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

          一,摆脱执念

比如整理衣柜,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通过处理多余的杂物,来摆脱执念,恢复自我,发展自我”,这种自我探查法被叫作 “断舍离”。舍得难舍的,获得应得的。置换在断舍离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减法运算”可以得到应得的。囤积在空间中的庞大杂物。堆积在时间中的冗杂的不得不做的事情。

成为心灵超重负载的人情世故和交际应酬。

所有的这一切,达到临界点时,空间、时间、心灵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尝试做“减法运算”,排除阻塞物,恢复流动性。这种流动的感觉正是我所体验的清爽感的本源。

    处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活关联度高的物品上,思维和观念就会越发清晰明确。思维流畅无阻,会让我们针对“现在·这里·自我”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后,也能快速地获得成果,提高决断的精度。比如,遇到贵人,帮你了很大的忙,假设你要当面感谢别人,“行动的质量”提升前,总想“找时间得去谢谢别人”却找不到时间,向后拖延而错过了机会,但是“行动的质量”提升之后,就能立刻出发去当面感谢别人。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件开心的事。

    在深入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选择和决断的精度会提升,行动的速度也会得到提升。精度的提升,速度的加强,会更快地带来结果,当“结果的质量”提升后,关联度的质量”也会同步上升。逐渐注意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无用之物,并且在处理这些无用之物时,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困难。就相当于“断舍离EQ”高了,进而“人生的质量”提升了。以前没有成功的事情,如今取得了成功,增强了自我肯定感,与内心的“自我”建立了良好关系。

    当我们的“人生质量”提升后,日常生活中的小变化真是不胜枚举,比如清理掉桌子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后,找东西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工作也能顺利开展。再比如,只入手特别上心的衣服,不用辛苦地多次熨烫。减少厨房一次性用品数量,逐步学会收拾厨房,享受做饭的过程。等等随着生活上这些令人开心的小变化不断累积,闭塞的人生逐渐疏通,恢复流动,也会逐步带来其他的变化。

比如,和之前的恋人感情暧昧,纠缠了多年。学习了“1 out 1 in法”,痛快地分手,遇见了新的恋情。

    烘焙制作、练习瑜伽、学习芳香疗法、跑马拉松等,很多都是心血来潮又半途而废。当把这些所谓的兴趣当成“忘却物”扔到脑后时,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现在一边工作一边拼命学习,准备创业。等等

有舍便有得,断舍离,人生新陈代谢的催化剂。

二,引导现在的自己做出决断

断舍离,是清爽流畅的“场”“空间”“时间”的创造方法。

我们要从俯瞰全局·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断舍离。被杂物掠夺的空间重新回到自己身边的感觉,就叫俯瞰力”,掌握这种俯瞰力后,我们的思维精度会提高,我们会做出对现在的自己最恰当合适的选择和决断。比如,中国的象棋,走一步看三步就是俯瞰力的体现,再比如足球运动员,乐高爱好者他们都能后利用俯瞰力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虽说职业棋手和职业球员必需的“空间认识能力”并不能和断舍离的“俯瞰力”直接画等号,但是如果能通过对居所整体的断舍离,将思维方式从物品轴转化成空间轴,掌握俯瞰式思维方式,那我们就会成为“人生达人”:与地位、名誉、学历、财力无关的人生达人之路;了解自己,喜欢自己;思维·感觉·感知变得敏锐、轻盈、具有洞察力,获得“生命的悠然自得”

    通过对杂物的选择取舍,了解自身,获得对自我的肯定,从物品轴思维转化为空间轴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获得了果断勇敢面对问题、处置问题而不是被其捉弄的能力。而且,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以一种从容豁达的真我视角来看待人生各种各样的不同境遇。

      三,身体,心灵,生命与居所的关系,整体既是局部,局部也是整体。

中国有句话叫:窥一斑而看全貌,我们能从一个人的钱包,知道这个人的居所状况。同样,能从一个人的居所,就知道住这里的人的内心和人际关系的状况。”

    我们居住的地方—居所就是身体的容器,而身体则是生命的栖居之处,因此,居所里放置的应该是能让生命健康成长的东西。反过来说,必须把不能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东西“排”出去。“身体容器”里装着“心灵”,也能称为“情感”。心灵”是容器的话,里面装着的是“意识”。意识也分好坏,是让自己兴奋的意识还是让自己沮丧的意识,都对自我的肯定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我们的身体上,也反映在我们的居所里。这种“局部即整体”的机制就犹如俄罗斯套娃一般连环嵌套。

