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听书《取悦症》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叫做《取悦症》,副标题叫做:《不懂拒绝的老好人》。本书一共320页,我会用大概24分钟的时间为你说说这本书的精髓部分,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做老好人。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哈丽雅特·布莱克,是一位在美国拥有25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取悦症这个词就是这位作者发明的,我们现在去百度词条上搜这个词,会发现里面的解释内容都是来自这本书,以前是没有这个词的。

那为啥作者要发明这么一个词呢?这里面有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作者去参加奥普拉的脱口秀,就是美国一档非常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和作者布莱克在聊老好人这个话题的时候,奥普拉就说自己就长期受这样的心理困扰。他一直是一个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想要获得所有人都认可的这么一个人,而且不管以前他取得啥成就,只要一觉醒来,就全部清零,觉得自己好像立马就一文不名了,需要重新开始,从头开始获取别人的认可。

布莱克听到这儿就觉得,这和他这些年来根据临床经验诊断的结果是一致的,他发现好多人的痛苦来源不是来自于别人的伤害,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想持续地做一个完美的好人,就是想让所有人都满意,让所有人都喜欢,往往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却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从而产生了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因此他决定把这些年的临床经验写成一本书,就是这本书,《取悦症》。

起的这个名字,虽然带一个症字,其实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心理倾向,有点像拖延症。你说拖延症是病吗?它肯定不算病嘛,它又没有让我们的身体产生病变,是吧?但是如果你不重视它的话,它又会把人弄得很难受。就是如果旁边人不拉一把,自己也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话,他就很容易陷入到一个怪圈出不来,这个就是取悦症的一大危害。它是处在一个灰色地带的心理区域,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状态,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准确地把它表达出来。所以下面我要说的所有类型的取悦症都只是指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是什么真的病。如果你发现某些情形和自己相似,那也只是说明有这种倾向罢了,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就是有病。

这本书的结构特别清晰,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介绍了取悦症的三种类型,作者把它们分为了认知型、习惯型和逃避型这三类,最后一部分作者给我们列出了一个21天改善取悦症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各个部分都说了些啥。

第一部分

我们先看看认知型的取悦症。这类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一些错误的观念引起的。这些错误的观念是啥呢?第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他们会认为只要我当个好人,我对别人好,那么别人就应该对我好,如果别人对我不好,那么就是我自己的不对。他们内心的矛始终是指向自己的,从来不指向外部,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觉得是自己的错,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是特别讨人喜欢的吧,他们应该是这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类型。实际上结果却恰恰相反,喜欢取悦别人的人往往很难相处。这是为啥呢?因为凡事都怪罪自己,都觉得是自己不对的这么一种心态,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很复杂的逻辑陷阱里。

这个陷阱是啥样子的呢?我来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对我好。这个好像没什么问题吧,毕竟谁会讨厌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呢,是吧?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应该”上。在这些有取悦倾向的人的词典中,有很多绝对性的词,比如说应该、必须、一定,他们经常会把这些词挂到嘴边当作自己的口头禅,不允许自己偏离这个标准,他们默认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好人就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他们极力地做一个好人。那怎么样做一个好人呢?首先就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应该照顾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应该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应该不让任何人失望,应该始终保持愉快和乐观,应该尽量地不去麻烦别人。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完全遵守这些纪律,就会变成一个让每个人都喜欢的人。

除了这些对自己的高标准之外,他们对别人应该做的事,也有很大的期望。他们觉得,如果我为别人做了很多事,那么别人就应该感激我。我努力地讨好别人,那么别人就应该喜欢我。我满足了别人的要求,那么别人就应该离不开我才对。这些对别人的高期望还是隐藏起来的,他们往往不说,就是我希望你感激我,我希望你有某种表现,但是我不告诉你,让你自己猜。他们从来不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也是在麻烦别人。这就导致别人通常搞不明白他们,不了解他们想要啥,也满足不了他们的高期望,实际上别人也没有理由专门去满足他们的高期望呀,这是他们自己单方面的要求啊。所以当别人没有办法满足他们时,他们的期望就往往会落空,他们就会感觉到失望、难受、沮丧,甚至还有点生气。

