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总结:
慢养:用故事(阅读)、角色扮演游戏、体育活动(球类、跑类、爬山)、创意活动(包括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夏令营、公益旅行)、亲近自然(一个月爬山一次;旅行)、DIY(任何东西,包括食物)、电影、榜样人物、借用“第三种力量”
育儿的第一个大智慧就是要学习读懂孩子,读懂我们自己。
这第一次母子面试变成了我成为母亲后的第一次自我觉醒:原来我从来没有好好地观察过Ian,即使我全身心投入地与Ian一起做了许多美好的事情,我也没能好好地理解他。从那天开始,我意识到了一个经常被中国家庭忽略的育儿真理,那就是父母不是生来就懂孩子的!
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尊重,尊重他们的自然感受,看重他们的自然灵性,倚重他们的自然选择,鼓励他们的自然坦诚,但这一切并不代表我们要放任孩子做不正确的选择。
教子的第二个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面对孩子的选择,如何巧用过程让我们的心愿变成孩子心中的坚持。
为了能帮助孩子做好选择,我们从当父母的第一天开始就可以思考和练习以下3项功课:
◆预设自己的形象:我想当什么样的父母。
◆告诉自己:参与孩子的选择过程比告诉他你的决定更有效。
◆巧用孩子自己的力量:让他对自己的选择不放弃。
智慧型父母:他们见多识广,提早从“养”宝宝的阶段脱身,进入“教”孩子自我学习的阶段。他们明白教育是要看个性的,所以要按孩子的实际状况来为孩子挑选“教”的内容和方式。他们会“预谋”好,并参与育和教的全过程。他们看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想办法在良好的互动中把父母的影响作用到孩子的选择中去(这部分我将在第二章“成就孩子的‘第三种力量’”里来阐述)。这样养育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自信、阳光的形象,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了解家中的行事规则,明白与父母的良好沟通才是“护航”自己选择的最有效途径。
尽量与孩子一起去经历他的选择过程,让我们在或长或短的选择过程中互相作用,形象点儿来说,就是让这个过程演化成一个化学式的变化,而不是纯粹的两种力量的物理性输赢。
小学的选择要点
◆以就近入学为重要决策因素。
◆实事求是地考量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找能承担得起各种费用的学校非常重要,否则会连带出夫妻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和父母的工作问题。
(二小的孩子都是何种经济状况的家庭?
我们自己属于哪种什么水平的经济状况?
我们自己的经济状况适合哪个学校?)
◆仔细考量孩子的兴趣,因为小学阶段学业相对轻松,可以考虑一些在常规学业之外有特色的学校,比如我为孩子选择了注重音乐教育的小学。
(二小的特色是什么?
儿子的兴趣是什么?动手?
哪个学校符合儿子的兴趣?)
◆探究一下从这所小学毕业的学生最常去的初中和高中是哪些,以此判断出这个学校是否符合父母对孩子就学的长期目标。
◆借鉴以上提到的在选择托儿所、幼儿园时应注意的所有事项,对小学做一次全面的了解,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幼童阶段,他们对自我照顾的能力还较弱。
(去学校、教室和厕所参观一下,是否环境安全、整洁,采光和空气流通情况,是否方便、人性化;
了解食谱,判断是否有统一的营养标准,参观厨房,是否卫生,食材质量是否达标;
足够大的户外活动场地,设施新旧,是否安全;
老师的资质,是否受过专业训练,比如自身的情绪控制,与孩子口头沟通的能力,在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等。)
◆选择一所对家长和学生友好的学校,小学阶段除了要为以后的学业打基础,更不能忽视孩子人格、性情的养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选对“气质”比选对硬件设施更重要。
(二小具有什么气质?
是否对家长和学生友好?
哪所学校友好?)
最后想提醒的是,多听听别的父母的经验之谈很重要,但还是建议,多备选几个学校,带着孩子一起去走走看看,让孩子来告诉你他喜欢哪个,相信他们的灵性选择。
初高中的选择要点
◆严肃考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长,为孩子寻找适合他的学校最重要。
◆不迷信某些学校排名或有多少特级教师,因为说到底没有人能保证每年都能挑选到自己满意的老师。
◆多与小学的班主任聊聊,看看他对孩子的学业评估,学霸型的孩子毕竟还是少数,所以老师中肯的建议可能比父母一厢情的“高要求”来得更切合实际。
◆提早规划孩子的大学就学方向,是倾向国内大学还是国外大学,因为不同的选择会影响未来对不同类型学校的选择,尤其是高中的选择。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拥有很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别忘了听听孩子的志愿和兴趣;更别为了让孩子上名校而委屈他,一所不切实际的学校比上不了名校更可怕。
不为孩子做选择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降低了孩子半路逃跑的概率,增加了孩子坚持到底的可能。
过去15年来,格蕾丝老师的话始终在耳边萦绕,她让我认识到一个简单却又非常不幸的道理:我们做父母的,不是生来就懂自己的孩子的!孩子的生命是我们给的,但他们的思想却不受我们的禁锢和左右。如果妈妈没有练就一双睿智的眼睛,不拥有一副容纳孩子的胸怀,不参与他们的成长过程,那么,我们的孩子再怎么天生聪颖也会毁在父母手中。
为何说面对孩子做选择,我们的态度极为重要?因为这涉及第三个育儿大智慧,就是我们是否相信孩子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正错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们之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做选择,不外乎就是不信任孩子的内在力量,怕孩子会选错,更怕孩子选错就没法再纠正了。
让孩子在“错误”里再待一会儿
听着小Sean这么用力地抱怨,我评估了一下我可以为他做些什么:第一,可以选择去阻止他抱怨,告诉他这样想问题既不健康也不善待他人;第二,可以选择教训他,告诉他这样做不被允许,因为不道德。但最后我决定让小Sean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他的负面情绪和解决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当然我给了他两个建议:第一,可以直接写信给夏令营的老师,告诉他们自己对下一年室友的选择,但他必须如实告诉老师选择的真实理由;第二,多了解一下S同学,现在到明年7月还有大半个年头,说不定对S同学的看法会改变的。
做妈妈的大智慧,那就是不急不躁,不循规蹈矩,不盲目攀比,用一份好心态、一副好性格来面对让许多妈妈抓狂的难题——怎么帮助孩子塑造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其实,我完全没有告诉丹尼,Ian目前遇到了什么问题,丹尼也没有直奔问题,他用了两个提问和两个自己的真实故事让一个14岁男孩开始思索:我是谁?我对谁负有责任?我要感恩和尊重的人又是谁?