    断舍离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新陈代谢”。我们的居住空间处于代谢(交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因此,不断地进行“使用所有物,清除无用之物”的循环,才能让居所充满流动感和活力。身体”“心灵”“生命”既然处于居所空间内部,那么“居所空间”和三者都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的清理有助于促进三者“空间”恢复原有机能。

    时间,空间,手间(精力),用在人际交往上,如果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有“间”意识,空间是指距离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时间的间代表频率,有事常联系,人际关系就在你来我往中产生,不可太频繁,又不可太稀疏;频率太高又会影响精力。所以说人际关系无论是双方距离走得太近还是太远,接触频率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出现问题。距离太近,会觉得烦躁;太远,会感到孤单;接触频率太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太低则会产生被抛弃感。

  就比如郑爽,她的父母就是没有解决好这个间的问题,把郑爽培养成了巨婴,自己水平有限,又不愿对孩子放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通过郑爽的歇斯底里,通过郑爽的三观,可以看出她父母的局限性。她父母在她需要陪伴时,不在身边,让她没有安全感,她父母在她羽翼渐丰时,又不愿放手,把郑爽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所以郑爽出现怪言怪语真的是见怪不怪。

现实生活中,父母子女、丈夫妻子、兄弟姐妹、上司下属……各种关系也适用同样的道理,不过,保持恰当的“密度”并非口头说的这么简单,很多人像她一样,一直处在不的“间”的人际关系中,没有究明其原因,稀里糊涂地走过来了。所以说我们要有意识的通过断舍离,利用“间”意识,让我们的沟通能力得到提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圣人领路,最后还要自己悟,多学习多观摩,我们说见贤思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都是一样的道理,想象郑爽,她就像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看不到别人的反应,冲动之下,自说自话,最近也不断别网友们爆料。这明显就是心里不健全的表现。

    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时间·空间·手间(精力)的“间”意识,随机应变,因地制宜,人际关系机能才能更顺畅地发挥作用,与他人的沟通才能更有效率,人生才能更上一层楼。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间”意识的方法就是“断舍离”中宽松有度的空间制造。也就是说,利用看得见的物品,俯瞰空间整体,重新恢复居所的“间”功能。我们俯瞰空间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问自己:1、有没有硬塞太多东西,以至于缺少“间”?2、尝试减少杂物量,腾出“间”之后效果如何?3、筛选东西,为其分配“间”之后心情会如何?

    最终达到清爽、通畅,以及呼吸的自由感,能够从思维·感觉·感受三方面把握空间的整体意识,之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思考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间”。

    有一位广播作家曾说过:“那些在逗乐艺术上获得大成就的人,家里大多数都整洁干净,并且摆的东西比较少。”逗乐艺术需要有敏锐的思维和清晰的思路。它之所以特别要求能够对事例信手拈来的构想力和即兴表现能力,原因就在于在梳理记忆的同时,“间”或者留白”中寄居有“启示”以及“灵感”。

    断舍离也是“间”的创造。

在断舍离的不断实践中,创造出时间的“间”、言语的“间”、沟通的“间”,让人们在当时·当地建立起对人际关系恰当的“间”。

    四,断舍离享受怡然自得的人生

    活在当下,不断地深入断舍离,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

    我们总是无意识的把衣柜、壁橱、天花板顶、地板下等都当作了垃圾放置场”住所出现“排泄”阻塞后,住在这里的人也变得散漫、没有精神,总是提不起劲儿投入生活。结果,生活变得越发无聊和枯燥。比如,很多罪犯的家或是出现犯罪的家,总是乱七八糟地扔着很多东西,生活很颓废。一般说到“相”,人们会立刻想起有代表性的“手相”“面相”, “相”也指从“看得见的世界”的相关信息来判断其背后“看不见的世界”的状况。因此,在“犯罪”上,“乌七八糟颓废不堪的居所环境”则是犯罪者的“相”的外在表现,人们不能轻易地改变手相或者面相,但是我们居所的“相”是可以改变的。

    改善居住环境,最重要的就是‘排出’”。有意识地“排出”让生活产生“流动感”;人生出现新陈代谢;明白了舍弃的辛苦,就更慎重地对待获取;有意识地入手对自己发挥更好机能的东西;不久,物品量压缩成适度,生活范畴也得到最优化。比如很多人因断舍离而“成功减肥”,还有的人“开始存下钱”了,减肥后,身体轻盈,交上心仪的男朋友,来家做客窗明几净,感情稳定发展,是不是很美好?我们通过不断的断舍离把“此时·此地·自己”的思维方式化为己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体性的生活方式。

