者提供一个智能合约模拟器,内含真实区块链和合约虚拟机,允许开发者进行离线模拟和测试,可以减少错误合约上链的概率,降低调试合约的成本。
另一个功能是“链内外事件触发机制”,智能合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链上链下的数据互通及交互。例如实物交易合约中,买方通过合约向卖方支付了费用后,卖方却没办法自动发货;在保险合约中,完成索赔、验证流程后,合约无法将赔付款项转账到银行卡账户中。
为了试图打破这种困境,信和云设置了“事件触发”机制,该机制支持在智能合约内提供一种新的命令,当其被执行时,可以调用本地预先编写好的脚本程序。由于脚本是高度自由化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定制,还信用卡、交罚单、在电费不足时自动买电;也允许调用其它合约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操作。“虽然还远远不能称得上成熟,但充满想象空间。”
现状、融资与发展
信和云智能合约平台已于3月15日正式上线,现在处在公测阶段。李远称,现在他们在与不少资本保持沟通中,融资在计划之中。
展望2017,李远有个公司发展的小目标:希望在平台之上能够有100个具体开发的DEMO出来,其中有20个成为真实应用,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可信的分布式应用服务。
本文为渡鸦专栏专访,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