谈话持续了1个小时后,我真诚地对丹尼说:“听说你在教领导力和沟通的主题课,Ian是否可以来上你的课呢?”没想到Danny说:“我觉得Ian不用上课了,如果他愿意,可以来做我的小助教,帮我给孩子们发讲义,辅导孩子们理解我上课的内容。”
甘于做一个能为孩子鼓掌叫好的粉丝,而不要做为孩子冲锋陷阵的妈妈。
闲暇教育:
创意:音乐、绘画、写作
行动(体育):球类
校内外社区服务:小志愿者、小助教
家庭式的闲暇教育可以分两个方面来开展:
帮助孩子拥有高品质的闲暇价值观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孩子不简单化地把闲暇活动等同于普通休息和简单的娱乐,比如引导孩子从小体验两种不同的快乐,从而让他们明白这两种快乐带来的不同结果:一种是阅读一本好书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另一种是吃一顿大餐所带来的满足口腹的快乐。还可以帮助孩子体会不同的友谊或集体活动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情感收获,比如与小伙伴一起做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手工项目或小发明,体会在一起克服困难达到共同目标后所收获的个人自豪感和共同荣誉感;另一种是周末与朋友一起看场电影或打一场游戏所得到的短期快乐感。这两种快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而且最好的模式就是交替出现,找到两者之间的自然平衡便是我们要为孩子的情商建设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拥有高品质的闲暇内容
在生活中逐渐引领孩子去发现一项或多项可以自娱自乐的爱好,比如阅读、涂鸦或音乐欣赏,这份爱好既可以充实孩子的生活,又可以成为他们人生的自我兴趣陪伴。一个没有长久兴趣的人注定是一个精神孤独、内涵枯燥的人。
在生活中陪伴孩子一起找到一项或多项擅长的运动项目,不一定是竞技式的体育项目,也可以是任何一项与大自然接触的活动,比如爬山、攀岩、骑车等。一个能够自如地运用自己身体去接触自然、开展活动的人,遇到困难时的抗压能力和自我疏解能力会较强,其性格中传递快乐和开朗的能力也会较强。运动是带给人自信的魅力和肯定的态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去做助人的事,参与公益活动就是在拓宽孩子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和反思,一个会主动帮助他人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帮助他人所换来的满足感和快乐感。这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是孩子道德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即与人为善,贡献社稷。有了助人的心愿,再收获助人后的乐趣,那么助人为乐的观念就此形成。以此类推,道德的教育就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慢养而成的。
所以,情商优势与智商优势不同主要在于,前者的后天培养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素质的慢养过程,而最有效的情商慢养就是利用好家庭的闲暇时间,规划好课余的闲暇活动,通过节假日尤其寒暑假去找到一起助力的闲暇伙伴,引导孩子走进实际生活,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体味感情、友谊和责任。
闲书、闲物:
0~2岁~安全感~信任感:布书
2~3岁~强化并固定好情绪~依恋情节:布玩偶
3~4岁~感受情感: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害怕、各种各样的感觉
4~6岁~感动于友谊的快乐:雪人、彩虹鱼
角色扮演游戏
1岁:纯粹地模仿
2岁:开始物物联想
3岁:乐于扮演各种角色
4~5岁:向往与朋友一起扮演角色
玩角色扮演游戏的重要性:
第一,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与孩子一起玩各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恰恰可以重拾童心,学习如何有趣味地以孩子的心态来陪伴他。
第二,孩子渴望父母与他一起玩是因为想得到父母对他的认同。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孩子在玩的时候会很在意父母对自己扮演角色的反应,因为他们想得到赞美和认同,只有一起玩得精彩,孩子才会从心中感到被父母接受和深爱。
第三,孩子需要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没有人天生就会准确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感受,而通过角色扮演,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用较正式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包括让他快乐的、悲伤的或愤怒的原因。父母也可以趁机把一些心理关键词引荐给孩子,如“我不发脾气”“我不睡懒觉”“我爱妈妈”等。
第四,孩子在进入真正的社交场合前,他们需要预习生活。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模拟实际生活里的各种场景,预习实际生活中的不同难题,比如让孩子扮演医生为病人看病,这样可以让孩子生病去医院时不怕见医生。
角色扮演存在于父母和孩子共享的每一天。夜晚,当孩子要求父母为他讲睡前故事时,可以抓住时机扮演故事里的大灰狼、小白兔或是七个小矮人……周末,当孩子请求父母让他们也加入做饭的任务中来时,父母可以分配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拣菜”工作给他。旅途中,父母假装让孩子当个小导游,满足一下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父母更可以趁节假日,邀请孩子的好友一起来做集体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自己策划一个主题,自己主导和管理一场精彩的故事会、音乐会、涂鸦会、假面舞会等。我相信,孩子爱扮什么慢慢就会像什么,孩子爱演谁慢慢也就会像谁。
闲暇的时间,就是教孩子精彩生活的时间。
电影:头脑特工队
孩子的情绪是由隐藏在他们脑中的5个小人主宰的:快乐、悲伤、害怕、厌恶和愤怒。每一天,这5个小人轮番出现在孩子的生活里,一会儿“快乐”主宰着大脑,一会儿“愤怒”打败了“快乐”,于是刚才还像开心果似的孩子突然发怒大叫大闹;当“害怕”出现时,孩子会退缩到角落,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当“悲伤”唱主角时,孩子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蓝色,失去了以往的生机。这就是孩子一天里的情绪,缺一种都不完全,“面面俱到”才像顽童的性子。
“幸福”并不是指物质舒适、物质享受和物质宠爱可能带来的“幸福感”,而是在讲作为父母的我们巧用人、事、物为孩子建立起3个“快乐成长支撑点”:正面的情绪(快乐感)、稳定的性情(安全感)和平衡的性格(平衡感)。有了这3个快乐成长支撑点,孩子吃多少苦也会觉得幸福。相反,当孩子的情绪、性情和性格出现负面问题时,再多的物质“幸福”也会让他们觉得“苦不堪言”。因此,父母若想要孩子自觉自愿地去吃苦,就必须先从他们的情绪、性情和性格着手,只有这三者呈现出快乐、安心和平衡时,孩子才会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到那时“吃苦耐劳”才会真正实现。
