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

很多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因为超出了人类能力的范围。

譬如,“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被说得最多的人生哲理之一,然而几乎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生宛如一个轮回,我们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人格结构,也即我常写的“内在关系模式”,这导致我们会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这是最近在看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这本书的其中一章的开头!

人生宛如轮回(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得哦)

从小的生活环境 、家庭教育的文化、与父母相处的关系模式——等等 都是我们现在内在的潜沟通!

现在所做的不无时不刻再发生着轮回!


很小的时候父母抱着我从我农村奶奶家搬离出去,然后到了城市里又经过了几次搬家!(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漂泊在外的一种不安全感)前前后后大概有六次。再有就是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忙,没有人在家陪我,大多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在家,或者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来住一段时间。(很小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很自立,越到后面却发现所能回忆起留在脑海中的是一件价恐惧的事情!)

小的时候的不安全感 包括父母经常的搬家 父母经常的不在身边 还有从小受到的欺负 这些事情加起来早就了我现在的内在潜意识!

一直对亲密关系总是很冷淡、对别人的热情显的很冷漠 对关系的分离与建立也是 从来不主动建立 分离的时候也是斩钉截铁(但从内心出发自己确是非常的渴望) 对待其他人的相处模式也是 尽可能多的去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揣摩他们的意思 从而满足他们的需要(自己主观的需求不敢表达 害怕被拒绝 所以从来不表达)对待家庭中的弟弟妹妹 认为自己必须应该要去“做”什么 当然只能是那种好的 (传统观念中的文化 小时候玩个什么或者做个什么坏事情 自己总是是那个出来制止的人!一直在姑姑爷爷奶奶眼中好的孩子!)——(可是呢!自己的天性也想要被释放 自己也想玩 )后来想了想 只是特别害怕被人人为是不好的 ,再从这个逻辑上推的话就是更小的时候 ——是不是我不好 父母才会经常不在家 才会不陪我

只要我好了 我是个好孩子乖孩子 那么父母是不是就会回来了!

(所以说从来没有在我奶奶家“害”过人!调皮的那种 一直都是以乖巧稳重懂事不说话著称)

然后对待朋友(友情) 小的时候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玩 但是一直的模式就是——腼腆害羞 经常被其他人欺负

我想到了去我四姑家的那件事——吃饭 我四姑说你别看这个孩子特别能忍

还有打水枪!三姑父和四姑夫 他们一起打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 就想哭 很委屈)

以至于我现在看到我的小弟弟的时候 有点羡慕嫉妒 他的小时候为什么可以如此完美而我却要那么憋屈

这应该也是环境所迫吧!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为我出头 没有人给我力量 给我安全感

你小的时候开心么?

你恨你自己的父母与家庭么!

不恨 因为那也不是他们预料之中的事情啊!他们也是爱我的 从小到大一直很爱我 不过小时候的经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恨 要是他们能像我姑姑那样像对待我弟弟一样对待我就好了!

这就是我自己的命运吧!我的接受我自己 理解我自己 (眼睛又开始有泪水了)

不管怎么样对自己好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自己——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