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在瑞安出差回厦门的动车上,在建党节这个政治色彩的日子,在2018过半盘点的时机,听着邻座小弟手机播放的“革命歌曲”,伴随晃动的车厢中娃们的嬉笑啼哭,启动码字,不论能否顺利完成,开始比较重要。
六月目标与关键点
早睡早起:6:00前起,22:30前睡
完成早起29天,仅一日六点过;完成早睡14天,算是目前最好成绩了。
跑步快走:2-3次/周,2-3KM/次,年度500KM
完成12次,累计33.2KM,频次可以,跑量一般;半年242.11KM,就这节奏,持续就好。
英语学习:《流利说-懂你英语》5天/周,30′/次,年度完成L3 《百词斩阅读》1篇/天
《流利说》完成24天,L3已进入尾声,最辛苦的啥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的模块已挺过;
《百词斩阅读》 完成30天,累计33天,完成43篇短文阅读,故事情节带着我偶尔也加加量。
精读书籍:30′/天,每天完成一段读书笔记,年度精读20本
阅读输入、笔记输出,每天的独处时光,持续无间断;
《经营的本质》《造化》《非暴力沟通》已完结,《从理念到行动----企业文化管理》接近尾声;
半年累计精读第十本书,完成读书笔记139篇,≈3万字,又一个刚刚好的节奏。
写作:周检视1篇/周,月检视1篇/月,其余随性,年度码字目标5万字;
完成3篇周检视,月检视进行时,半年累计码字6.2万,5万/年目标提前大突破。
乖宝陪伴:21:30前入睡,每天吃青蛙,作业番茄钟
两周谨遵约定,复习与假期,松紧失衡,起起落落,调整中。
手册编写:启动并形成思路框架
手册编写已启动,框架已完成两版,并启动手册编撰小组的招募工作。
固化-僵化-优化的践行路
回顾六月,回顾这六个月,不论是春节大假还是三天小长假,不论是大半个月无休的连轴转还是家庭工作排山倒海一起来,不论是努力后结果的惊喜还是产出烧脑的死磕,总的来说,心境是平和的,状态是稳定的,那谁说的来着,稳定压倒一切,这是真理。有啥心得经验吗?还是老三样:固化、僵化,再优化,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了。
【固化】
1、先说说我都固化了些啥?
从五点多早起开始,到晚上十点多犯困早睡;从睡前冥想开始,到利用冥想实现十分钟午睡;从每天看书半小时,到读书笔记输出;从晨间日记启动,到乖宝藏卡的坚持;从流利说启动,到百词斩阅读践行;从快走运动到跑步开启;从日历排程到OF使用;从一两百字的日记笔记输出,到千字万字的检视;我固化了作息、运动、冥想、写日记、阅读笔记、学英语、写作等,看看,挺意外,在2018的生命旅程里,除了作息是调整之外,其余六项都是额外增加的项目。这时间,怎么就说有就有了?是习惯,固化的习惯悄悄地改变了时间的宽度。想想,这几千块钱的学费,还挺值当;这过去的六个月,没啥遗憾!
2、再说说怎么个固化?
首先,以终为始、明确目标,这是原点和核心。啥?不是说固化行为习惯吗?这方法论的东西,怎么变成了策略战略论?我也是在行进中才慢慢体会到这一点。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而事情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怎么才能协调这两个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呢?答案聚焦一个:把稀缺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最重要的事情必定是和你的高空系统的梦想和目标紧紧相连的。
我很喜欢55313的说法,如果你没有五十年的洞见,至少要有五年的目标;如果你没有五年的目标,至少要有三个月的排程;如果你没有三个月的排程,至少要有一个月的计划;如果连一个月的计划也没有,那至少要有一天的三只青蛙。这是我在小组会议里听到教练关于叶武斌老师观点的分享,经历着,就会发觉,特别深刻、特别真理、特别透。
其次,就是我常挂嘴边的“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定点定时定量。有没有发现,不论是医疗或是养生,用药还是饮食,要有好结果好状况,专业医护总是会告诉你,要定时定量哦。是啊,我们都深深地知道,过点过量对身体的危害,身体机能需要均衡规律地运转,那大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作为人-高级动物最智慧最核心的来源,同样需要均衡、规律,而且更需要。否则,就是乱的、烦的、忧的、躁的、茫的。
当然,适当借助工具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时间靠系统不靠大脑,管理行为靠工具不靠意志力。譬如,我会在需要专注的时候使用一组番茄钟;我会随时用of记录冒出来的事情,哪怕只是买肥皂;我会用C5记录一周一月一季的固定行事历;我会在每周结束时看看排程表,会在每周工作开始时调整排程表。
