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读39-53

      读完“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和“论写作教学”章节,有两点感受觉得不吐不快。

      其一,作者阐述“我们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感情的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我们应重在教文章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而非文章所写的事情道理东西或感情本身。这一点却是语文教师(包括我)常常没有很好把握与执行的,因此常常将语文课教成了思想教育的政治课或是美点体会的美学欣赏课或是文本思想感情的情感熏陶课。而偏离语文教学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文本价值的准确定位。这样的语文教学也是李华平教授曾经极为批判的一种教学偏差行为。对照叶老夏老的观点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自己竟也时常迷失和遗忘!我也深感与正道与阅读结缘而不至于继续迷失和遗忘的幸运!

      其二,在“论写作教学”这章里,作者提出“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从而可知,命题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要超出学生积累范围,而且文题要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同时,本章提出“对于学生作文,标准不宜太高。”“只要是他们所积蓄,从胸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作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倘若并非他们所积蓄,而从依样葫芦、临时剽窃得来的,虽属胜义精言,也要不得。”这里强调学生作文要求不宜太高,那么,不同学段学生的作文要求也不同,不必立意求独创,言情求甚深,只需所写是自己所积累的即可。

      由上述两点,我认为教师命题应该立足学生生活积累,拟出能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的题目才行;评判教师还应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标准不同。

      记得我带的一个七年级班级,参加入学来的第一次月考时,因为作文题目涉及家庭范围,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每个学生文章差不多洋洋洒洒的,有故事情节,有真挚情感,每个人都获得相对较好的成绩,每个孩子都觉得语文没那么可怕,家长也是一篇赞声。可是期中期末考试,语文作文命题(包括阅读题目)来个下马威,一下子依照中考出题,设置审题障碍,且评判者用八年级乃至九年级的标准评价,学生成绩如坐滑梯般大幅度降低,学生一下子看到语文可怖的面目,觉得语文难学,努力了似乎也没效果。虽然与平行班成绩相比优势依然,可一些家长却是不能接受分数的锐减,于是质疑教学者有之,问难老师者有之,责备学生者有之。语文教学及语文老师被置于尴尬的境地,让人无语。

      因此,作文让学生能有话说,渴望表达得突出,需要命题者认真听取本文作者叶老夏老的真知灼见。作文让学生不惧怕,并敢于表达,评判者需针对不同年级用不同标准,以评价引导学生爱写作,爱语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2月4日读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