《头脑特工队》传达的第一个育儿哲理:
无论人的童年是奢华的还是艰辛的,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每个童年都应该而且必须充满五颜六色的“糖果”。这些“糖果”比喻的就是孩子眼里的梦幻,孩子心中的童话,孩子脑子里的想象,孩子为自己设立的梦想。粉色大象一直在暗示我们,童年的美好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但绝对需要所有“不着边际”的糖果,这就是让孩子感受甜蜜的心灵养料。
而最悲惨的童年则意味着被大人蛮横地夺去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被知识过早地侵占了快乐的游玩时光,被物质毒药般地侵蚀了内心自然生长出来的推动力。我们的生活现实是这样的无厘头,父母一边本着让孩子“吃苦”的信念去漠视童年的情绪需要、性情培养和性格影响,一边拿着超出孩子需要的物质来淹没孩子内心的自尊、自强和自己产生的动力源。父母已经习惯简单地把读书等同于“吃苦”,而“吃苦”又变成一贴激奋孩子学习的“良药”,使得孩子模糊不清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学习。事实上,在很多家庭里,孩子一点儿物质的苦都没有吃过,相反心灵和情感的枯竭却让他们的童年充满了“苦涩”的滋味。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对着夜空想象自己在宇宙里飞翔,都希望对着大海想象自己与海豚畅游,都希望对着沙漠把自己当作那个勇敢的小王子……这是他们刻苦学习所需要的第一项重要能力,也就是找到学习的快乐原动力。所以,为了不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无聊,孩子的童年必须拥有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眼里必须流淌出五颜六色的“糖果”,心里一定要装着大大小小的梦想。
父母们一定要明白,吃苦与爱上学习实质上并没有关系。
第二个育儿哲理:童年的快乐记忆才是解救少年负面情绪的根本。
拯救少年莱莉的三股力量就是:美好的儿时“记忆球”,一个叫“快乐”的小人,由“冰棒”代管着的梦想。而这三大力量的养成者就是父母、家庭和孩子所处的环境。
让我们再思考一下让孩子去读超难的学校,用“吃苦”来磨炼孩子的意志,以期望他们成为有用之人。想来想去,这个思路只是家长单一的和单向的考虑,基本忽略了对孩子情绪和性格的慢养、磨炼和呵护。在把孩子推出家门去“吃苦”以前,家长应该先帮助孩子建立起5个鲜活的个性岛:让家庭岛成为孩子安全感的中心,让兴趣岛供给孩子学习的动力,让淘气岛为孩子输送新鲜活力,让诚实岛帮助孩子养成品行,让友谊岛护航孩子少年时代的心灵成长。当孩子拥有了这5个个性岛作为感情的坚实后盾后,他们就会成为平衡发展、快乐向上的人,即使在以后的生活或学业中遇到悲伤,也会想办法去克服和逾越所有的艰难困苦。
原来,悲伤不是单一的,只要有快乐就会有悲伤,那么我们就别太担心孩子是否会“吃苦”。只要他们去经历快乐,悲伤就会来到他们身边;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快乐储备,他们就有足够的能量来赢过悲伤。
作为母亲,我还要经常告诫自己:5个情绪小人儿不是孩子的情绪专利,大人的身体里也充斥着它们的影子。看懂孩子就如看懂自己,真正能拯救我们自己的不是对孩子的无限高期望,也不是对孩子寄托的期望破灭后的愤怒,更不是少年时靠吃苦换来的硬本领,而恰恰是我们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对所有美好的人、事、物的大胆想象和一生不断的孜孜追求。
自我总结:
慢养:用故事(阅读)、角色扮演游戏、体育活动、创意活动(包括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夏令营、公益旅行)、亲近自然(一个月爬山一次;旅行)、DIY(任何东西,包括食物)、电影、榜样人物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我应该做的:
◆尊重孩子的物权。
◆不斥责孩子“自私”。
◆从孩子不太在意的玩具开始分享。
◆见“不好”就收场。
◆为公平护航。
在集体游戏时,妈妈不要过多插手,但要在一旁护航,保证孩子们能轮流玩到玩具。只要有了公平的规则、良好的感受,下次孩子就会更勇于分享了。
◆身教胜于言传。
父母首先做一个乐于分享的人,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将分享的概念有效地传达给孩子。
少年之美,日积月累。用好每年的52个周末,孩子将越变越“美”,越变越强。
我更希望孩子的夏天用来补充平时上学时所欠下的“兴趣养料”“身体养料”和“心灵养料”。其理由很简单,孩子除了接受知识的培养和灌输之外,还需要在各类兴趣、专长和人文环境里浸泡式发酵一下。“浸泡式发酵”这个词是我自创的,就是把平时极缺的事当作暑期最好的项目来尝试,把孩子“浸泡”其中一段时间,让各种因素混合“发酵”,夏天过完你就会发现孩子有了变化,无论是在学习态度、待人接物上,还是兴趣发展上。等新学期开始时,孩子会以崭新的风貌回到学校,因为他的身心透过气了,眼睛换过风景了,眼界更开阔了,精气神更饱满了。
孩子的成长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的暑假正是尝试新事物的好时机,让孩子在实践中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从体验中发现不一样的自我。无论孩子给自己找到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做母亲的都要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帮他们点燃心中的梦想。只要孩子的梦想炽热,他们就会在行动中成长、成熟,最后成就自己的一份追求。
暑假不是用来填充日子的,那样会亏了孩子的身心;暑假是用来丰富生活的,这样才能为孩子开拓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日复一日,平凡与非凡
一个不见风雨、不闻疾苦的孩子在若干年之后实在很难做到有所担当的。
从自己的内心出走,去感悟大地自然、体察“人间疾苦”,由此为自己带来变化。
我趁午休的时间问他为何不在美国帮助穷人,而非要远行非洲来实践“救世”的理想?他说:“有人志在家乡,有人志在远方,大家都是在做一份贡献。志在远方的人在不同环境里会遇到不同思维和行事方法,再把新思想、新体验带回家乡也是一桩好事。”他说出了我带孩子们远行非洲的初衷。
“Me To We引领孩子来非洲最大的意义不是造房背水的援建工程,更重要的是能把社区建设和青少年领导力的精神带回去,影响更多的人,改变更多的社区。”
自然里面有真谛。落后可以追赶上,但狭隘的人心和没有勇气的担当会阻挡我们前行。
孩子们驰骋草原沙漠,自然为他们真实地展现出生命的本来面目,有生老病死的无奈,也有弱逝强胜的残酷。孩子们从祖辈那里了解远古的人类发展史,从非洲妈妈和马赛武士那里了解地域发展史,从自然和动物那里了解性情的本原。我相信,自然里的真谛是孩子们在书本里鲜少可以感同身受的。
这个场景虽然触目惊心,但意义重大。自然用一种真实的面貌为我们呈现出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勇气与智慧并存和并重,才能让我们成为强者。
Me to We教导参与公益活动的孩子用尊重的态度体验贫穷,用感恩的心与当地村民和学生交往。
米莉亚非常坚定地说:“Be The Change!”(我要成为改变的力量!)
