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多和行外人交流?

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Mark Granovetter,曾在 70 年代研究了在波士顿近郊居住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并把研究结果作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发表。Granovetter 找到 282 人,从中随机选取 100 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其中通过正式渠道申请,比如看广告投简历,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 54 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当宅男们还纠结于简历怎么写才好时,一半以上的工作机会已经让那些有关系的人先拿走了。

我们为什么要多和行外人交流?_第1张图片

靠关系不新鲜,但靠什么关系却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这条路到底更有可能是什么样的朋友给的呢? Granovetter 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在这些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 16.7% 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这个“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而 55.6% 的人用到的关系人仅仅偶然能见到,意为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另有 27.8% 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

Granovetter 对这个现象有一个解释。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Granovetter把这个理论推广成一篇叫做《弱联系的强度》的论文,此文有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大概超过了两万次。这个研究的数据如此简陋,思想如此简单,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

以上文字节选自万维钢老师的书籍《万万没想到》。从数据角度来看,真正有用的关系是那些弱联系,而弱联系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弱联系的人不和我们处在一个圈子里,他们有更多行外的信息,那我们到底可以从行外人那里获得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要多和行外人交流?_第2张图片

一、行业新知识

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前进,才能跟得上脚步。往往很多人忽略了和不同的人交流也是一种学习。成人学习早已过了课堂听人讲课的简单模式,也不再是单纯的看书、阅读、培训这些。和行外人交流,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古话说的隔行如隔山非常有理。比如我们可以从金融从业人员那里得知最近该买那些外汇,从房产行业得知房价走势,从教育行业得知孩子该读哪里的学校等等,行外人的行业新知识,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如鱼得水;

二、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越长大,性格和思维模式越难改变,尤其是不转行的情况下。固定的思维模式可以让我们在领域内叱咤风云,但也会限制住我们的思维广度。比如我经常参加某个组织的活动,微信朋友圈里也有了很多通过这个组织认识的人,在我看来,这个组织在自己的城市非常有名气,殊不知,上次和一个朋友交流,虽然他也是我通过这个组织认识的,他却告诉我,他身边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组织,而我想和他探讨的活动举办地点,放在我们认识的这个组织方地点似乎并不合适。由此,我的思维模式被打破了,我发现自己生活在了自以为的圈子里,而被打破,才是在成长。

三、机会或是优待

几年前去魔都培训,和做同桌的男士互加了微信,偶尔去魔都出差会简单小聚一起吃饭。记得那次一起吃午饭闲聊,聊到锻炼的话题,我说自己的健身卡到期了,正准备续卡,他问我是哪个健身房,他有很要好的朋友在国内一家健身房,说不好可以帮上忙。特别凑巧得是,刚好就是我想续卡的健身房。本来年卡要3600块左右,最后在这位朋友的帮忙下,所在城市的店长亲自接待我办理手续,毕恭毕敬,还帮我办了一张1800块的一年半的卡。虽然这位朋友也不是健身行业的人,但也是因为先有了交流要有了这样的机会,省掉了大笔钱,还成了VIP客户。当然也要感叹一下人情社会的神奇力量。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谁也无法脱离社会独立存在和生活,多和行外人交流,成长和机会会随之而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要多和行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