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自杀宣言”

昨天微博上,一个叫做梅一凡的姑娘发布的一篇自杀遗书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文很长,通读下来花费了我几分钟时间,但内容并不复杂,文笔通顺、逻辑脉络鲜明。

我反复读了几遍后,本身内心未有触动,扫了眼评论区,突然咀嚼出一丝涩口的苦味。评论中一些带有明显以共鸣为由的情感宣泄,让我忍不住想聊几句。


她的文足够清晰明了,把想要交代的都说的很明白,以至于看完后,我第一时间想表达的是理解,以及为她终于能够解脱而感到庆幸。

她文中运用了大量比喻来帮助解释一些笼统的、含糊不清的情绪,比如她在文中将短暂的快乐比喻成膝跳反应,是一种身体上的反射,不是精神满足,也不是真的快乐。

她和朋友约在下午3点见面,画好美美的妆准备出门,接到姐妹电活说有点小急事改到6点,于是在3到6点之间的这段时间,她无所事事。一开始想依靠玩手机打发时间,以为玩了很长时间,但抬头一看刚4点。

这种没目的没方向感的熬着,这种无力感与疲惫感才是她口中所谓被摧毁的根源。

她说,因为我不想活着,所以我没有欲望,因为没有欲望,所以我更加不想活着,这是一个循环。

对这个姑娘来说,生活大多数时候给予她麻痹,这种脱力感超越了痛的感知,就像吃了强效止痛片的肉身,没有疼痛感,大脑一片混沌使不出力,什么也不想做。偶尔产生兴趣时,也很快丧失兴致,又恢复恹恹的姿态。

还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她这样说,

一封“自杀宣言”_第1张图片
来自微博



纵使能够从某个出发点对她的情绪生出一种“感同身受”,但这些所谓的共感是片面的、扭曲的,真实意义上并不共通。而另有一点需要考虑到,是她的病情。

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简单来说,大脑运作机制出现问题,即使文章看起来出奇的平静,甚至透过文字,猜测她书写状态亦是冷静,也无法判断她是否在维护理智的状态下写下这番话。

因此,评论中很多人共情之余表达对行文理性的赞赏,我并不认同,相反的,我认为这只是寻找到对现有痛苦一种较为平和的表达方式,是不自觉中去纾解症结的潜意识。精神上她确实已经放弃求生,但官能上这种病症客观存在,因此身体也在自然反应。


我的文字可能有些混乱,因为只是突发奇想去记录对事件的思考反馈,没有逻辑支撑,想到什么说什么,见谅。

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自杀的原因纷繁复杂但脱离不了与人点对点的现实关系。现在互联网提供了新一种自杀trigger,附带更为喧闹的自杀动员,介于全民“狂欢”与全民“恐慌”之间。

人还是自大,畏惧死亡的同时又囿于对死亡这类永恒议题浅薄的自我认知输出,在真正面临之前通过见证ta人的逝去为自己铺设想象,企图淡化和扭曲对于死亡背后深刻意义的思考,从而获得类似共情的情绪附和,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空洞的精神慈善。


自杀是一种选择,但不应出于任何原因被呼吁,网络上的“自杀宣言”也不应成为一种未来趋势。


每个人活下去所依赖的各不相同,有些需要具体的目标,有些需要一些不可轻易触达的目的,有些寻找人生意义。没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理所应当的或者说更好的。

只要牵动自己产生积极的情绪,就可以称之为活着的动力。

我们面临的痛苦正像快乐的种类一样繁多,尤其对于经历童年创伤或家庭不幸的人来说,这种痛苦是叠加的、发散的、甚至只能够靠逃离获得短暂的解放,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

我想说的是,现实世界投射到内心的意义可以通过培养发生改变,比如我们需要寻找到一些足够有趣的爱好来帮助摆脱现实困境,如果再能够刻意培养自己对于生活细小美好的观察力,你甚至无须热爱它们,只需要知晓它们的存在,也能够挤压痛苦这类情绪的生存空间,此消彼长,带来苦甘间的平衡。

现实很难,确实也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不论痛苦还是快乐。但个人生存的意义依然需要在不断进步的认知和更加细腻的感受中扩充。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这种意义,以及收获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封“自杀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