一场10天的旅程把一个庞大的世界带到了孩子和我的面前,让我们的内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6岁入小学至18岁进大学,我们与孩子将度过600多个周末、24个寒暑假。这些对孩子、对父母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把这些日子当作最简单意义上的闲暇机会,用聚餐、补课的无限循环把它们“消费”完毕;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当作闲暇教育的宝贵机会,从游戏、阅读、电影、榜样人物、夏令营和公益旅行着手,让每个假期为孩子们带来精神和心灵上的震撼、感动和蜕变,让每次蜕变推动孩子向着更高的人生境界攀爬奋进。
教育必须围绕着知识多维度展开,闲暇里的教育关乎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认同感,个人的爱好和人生的追求,这都是推动孩子成长的最强大的第三种力量。
我们的改变,就是要用自己的变化去影响更多的人发生改变。
只要妈妈能巧妙地轮换使用“感情”模式、“暂停”模式和“让步”模式,那么孩子的沟通好习惯就会水到渠成。
带孩子一起做饭、让他用手“玩”食物、不强迫他吃不爱吃的食物
什么运动最适合2~3岁的孩子?
孩子的运动可以从最简单的奔跑开始,因为人的下肢发育最早,而且也最强壮。可以每天带孩子去空旷的地面上追球、踢球,只要孩子能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奔跑到出汗的程度就非常好了。
孩子生活技能的学习、身心的成长一定是困难重重的,但父母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方法必须是愉悦的,是激发孩子自信的,是培养孩子自我责任感的。父母不应该拿一个良好目的作为借口,使用负面的言语、行为和不尊重的训教方式,对孩子行使错误的教养。穿开裆裤和把尿就是一个错误的教养观所带来的一系列错误教养方法。此外,教孩子文明如厕也是在为孩子进入幼儿园,融入小朋友的“社交圈”而营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尊严。
与孩子不弃不离,也要分隔有度。
回想起来,孩子与父母的缘分就如独睡训练一样,先近后渐远,一旦放手,孩子渐远后又会迎来独立后的再次靠近,这份欢喜就是成长的欢喜。
要真正懂孩子说难其实也简单,只要爸爸妈妈们做到3个“放低”,就能看懂许多原本看不懂却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东西了。
1. “放低”视线: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多蹲下来,用双眼平视孩子,拉着他的手经常问一句:“宝贝,告诉妈妈想玩什么呀?”
让大地、沙坑、花草和各类体育项目成为“活”的玩具,丰富宝宝的生命,填充宝宝的好奇心。
2. “放低”身价: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爱的
3. “放低”眼光:扔掉一切具象的思维
因为孩子不需要逼真,却需要亲近和想象。
孩子都怕黑
好玩具的标准很简单:
1. 需要孩子手眼结合,锻炼大小肌肉的各项协调能力,比如搭积木;
2. 能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刺激情感和社交能力发展,比如玩“办家家”的各式道具;
3. 能让孩子安全DIY的材料玩具,促进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和发展动手能力,比如百变百搭的橡皮泥、折纸等;
4. 能让孩子发挥自由想象的活动,比如玩沙、玩水、玩捉迷藏等。
而最好的玩具就在日常生活里,一个勺子可以击出节奏,一块小手帕可以玩躲猫猫,一堆废纸可以折出一朵纸花,一盆水可以玩出音乐,一地沙可以堆出孩子的所想所爱。
玩是人的天性,玩是孩子最自然的成长历程,所以我们不能阻止孩子们玩,我们还应该加入他们一起玩。无论我们年龄多大,无论孩子年龄多小,一起玩就是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不建议给6岁之前的孩子看情节性太强、连续剧式的少儿节目,那会让孩子跌入情节,每天被情节牵着走,但又理解不了故事中的原委。建议寻找故事内容简单,每集有各自的主题,可以任意来回跳着看的节目。这样,孩子不易迷失在情景故事中,而淡漠其他兴趣。
着眼点是观念,着力点是方向
如果父母的着眼点是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内在动力去发现和学习新东西,能有与众不同的追求,那么我们的着力点就是鼓励孩子循着自己内心的兴趣和热情去发现新事物,去现实生活中参与各种体验,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精神楷模,成为有丰富感情、责任担当和更大世界观的人。
如果父母着眼点首先是孩子的升学、成绩、考级和各项学习层面的硬指标,那么父母的着力点就是为孩子找到更好的老师、更好的学习方法和更好的学习环境。我加了“更好”,就是因为家长都相信更好的外在力量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孩子。
这两个不同的着眼点并不矛盾,但育儿方向却大不同,也因此在不同的家庭指南针下孩子走的路是不一样的。前者的孩子会有自己的动力,去为自己心中的目标激动和奋发;后者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动力,但往往是短期的、外力所致的动力,一旦目标或指标达成,孩子就会停顿,失去动力。
先找到内在动力,再制订阶段目标
最优的教育方式就是,先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热爱和长处,再围绕核心力量制订阶段性的小目标,其中可能包括学业成绩等硬指标。那么对一个贪玩的孩子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发现有什么比“玩”更有吸引力,比如小Sean喜欢音乐,他可以坐在电脑前“玩”一个晚上,听的、读的、看的竟然都与音乐相关,至于我当然不会阻止他“玩”音乐,前提是他每天把作业先完成。一个没有发现自己兴趣、没有爱好投入的孩子就会在广泛的感官刺激中寻找乐子,只要把时间消磨了,把玩的感觉填满了,日子就过得很开心。
那么如何找到孩子的兴趣?我建议阅读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这两章都是关于用环境的力量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力量。仔细想一想,你赞赏的孩子是不是都是有高度自觉性、高度自控力和良好情绪的孩子。如果是,那么归根结底,他是一个为了某个目标而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
对于培养优质人,父母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就是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热爱,看重自己的价值,因为内心强大的感受力和自信力才是孩子成长的内在依托。
对于培养孩子成才,我们要忍住自己的功利心,因为露水再微小,每一滴也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对于培养好习惯,我们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耐心耐心再耐心。
为孩子打开快乐记忆的“开关”
