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西方烈强踹开了中国人的大门,也扒开了中国人看世界的眼睛,那么在中国,谁会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呢?这个人恰恰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林则徐写过一本书,叫《四洲志》,这是一本介绍世界地理的书,书中介绍了当时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等,指出中国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中国在许多方面已经落后于西方世界。

可惜林则徐的观念没有引起多少人重视,太多中国人依旧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不过林则徐有一个好朋友叫魏源,魏源根据《四洲志》编写出另一本书,叫《海国图志》。《海国图志》是一部百科全书,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地理、历史、政治、风土人情等信息,并且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什么叫“师夷长技以制夷”呢?简单点说,就是学习洋人先进的军事技术,然后对付洋人。

可是在当时,洋人是中国人的死对头,中国人愿意向他们学习吗?答案是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这就要说到清朝后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咸丰帝带着老婆孩子跑到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打猎去了,派六弟恭亲王奕訢留守北京城。可是没想到的是,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一病不起,结果就死在那儿了。咸丰帝临死前让年幼的儿子继位,即后来的同治帝,并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他,重要的是这八位顾命大臣当中并没有恭亲王奕訢,这可把恭亲王奕訢气坏了,他心里面想着:“好嘛!外国人打进来的时候,你跑路了,留下烂摊子让我给你收拾,现在烂摊子收拾完了,你又把我扔一边去了,这也忒不厚道了吧。”

奕訢气归气,但也没办法,不过凡事都有一个意外,这个意外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咸丰帝的老婆,同治帝的亲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慈禧太后。母凭子贵,儿子当了皇帝,母亲自然尊贵,问题是儿子小,屁事儿不懂,慈禧太后又是一权力欲特别强烈的女人,自然想替儿子当家作主。慈禧太后想掌权,八位顾命大臣也想掌权,两边就斗了起来,这时候慈禧太后想到了恭亲王奕訢,刚好恭亲王奕訢也不想一边乘凉,两人一拍即合,联合起来,发动了“辛酉政变”,干掉了八位顾命大臣,随后慈禧太后出来垂帘听政,终于如愿以偿,成了当家的女人,从此,清朝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都控制在这个女人手里。

慈禧太后擅长谋权,可是不太懂得管理国家,因此许多国家大事就交给了恭亲王奕訢,恭亲王便掌了实权。恭亲王是有点脑子的,他看准了八旗子弟已经烂泥扶不上墙了,并重用曾国藩、李鸿章这样有能力的汉臣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当所有的战事平息,恭亲王奕訢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就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些年对外总是打败仗?总是被外国人欺负呢?大家思来想去,得出结论,那就是我们的武器装备太差了,洋人的武器都是大炮加步枪了,我们还永远是弓箭加长矛,这怎么能行呢?于是大家想起了早先魏源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当下最紧要的是把军工厂办起来,学习西方技术,生产武器装备,这叫办洋务。大家管奕訢、曾国藩、李鸿章这些管员叫洋务派。

洋务运动开始了,可是朝中有些老学究看不下去了,这些人满脑子都是四书五经、仁义礼智信。大家管这些管员叫顽固派。顽固派数落洋务派的不是,洋务派自然不乐意,于是双方展开辩论,洋务派一气之下说,等下回洋人再打来的时候,你们就拿着四书五经,给洋鬼子讲仁义礼智信,看看能不能把洋鬼子讲回去?此言一处,那些顽固派不啃声了,于是洋务运动继续。

随后,中国还真办了不少工厂,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堂的福州船政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等等。这些都是官办的,还有好些民办的工厂也陆陆续续开起来了,这么一来,国家的近代工业就渐渐发展起来了。

洋务派不仅办工厂,还办学校,成立新式学堂,比如说京师同文馆,学习的内容包括:英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意在培养自己的人才。同时政府还派一些孩子去美国留学,不过那会儿派出去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哪舍得送去洋鬼子呆的地方,呵呵,跟现在的风气完全相反。

工厂办起来了,学校办起来了,洋务派又开始琢磨,中国这些年有海无防,所以洋人的战舰可以长驱直入,想在哪儿登陆就在哪登陆,想进长江就进长江,所以我们还得创建海军基地,建立自己的水师。随后,李鸿章创建了北洋水师,从国外购买战舰,先后在旅顺和威海建立了海军基地,中国总算拥有了自己的海军。

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真的能救中国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