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印象

        苦水是甘肃的一个地方,是一个不大的乡镇。苦水最出名是地名、玫瑰和猪驼山。首先是地名叫苦水,是不是本地水质不好水味苦涩还是其他,令人不胜遐想。很多外地人听到苦水名字时都问有什么来历吗,因此大家对苦水的记忆格外深刻。

        以前我也来过苦水,但仅仅是不足半天的时间。结伴在猪驼山脚下的庄浪河边踩过水,远眺了巍峨猪驼山,感受了一下当地民间佛教圣地的威严。

        我对苦水的认识是小时候听大人们常讲苦水历史长、出人才,现在理解实际上是文化底蕴深厚。为什么说深厚一是周围有很多家族原籍源自苦水,二是苦水以前文化教育发达(受教育人多、秦腔戏剧师傅多、社火好),三是苦水的手艺匠人(木匠、瓦匠、纸匠等等)水平远近闻名。

      到后来苦水的玫瑰越来越有名,苦水也越来越让人熟知。苦水的这种玫瑰不是观赏植物,而是经济作物,主要生产玫瑰精油、玫瑰食品(茶、酱、药)等。苦水的这种玫瑰它切割后生存期短,也就几个时辰就枯萎了,因此无法成为观赏花卉,更不是代表爱情的物品。在生活中代表爱情相送的其实是切花月季,它们都长得很像(都属于蔷薇科)。苦水玫瑰种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地的红粘碱土质很适合玫瑰的生长。多年来,苦水玫瑰因其花萼叶多叶厚油多味香文明,也成为了中国四大玫瑰品种。随着玫瑰价值的提升,苦水玫瑰后来扩大到整个附近几个县区都在种植。

      这次因公来到苦水,住在寺滩村旁的玫瑰研究所。时间较长,近距离、认真地认识了一下苦水。

      自永登县城向南,从大同到苦水到河口,近40公里,是两山夹一沟的山谷,形成一条山川。川势南北走向,宽阔处有五六百米,狭窄处三百米,俗称苦水川。苦水川内庄浪河顺谷流淌至河口入黄河,小河将苦水川分为了河东河西,312国道和兰新铁路沿河修建,村民沿河两岸居住。庄浪河是一条从天祝小支流汇聚的小河,水小平缓,受雨季影响时而干涸。有限的河水滋养着苦水川两岸。苦水川东西的山属于丹霞地貌特质,山上贫瘠,光秃秃的一无所有。这种山土中含有石头,土壤少不利于植物生长。而在山沟里面也是一样,导致苦水川里土地紧张,耕地更少。苦水的劳动人民自古以来把土地耕种营务的很是精细。到了苦水我终于明白了,正因为土地资源少,粮食产量低,苦水的人都要刻苦学习手艺,主要是出外谋生,以人养人。我家乡的祖籍凡是苦水人的,实际上就是苦水版的走西口,靠手艺留下居住而来的。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苦水虽然土地紧张,但有庄浪河流过,两岸土质相对肥沃,植物茂密。苦水川的人就是在两岸边的土地里精细耕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地埂边更不能浪费,种植了玫瑰。玫瑰很适应这里的土壤,长得枝繁叶茂品质上佳,逐渐成为了可以销售的商品,并且越来越收到市场的欢迎。

        随着玫瑰花的经济收入逐步超过粮食,农民开始大量种植玫瑰,开花季节,玫瑰成为了苦水川的特殊风景,进入苦水川香气扑鼻,采花的妇女脸上跟花朵一样泛着红光,顾不得刺痛欢快地采摘着花骨朵。采摘是在花还未开放之前,达到含苞欲放的时候就抓紧采摘。摘的玫瑰由厂商收取进行加工,生产出各种产品。在当地农村家里,他们也有一些自己的加工方式,酿造一些玫瑰食品。

        清晨从寺滩村的河边,我沿着河岸逆流而上,小河流水潺潺,汩汩歌唱。河岸两边一片青翠。河岸上的地里种植的主要是玫瑰,还有玉米。柳树和榆树沿岸,一眼望去郁郁葱葱。临近苦水街道河岸西边是有名的猪驼山,山上有座李佛爷庙,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佛像。猪驼山原名萱帽山,位于苦水村河西岸,山上自宋代以来就建有寺庙,称之西山寺。把萱帽山改叫猪驼山是因山下苦水村出现一位与济公相似的疯癫和尚的人物有关。清初时期,苦水街道李姓李福,成长过程同济颠和尚一般,十八岁时自愿受戒断指出家,在西山寺修行,见寺庙破损,誓要修葺。因山陡路险,材料运输艰难。李福和尚赶一头猪驼着砖瓦上山,他背六块猪驼四块,虔诚之心引得附近村民积极参与,历时经年终于修葺完成,李福因为行事疯疯癫癫也被称为疯癫和尚。风颠和尚济孤恤贫救灾治病修桥治水广做善事,终成大道,成为了一位地仙神人,被世人称为李佛爷,关于他“舍身求雨”、“煮身济赈”、“怪治久病”、“翻地压砂”、“巧计修桥”等各种传闻广为流传,后人并将神像塑于山上。为了纪念灵猪驮砖背瓦,萱帽山也被改称为猪驮山。新世纪以来,猪驮山庙会办的越来越热闹,苦水的信徒们将猪驮山进一步扩大,重新塑立了李佛爷神像。猪驮山的庙会也成为了苦水的文化,猪驮山庙会、苦水玫瑰采摘和社火表演成为了新的地方特色,更成为了旅游经济的牵引带。