3岁的孩子既不会为未来考虑,也不会思考当下的状况,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因果关系的理解,不会因为妈妈说什么他们就轻易地被说服。正确的方法是,引导孩子回到记忆中去找寻快乐的线索,孩子的快乐记忆一旦接上了,他就会自动向往回到快乐的场景中去。这就解释了为何妈妈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对孩子们没有太多效力。
孩子的思维是很直观的,我在无意中打开了一个“开关”,这个主管小Sean在学校的快乐记忆的“开关”,让他在与我的对话中重温了许多美好的场景,让他从依恋妈妈的“失落”模式自然切换到了游戏时抢扫帚的“快乐”模式,而其中的那个桥梁就是他对快乐的许许多多的记忆。孩子是身随兴趣走的,因此在10分钟的上学路上我们母子重温了他昨天经历的快乐时段,于是他立即快乐地喊出:“妈妈,我要去教室了。”
真要感谢埃斯达老师的一个小提问,让我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答案:3岁孩子对因果没有理解,但对经历过的快乐场景却记忆深刻。如果要让孩子听你的话,就要用心去找那一个个记忆的“开关”,一旦孩子开启了他的快乐记忆“开关”,他就不会对分离再有半点焦虑和忧郁。
玩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玩什么
我在养育Ian和Sean的18年岁月里发现,事实上,三四岁以内的婴幼儿对玩的时间长度没有太好的理解,而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往往更多地落在某些他们特别喜欢的活动上,因此妈妈与他们在一起玩了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做了什么。
我的小秘诀就是,尽量想办法把一天中最可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留出来,用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去丰富它,并且不间断地原地原事重复,以加强孩子对这项活动的感受和记忆。久而久之,每天哪怕只有半小时,只要巧用这半小时,它就会成为孩子每天快乐的期盼。我和Ian的“快乐时光”是一起玩“Chu Chu Train”嘟嘟车的游戏:他在前边爬,我在后面跟,每天重复,乐此不疲,于是他并不在乎我白天不在家的事实,相反我白天的空缺倒是给了他独立与其他小朋友玩的时间和空间。他明白,虽然今天我和妈妈的“快乐时光”到这里结束了,但明天在相同的时间,妈妈和这个“快乐时光”还会再回到自己这里来。
所以,克服“分离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为孩子建立起一套自我认知、自我安抚和自我快乐的机制,巧用孩子内心的安抚力量和外部环境中的吸引力量,来帮助孩子跨出独立的一大步。
让孩子明白为何要离开
不是解释一次就好(自己注:很多事情都不是解释一次就好,需要耐心地重复一次又一次),而是每次分开前都要重复说明,而且说定时间回来就要守约。孩子其实不太在乎离开,只要明白妈妈爱他,只是因为某个原因才必须离开就够了,如果还能准时回来就是最好的爱的表示。
你家孩子对幼儿园由喜爱变抗拒,我的理解不是他不喜欢幼儿园生活,而是在假期中某些事情要比幼儿园对他更有吸引力。这些事情让孩子不想离开家,不想离开妈妈。在长长的假期中,妈妈是否做了以下几件事:
1 零食随便吃。在这一个月的漫长假日中,孩子是否生活没有规律?例如,该睡觉的时候还在玩,该吃饭的时候却早被零食喂饱了。
2 事事放纵。妈妈是否过于放纵孩子?难得和孩子有一个月朝夕相处的日子,妈妈是不是样样都顺着他,他要吃糖还顺带着附送巧克力?
3 分秒不离。孩子每天有独立的时间吗?妈妈是不是每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不离孩子,吃饭睡觉都陪着?
如果你做了以上几件事情,那你家孩子的表现不是分离焦虑,而是没规没矩了。一旦回到幼儿园,孩子的“自由”和“特权”没了;相反,他必须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受幼儿园起居作息的约束。因此孩子抗拒的是受老师“捆绑”,害怕的是丢失妈妈娇纵的“特权”。所以,我的建议是,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地回到幼儿园,妈妈应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和行为规矩。
当年幼的孩子一边对你叫喊“我要……”,一边又听不到妈妈的指令和提醒时,请多给孩子们一点耐心,具体办法如下:
重复指令。用温和的口气重复你的教导,一定是有用的,你的每一次重复都会寄存在孩子的记忆银行里,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他的“指南针”了。
把提醒重点放在未来。换一种提醒的话语,不讲“你不做……于是会……”,而是提醒孩子“如果你碰到这样的状况……就去这样做……”。
放手一会儿。放手让孩子去试,就如我让小Sean先去尝试一下外面的温度,让寒冷的天气“提醒”他妈妈刚才说过的话。
鼓励会有用。珍惜孩子“自己做”的愿望,当孩子尝试后,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要表扬他的勇敢尝试。受到妈妈的肯定之后,孩子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新技能,也会更容易走出“可怕的2岁”,与妈妈紧密合作。
过度保护会有麻烦。如果妈妈扼制孩子想“自己做”的愿望,孩子的积极性会减弱,甚至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做”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叫嚷“自己做”了,很快你就会发现孩子等着你喂饭,等着你帮他穿衣,等着你催他起床,催他睡觉……
我曾读到过一个有趣的行为研究项目:在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95%的行为都属于习惯性的。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为了能在不远的将来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让孩子表现得“听话”,可以从家庭和学校环境入手,先来帮助孩子培养习惯和建立秩序。
建立习惯认知
帮孩子区分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比如,到了约定的时间必须上床睡觉,到了校门口必须与妈妈道别,天冷了要加衣服,想尿尿了必须去洗手间……建立起习惯的认知,时间长了,习惯便巩固成为规则。有了规则,孩子就有据可循,自控力的练习也会水到渠成。一位年长的诺贝尔获奖者被问到他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从哪儿学到的。答案出人意料,他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别人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些从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辅助他登上事业巅峰,一生受用。所以,一个有良好习惯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拥有良好的自控力,有了自控力,一个人的其他能力自然也就养成了。
建立兴趣认知