定点定时定量,是所有习惯养成的开始,是时间宽度魔法的源头。
【僵化】
因为固化,我省去了盘算的时间,譬如每日三只青蛙里,必定是有流利说和阅读的,这两个最容易被挤占的事情,也是最挑战却是最不紧急的,很多时候,类似这样重要的事情就是悄声无息地淹没在躺床刷里,消失在忙忙碌碌中。
因为固化行为的刻意练习,很多动作都是僵化的,如流水线上的劳作,零件来了,你就操作,操作步骤不过大脑,因为烂熟于心,伸手就来。我的日程也有点儿这个味道,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僵化执行,早起和睡前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明显。
早起-睁眼-看时间-“更早”打卡-发打卡群-起床整理-如厕洗漱-烧开水-喝水-冰箱里拿早餐食材-写晨间日记-拿书本文具-坐下来学习流利说-交作业-阅读-写读书笔记发圈-做早餐-吃早餐-和小乖聊聊-收拾餐桌-熨衣换装-出门上班,偶尔添加个洗衣洗头什么的,也能挤出时间,这一系列的动作,已经完全如程序写在大脑里,醒来就按下了Play键。和不少人交流时,大家都好奇,早上都赶死了,怎么还能这么淡定做这么多,哈哈,一年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呢,到点该干啥干啥,这就是生物钟神奇的力量吧。更棒的是,晨起一个半小时的独处时光,学习效率是任何时段都无法实现的。
【优化】
优化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绝没有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之说。
譬如说,过程中of使用的优化,我开始大量使用收件箱,而不是每天细节地去排列所有事项,因为固定的时间多了,弹性空间时间就那些,不需要每一件事情还像初始阶段一样,进行到期时间的设定。不要固守着不可改变的观点,量变质变,有时说不出具体的时间点,是一个相对长的周期。就像你看一个人,形象到气质,变化是个持续的微小行为累积而成的结果,我们要做的,是持续那些看似微小的行为。
再譬如,以往早起给了阅读和运动,一天忙碌十几小时后,晚上回到家再打开流利说,遇到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型,压力就来了。重点是,还要时不时关注着乖同学的作业和节奏,琴练了吗?语音发了吗?作业检查了吗?很多时候一个小时也搞不定一个课程,没有成就感,进展不顺利,心情就会动荡起来。看群里洛阳小哥,每天7点前就完成了作业,我从不为所动,认为早起学英语对于我这当妈的来说,是奢侈的“消费”,那是小年轻才有的时间权;当我看到闺蜜H,开始流利说,更是在清晨六点半前就完成,不禁想,试试吧,也许是可以的。一两周过去了,事实证明,很好,真的很好!答题准确度、听力清晰度,都前所未有,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关关通关,愉悦感就来了。
我想说,优化需要换新,也许是读书笔记从文字更新成导图,也许是学习的时间从晚上调整到上午,优化来自于量的积蓄,更来自于外在的刺激。别忽略了身边的圈子,收集信息,积极改变。这些,都是让优化可以自然而然被推进的前提,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工作、生活皆如是。
给生活添一点儿奶油
没成家之前,每个周末的21点之后,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对我来说,是一周最惬意的时光,雷打不动。没小乖之前,每个假期,整部好片,从早到晚,俩人看个透彻,吃嘛,好解决。一度想带着小乖开始电影时光,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持续五六次,从电影院哭着闹着出来,她受不了那些哪怕没什么打斗场面的场面,那些略带情绪的音效,天生不接受一样,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也就作罢了。家里的投影仪,偶尔开启,选择的也是小马宝莉、公主王子的系列,我实在不愿意搭上时间。直到六月,就像是要送给我2018年过半的礼物一样,周末、晚上,我都有了相对完整的时间,可以特别踏实地看上一部电影,小乖,居然也陪我看了起来。
生活需要一点儿奶油,甜甜的、美好的,一天天认真走过,不留遗憾。
习惯改变了时间的宽度
经营分析很喜欢用“同比”的概念,若用我的2018同比2017,实在是赚大发了,每天增加的两小时项目,且不说结果给我带来的附加值,就这时间居然增加了365小时。谁说时间不能改变,谁说上帝给的时间都一样,行为不同,习惯不同,你的时间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