        苦水历史悠久,苦水川各个村里留存的清明历史痕迹犹在。在周家庄,我走进村道穿过小巷。新时代的周家庄是个干净整洁的村庄。在走街串巷中发现了一些历史民居。行进中看见了一座解放前的青砖门楼。这座青砖门楼从建筑的砖雕刻字来看,应该是清末,大约是光绪年间的吧。门楼门墙是青砖砌成,是一个垂花门式的大门。大门门心门扇已经更换成新的铁皮门。门楣上方是斗拱架构,刻花依旧清晰。木头木质尚好,但岁月的腐朽爬满整个门框斗拱,原来的颜色肯定不是木锈色的,也许是中国红,或者木刻花上的彩描五彩斑斓。现在全都是岁月的锈色斑斓。

      垂花大门的砖是青砖,砖尺寸明显不是现在的。厚重而沧桑,砖缝严丝合缝,横平竖直。被雨水冲刷的砖色发灰,太阳照射少的颜色发青,看上去就像老人的头发,灰白青褐各色皆有,每一种颜色透过它仿佛有许多的故事。砖墙上方门楣处,漏出一层砖雕,砖雕四面雕刻着文字,正面是“呈恩 ”、“圣泽”,内墙中字仅有“庆X”,个别字已经脱落。字的上方,一块方砖上吐出一朵莲花。  大门门楣上方有窄窄的木刻装饰,刻的是蝙蝠,刻花板上方是三组斗拱。大门里面有斗拱在这里还是少见,从以前等级制度的认识中,有这种大门的人家应该是大户人家或有功名的人家。 门楼房顶是清水屋脊挂瓦。这家人家只保留了大门,院内的房子没有看见。

      可喜的是我又发现了另一个院落,我走到了门口准备拍照。坐在旁边树下乘凉的一位老奶奶说进去看看去吧。这户人家的大门看起来历史也已经很长,但大门的样式明显比前一户低一个等级。门墙是土块砌成,脱落面积较大。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三间出檐堂屋,关键是堂屋有个二楼。清末时期堂屋加盖二楼的很少见,至少我还没有见过。 居住在院子里的是两位老人,老头子88岁,老婆子86岁,相依为命。老奶奶给我讲述了这个院子的历史,自己也说不上多少年了,只说自己嫁来时就有这个堂屋,反正这个房子已经有5辈子了。算来这个院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颓门败瓦之间,依然显露出当年的气势。院子本来很大,后来一定家大业大分家拆房减少了,就连二层的木楼也没有了楼梯,上路是踩外搭梯子。进了老人的屋子,整洁而简朴,客厅正中摆放着一对太师椅,墙上挂有百年的衣帽匣子。炕上的衣柜散发着经久的土香,衣柜制作细致精美。一对炕壁雕刻的  ,衣柜和炕照上的木刻花纹清晰可辨,五蝠(福)捧寿的图案寓意丰富。

    看到这些,一缕缕明、清时期的遗风迎面扑来,底蕴深厚的古文化情节悠然而生。

    从老宅离开,继续漫步在小巷窄道间。户户门前有一条小渠,流水悠悠,渠水来自庄浪河。小巷处处干净整洁,农忙回来的人家大门大开,有的安静有的欢声笑语,到处荡漾着恬静的农家气息。许多家户门口停着汽车,家庭生活美满可见一斑。

      周家庄是苦水川的一个缩影,勤劳的苦水人民在历史的大潮中与时俱进、出处改进。新气象新环境令人流连忘返。我们的国家处处就像这小小的周家庄,日新月异,和睦宁静。


二层木质出檐堂屋



图片发自App


清代门楼--斗拱结构


图片发自App


苦水印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堂屋正厅,太师椅已经赶上百年了


清晨的庄浪河


苦水周家庄小巷


远眺猪驮山大佛


整洁干净的小巷


周家庄的幼儿园


周家庄首富之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苦水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