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绘画史中有一个划时代的流派,叫作印象派。早在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它就已经风靡全欧洲,并开始传播至世界各地。
在印象派之前,正统的绘画要求“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和“正确的素描”。但是印象派把这些统统抛弃。它脱离了沉重的历史,也不存在文化障碍。印象派追求的,是用太阳的七色光谱呈现自然的瞬间印象,并达到光影与色彩的美的极致。
在印象派的发源地法国,有一位画家被后人誉为“光影的魔术师”,他就是克劳德·莫奈。就连“现代绘画之父”塞尚,都不得不感慨莫奈的“画家之眼”:莫奈只不过是一只眼睛罢了,可是上帝啊,那是只何等神奇的眼睛!
莫奈总是善于在光影与色彩的关系中,找到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并用别人无法企及的绘画技巧,把它表现出来。所以,有人说莫奈作画,就是直接从眼睛到画笔的过程。
作家莫泊桑几次与莫奈在埃特勒塔的海边相遇。莫泊桑回忆说,“他几笔就勾勒出一缕光线和飘过的云彩,我还亲眼目睹他抓住了一簇落在白色悬崖上的落日余晖,他把它锁定在一片金黄色调中,使这难以捕捉的耀眼光芒,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
无疑,莫奈是创造美的大师,但是在他心中,真正的美却是无需理解的,只要学会去爱惜就已经足够了。
01.“印象派”的命名,原本是对莫奈画作的嘲讽
在19世纪的法国,一名画家想出人头地,就需要入选一年一度的大型画展沙龙。如果落选,他就失去了受到公众认可的机会。但是沙龙的审查委员会,经常选取古典风格的作品,排挤其他非主流的风格。
古典风格,是指以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们作为典范,在题材上多以神话、宗教为主,宣扬某种哲理观念或者崇高境界。画家们在室内作画,以精确的笔法、庄重的风格,描绘着雕塑般的绘画形象。
1863年,随着落选者的不满越来越高涨,拿破仑三世只得另辟场地,举办了一场“落选展”。于是,莫奈带着被沙龙拒之门外的《日出·印象》投向了“落选展”。
除了莫奈,还有很多坚定自己创作原则的画家也加入其中,比如马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这些人都是日后“印象派”的灵魂人物。
有一位评论家在观看了“落选展”后,在文章中写到:“这幅画想表达什么?请看说明。哦,叫《日出·印象》,那这画总该有些什么印象吧,就像粉刷墙壁般在画面上留下斑点?可是就连墙纸设计的草稿都比这幅图要完整。”
在这些评论家看来,“落选展”上的画作都是毫无章法、画风潦草,于是称呼这些画家为“印象派”。人们以讹传讹,最终“印象派”就此定名。
事实上,《日出·印象》这幅画是莫奈在家乡勒阿弗尔港口的油画速写。它描绘了日出时海面上的晨雾和朦胧中船只的剪影,一轮旭日在浓雾中散发着橘红色温暖的光,光线在海面左右晃动。
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橘红色的太阳和水面的反光,应该是在画面干燥后,重新在偏白色的颜料上再次添笔。
莫奈不仅依据脑海中的印象进行二次创作,也凭借对光线效果的回忆,补全了对朦胧大气的铺陈。
莫奈的这幅作品,大胆地冲撞了“作品”与“速写”的界限。他用锐利的双眼和快速的笔触,提取出现实景色中的精华,把某一时刻的瞬间光影和色彩效果留在了画布上。并以细小的笔点,和织缀成空间的灵巧技法,使画面展现出更真实、生动的感觉。
《日出·印象》自然不是那些评论家眼中的随意之作。
02.刻意练习,使莫奈走上大师之路
莫奈从小生活在诺曼底的海边,那里的海面波涛和天光云影曾吸引无数画家前往。
在启蒙老师布丹的带领下,莫奈开始走向户外,观察海面与天空的光线变化。布丹认为,户外写生直接画下的东西,往往有一种不可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生动。莫奈也由此走进了大自然。
不久,莫奈前往巴黎深造,结识了同一个画室的雷诺阿、巴齐耶和西斯莱等人。这群在巴黎沙龙受挫的年轻人,决定远离巴黎的尘嚣,跟随巴比松画派的足迹,前往枫丹白露进行风景画创作。
在这片森林中,莫奈画着眼中的大自然、领略着巴比松画派对于写生的心得,更是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正是从这里起步,莫奈开始进入他的风景画家的生涯。
除了风景题材,在时代的影响下,莫奈还将目光聚焦在“当代题材”。彼时,正值19世纪下半叶,拿破仑三世第二帝国的辉煌时期,巴黎理所当然地成为西欧最有规格和现代化的典范都市。从这里延伸出的火车轨道,可以通达法国全境。
