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冷月无声,凄然西下。皎洁的月光下淮南千山显得如此清冷,想必身在天边的你也像冥冥归去的月亮一般,茫然无措,自处孤独,无人照管。”

踏莎行•燕燕轻盈

宋•姜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01

        这首踏莎行的作者是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大多数人都在中学课本上读过他的扬州慢,至今应该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是继苏轼之后难得的艺术全才,诗词、书法、音乐,无不精通。可以从他的名和字当中窥见一斑,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夔相传是尧舜时期的乐官,所以他的字为尧章,是有联系的。他终其一生没有出仕,辗转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的词题材广泛,这篇踏莎行便是其描写恋情的佳作。下面我们来细细品读一下。

        先看词牌,踏莎行源于唐朝诗人韩翃的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其本意即咏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以晏殊的《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这首词循正体,按照清人戈载所编的《词林正韵》来看,“软、见、线、远、管”五字押第七部,“染”字通押了第十四部。这里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小序部分点明了诗词创作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和缘由。按照姜夔的生活的年代推考,丁未元日即1187年正月初一,此时作者33岁,已过而立之年。沔东应该在现今湖北仙桃,金陵即现今南京市。作者从汉江顺长江而下到达南京,在江上有感于梦中之事而写下此篇。

        上阙描写了梦中的迷离景象,莺莺燕燕,饱含深情。燕和莺都是侯鸟,春天归来,春燕体态轻盈,春莺叫声婉转动听。“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两句对偶,运用比的手法,将梦中她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华胥即梦的代名词,想来这恐怕是别离之后作者日思夜想的情人终于闯进梦里了吧!那梦中这位可人儿说了什么呢?“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长夜漫漫,你这个薄情郎怎么知道呢?春天刚开始,我就早已经染上了相思。作者不知道自己的爱人独自一人过得如何,远行之后必然心中挂念,所以梦中的幻像难道不应该也是作者自己的相思之情幻化而成的吗?

        下阙开头两句对偶,描写了别时和别后,离别时她亲手做的针线活,离别后她捎来的书信,无不令作者思念不已。“离魂暗逐郎行远”,她的魂魄仿佛也默默地跟随情郎来到这陌生的远方。这些书信,这身衣物,不论什么,都让作者感想到心中思念的爱人,也许是自己过度地想念,她的离魂也随着自己进入梦里了。可是隔着万水千山,能怎么办呢?皎洁的月光洒遍千山,徒增寒冷,你是不是也像冥冥归去的月亮一样,在寂寞深闺里无人照管呢?

        正是写梦的神来之笔,全篇字字都带着空灵梦幻,独特的构思和描写技巧让人耳目一新,读罢意犹未尽,这种深入骨髓的情思千年之前古人曾有过,而这个时代浮躁迷茫的我们也是否曾经感受过呢?

02

格律对照

踏莎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消魂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四言双起,例用对偶。——《唐宋词格律》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曾词、陈词之添字、摊破句法、转换宫调,皆变体也。

按宋元人填此调者,其字句韵悉同,惟每句平仄小异。如前段第一、二句,黄庭坚词“临水夭桃,倚墙繁李”,“临”字平声,“倚”字仄声,“繁”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草熏风暖摇征辔”,“草”字仄声,“风”字平声。第四句,欧阳词“离愁渐远渐无穷”,“离”字平声,“渐”字仄声。第五句,晏几道词“粉香帘幕阴阴静”,“粉”字仄声,“帘”字平声。后段第一、二句,黄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绮”,“明”字平声,“落”字仄声,“如”字平声。第三句,陈尧佐词“画梁轻拂歌尘转”,“画”字仄声,“轻”字平声。第四句,晏词“宿妆曾比杏腮红”,“宿”字仄声,“曾”字平声。第五句,陈词“主人恩重珠帘卷”,“主”字仄声,“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周密词,后段结句“莫听酒边供奉曲”,平仄独异,此亦偶误,不必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 词条“姜夔”,“踏莎行”等

诗词吾爱网 52shici.com 诗词爱好者的家园

宋词三百首 上疆村民编

词林正韵 清戈载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