孩子是否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充满好奇或期待?如果父母可以把这个期待看作孩子做事的直接动机,那么越让孩子感兴趣的事,他就越能坚持下去,坚持久了便有了习惯和秩序。就以阅读为例,阅读所带来的快乐需要在生活体验中得到反复证实才能建立起来。婴幼儿时期,父母应该经常为孩子读书、讲故事,让孩子对书里的世界充满好奇,待孩子识字后,他就有冲动去迫不及待地自己读故事。如果父母让家里充满各类适合孩子的童书,那么孩子很容易被吸引去主动寻找书中的答案。所以,先有好奇心,再建立起兴趣,然后持续地尝到阅读的快乐后,孩子就有了阅读的动力。所以,妈妈唠叨、责备孩子没有兴趣和爱好,不如帮助孩子建立起兴趣和爱好。
建立稳定情绪
教会婴幼儿控制好情绪是不太可能的。但一个家庭稳定而和谐的关系,父母温和而关爱的言语都可以变成一种情绪力量,围绕着孩子,建立起一道情绪的屏障,让孩子慢慢浸泡出温和而文雅的好性格。妈妈越大叫大嚷地指责孩子,他顶嘴的概率就会越高。
等到孩子稍大,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叛逆心理时,我们仍旧应该给他们多点时间来体验,让他们通过自己付出的“代价”来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远比家长的口舌来得有效得多。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即使孩子顶嘴、不听话,也不要轻易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放低位置,沟通时多表达为人父母的无奈心情,多聊聊自己年轻时遇到的相同的事,自己是如何不知所措,一个“不知所措”的妈妈或爸爸会让孩子感到亲近许多。父母的实例故事对孩子来说更感性,更胜于讲道理。
◆适当地惩戒是合理的。明确告知孩子父母的期望,也可以一起拟定违反准则的后果,让孩子明白因果的关联作用。当孩子亲身参与了,他会更乐意去接受不利后果带来的惩罚,同时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
◆对有些事,父母不作为会比直接干预来得效果更好。有天放学,我在小Sean的书桌上发现了一个不是他的玩具,问他哪里来的,他支支吾吾地不说。于是我跟说:“你自己去解决好,不要让别的小朋友担心自己丢了玩具。”他点点头。过了几天玩具不见了,我又问他:“你怎么不玩那只玩具了?”他轻描淡写地说:“Anthony借我玩了几天,我已经还他了。”看来,我的点到为止的方法既给了他小小的“预警”,又给足了他“面子”。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判断力,让他们自己在互相的“较劲”中解决互相的问题。
由此可见,一个孩子从“可怕的2岁”起步,开始建设自由的精神和自我独立的愿望,而很多妈妈却不太理解这个小小躯体里正在驱动的这个秘密,还沉浸在我的“小天使”“小宝宝”的可爱场景里不能自拔。如果我们不学习如何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平等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不听话”的日子会越来越多,叛逆的程度会越来越强。而如果我们能与自己的愿望妥协一下,能花点时间去找到开启孩子心中那个快乐记忆的“开关”,那么孩子与我们在一起共同分享的快乐时光将一天比一天多。
很巧,我小儿子Sean和你家宝宝同岁,性格也很像,很自我,很有个性。分享一个前不久他在幼儿园的事:Sean就读于一所蒙氏教育幼儿园,按照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如果孩子身心智还未发育至一定程度,老师是不会逼迫孩子去做超越他能力的事情的。一天,老师来电让我去学校一次。见面后老师说:“你的儿子很聪明,但太爱自说自话了。与好朋友妞妞玩个不停,就是听不进老师的话。我们想让他开始学习数数等课程,但他就是不配合,总没耐心完成‘工作’。所以,想请您一起配合想想办法。”蒙氏教育的特点就是把学习贯穿在一个个手工的“工作”里,通过体验来学习知识。
我了解Sean的个性,他喜欢超前,不屑于做没有挑战的事情。所以,我就特意在每天晚饭后或睡觉前和他玩“跟我讲故事”。大致规则如下:
由我先提出若干问题,告诉Sean:“这些问题只有在妈妈讲完故事后你才能得到答案,所以你必须仔细听完。”因为Sean非常想得到答案,所以每次他都乖乖地听完故事再发言。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游戏来培养他的秩序感和耐心。同时,每天早上我都会再次提醒他在学校要怎么做才是对的。他会说:“妈妈,我知道了,先做完我的工作,再去找妞妞玩。”这时我会说:“对呀,妞妞也要‘工作’完成再和你玩。”
两周后,我再去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开心地对我说:“自从上次和你聊了之后,这两周Sean的变化非常明显,进步很快。”我想这次经历后,老师会更愿意与我坦率沟通,对我的诉求也会更理解。其实,对待很自我、喜欢超前的孩子,我的窍门是给他们一点儿小挑战,比如先给问题,再讲故事。有了问题挑战他,他才会跟着你的秩序去做。当大环境不能改变时,当家长无法左右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时,妈妈必须担当起“二传手”的角色。在家,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锻炼孩子听从命令的能力;而老师方面,妈妈要做的则是经常沟通、配合。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正面冲突,因为有些事只有去影响而不能强行要求。
管教之前先管好我们自己的情绪
应对方法:
◆情绪不佳时不要管教孩子,离开一会儿,去做点能让自己放松的事。孩子不是一天就能管好、变好的。
◆夫妻之间约定一个规矩,如果某人情绪失控,另一人出手接管孩子,给情绪失控者“放个假”,为情绪“搭个帐篷”。
◆在家中立下规矩,对还不会说话或没能力表达自己意愿的年幼孩子,父母或任何大人都不能动手打孩子,因为他们是家庭中最“弱势群体”,容易失手酿成事故。
◆宠孩子必须有度,过度宠溺的结果是让孩子失去了规则和应有的束缚,于是常常犯错。犯错会让父母无法克制地打孩子,打完后则更宠孩子,因为父母需要用宠溺来弥补自己打孩子的愧疚感,来向孩子表白自己是爱他的。
当然,以上任何一项方法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父母双方均接受不打骂孩子的管教理念之上。
消除“管不好”孩子的恐惧
应对方法:
接受孩子的本来样子。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争到第一,妈妈心中那份过早的输赢感,可能会成为一把逼孩子走入歧途的刀子。父母最好的角色是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去发掘出自己的强项,世上没有最好的孩子,却有最不一样的孩子,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才是最好的自己。
放弃一意孤行。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生目标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与父母的生命旅程重合在一起的岁月不长。孩子年幼时我们是他们的护航者,成年后我们应该是他们的欣赏者。我们的父母没能代替我们做的,我们也无法代替孩子去做,这是人类发展的规律。做父母的要时时告诫自己:孩子的生命是我们给的,但他们的人生却不是我们的人生,我们主宰不了!
