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政府招标案,我们发现,即便是面对已经定义的问题,你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你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 get 到了问题的核心。那么,怎样才能更接近问题的本质呢?
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对于“怎么看问题”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15 白天不懂夜的黑
下面故事是发生在一家偏硬件方面的计算机公司。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打印机,印刷速度堪称完美,精确度却有待提高。
为了让打印更准确,工程师丹提出可以在打印纸上标注一个8英寸(约20厘米)的间距,作为基准线。打印机设计师们出于思维惯性,开始考虑一种将标志印到纸上的工具。
丹却设计了一个工具:带针头的铝制配件(如下图所示),耐用性好,精确度高,既简单又高效。
于是,boss 很开心,决定给丹颁个奖,他还特地带了一个到办公室里,边研究边写报告。他写高兴了,随手就将工具放桌子上,还将丹叫了进来,准备跟他说说奖励的事情。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又发生了……
boss 往桌子上一坐,便准确无误地坐到了针头朝上的工具上,惨叫声中,他的臀部出现了间距为20cm 的两个洞。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最后,丹的奖自然就没有了,工具的腿也被削成了半圆形,只能瘫在那了,这样就不会再误伤到人了。
生活中的无数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理儿:
每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这是一条看似没有尽头的路,不管是让问题变得简单或者抛给别人,新问题往往都能出乎意料地产生,让人累觉不爱。
事实上,很多问题最难的部分恰恰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很多时候,设计者们能意识到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但却没能预见到解决措施随即会转化为普通使用者的问题(即问题转移)。例如工作人员由于经常用丹制造的工具,所以有把工具侧着放的习惯,但别人就没有。好比白天不懂夜的黑,不为他人考虑的设计者也不懂用户的伤悲。对了,你还记得被12306的验证码支配的恐惧吗?
所以,在设计产品(或考虑方案)时,我们应该多想想,当一个普通人第一次使用这个工具且懒得看说明书时,有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
作者可说了,如果你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那么问题来了:
你觉得将工具的针头改进磨成半圆的后,还会有什么问题吗?请至少想出3个。
很多时候,我们更容易指责被工具伤害的人不够小心,而不是吐槽工具的设计多么糟心。我们倾向于认为,既然这种工具进入市场,且广为销售,那就意味着大多人用的还是蛮开心的。但实际上,很多设计者未充分体验产品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所以设计出来的产品一般还会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抱着“这个产品可以做得更好”的视角去看一些东西的话,那么你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方案,并决定产品的未来。
(编者注:相比于作者写书那会,我们现在的企业更有用户思维,更注重用户体验,很多产品的走向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受用户的评价所影响。所以,如果你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产品在哪一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请提出来吧,一方面可以训练你的思维,另一方面如果被采纳了,那乐子就大了不是。)
№.16 转换看问题的视角
再举个例子:
在安全刀片出来前,常有人在磨刀片的时候割伤手指;后来,一次性刀片出来了,虽然男人们刮胡子割伤的概率减少了,但帮他们收拾垃圾的妻子却容易被刀片割伤。而人们只会责怪自己不小心,而不会去怪剃刀公司。真是善良(叹气)。
再往后,随着组合式的安全刀片和电动剃须刀的出现,刮胡子已经变得又简单又安全了。其实,从刀片到剃须刀,有些改进发明并不复杂(比如只是在刀片外加个包装,让除完草的刀片有一个怀抱可以去,就能避免它再伤害到妻儿),关键在于是否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经历:别人一眼就看出你苦思冥想良久而无所得的问题,圈子外的人能讲出让圈子内的人吃惊却有效的观点……是他们更聪明吗?不一定,陌生感让他们更容易看到不协调。要知道,人的适应能力非常之强,对于大部分的不协调,我们能容忍、习惯,最后视而不见。这就好比你刚走进房间时纵使感觉气味不对,但只要坐上几分钟后,就浑然无感了。同样的,我们往往闻不到自己身上的气味,看不到自己的做法哪里还不够完善。
所以——
不要仓促下结论,但也不要抛弃第一印象。
回忆一下吧,孩提时代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陌生的、全新的,所以我们会对所有的不协调发问。然而长大后,我们可能就再也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因此,为了保持对不协调问题的新鲜感,我们可以:
借助外国人、盲人、残疾人、儿童来检验你的定义,或者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
假设你是左撇子、受伤坐轮椅者、盲人或者其他全新不同的身份,能够让你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现许多平时你熟视无睹的不便之处(盲道如果是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发明的,那么他在变换角度思考这一点上一定做得很好)。
例如,你看一本纸质书,你可能会发现:不压着,书就自动盖上了;书装订太厚,不可以随身带一章看;纸张容易撕破;纸边可能割到手;纸张反光,刺眼;页面太满,没地方写标注;书不像袋子可以提着,携带会不方便等等。这不禁让我们惊叹,啊,就算是这么成熟且历史悠久的书籍结构设计还有这么多的不协调之处,更何况其他的设计呢?