莫奈在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架起画布,开始捉摸火车冒烟时那浓厚的团块和逐渐消散的烟雾。画面中,烟雾不再是单纯的白色,它在阳光下带着金黄的色调、在阴影中又蓝紫色的团块。烟雾在高大的棚顶之内,时而飘散、时而凝聚,以不同色彩展示着变幻莫测的形状。
从《圣拉扎尔火车站》的主题“烟雾”开始,莫奈将创作主题,由“实物”正式转向“不易捕捉的事物”。
他沿着塞纳河,追寻天空下水面闪烁的光影,将水波的晃动扼要准确地留在画布上。为了更贴近水面,从水中央的角度来观察,莫奈还改造了一艘“画艇”。他醉心地捕捉着光线,如何在飘动的水面分解成零散的波光,并发展出了“分离笔触”:用不经调和的纯色调,直接涂抹在画布上,流畅生动地记录下“会动”的风景。
为了将光影的刻画做到极致,莫奈开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他把主题简化为造型朴素、单一色调的干草堆。阳光下,干草堆显得非常中性,最有利于观察光影的细微变化和色彩的转换。
莫奈不仅记录着一天之内的不同时刻,时光在干草堆上移动的痕迹,更是在不同季节坚持记录:夏日骄阳下,干草堆的剪影鲜明而真实;冬日积雪下的干草堆,恍惚间变了一个模样,剪影模糊。
1895年,莫奈的《干草堆》系列在莫斯科展出。康定斯基感慨道,“我忽然觉得这是生平第一次看绘画,之前我以为物体是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现在不这么想了”。他觉察到这些干草堆已经超越了本身的意义,并受到启发,最终成为抽象派的先驱。
在干草堆之后,莫奈再次以白杨树为主题,重点描绘微微弯曲的垂直树干周围,光线是如何变化的。他又用了两个春天的时间,在鲁昂大教堂对面租了一个房间,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时间的光线下,教堂表面的光和影的跳动。
在每个系列中,莫奈都以相同的角度、相同的尺寸作画,“永恒的时间”被引入画面。每一幅作品,都代表某一瞬间,但是当把系列中的所有作品集合,就展现了整个光阴变化流转的过程。
03.用余生完成一件史诗级作品:《大睡莲》
步入晚年的莫奈,已经在画坛名声斐然,也具备了充裕的经济条件。他在定居的吉维尼,买下了一块带有池塘的土地,并迷上了园艺,开始精心打理自己的吉维尼花园。他说,自己最美丽的经典之作正是这个花园。
莫奈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花园中的睡莲,起初并不是为了画它们。但直到某一天,莫奈在池塘中发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美景。于是,他拿起调色盘,从此再也没办法去画别的东西。
莫奈把整个画面都留给池塘,天空需得通过倒映在水中,才得以表现。横跨池塘的日本桥、池边垂柳的倒影和池中的缤纷色彩,这一切都在莫奈眼中浑然一体。他要把水面的波纹、水的深度、阳光在水中的折射,以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都真实地描绘下来。
《四季·睡莲》系列,倾注了莫奈逾20年的心血。睡莲池上的光影与色彩,最终把莫奈引向了一部史诗级作品:《大睡莲》。
1917年,莫奈的好友克里孟梭,以法国总统的身份,向莫奈提议绘制一组《大睡莲》赠送给国家。莫奈也希望创作一幅巨作,向人们展示一个无边无际的水中幻境。他请人修建了一个天顶透光的画室,准备沿着四周墙壁作画。他期待每一个站在这个房间的人,都会感受到美景围绕、色彩缤纷,仿佛一个让人平静冥想的庇护所。
《大睡莲》的巨作,始于莫奈74岁高龄,一直持续到他86岁去世。这部作品是一部宏伟的史诗,也是莫奈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曲”。
那时的莫奈除了坚持站在画架前完成作品,身心也在饱受煎熬。
40年的户外写生,莫奈长期贴近水面或冬季白茫茫的雪地观察,导致眼睛受到强烈的紫外线刺激,视力不断减退,几近失明。他对色彩的辨识度已经发生变化,视野也逐渐模糊。
另一面,他的至交好友马拉美、毕沙罗和雷诺阿,纷纷离世,妻子和长子也相继离世。莫奈痛苦地说,“他们把我一部分的生命都带走了。就剩我一个人,真是很痛苦的事。但我的时间也不多了,我每天都能感到自己的衰老”。他常常陷入忧郁的低潮。
莫奈想要认真地再次观察、感受这个难以告别的世界。他用笔触表达着自己的感受。画面中,细节变得脱略,造型也被削弱,色彩却混融成浑厚的空气感,大色块和大光芒让力量更加强烈了。莫奈用《大睡莲》总结了一生的光影之旅。
1926年5月,在莫奈过世5个月之后,《大睡莲》在法国橘园正式揭幕。人们站在由天光调节的两个椭圆形大展厅中,仿佛周围正环绕着莫奈最美丽的吉维尼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