  五, 断舍离在家庭关系上的应用

    当我们把家整理的干干净净,发现有人随手乱放东西,乱制造垃圾是不是心中有气,口气自然就会很不客气,这时候要注意一个原则,不管自己多介意别人的东西,也不要随意地处置。自己心情愉快地对自己的东西进行断舍离。当把自己实践断舍离时的愉快心情表达出来时,对方也会受到感染,消解不愉快。“眼见为实”,这种享受断舍离的样子才具有说服力。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断舍离好厉害啊!一旦入道,神清气爽!说话也要讲究方式,以尊重对方为前提,比如说快扔掉这个垃圾”就没有“你挑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吧”中听。我们常常因为缺少相互体谅、相互尊重价值观的习惯,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因此,当我们想责备别人时,可以试着考虑下别人做出让自己不满行为的原因,同时尽快抛掉“希望对方做出某些行为”的期待。

    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过度施压总跟随着关心和爱护一同出现,因此,越是亲密的家人或恋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这种过度施压总跟随着关心和爱护一同出现,因此,越是亲密的家人或恋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当对别人抱有期待,或是要责备别人时,要立刻意识到“首先自己要做好!”,主动地开始行动。在不断地体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好如何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学会抛开人际关系的烦恼。

    六,遵守三大规则,获得怡然人生:1、活在当下。2、结果反馈到自身。3、给予。

    当我们把杂物以“现在”“我”“高关联度”的维度进行压缩,我们就能“活在当下”,逐步向成功的三原则靠拢。成功人士共通的一点就是拥有“人际关系”财富。我自己也深刻感受到断舍离给我带来的巨大的人际关系财富的积累。心理上最大的变化则是能够以“坦然和真诚”面对自我和他人。居所只入手和保留那些“必要·合适·愉快”的东西正是“坦然和真诚”的体现。总是保持“无论向谁展示,无论被谁看见都没关系”的居家状态要比想象中更能促进自信心的建立。

断舍离并不是花时间费精力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快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生获得自在·自由的护理工具。在断舍离的指导下,实践“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给予”成功三原则的过程中,自我内部的变化与外部的协助两相吻合的机缘会越来越多,比如林徽因,她的太太沙龙,如果她的居所像张爱玲那样,老是怀疑充满了跳蚤,自己都不自信,她也开不起沙龙,她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潮湿湿阴暗居所。

    重视“啐啄同机”的整体世界中,这种两相吻合也被叫作“机·度·间”。也叫机缘,力度,节奏感。

断舍离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在,就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悠然的、各方和谐的状态,一旦家里杂物量减少到最适度,进入了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在精神方面的人际关系也会改善,也就是人生本身一定会流动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像从前一样紧绷着,变得舒畅轻松起来,而且笑容总是挂满眉头。

    自在人生与信息的关系,现是在信息大爆炸年代,我们秉着“不信、不疑、亲自确认”,如果自己能力有限确认不了,可以咨询可信任的专业朋友的意见,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信息和情报。

时间与自在人生:日程安排的时间能坚持做到“镇定、宽松、充实”,就仿佛有凉风吹过,呼吸也变得顺畅,心理也变得舒服。这里也有个统筹安排时间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华罗庚写的一篇文章《统筹安排时间》学习。

烦恼与自在人生:烦恼的来源一般来自三个方面,金钱,健康,人际关系,一旦感觉到“糟啦,心里有点不痛快”,就开始断舍离。也就是说,整理清扫烦恼的我的容器——居所这个大空间。一烦恼就整理家务。在劳动中,让头脑冷静,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子。

还有,无论是节约,结婚,终老,等方面都遵循三原则:必要,合适,愉快。以活在当下的心态整理杂物。

    断舍离又分两种:一种是清零式的断舍离。另一种是保养式的断舍离。第一次断舍离肯定是清零式断舍离,以后逐渐有规律的清扫整理换作保养式的断舍离,每天保持空间的流动性,每件物品的必要性和愉快性。用心珍惜当下的人,事,物,缘尽放手,当东西没有必要性时也毫不犹豫捐赠或者再利用,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从自己和他人考虑问题。在不断的断舍离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成为“间”之达人和人生达人。

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_第1张图片
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_第2张图片
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_第3张图片
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_第4张图片
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_第5张图片

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读书断舍离最高境界(三):改变人生,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