他们对自己的高标准里还有一条,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当感受到这些情绪的时候,他们不允许自己表达愤怒,他们要时刻地保持愉悦,时刻地保持乐观。这就难说了。你看,又生气,他又不能说,那咋办?这个时候这种失望、愤怒就会变成情绪内化进来,作用到自己身上,他们就开始觉得这应该是我自己的错,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是我自己的能力不够才没有满足别人,别人才没有报答我。

你看,他们从对自己的失望中感觉到内疚,然后又相信别人也对自己失望,然后又会产生愧疚感,于是,开始自我惩罚,对自己持续地进行情感虐待,用一些笨蛋、蠢货这些词来形容自己。为了弥补这个错误,怎么办?接下来他们就开始对自己设立更高的要求,然后又对别人产生更高的期望。就这样,一个悲惨的逻辑陷阱就这么形成了。

和这么一个苛刻的人相处,不管是做同事也好,做朋友也好,做情侣也好,都非常地不愉快,因为他们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太高了。哪怕他们特别善意地向别人提出一些意见,别人听起来也像指责一样,就会觉得这个人在控制自己,在蔑视自己,所以和他们相处起来就特别不愉快。

这个奇怪的思维模式是怎么样发生的呢?其实并不新奇,它是一种原始的自我保护模式。你看,一个小孩通常会想象出一个有条件的协议来维持一种对事物的控制感。比如说一个小孩,他如果觉得这个衣柜里面有怪兽,就会想象出一个协议,只要我上床睡觉,把灯开着,这个怪兽就不会出来伤害我。再比如说,从很多父母离异的家庭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父母要闹离婚,小孩不想让父母离开,他又没办法控制,这时候他就会想,只要我很乖,只要我什么都听父母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分开。你看,他们会给自己设立一个条件,然后把握对面前这件事情的控制感。

其实这种有条件的思维模式一般到七八岁的时候就会自然消解,一个孩子在七八岁的时候,就会认识到愿望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一直到青春期,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把自己脑海中的计划落实为行动。就是如果他们有什么计划,就会去干,而不会去想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阻碍,比如说受到了打击,或者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极度缺乏别人认可的这么一个环境下,这种自我保护的思维就会延续到成年。不一样的是,以前他们是害怕衣柜里有怪兽,长大之后他们害怕别人的拒绝,害怕别人的嫌弃,害怕让别人讨厌。为了让别人不拒绝自己,不讨厌自己,他们还会沿用那个逻辑,认为只要我当一个好人,只要我对别人好,那么别人就应该对我好,所以有取悦倾向的人对做好人特别执着。

第二个错误的思维习惯是,他们认为别人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自己的需求却可以被忽略。这个标准看起来让这些取悦型好人,就跟圣人一样,永远都是大公无私地奉献,永远都是不断地给予,把最好的留给别人,把不好的留给自己。

但这一味地付出,在人际关系中也是不成立的。这又是为啥呢?因为当你一味地付出却不接受任何回报的时候,你的动机就会变得很可疑。你想想是不是这样?比如说,有一个哥们莫名其妙地一下对你特别好,给你端茶递水,给你借钱,帮你扛事,结果他还不要你的任何回报,你想给他做点事的时候他全部都拒绝。

