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星期三 天气晴朗
昨夜一场雪,今日万里晴。
明朗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大地,温润的空气,置身其中唯有愉悦充盈心田。尽管无法用语言明晰地表述出内心深处的感受,可当闭眼吮吸丝丝寒凉、湿润气息的时候,用心去感受时眼前的景致反而更美了。
世界上的美很多,但是能一直留存在心田的美更是永恒之美。眼前这雪后的景致虽不及名山大川的豪迈,不及江河湖海的磅礴,但是触动内心的那丝恬淡的感觉,远远超于一切,犹如不及拿起长毫潇洒的泼墨,却胜于握住微毫的工笔。
下午大课间时,短短的几分钟的自由活动就能够让孩子们心花怒放,自由奔放。“物以稀为贵”,这样“自由”的时间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已经成为了“奢侈品”。
站在阳光里,静静地看着孩子们在一起嬉闹、玩耍,可能是因为已经不适应这种“自由活动”,前两分钟里孩子们竟然都规规矩矩地站着,直到我大喊一声“自由活动”,这才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开始活动,唯一遗憾的是有些孩子还没有走出几步,活动结束回教室的命令已经下达,看着才刚刚进入状态的孩子们,我有些于心不忍,于是我把孩子们留到了最后,当操场上只有他们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更灿烂的笑容,蓝天下,白雪上,他们是一群“活泼的小精灵”!
每天和这群“精灵们”在一起,总是徜徉在各种的心绪里,无论如何,快乐还是大于烦恼。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快乐的笑脸,追逐打闹的身影,脑海中不由得又浮现出了那天他们在课堂上的“争执”的样子,若说现在是“和平共处”,那么那天的可就是“百家争鸣”了。
那是一场由《苏州园林》引发的“争鸣”,正因为“争鸣”的出现,于是原本枯燥单调的说明文讲述的课堂,呈现出了一派“百家争鸣”的态势。不但让课堂的氛围活跃了起来,而且让说明文文体相关的知识瞬间就变的“简单”了起来。
且听我慢慢道来。
本学期有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原本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是不难的,可是对于第一次全方位地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的孩子们来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于是有细心的同事找到了“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微课,和大家分享一番,结果发现效果不错,短短十多分钟里就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讲解的一清二楚了,大家心里都十分感激。
那天上课前我也让孩子们聆听了微课,做了笔记,之后还简单地归纳提问了一下,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第二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我上课前就想着借这篇文章作为“工具”,让孩子们“试试手”。刚刚提出的问题“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几个机灵的孩子就已经喊出了答案,一则因为这两个问题简单,二则因为这几个孩子的预习工作做得比较到位,看着他们各自脸上“骄傲”的表情,我也很欣慰。但是争论往往就出现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深层次理解中——
接下来的关于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于是,我由“天马行空”的整体感知,进入了“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教学模式。
我问到:这篇文章只有十个自然段,我们要想弄清楚说明的顺序就得先理清层次,在沥青层次的基础上,咱们再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这是一个难点,逻辑顺序内容繁杂,孩子们不易理解。)那么,我们得把这些段落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呢?
话音刚落,就有三五个孩子高高举起了手。为了不剥夺更多孩子思维的空间,我建议给他们几分钟在小组内先思考讨论一下。于是,教室里的“嗡嗡”声弥漫了开来。其实,我是喜欢这种声音的,最起码有这种声音至少说明孩子们都在动嘴,而动嘴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肯定在运转。一会儿,“嗡嗡”声逐渐小了下来,这时候就说明孩子们已经多少有了一定的想法了。我示意他们停下来,坐端正,然后举手回答问题,这时候举手的人数明显增加了。
首先举手的是小翔同学,他一如既往地“风风火火”:我认为第一段为一部分,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中间为第二部分。听着他的想,我接着问“为什么?” 他说第一部分整体上讲了苏州园林,最后一段只是作者留有余地,而中间都是讲苏州园林的特点的......这样的答发乍听起来没有问题,但是也可以充分表现出他一贯“快而粗”的思考方式。他只是粗略地看到了文本的整体,但是却忽略文本内在个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还受到了“三段论”的影响——一个萝卜两头切。
果然,他的话音刚落,就又有孩子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
这次站起来的是小文同学:他不慌不忙的说:我不同意小翔的观点,我认为 :第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三到六为第二部分,七到十为第三部分。同样,听了他的想法,我也问到了“为什么?”小文同学看看我,不紧不慢地说“因为第一二自然段整体讲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三到十自然段是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的,七到十.....七到十......七到十讲了苏州园林和别处不一样的特点。”
从他回答问题的断句中,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可是同时,孩子们也听出了端倪,貌似最后这部分他还在犹豫。
这时候,我问道“这最后一部分讲了和别处的不一样,那么前面讲到的苏州园林的特点难道是和别处一样的吗?”一句话,小文顿时哑口无言,有点尴尬地摸摸头。其实在小文的回答中,他明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具体的阐述,但是他忽略了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时是顺着从“大处讲究”到“细节说明”这样的一个逻辑顺序,故而,在说第三段讲了什么的时候,出现了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了。这时候,坐在他旁边的孩子本是和他的观点一致的,这时候仿佛恍然大悟了一般“嗷——我明白了!”随即举起了手。
这时候,我顺势告诉小文,让他再想一想,再听一听别的同学的想法。
第三个站起来的是小鹏同学,他说:我认为第一二为一部分,三到九为第二部分,第十为第三部分。 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我笑着问他“为什么呢?”
小鹏同学自信满满地说“第一二部分是整体上来讲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三到九都是具体介绍这些特点的,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思考......”
听了小鹏的叙述,很明显班里的孩子们都松了一口气,表达各自想法的欲望瞬间降低了,我转身问其他孩子:你们更赞同谁的意见呢?
几乎是异口同声都赞同小鹏的。
接着我又引导着孩子们将“三到九自然段”分成了两个部分,其实我知道分部分不是目的,让孩子们理解作者应用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才是初衷。
经过一阵“争鸣”,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愉快的笑容,回答问题的孩子笑了,其他孩子也笑了。原本有些沉闷的课堂从那一刹那阳光普照,接下来孩子们听课明显认真了很多,就连孩子们做笔记的姿势都端正了不少。
在这短短几分钟的争鸣里,通过他们各自的语言,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在“争鸣”中不但有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孩子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训练,更训练了归纳概括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引导孩子们学习了文本的结构特征、说明顺序,以及文本中每一段落第一句为中心句的行文特色。顺便还点到了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好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因为有了争论,孩子们的注意力不约而同的集中在了课堂上,这场“百家争鸣”的争执,可谓是一举三得呢。
何谓“百家争鸣”呢?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
古代的“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儒、道、名、阴阳、兵、农、杂、法、纵横(诸子百家以此九家为主)等九大学派之间因观点不同,从而涌现出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这课堂上的一幕简直就是“微缩版”的“百家争鸣”。
有了“争鸣”,才有了思考;有了“争鸣”,才会长短互补;有了“争鸣”,才会有了学习和进步。
课堂上这样的“争鸣”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期待在未来的课堂上会出现更多频率的“百家争鸣”。
碧空如洗,白云如絮,松柏桑梓,草坪白雪。
冬日午后的暖阳里,落尽了叶子的树木虬枝盘旋,棵棵挺立,活泼的精灵们自由奔跑在阳光下,笑语盈盈,欢声阵阵。
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