修炼,让自己做得更好。打骂都是“速成法”,人生不是一场考试,不能速成。记得这样一条规律:在孩子变得更棒以前,父母必须先做得更棒。你可以没有知识,没有专长,通过把孩子送入学校而让他变得有知识、有专长;但你不可以没有善良,没有温暖,却梦想孩子给予你善良和温暖;你更不可以对孩子“贪婪”,过度要求,奢望他们带给你不曾靠自己的努力挣得的。
做孩子的精神支柱。现在的孩子吃喝温饱已无大碍,缺少的是精神食粮。如果你能让孩子从小拥有好奇心,有冲动去探索,有勇气去尝试,那他就有机会做得更棒。如果你能让孩子从小沐浴在阳光之下,看到美好的事物,与品行优良的人交往,体验爱人、助人和被他人需要的快乐,那他就有机会变得更棒!
就像你每天早上6点把孩子叫醒,叫了20年,突然不用你叫了,你会怎么样?当一个妈妈全心全意在孩子身上,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孩子的压力会很大。24小时不打烊可不是什么美德,这代表你工作量超时。一个不知节制给予的母亲,长期下来就会患心理疾病,她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掏空,没有自己只有孩子。一个没有朋友、没有梦想、没有私人空间的人,生活怎么会好呢?这样的人当妈妈,对孩子怎么会有好的影响呢?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轻松又满足的妈妈,有时间和朋友聚会的妈妈,有心情一个人去旅游的妈妈,不把孩子和老公当作她生活全部重心的妈妈,懂得让家务分配得宜的妈妈。有了以上这些能力,做妈妈才有意思,做她的孩子才有意思。
时代越进步,代表我们每个人要越独立,不能依赖在别人身上,想要依赖在别人身上就不会有好下场,不管婚姻还是亲子关系,都一样。母爱可能只是一个出口,你可以想象当孩子独立不再那么需要妈妈,妈妈会多崩溃。
所以,母爱要适时休息。
不做苦妈,做酷妈
◆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酷妈。尽量少啰唆,对事对人能放过即放过;选择相信,即使孩子说点小谎,也要耐心等待他内疚地告诉你:对不起,我做错了。
◆让孩子崇拜你。做好一件你能做的最好的事,那是你与孩子可以拿来聊天的资本。崇拜你,孩子就会尊敬你,就会需要你,就会把你当榜样。Ian就经常告诉我,他的孩子们以后一定要多和奶奶在一起,因为奶奶是个“育儿高手”。听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我的“妈妈”这份工作做得还算称职。
◆与孩子保有一样的兴趣。他知道的,你都要了解,并全身心地投入,与他一起享受他的快乐。Sean是个小小的爱乐人,我们就一起“做”音乐,我帮助他参加剧团的筹款、卖票、招募乐手、推广宣传等活动。我让Sean知道妈妈不仅爱音乐,妈妈还爱所有爱做音乐的小伙伴们。
◆让自己保留一份童心。多以孩子的眼光来打量孩子,来与孩子相处;少用父权母权的威严,而是用幽默、人格魅力来感染孩子,让孩子愿意打开胸怀与父母交流,以此来了解孩子的内心。比如,每天临睡前,我和Sean会做“地上运动”,打“枕头大战”,讲“上海话”的滑稽段子等。
◆做一个欣赏孩子的妈妈。找到孩子的话题,发现他们的兴趣,放下妈妈的“架子”,不挑剔、不强求,妈妈越“弱”孩子才会越“强”。记得Ian初二至高二这四年中,我陪他走南闯北地参加各项击剑比赛,如此做,为的是让他知道,妈妈是他最铁的“粉丝”。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自己长大成人,妈妈是来帮助孩子的,不是来管住孩子的。
◆给予孩子信心。告诉孩子,他终有一点是别人不及的,所以只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就是最棒的自己。
父母之爱像一座金字塔,其最上层的领域代表着智慧和精神之美,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作引渡我们人生走向金字塔最上层的天使,我们就会对他们抱有感恩之心,抱有敬畏之心,他们的生命和生活就不容我们用棍棒去打造,犹如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人生不容他人侵犯一样。
爱玩正是这个年纪的天性,如果不提供户外运动、各类兴趣活动让孩子释放体力,而整天关在家里做功课,那么他们只能选择沉迷电脑或电视。闲暇也是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安排更多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发现学校功课之外的兴趣,用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打骂的力量。
在家庭教育里,爱和尊重永远是底线,如果要让孩子听你话,除了你讲的道理正确之外,你还要赢得孩子的尊重和欣赏。
越是顽固的倔孩子,越需要尊重和温情。只要不涉及危险或非常规大事,让孩子按他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和他一起评估事后的结果。让孩子试错永远比不让他犯错来得有效,只是父母要有耐心承担犯错的代价。比如,我经常让Ian犯点小错,然后借题发挥让他看到错在哪儿,到那时他居然还会说一句:“妈妈,为何你不早点告诉我?”我的回答是:“我要是告诉你了,你就会不犯错吗?”因此,他明白教训就是不犯同样的错,而且他必须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妈妈对他是否犯错负责。
打骂只是皮肉之痛,不会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孩子犯了错还知道找妈妈帮忙,那才是妈妈的智慧。
“说不得”是孩子自尊心和个人意识萌发的表现。与内在感受相比,孩子在沟通表达方面仍不成熟,所以更多是以强烈的情绪如“眼泪汪汪”,来抗议妈妈的批评甚至关心。所以,妈妈首先要改变心态,认识到孩子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心智生理发育期,不能再把他当作一个没有思想的小婴儿来随意摆布了。
对自尊心强、个性敏感的孩子,应避免在别人面前批评他,尤其不要在其他的小朋友面前直接批评他,这样会强烈地伤害他的自尊心。其实,他意识到把事情搞糟时,也会感到自责。这时妈妈应该考虑换个时间和方式,尝试用问题式的对话来引导孩子往妈妈希望的方向靠拢,如用拟人化的叙述把事情解释成易懂的道理。孩子扔玩具,妈妈可以捡起玩具问:“玩具宝宝,你摔痛了吗?”
