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失为“节”,年味才不会消失

春节不失为“节”,年味才不会消失_第1张图片

年味!年味!曾几何时,大家开始搜寻起年味来。于我而言,年味,确实感到有些遥远,于是我在记忆的深处努力找寻那曾经浓浓的年味。

我发觉,年味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那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年年充满着希望;年味在全家人紧张的忙碌中,稻菽蛋蔬中也可成就华章;年味在那氤氲的烛光香烟里,在那庄重、热烈、和谐气氛里;年味在那新年的“新”里,在那不同寻常的特别里;年味在丈量大地的足下,在潺潺溪流的小桥上,在田野乡村的炊烟里,在街头巷尾的游戏中。

一些某个时代特有的景象终将成为历史,留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如今,我们依然可以说,年味在淘宝京东飙涨的订单里,在拥挤的车站航站楼,在拥堵的高速公路收费口,在年夜饭一座难求的大小饭店,在那张灯结彩绚烂夺目的外墙上。如果没有疫情的干扰,我们仍将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春节不失为“节”,年味才不会消失_第2张图片

但谁能否认,更加喧嚣的背后,大人们失却了往日的激情,孩子们不再兴奋。今昔对比,我们不再需要过程,不再需要亲力亲为的深度融合,我们只看重结果;我们放弃了创造,选择了享受。大扫除太脏太累,家政公司随时等候召唤;年夜饭煎炸炒炖太麻烦,饭店可以代劳;置办年货不再需要绞尽脑汁,不再需要长期准备,点击几下键盘就可以了。

依然记得,春寒料峭之中,父亲当着我们的面掘开泥土,从地底下挖出一捆甘蔗,在他身后是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那是父亲在酷热的暑夏就埋下的,才有了春节的甘甜。

一砖一瓦、一刀一锹,平地树层楼,虽然辛苦,但珍惜、自豪、满足。只要钥匙到手,靓车任我开,豪宅任我住,兴奋劲却倏忽而逝。自己装修的房子是家,拎包入住的酒店是店,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没有参与创造,没有投入情感。

春节不失为“节”,年味才不会消失_第3张图片

说到底,以前过年,我们就是过年的一部分,但现在过年,我们却被外化了。春节不再成为“节”,不再成为“关”,而成了“假”。可以不用朝九晚五,可以无休止地睡懒觉,可以烟雾缭绕通宵麻将,可以觥筹交错恣意狂欢,可以上天入地周游世界。

春节之所以称其为“节”,成其为“关”,它有诸多的仪式、规矩和禁忌,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现在,我们百无禁忌。过年意味着跨越,意味着新的开端,长辈们会说,过完年又长一岁了,而现在,春节退化为七天长的休止符,七天以后依旧老调重弹。

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从短缺经济演变为过剩经济;西方文化甚嚣尘上,个人自由成为信条。但我相信,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绝不仅仅局限于物欲和私欲的层面。

春节不失为“节”,年味才不会消失_第4张图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还要受生产关系的约束,作为经济基础,它也与上层建筑息息相关。曾经有人鼓吹科技没有国界,华为的遭遇已经给这些人上了很好的一课。梁思礼和林烨都是清华大学公派留学生,梁思礼学成回国,林烨却加入了美国籍,他们都从事洲际飞弹研制,梁思礼的东风是为了保护祖国,林烨的民兵三却对准了中国。

我们更不能被科技这个工具牵着鼻子走,科技本身具有伦理问题。科技进步引领下的现代化进程也绝不必然导致传统年味的消失将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山东春节集体跪拜的现象,被不少人斥责为愚昧落后,没有人的尊严,企图用西方化的狂欢放纵重新包装我们的传统年,抽离中国年特有的传统元素,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年味不等于热闹,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可能有年味。中老年人对年味有更深的眷恋,因为在我们幼小的心里早就种下年味的种子,春节是神圣的、独一无二的。

春节不失为“节”,年味才不会消失_第5张图片

如果春节只是物质的,那么现在的孩子几乎天天在过年,春节对他们怎么会有吸引力呢?前些年城乡都还能放鞭炮,如果说除夕夜除旧岁,爆竹声声此起彼伏,轰轰烈烈,那么初五凌晨迎财神的阵仗,就是排山倒海,地动山摇了,犹如地震一般。我不禁有些悲哀。

物质本身不会长远,物质应该承载健康向上的精神。风俗习惯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年味必须要有土味。那是一种传承,仪式感是不可缺少的,在仪式中,我们追思祖先,敬拜长辈;在节日的氛围中,消除隔阂,增进情感,体会和谐相处、家庭团圆的快乐;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中,体会成长;在除旧迎新的积极气氛中共同憧憬美好的未来。有了这些精神内核,那无论时代怎么改变,年味都不会消失,因为有我们特有的传统文化贯穿其间。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节不失为“节”,年味才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