这时候你就不知道他想干嘛,也不知道他的动机是啥,你是不是就会有点心慌,开始觉得这个人有点不对劲,然后就会本能地想离开他,觉得他有点危险。而且当这个人只对朋友付出,却不接受任何回报的时候,这其实是在变相地拒绝别人,等于是不让别人享受回报你的愉悦和快感。这会让别人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可能这个人是真心想和别人分享财富,他就是单纯地想帮助别人而已,但是如果不求回报的话,这在无意中是贬低对方的,会让别人产生亏欠感。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特别不喜欢欠别人的,欠别人那种感受是特别难受的。就像你欠一个朋友的钱,你一定会老想着这个事。如果你手头富余之后,去给这个朋友还钱,结果他还死活不要,怎么给他都不要,这个时候,这段关系就会变得很奇怪,甚至你可能会产生一种怨恨。为啥?因为你的朋友这就是变相地操纵你,意思就是让你记着,你一直欠我钱,我现在还不要,说不定哪一天有其他的事情你就得帮我,你可要记住了。这是不是在变相地操纵你,让你陷入一种很尴尬和不安的境地?换一个角度想也是一样,当一个人只是一味地付出,却不要求任何回报的时候就会把别人弄得很尴尬。所以,没有人喜欢无私奉献的人,也没有人喜欢过分的给予者。在适当的时候,允许别人报答你的好意,给别人机会来报答你的付出,这会让别人更加喜欢你。

第三个错误观点是,为了满足别人,我可以牺牲自己的需求。这个就更高尚了吧,舍己为人呀,但是,它在人际互动中还是不成立的。

作者在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主人公叫做萨拉,是作者的好朋友。萨拉在别人眼中就是那种百分之百的好女人,男士刚开始和萨拉约会的时候都特别喜欢她,因为她是那种一遇到喜欢的男人就会马上把自己放得低声下气,放到唯命是从的位置上,让男人觉得自己特别受关注,特别受崇拜,特别地抢手。她还是那种只要男朋友高兴,什么都愿意做的女人,她可以不断地迎合对方,对方喜欢看什么电影,她就喜欢看什么电影;对方喜欢吃什么,她就喜欢吃什么;对方喜欢去健身,她就去健身;对方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她就每天跟着宅在家里看电视。为了迎合男朋友的品位,她还换发型,去整容。反正只要对方喜欢,她做什么都行。

但是这个看起来就跟机器人一样的完美女朋友,每一段关系都不长久,每一次恋情在刚开始的这个新鲜劲过去之后,男士很快就会把她甩掉,而且还觉得她特别讨厌。这是为啥呢?我相信你也猜到了,因为她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没有自己的世界观,没有办法和对方在思想层面上进行互动。男士跟她说话,就像在镜子面前跟自己说话是一样的。还因为她每次都跟随男朋友快速地切换自己的爱好,没有办法培养出自己一个长期的爱好,也没有办法帮助男士丰富人生阅历和扩大知识面。

就是说,她虽然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予对方,但是在男女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她就是没有办法给予,就是在自尊的基础上,和对方分享真我的能力,和对方产生互补的情感和思想上的互动,这就导致男士很快对她失去兴趣。这就是牺牲自己,迎合别人所付出的一个代价。

第二部分

上面我们说了第一种,认知型的取悦症。下面我们说说习惯型的取悦症。

这种类型的人讨好别人、取悦别人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了,是带有某种强迫性的。他们对别人的需求和认可特别强烈,如果他们为别人做了哪件事,结果别人没有及时地表达感谢,他们就受不了了,觉得自己立马被冷落了,对别人的称赞和认可已经到了非要不可的地步,只能通过取悦别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且他们的心理账户里,好像存不下已经做过的事情,存不下任何的成就,就是不管以前取得啥荣誉,啥成就,睡一觉起来之后,全部都忘光。只要每次出现新需求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又会接受一次考验,好像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名,一无是处。

他们为啥会有这么强烈的认可需求,非要取悦别人不可呢?这背后的原因是,他们上瘾了。对,你没听错。得到别人的认可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就好像如果别人夸赞自己了,奖赏自己了,自己很高兴呀。但是这些夸赞和奖赏对有取悦倾向的人来说会产生极大的快感,而且这种快感又不是时时刻刻有规律地发生的,是偶尔才会发生。你想,别人公开地表扬和称赞,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发生呀,就像玩老虎机,不是每一次按下按钮都能中奖,但是偶尔会让你们中那么几次。而偶尔的中这么几次就会让人特别开心。为了提高中奖的概率,最好的办法是啥?就是多玩几台了,同时玩好多台,这样中奖的概率就会更大。

