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静)

读《农地调整会抑制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吗?》心得

仇童伟,罗必良.

(二)农地调整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机制:对经营权不稳定的行为响应

1、基于调整农作物种植类型的行为响应。

农地调整由于经常性地变更承包地,导致地块细碎化,尤其是在非农就业不稳定时,会降低农户对农地的生产性投资。农户会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产出率,从而导致劳动投入过密化的现象发生。因而,农地调整会抑制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

但是,有学者持相反观点。如许庆、章元(2005)的研究表明,由于农地调整的问隔期与农地投资回收期是匹配的,农地调整不会造成农业投资减少。从农地调整周期与农作物生长特性来看,一年生草本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周期均较短,农地调整并不会对其造成影响。相比之下,多年生木本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投资回收期较长,资产专用性也更高,农地调整对其农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农户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性,更倾向于种植生长及收获周期较短的粮食作物,而不是具有明显锁定效应的经济作物。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劳动力要素在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问的价格差扩大到一定程度,地权稳定性对农户在两部门问收益的拉平效应(姚洋,2008)也难以弥补部门之问要素价格的巨大差异。此时,农地调整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约束也将消失殆尽。

2、基于部门就业比较收益的行为响应。

农地调整造成的经营权不稳定,家庭收入结构的转变不容忽视。在非农部门的发展水平超过农业部门,且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在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时,若农户非农收入占比的增加,农地调整不仅不会抑制劳动力非农转移,反倒会因为非农部门就业收益的增加、承包权稳定性的提高,而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激励作用增强。

此外,在乡土社会,外出务工群体往往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外出务工不仅不会降低其农地经营权的稳定性,反而会强化他们在农地产权保护中的优势。在提高农户对农地产权保护的同时会降低农地调整中经营权不稳定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农地调整虽然降低了经营权的稳定性,但是,经济社会条件发生改变时,农户的行为响应会使农地调整所内含的经营权不稳定的作用下降,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三、数据来源、变量与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课题组于2015年年初通过分层聚类方法对农户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二)抽样过程

首先,选择6个指标(各省份总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耕地总面积、耕地面积占比、农业人口占省总人口的比例、农业增加值占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的聚类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全国抽取9个省份。

然后,每个样本省选取6个样本县,每个样本县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抽签4个乡镇。

接着,每个样本乡镇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2个自然村。

最后,每个样本自然村随机挑选5个样本农户。作者对其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三)变量选择与说明

1、因变量

劳动力非农转移。

3、主要自变量

农地调整、村庄农作物种植类型、村庄家庭非农收入占比。

3、其余控制变量。

借鉴Ma eral.(2013), Ma eral.(2015)和Janvxy eral.(2015),本文选取家中16-70岁人口占比、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劳动力占比、家中女性劳动力占比来反映家庭人口特征;参考Mu(2014),本文选取家中党员数、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和亲戚中村干部数来反映家庭社会资源;参考Chen(2012),Ma(2013),本文选取承包地面积、承包地地块数、承包地地块问距离、土地肥沃程度和土地灌溉条件来描述承包地特征;参考、Valseeeki (2010)和Ma eral.(2015),本文选取所在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所在村庄交通条件、所在村庄距乡镇的距离来描述区域特征。

(三)模型选择与说明

模型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本文在模型估计中分别引入交义项来识别农作物种植类型和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地调整的调节效应:

2018-10-23(静)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23(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