所以,每转换一次视角,你都有可能发现新的不协调。
这点迁移到职场上的话,可以这么想:
如果你们部门的负责人或其他同事用一周的时间来观察你的工作安排和工作习惯,他可能会给你提出什么建议?认真地想一想,应该最可以找到目前你能改善的一些点了。
如果公司的 boss 或其他部门的负责人来参观你们部门的工作的话,他们又会提出什么意见呢?这个假设可以让你发现所属部门存在的一些问题,你可以和部门的同事也聊一聊,然后反馈给上司。
再放大一些,如果其他行业的某个巨头或同行业的竞争者来你们公司逛逛,他们会有一些怎样的感触和庆幸呢?这个问题,可以让你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行业、市场、时代等)去看所在公司的发展前景等。
再把时长拉远,假设5年后的人有了时光机,穿越到了今天,可能会对现在的我们说些什么?这一点在《思考的技术》的最后一部分也有谈到,通过对未来的预测调整自己今天的策略。
№.17 改变问题的表述
我们再次强调一下上张卡片提到的重点吧:
在行动之前,请从多视角来审视一番自己的解决方案。
来做一个简单的互动,看图答题:
(提示:请将这张图片保存或截图,后面会再用到)
问题1:图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东西,是什么,请抢答!
绝大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一个圆。
如果我们把问题做一些修改,答案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请看题(看完题目可以先将目光聚焦在问题之间的空行,脑中有了答案后再读下一题):
问题2:图示是一个东西,它是个啥?
问题3:图示是一个不常见的东西,它是个啥?
问题4:图示是一个非常不常见的东西,你觉得它可能是个啥?
问题5:图示是一个非常不常见的东西,它是个啥?
对于上面的几个问题,你或许想到许多有意思的答案,比如球、硬币、圆形透视镜、地球、乾坤圈……
所以,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如果想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试着改变问题的表达方式。
曾经有人用上面这5个问题做实验,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点:
当去掉“常见”这个描述时,答案是“圆”的比例大大下降了;而在“常见”前面加了一个“不”之后,没有一个人说那是圆。另外,问题1-4很多人都愿意会回答,但有挺多人拒绝回答问题5。
研究人员解释道,当解决问题的机会很渺茫或者容易出错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放弃解决问题。但当只需表达观点,不管对错时(通过“你觉得”“可能”这些词暗示),即使解决问题的机会很渺茫,人们还是愿意说出自己的观点。
所以,当你不想让别人(尤其是下属)因为畏惧心理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可以在问题中多加一些比较温和的词语,如或许、可能、个人看法等。
在上面的阅读中,如果你已相信,那张图代表的就是一个圆形物件。
请打开保存下来的图片,然后将它和现实中的真实的圆形物比较一下。你的信心是否有所动摇?它真的能代表你在回答时给出的物件吗?
所以,当你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前行时,别忘了不时回头看看,以确保自己没有走错路。
目录
6
/ 8
№.18 给问题换种表达
在表达的时候,注意你的表达是否可以让人 get 到你的点。
在你将一个问题表述出来之前,请仔细推敲,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都是一样的。
要知道,就算是念出同一句话,如果念得重点不同,都会给人不同的认知。比如“玛丽曾有一只小羊羔”这句简单的陈述,可以将强调的重点依次放在每个词上,玛丽(而不是别人)曾有(现在没了)一只(而不是几只)小(不是大的)羊羔(不是狗)。
另外,我们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改造问题,再观察有什么变化。这里要提醒一点,这些方法都很注重实践,就是要自己找问题试着改一下。所以,可以的话,请先在便签上写下你最近遇到的一些难题,我们现学现用:
强调法:改变重点词语,如上面的例子;
换词法:把词的意思由正面改为反面或相反:如把“可能”和“必须”互换;把“或者”和“不是……就是”互换;把“或者”和“与”互换;把“你们”和“我们”互换;把“我们”、“你们”替换成“双方”;将“一个”(泛指)和“这个”(特指)互换;把“一些”和“每一个”互换;将“总是”和“有时”互换;将“有时”和“从不”互换等等。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问题”的范围、主体、程度等的改变。例如,将“我要如何每天都早起?”换成“我要怎样每周有5天在7点前起?”,可能对我们更有帮助一些。
字画法:将一个句子画成一幅画,或者相反,因为二者的不同,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在给问题换种表达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可能是不成立或不实际的。如果是这样,那就及时改正。
愿你得出一个好问题,问出你的动力,问出你的潜能,问出你的强大。
№.19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述问题,为了找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
角度,表述,转变
要点:
问题能够被解决的关键是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要避免惯性思维,不把问题当问题。
每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表述,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可以试着多尝试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表达。
思考与讨论:
今天的最后介绍一个词:同理心,又叫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那么,如果将其和今天的内容结合,再迁移到职场里,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举个例子,假设你现在手头负责一个项目,你已经有了一个初期的方案,那么,你可以想一想:团队里的同事们乐意接受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吗?他们会不会全力以赴?为什么会或者为什么不会?找到原因,然后想想你怎么可以让他们能够乐意且全力去完成这个项目,以此来保证你的项目是可以完成的。
请联系你日常的工作,然后就下面的问题给出你自己的答案,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注:我们要找的是属于自己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哦):
同理心+看问题的视角+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