对取悦型好人来说也是一样,他们就跟玩老虎机是一样的。他们采取的策略是,扩大取悦的范围,就是对所有人都特别好,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扩大取悦的范围的时候,往往就会忽视周边的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一个现象。所以有取悦倾向的人往往是对周围的人特别冷漠,对陌生人却特别好。取悦在这时已经不是一种当好人当过头的问题了,它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是带有某种强迫性的上瘾的行为。如果一直在这么一个状态中,会对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非常不健康的影响。

第三部分

上面我们说了认知型取悦症和习惯型取悦症这两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人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喜欢,所以主动地迁就别人,迎合别人。下面我们要说的这种类型,它产生的结果和第一、第二种是一样的,但是动机不太一样。上面的动机是为了获得认可,下面我们说的动机是为了逃避。那逃避啥呢?就是逃避那些坏情绪,逃避别人的拒绝、暴力和冷落,逃避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内疚和自责。

这两种动机有啥区别呢?区别就是,第二种逃避带来的动机要比第一种获得别人认可带来的动机要大得多,就跟一根胡萝卜和大棒的关系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想让某个人做出某个动作,前面可以放根胡萝卜来引诱他,后面用大棒来鞭策他。胡萝卜和大棒哪一个作用更强呢?答案是大棒,恐惧的力量更强。

有一个实验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叫做白门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的,拿一个盒子,中间放一道白色的门。这个盒子的一边染成白色,另外一边染成黑色。第一次实验拿来一只小老鼠,把它放到黑色这边,白色这边放一块奶酪。小老鼠闻到味道之后就会撞开中间这道门,然后找到奶酪。这样反复几次,让小老鼠产生记忆。为了做对比,再放一只小老鼠,把它放在黑色区域。这次不在白色区域放什么奶酪,而是在黑色区域进行轻微的电击。小老鼠受到惊吓之后就会撞开中间的门,然后躲到白色的安全区域。

这样反复几次,让它也产生记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同时撤掉奶酪和电击,由于小老鼠有记忆呀,它还是会使劲地往白色区域跑。那么我们要观察的结果就是,小老鼠的记忆能停留多久,它会尝试几次最后放弃。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有奶酪引诱的这一只小老鼠,在尝试了七八次之后,发现没有奶酪了,它就放弃了,然后待在这个黑色区域一动不动。而受到电击的这一只小老鼠,它反复冲过白门多达50次,它才觉得这个黑色区域是安全的。这说明啥?说明恐惧的力量要比奖励的力量要大得多。

换成取悦也是一样,逃避型的取悦型好人,因为以前受到过某种伤害,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发现,可以通过取悦别人,让别人高兴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这就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这种负强化的作用更加根深蒂固,通常都是过度地放大坏情绪的危害,把冲突的严重性放得特别大,就是从来不让自己陷入冲突当中。每当觉得别人快要生气的时候,他们会立马示弱,首先讨好,让别人压根儿就没有发飙的理由。这样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他们永远不会处理和别人的冲突。

你可能会说,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这是好事吧,难不成这还错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完全和别人避免冲突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在一些事情上产生不一样的观点,产生冲突,这太正常了。想时时刻刻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让每个人都认可你,可以说永远都没有这个可能。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尽力地避免冲突,而是当冲突来了之后怎么有效地化解它。害怕问题,然后躲避问题和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思想概念。

上面我们说了取悦症的三种类型和危害,分别是认知型、习惯型和逃避型。这些老好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度地想要别人的认可。为了获得别人的喜欢,或是避免被别人讨厌,他们就会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所有人,对别人都特别好,但是对自己特别狠,一点都不好,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发现别人并不买账,总是热脸贴个冷屁股,甚至有时候别人还觉得这些人特别烦。你想,如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都建立在别人的态度上面,自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这样的生活能不悲催吗?

