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第一章


中原大地上有着众多的村落。每一个村落里的道路和房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印痕,和整个村落文化一样历史悠久。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人类总是在寻找着自己能够落脚的食宿之地。在中华大地上,相对于那些贫瘠的山岭地区,荒凉的戈壁大漠地区,一马平川的中原承担了更多的繁衍子孙的任务。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温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中国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性格却也格外暴躁。在历史记载中,这条浑浊多沙的河流数千年来常常与决口与改道相伴。河水中的沙子和淤泥让河床远远高于周围的平原。历史上,黄河流过的每一座城,下面无不流淌着先人的热血。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黄河最后一次改道是1938年。蒋中正先生为阻止日军西侵郑州,命令守军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洪水以实现阻隔日军的目的。黄河历次改道,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一条又一条的废弃河道。在元代的时候,黄河下游曾在曹州白茅堤决口,水流从兰考县向东南方面冲出一条宽广的河道。后来到了清朝,黄河再次改道,向北迁徙,就留下了这条旧河道。因为这条河的水非常清澈,水面上长满了芦苇。每到秋冬时候,整个河面白茫茫的一片芦苇荡。当地人管它叫做白河。沿着白河北岸,沿着堤坝向上走2里地,就来到了一座叫“六分”的村落。这里最引入瞩目的是一座庄园。这个村落被这个像碉堡一样的庄园隔在身后。院子里种满了银杏树。墙基已经有些松动,院子是方的;在西南角有个小瞭望塔。塔顶挂有一串铜铃铛。最上面砌有一只鸱吻,面向南方的白河。整座院落用青石砖垒砌,从远处看,这些青砖会泛着黑黝黝的光,好像一面铁墙。在院子的东南角,有座石碑。石碑上面刻着金字,上面说着六分村是明朝万历年间,有三个打渔的兄弟创建。自此,村里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宗族可以回溯到大名朝。事情再明白不过了,这个村子是个有渊源的古村落。历经几百年,古村的外墙还健在。不那么高大的院墙却也明白无误的显示了六分村当年的辉煌。如今,白河的河道又浅又窄,而过去曾经波澜壮阔的黄河水已经慢慢消退,隐藏在历史的泥沼中。

在白河上至今有一座石桥,叫做通天桥。有人说这座桥比六分村还要古老。当时这座桥是白河南北通行的要道。六分村的北面不远处就是当年鲁南的药材贸易重镇--磐石镇。通天桥是南来北往前来贩卖药材的客商的必经之路。大部分的客商会选择在六分村养作为他们的歇脚之处。通天桥旁边有一处老庙,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爷。此庙又称龙王庙。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庙前有只石头雕刻而成的蛤蟆,又被村里人成为石蛤蟆。他的背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已经呈现一种青褐色。蛤蟆的眼睛被河岸的风吹得黝黑泛着亮光。如果一个人突然做上前去,看一眼,准会被吓一跳。 

白河两岸都是沙滩,这里盛产一种中药材--白茅根。每年的春季,河两岸就会长出漫天遍野的白茅。等到夏秋季节。周围的村里人就会去河滩上挖白茅的根入药。由于白河的水清,两岸又都是陈年的黄河带过来的淤泥沙,。天然的环境造就了六分村的白茅根独特的功效。此处出产的白茅根对于酒精有着特殊的解毒功能,特别对于肝肾有着独特的补益。在白河两岸,到处都是晒摊场。平常村民把白茅根挖掘清洗干净后都会放在晒摊场里进行晾晒。这里曾是全中国最大的白茅根产地。到了20世纪初,白河边已经建立了规模宏大的药材加工厂。作为解酒圣药,“云霄”牌白茅根冲剂已经驰名华夏。宽阔的河面,行商的船只络绎不绝。其中许多的船只都是为了运送药材的。而如今,在河岸上,只剩下石蛤蟆和几座为数不多的晒摊场还存在。晒摊场四周依旧按照传统被木篱笆围了起来。虽然不如城墙那般坚硬,但是却依旧断断续续,沿着历史长河,矗立到了现在。有时候,在夜晚,六分村的村民会听到晒摊场里发出呜呜的声音。他们在黑夜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六分村整个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四方形。村子并不大,矮矮小小的土屋四处散落。但是不要小瞧这些不太规整的院落。他们的分布其实暗含着一定的规则。血缘关系将一些人按照宗族的名义捆绑在了一起。他们的爷爷,太爷爷,孙子,曾孙子就像一颗大树上四处开的叶子。只要你肯仔细找,往前回溯若干代,肯定会找到同一条树根之上。这个村子主要由六个姓氏组成。。村北的领地属于商家,村西属于杨家。村南沿着白河道又分成了两份,西南归白家。东南归何家。村东地盘归董家。村中有处水渠,水渠四周归了钟家。商家家丁兴旺,是其他五家无可比拟的,目前在村里是第一大姓氏。人们普遍认为商家的兴盛离不开若干年前的灾荒。那时候整个村子里的人任由粮食烂在地里,不管不问,等着去村支部领大锅饭吃。后来,突然有一年,整个鲁南发生了严重饥荒,庄稼地里颗粒无收。村民们又没有存粮。那年,村里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村民大部分都姓商。传说当年商家的族长领着商家的青壮劳动力,过了白河,到了对岸,抢了一批胡萝卜。后来商家的老少族丁就靠着这批来路不明的胡萝卜挨过了那一个寒冷的冬天。从那以后,商家的人口就在六分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六分村最繁华的十字大街,商家人占了四分之三。六分村最大的白茅根药厂是商家的。最大的木船厂是商家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商家到了最兴盛的时候,商家的领头人商德丰拥有了全村一半的白茅根药坊。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