批评是必需的,但方式和频率是批评是否有效的关键。可以用谈话方式进行,频率可以限制在每次1~2个问题。我在饭桌上绝少批评,更多畅聊好玩的事,让孩子说出精彩的一天。批评安排在饭后,而且就事论事决不泛指,时间限制在10~15分钟,找到问题,达成改进协议,而不要全是父母的批评言论,没有孩子说话的余地。此外,多让孩子犯错,经历失败,面对犯错的结果就是最好的心理素质培养。
让孩子明白:第一次犯错是可以被允许的,但要与孩子讨论错在哪里,下次如何不重犯;第二次犯错还是可以的,因为又是一次学习和改进的机会;但第三次就是问题了,妈妈需要把惩罚的底线亮出来。
对于2岁的孩子,妈妈惩罚的底线在哪里呢?有哪些好的惩罚方法?
答:2岁的孩子似懂非懂,完全靠惩罚没有用。必须智慧地惩罚。1. 冷处理,先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情绪平稳下来,再来讲道理。2. 适度地惩罚,比如取消一次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推延已答应的某一个礼物。3. 在家里找到一个固定的位置,可以让孩子静静地在那里面壁思过,但时间不能过长,不超过15分钟。
我的两个心得:
与孩子交朋友的5个方法:
◆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酷妈。
◆让孩子崇拜你。
◆和孩子保有一样的兴趣。
◆绝不啰唆追究个没完。
◆选择相信,即使孩子说谎了,也要耐心地等待他内疚地告诉你他做错了。
如何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适可而止。孩子的人生由孩子做主,幼儿时我们是他们的护航者,成年后我们是他们的欣赏者。
◆修炼自己。打骂都是“速成法”,人生不是考试,不能速成。
◆接受你的孩子,发现他的力量,在孩子变得更棒以前父母必须先做得更棒。
要让好动的孩子安静下来,父母可以这样来尝试:
1 让孩子在家里多做事,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照顾自己,参与家务劳动等,让孩子多体验完成一件事之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快乐感。
2 给孩子足够的运动机会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去学习一两项他喜欢的运动,让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从而逐渐学习安静下来。
3 有规律地安排生活作息
父母要协助孩子制定严格的每天作息时间表,要求孩子执行,并在执行状况好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好动的孩子往往在日常生活有所变动时,其好动症状会变本加厉。所以,父母要事先多与孩子沟通,从而避免变动发生后引得孩子兴奋过度,无法自控。
4 玩一些培养专注力的游戏
孩子运动够了,父母可以再引入拼图、穿珠、搭积木等静态游戏,从简单开始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强专心度。
多动的孩子需要医学干预,然而大多数好动的孩子在父母的关怀和耐心引导下,是可以慢慢加强自控能力的。就与内向的孩子一样,好动也是孩子的一份天然的属性,我们应该接受它,慢慢地化解它。
以下是父母与孩子谈论性的几点建议。
◆性器官教育从幼儿就要开始,谈论性器官要坦诚、具体、简短,不用代名词,不让孩子认为那是隐讳和龌龊的器官。
◆尽早满足孩子对身体的好奇心。如果父母在3岁前没有满足孩子对异性的好奇心,那么4岁以后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去摸其他小伙伴身体的行为,因为他想了解自己的同时也想了解别人的身体结构。
◆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期“性行为”。1~3岁,孩子的愉快感觉集中在肛门附近,所以孩子自己抚摸身体的行为属于对身体的探索,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认知阶段。但是到了3~4岁时,父母需要用引导的方式来约束孩子过于频繁地抚摸生殖器,因为这涉及孩子的性态度的发展。
◆别让孩子的手闲着,多安排孩子参加各类有趣的活动,尤其是户外运动、小伙伴们的集体活动,想办法淡化孩子对性器官的过度关注,也不要用辱骂去强化对性的负面意识。
◆自然地谈及身体发育和个人清洁、卫生习惯。我每年都会陪孩子去做体检,每次都是我们一起进门去见医生,孩子脱去全身衣服接受各个部位和器官检查。从10岁开始,我被留在门外了,由孩子和医生自行交谈与做体检。体检完毕后,医生和我还有孩子会一起讨论各类发育问题,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让孩子习惯于敞开心怀,大方地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我的朋友为了能与女儿讨论性问题,她选择与女儿一起去做妇科检查,由妇科医生来引导母女展开第一次的敏感话题。
◆性教育不只是器官教育。父母在家所呈现出来的两性关系,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初的性教育。父母恩爱时是如何传递感情,如何拥抱、相互亲昵,如何公开地赞美彼此,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异性相处之道的活教材。孩子能感受的正面异性接触必定首先来自父母。
◆从小培养“自己的身体自己拥有”的概念。4岁后可以较直接地告诉孩子,自己的隐私部位是哪些,为何不能随便让人看和摸。也可以用图画、绘本的方式告诉孩子哪些部位是自己要去照顾好的,比如每天清洗、换衣服、穿戴整齐等。
◆在家里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孩子能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担忧,父母也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父母是否同意孩子的意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是最重要的态度。如果孩子问性方面的问题,则要尽力坦诚地面对。如果你毫无准备,感觉还没想清楚如何回答,那么大可直接告诉孩子,你需要想想如何回答他的问题,可以再选一个时间来聊。总之,越冷静,越自然,越正面,则越能传递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不居高临下,相信孩子自己能搞定。比如,我会问Ian:“你的声线还没有变,而比你大几岁的奥斯汀已经开始变声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到了长胡子的时间,Ian一直没有学怎么刮,我让他去找奥斯汀学,结果他说:“我上网去看一下吧。”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干得多,提醒一下,他们自会用满意的办法去搞定的。
◆纯洁不等于无知。我们已无法再把孩子关闭在无知的黑屋里,他们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很多,避谈性不会让他们变得更安全;相反,越隔离性问题则越会把孩子推远。我们可能已经无法成为传输孩子“性知识”的第一人,却应该做不传输给孩子“性负面论”的人。
◆做一个酷妈,比做一个老妈来得更受欢迎。我鼓励Ian交往男女性同龄朋友,一旦他宣布有了异性女友,我立即表示欢迎,并与女孩保持联络。因为妈妈越阳光,孩子就越会靠近你,知己知彼才能真正护航青少年的峥嵘岁月。
从头学起做妈妈:
第一步,搞懂如何当妈妈。
尝试从学习中建立起自己的养育体系,而不是绑定任何一种固定的或某专家的养育理论和模式。
第二步,我开始交朋友,与有孩子的家庭做朋友,看美国的父母是怎么带孩子的。
第三步,跟孩子的学校学习。
第四步,跟孩子们学习。