怎么样从这个怪圈里跳出来呢?作者列出了一个21天的改善计划,非常地详细,一步一步怎么做怎么想,都列得清清楚楚的。为了节省时间,我把它浓缩成为三个主要的方法,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个方法,就是去掉脑子中的那些应该。前面我们说了,取悦型好人满脑子都是应该,没有一点弹性和余地,就是我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我必须这样,我必须那样,我应该让别人高兴,我应该不发脾气,反正满脑子都是这些词,平时的口头禅也经常用这些词。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这些应该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肯定不是天生的嘛,谁天生就知道这么多应该。这其实不是他们自己的声音,是周围老师、父母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的音量在脑子里面开得太大,以至于他们总是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那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呀,就是有意识地把这些应该替换掉,替换成能把握的句式。比如说,我应该总是让别人高兴和满意,就可以换成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满足那些重要的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其他的也是一样,比如说,我应该始终保持愉悦和乐观,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任何消极情感。这个句子就可以替换成,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乐观。

你看这样一替换,脑袋中那些苛刻的要求就被软化了。首先,这些表达中加入了时间和偏好的条件——如果我愿意,这就是在强调自己的意愿。其次,这个表述中还加入了选择,强调这个控制权是在自己的手中。最后,提醒这并不是要满足所有人,只满足最重要的人的愿望就可以了,而且这只是一个选择,并不是必须的义务。这样通过替换就能有效地把脑袋中那些毒素剔除,这是一个小技巧。

第二点,就是要学会拒绝。取悦型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拒绝别人,就跟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样的,不会拒绝的老好人。为啥他们就特别难拒绝别人呢?因为每答应一次别人的请求,就是多一次机会获得别人认可的机会呀,最后别人就会发现,这个人挺好使的,有什么事情都过来找他,最后肯定会把他给累趴下。

那你说拒绝别人有那么难吗?对取悦型好人来说,真的非常难,因为从小到大他都是这么过来的,一拒绝别人,或是一被别人拒绝他们就会产生内疚、自责,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私的坏人。这个要怎么破呢?作者给出的方法是,用拖延的方法。你看拖延症在这儿就特别好使。当别人向你提出请求,你又不想答应的时候。像平时你可能不想答应也答应了,但是现在你就可以拖着,拖一段时间之后对方就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样你就可以不被别人的要求所控制。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对自己产生自我认可。取悦型好人,他们所有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来自于别人,拒绝了别人,自己会内疚,别人拒绝了自己,他们还是会内疚。这是因为他们一直都用完美主义的高标准在要求自己,从来没有对自己满意过。

那为什么就是感觉不到对自己的满意呢?因为他们只惩罚自己,从来不奖赏自己。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绩,不管取得多大的荣誉,他们都觉得这就是应该的呀,这很正常呀,没啥值得高兴的。他们对自己特别地苛刻。要怎么办呢?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成就积累下来,及时地给自己奖励。你可能会担心,如果没有这些高标准,自己会不会变成一个很平庸的人,会不会没有动力?其实不会。很多没有取悦倾向的人也非常的优秀呀,就像胡萝卜和大棒一样,虽然大棒的威力更大,但是别忘了,前面的那根小胡萝卜效果也是非常强大,而且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它会让人更愉快,更轻松。

总结

我们回顾一下。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我们经常遇到,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行为倾向——取悦症。这是不是一种病呢?这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好人做过头的行为倾向,它和那种完全自私,完全不顾别人感受的情况是两种对立的极端。这两个极端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三种取悦症的类型,认知型、习惯型和逃避型。前两种的动机是为了获得认可,最后一种逃避型的动机是为了避开坏情绪。最后还介绍了一个21天摆脱取悦症的具体操作方法,告诉我们要去掉脑袋中的那些应该,要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还要学会对自己产生认可。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受到一些创伤,这些创伤很多都是来自于父母。那你说是父母故意的吗?肯定不是。只是他们不懂罢了,他们都是无意间造成的,所以对成年后的自己会产生影响。那怎么办呢?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自己调节,自己治愈,因为无论如何你都是回不去的。我们对自己的认可是需要一点一点积累的,只有当认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他人的时候,真正的自信才能建立起来。而说一个人内心强大,实际上就是说他有坚不可摧的自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到听书《取悦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